小儿鸡胸怎么办
小儿鸡胸怎么办
1、补充维生素D预防小儿鸡胸:鸡胸形成后,随年龄的增长,小儿以普通饭为营养,维生素D充足了,钙盐沉积到软骨上,软骨变成骨,鸡胸即作为新陈代谢的基础框架固定下来,此时的鸡胸已不是单纯药物与营养能治好的了。因此,小儿鸡胸的防治必须重在预防佝偻病。
2、治疗鸡胸时,要注意患儿的年龄和佝偻病的状况。3岁前往往处于佝偻病活动期,3岁以后即进入稳定期。前者发生鸡胸后以治疗佝偻病主,后者则矫正畸形为主。
(1)抗佝偻病治疗:对于3岁以下的鸡胸患儿,应积极给予抗佝偻病治疗,包括饮食疗法、维生素D疗法,必要时需同时补钙。
(2)畸形矫正治疗:而3岁后的患儿,多为后遗症,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无效。一般轻度鸡胸随体格生长会逐渐消失,加强体格锻炼,如扩胸运动,俯卧撑,抬头等运动,一日两到三次,可加速畸形的矫正。
3、手术治疗
(1)目前我国最先进的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正术
其方法是在小儿一侧胸下腋中线部位切一个2厘米的小切口,用胸腔镜向胸腔内剥离并引导,然后将一自制矫正器材向对侧穿插开口后翻转,从而实现矫正目的。手术切口长约15-20厘米,需切断病变肋软骨,并做胸骨截骨,其手术损伤大、出血多,术后患儿疼痛明显,恢复也慢。无论何种手术由于要切断肋骨,破坏了胸廓的完整性,肺部感染,肺不张致使缺氧引起脑损伤的手术风险仍然存在。
(2)不开胸的新术式治疗漏斗胸
现在有医生用不开胸的术式治疗漏斗胸:仅在孩子的前胸壁切开两个2厘米的小口,以钢板按患者胸廓塑形后垫于患者胸骨后翻转,钢板两端支撑于患者的两侧肋骨上,来矫治孩子的漏斗胸畸形。不开胸的新术式,损伤小,出血少,术中钢板可以按患者胸廓畸形程度的不同进行塑形,更适应个体差异,使手术效果更好。术后患者痛苦小,第二天即可离床活动,且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是现代进行漏斗胸治疗的好方法。
(3)手术适应的年龄
漏斗胸属于先天性骨骼发育畸形,并不是人们常常认为缺钙和营养不良引起的,它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外此类手术年纪最小的患者的年龄约4-5岁。目前最佳手术年龄应视医院条件和手术医生水平而定。专家认为,根据小儿骨质的特征,漏斗胸的最佳矫正时机是在2--4岁,低年龄手术可不影响小儿发育。目前1--3岁患儿做此类手术,大部分效果是很好的。
小儿鸡胸的形成原因
鸡胸畸形一般认为与漏斗胸畸形一样与遗传有关,多数人认为是肋骨和肋软骨过度生长造成的,胸骨的畸形是继发于肋骨畸形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鸡胸呢?
一部分人认为与膈肌附着部发育异常有关,膈肌的前部发育不全,不是附着在剑突及肋弓上,而是附着在腹直肌鞘的后而深呼气肋弓上,而是附着在腹直肌鞘的后面,深吸气时,腹直肌上部向内牵拉,过度生长的膈肌外侧部的肌肉收缩,使郝氏沟加深,而胸骨下部因无膈肌支持而前移,致形成鸡胸畸形。另一部分人认为鸡胸畸形与反复慢性呼吸道感染有关,长期慢性呼吸道感染使肺组织顺应性减低,呼吸功能减弱,为满足呼吸需要,膈肌运动加强,牵拉郝氏沟内陷,逐渐形成鸡胸畸形。同时,也有可能是孩子在胎儿或婴幼儿时期,胸骨和脊椎骨、肋骨的发育不平衡造成了胸廓的畸形;或是:出生后婴幼儿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患有某些营养不良性疾病,例如小儿佝偻病,久之可影响胸骨等的发育,以致胸廓畸形。
小儿鸡胸的治疗
鸡胸的治疗目前只有采用手术方法,手术方式有胸骨翻转法及胸骨沉降法。手术纠正鸡胸畸形时,术前须观察影像学资料,如果胸骨与心脏之间没有肺组织,术后胸骨就可能会压迫心脏,手术时要适当抬高胸骨。防止手术后胸骨压迫心脏影响血液循环。
1.胸骨翻转术 可带血管蒂或无血管蒂翻转。方法基本同漏斗胸手术方法,手术中应特别注意鸡胸的肋骨及肋软骨较长,尤其是鸡胸的第3,4肋骨及肋软骨最长,第5肋则比较短,应掌握好切除长度,胸骨翻转后宜适当修剪,以取得良好矫正。
2.胸骨沉降术 多取胸前正中,也可经横切口,首先分离两侧胸大肌至畸形的两侧肋软骨,在腹直肌附着点切断腹直肌,将其翻向下方,切开畸形的肋骨骨膜,将过长部分切除,术中应掌握好肋软骨切除的长度,避免胸骨沉降对心脏的压迫。将过长的骨膜纵向缝缩,如果胸肌畸形严重也须做横断楔形截骨,使胸骨变平,然后用钢丝固定,拉拢缝合胸大肌并将腹直肌缝合胸骨前面。
缺钙鸡胸是什么样的 鸡胸的形成
先天性鸡胸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确切的说法。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是因为胸廓各结构的不协调发育所致,但这也只是猜测而已,没有确切的证据支持。
缺钙是引起小儿佝偻病的主要原因,其实鸡胸就是小儿佝偻斌的一个症状,也可能是小儿维生素D的缺乏,维生素D摄入不足,光照不足,生长过快以及疾病或药物的作用造成肝肾损害,使维生素D的羟化过程发生障碍.维生素D缺乏使,肠钙,磷吸收减少,血钙,磷降低.这样的话就会使得体能的骨骼成骨过程钙化受阻,成骨细胞代偿性增生,时间一长,就形成了骨骼的变化。
小儿心脏手术后经常会出现继发性的鸡胸,由于儿童的胸廓各结构没有完全骨化,心脏手术后不太容易将胸骨固定牢靠,这是术后鸡胸容易出现的真正原因。但这样的不幸并不是无法避免,只要医生多用些功夫将胸骨妥善固定起来,鸡胸就不可能出现。
小儿鸡胸症状
1、船形胸
主要为胸骨伸长、向前凸起、双侧下份肋软骨下陷,状若船的龙骨,严重者使胸腔容量减小。侧位X 线片上见肋骨与胸骨分离,胸骨后间隙延长。
2、球形鸽胸
球形鸽胸的特征为胸骨柄、胸骨体连接处与相邻肋软骨的隆起,若有胸骨角的减小,则会造成胸骨体下陷,使第2 至第5 肋软骨在胸骨旁隆起。球形鸽胸常伴有胸骨骨化线,特别是胸骨柄、胸骨体连接处的早期骨化,在患儿3 岁、甚至3 岁以前即可看到。而在一般情况下,99% 的患儿不管年龄如何,其胸骨柄、胸骨体连接处是开放的。胸骨柄与体连接处的骨化和胸骨角的隆起,称为胸骨成角性骨连接”。
3、单侧鸡胸
单侧鸡胸也称非对称性鸡胸,以胸壁的一侧突出为特点,有时可伴有对侧的下陷。肋软骨畸形在此型中起重要作用,胸骨位置异常不明显。
缺钙鸡胸是什么样的 鸡胸的治疗
鸡胸疾病是可以治疗的,而且需要注意缺钙尤其是患者缺乏维生素d是很容易导致小儿鸡胸的。所以,孩子患有鸡胸病,轻微的情况可以通过矫正的方法来治疗。在矫正的同时需要注意多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孩子需要多晒太阳,因为晒太阳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
小儿鸡胸的检查
小儿鸡胸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一般无需特殊检查,小儿鸡胸的检查可以通过侧位X线胸片能清楚显示胸骨的畸形状况。
胸围、吸气胸围是指人体胸部外圈的周长和人体深吸气胸部外圈的周长。对于女性来说,以BP点(即乳点bustpoint)为测点,用软皮尺水平测量胸部最丰满处一周,即为女性的胸围尺寸,也称上胸围;下胸围是指乳房基底处的胸围。吸气和呼气时的胸围差可以作为衡量肺活量大小的指标。
胸廓是胸部检查中的一个重要检查之一。胸廓异常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鸡胸较漏斗胸发生率低,临床症状也较轻,因此不太受患者及家属的重视。轻微的鸡胸往往不就诊,较重的鸡胸畸形明显,临床上很容易确诊,侧位X线胸片能清楚显示胸骨的畸形状况,其他检查方法常无异常发现。临床上有时需对鸡胸和漏斗胸进行鉴别:
鸡胸与漏斗胸相反,胸骨向前方突起,一般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普通的、具有龙骨状突起的胸廓,即胸骨下部向前移奉送较上部明显。常是剑突附着部突出最明显,胸肌的纵部面呈弓形,两侧的4至8肋软骨呈与胸骨平行的深凹陷沟状,使突出的部分更加明显,就像是一只巨手将胸骨抓起而将两侧肋软骨压瘪了一样。另一种鸡胸比较少见,胸骨柄、胸骨体上部及上胸部的肋软骨向前上方突出,而胸骨体中部向后弯曲,胸肌下部又突向向前方,胸骨的矢状面呈Z字形,两侧肋软骨也向内凹陷,因此有人将此类畸形也称为漏斗胸。
如何预防小儿鸡胸
1、在宝宝们出生以后,需要吸收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D,所以,小宝宝们在出生以后最好是选择喝母乳,因为母乳能够提供新鲜,并且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包括维生素D,所以这是其他奶源不能比拟的;在孩子四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考虑给孩子们吃蛋羹,这样能够补充蛋白质。
2、宝宝出生半个月以后,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来服用维生素D的钙剂,并且经常去医院检查身体的状况,这样能及时掌握宝宝的身体状况。
3、很多都知道晒太阳能够杀菌,其实经常适当的晒太阳的宝宝也能减少鸡胸的产生;晒太阳不仅可以提取维生素D,而且能够促进钙物质的吸收,对于宝宝的体质提高也是有帮助的。所以宝宝小时候也不要总是呆在家里,也要适当的带宝宝晒晒太阳。
注意事项:
对于鸡胸的产生,与很多方面都有关系,所以作为父母平时应该多关心宝宝的一举一动,做到从饮食中摄取钙物质来预防得鸡胸。
小儿胸部凹凸不平佝偻病是首因吗
小儿鸡胸是一种常见病症,特点是胸骨前凸、两侧胸壁低平。少数小儿的鸡胸是先天性的,大多数患儿的鸡胸是佝偻病造成的。婴幼儿期的小儿骨骼由软骨构成,如果此时忽视了维生素D、钙的供给或供给不足,使钙磷吸收发生障碍,出现骨软化症,胸部肋骨与胸骨相连处内陷,使胸骨前凸,便会形成鸡胸。多数鸡胸不像漏斗胸那样在出生后即能发现,往往在五、六岁以后才逐渐被注意到。一般鸡胸很少发生压迫心肺的症状,重症鸡胸常出现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喘息,患儿活动耐力较差,易疲劳。另外,患儿因身体畸形常在精神上有极大的负担,出现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