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食谱
小儿腹泻的食谱
小儿腹泻分为伤食型腹泻、风寒型腹泻、湿热型腹泻、脾虚型腹泻,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食疗也一样。
1.伤食型腹泻
症状:有腹胀腹疼、泻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状、口臭、不思食等症状。
食疗:
(1)荠菜汤:取鲜荠菜30克,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50毫升,1次服完,每日2~3次。
(2)苹果汤: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适用于1岁以内的儿童,大于1岁者,可吃苹果泥。
2.风寒型腹泻
症状: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气少、肠鸣腹痛,或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
食疗:
姜茶饮:取绿茶、干姜丝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代茶随意饮服。
3.湿热型腹泻
症状:有大便如水样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绿色或黄色、有少量粘液,小便黄少等症状。
食疗:
(1)乌梅汤:乌梅10只,加水500毫升煎汤,酌加红糖,以之代茶,每日服数次。
(2)橘枣茶:取红枣10只,洗净晾干,放在铁锅内炒焦,取洁净橘皮10克,二味一起放入保温杯内,用沸水浸泡10分钟,饭后代茶饮,每日分2次服。
4.脾虚型腹泻
症状:有时泻时止,或久泻不愈、大便稀薄或带有白色奶块、食后便泻、面色苍白等症状。
食疗:
胡萝卜汤:取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块状,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煎烂,去渣取汁。
婴幼儿腹泻吃什么好
婴幼儿腹泻饮食
宜保证足够水分,纠正脱水后,再给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总的原则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低脂肪;宜进食母奶、牛奶、米汤、新鲜果汁、蛋白汤等流质或豆浆、稀饭、菜泥、苹果泥、碎鱼、碎肉、蒸鸡蛋等半流质及少渣食物。
婴幼儿腹泻食疗
饮食调整原则上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尽景鼓励多吃,逐渐恢复到平时饮食。调整速度与时间取决于婴幼儿腹泻患儿对饮食的耐受情况。母乳喂养或牛奶喂养者如症状严重,而停止喂哺后症状减轻,测大便pH<6.0,还原物质>0.5%的,改稀释牛奶、发酵奶或去乳糖配方奶(不含乳糖)喂养,并密切观察,一旦小儿能耐受即应恢复正常饮食。
婴幼儿腹泻需要禁食吗
一般不主张禁食。除非遇脱水严重、呕吐频繁的患儿,可暂时禁食,先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病情好转后恢复喂养。必要时对重症腹泻伴营养不良者采用静脉营养。腹泻停止后,应提供超过平时需要量的10%~100%的食物供给,一般2周内每日加餐一次,以较快地补偿生长发育。
宝宝腹泻食谱
1、山药粥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可以起到固肠止泻和健脾养胃的功效。
食材:粳米100克,山药6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山药洗净,切成颗粒;粳米洗净。
(2)将山药和粳米一起放进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沸。
(3)转小火,煮成粥,调入白糖即可。
2、胡萝卜粥
胡萝卜是碱性食物,其所含的果胶能够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肠黏膜上的细菌和毒素,是一种很好的止泻食物。
食材:粳米100克,胡萝卜1根。
做法:
(1)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丁;粳米洗净。
(2)将胡萝卜和粳米一起放进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沸。
(3)转小火,煮成粥即可。
3、苹果粥
煮透的苹果有收敛的作用,每天给宝宝吃一个,有助于缓解宝宝拉肚子的情况。
食材:粳米100克,苹果1个,冰糖适量。
做法:
(1)苹果洗净,去皮去核,切成颗粒;粳米洗净。
(2)将粳米放进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沸。
(3)放入苹果,煮成粥,调入冰糖即可。
小儿腹泻吃什么粥
当小儿拉肚子时,妈妈们不妨多给孩子喝粥,既容易消化,又有营养。下面介绍的糯米淮山粥、薏米鸡内金粥和小米红糖粥都比较适合小儿腹泻食用。
1.糯米淮山粥
淮山味甘,性凉,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用淮山粉来治疗小儿腹泻,不仅有效,而且容易被孩子接受。这道粥食用于大便时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气少、肠鸣腹痛,或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的小儿食用。
食材:糯米30克,(干)淮山15克,胡椒粉少许,白糖适量。
做法:
(1)将糯米放进锅中用小火炒香。
(2)淮山磨成粉,和糯米一起放进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成粥。
(3)加入少许的胡椒粉和白糖调服即可。每日2—3次。
2.薏米鸡金粥
薏米又叫苡仁,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鸡内金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适用于脾虚虚弱者食用。这道粥适合由于脾虚虚荣引起的腹泻小儿食用。
食材:粳米50克,薏米30克,鸡内金1个(药店可以买到)。
做法:
(1)将鸡内金择净,研为细末备用。
(2)将粳米、薏米洗净,放进锅中,大火煮沸,然后调入鸡内金,煮成粥即可。
每日喝一次,连续3-5天。
3.小米红糖粥
这道粥具有补脾益肾、散寒止痛之功效,适于脾胃虚寒所致腹泻的小儿食用。
食材:小米30克,红糖3克。
做法:
(1)先将小米淘洗干净,晾晒至半干。
(2)用文火炒至焦黄。
(3)加适量清水煮至成粥,加入红糖搅匀,略煮片刻即可食用。
吃无花果腹泻吗 吃无花果干能治腹泻吗
无花果干不仅不会引起腹泻,反而是一种治腹泻常用中药,还属食疗范涛,尤其适合小儿腹泻食用,并且食用方法也很简单,只要用无花果干加清水煮水,煮约半小时左右,汤汁浓郁即可食用。
胡萝卜汁巧解小儿腹泻
儿科医生提醒说,小儿腹泻多因喂养不当、过敏、特异体质以及气候等所致,这些并非细菌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索。除非做粪便细菌培养后由医生决定是否用抗生素。
小儿腹泻可采用一些食物疗法。比如胡萝卜汤,胡萝卜所含的果胶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肠黏膜上的细菌毒素,是一种良好的止泻食物。制作方法是,将胡萝卜对切开,去掉茎,然后切成小块加水煮烂,再用纱布把渣过滤掉,最后加水(500克胡萝卜加1000克水)加糖烧开即可。
同时医生也提醒说:18岁以下腹泻儿童不宜使用氟哌酸,氟哌酸可影响幼儿软骨生长,使骨骺线提前骨化。儿童在12~15岁之前,骨骺线细胞十分活跃,这时用氟哌酸,骨骺线就会过早骨化,影响儿童长高和软骨发育。而且小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氟哌酸主要由肾排出,容易蓄积而损害肾功能。
腹泻怎么吃药
1、家里有小儿可以备一些小儿腹泻的常用药。小儿腹泻常用药有:1.能对肠内微生物紊乱进行调节的肠道菌落调节剂如妈咪爱,贝非达等。可以对肠内的益生菌加以补充和保护。缓解腹泻的症状。2. 一些吸附剂。如思密达。思密达是一种药效比较强的药,对腹泻严重的患儿都能有一定的疗效,它主要是对腹泻产生的消化道黏膜的破损起到修复作用同时还能清除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各种病毒和细菌。3.针对于小儿腹泻的外用贴剂。这些贴剂一般都是中药成分如常用的丁桂儿脐贴。以上几种药主要是改善腹泻的症状,小儿出现腹泻就可以用。
2、针对于小儿腹泻的病因看是否需要服用抗病毒和抗生素类的药物。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主要针对的是小儿感染性腹泻。小儿腹泻一般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因为抗生素的运用会加重肠道反应,从而使腹泻加剧。如果是细菌感染所引发的小儿腹泻,根据医生指导服用对应的抗生素,不建议家长自行去药店买抗生素治疗小儿腹泻。
3、就是针对于腹泻可能引起的电解质紊乱要对小儿腹泻进行补液治疗。首先小儿腹泻开始家长就要注意给小孩补水,预防腹泻引起的脱水,如果小儿腹泻出现了脱水的症状根据脱水症状的轻重,给与补液盐来纠正腹泻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对于轻度脱水的小儿腹泻可以蚕蛹口服的方法。如果小儿腹泻引起了小孩中毒脱水就必须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快速的补充电解液。如果小儿腹泻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小儿腹泻的时间比较长,可能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或是小儿脱水严重,这时候就要及时的补钾。
小儿肚胀推拿的四大方法
1、将小儿拇指屈曲,沿着拇指的侧面从指尖一直推到指根,推100-300次,称为补脾经。
补脾经能有效健脾养胃,调理肠道,对于腹胀,腹泻,消化不良,食欲缺乏等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大肠经位于食指桡侧(近拇指一侧),自指尖至虎口(食指与拇指在手掌部衔接处)呈一直线处,推拿的时候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清大肠有助于消食导滞,清利肠俯,主治小儿腹胀,虚寒腹泻,大便棉结,脱肛等症。
3、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掌心内劳宫周围做弧形或环形推动,运100-200次,
顺运内八卦有宽胸利膈,降气平喘的作用,主治小儿腹胀,咳嗽,痰喘等病症。
4、以手指指肚在手掌面大鱼际平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揉100-200次。
揉板门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腹胀,食积,呕吐,泄泻,食欲不振,气喘,嗳气等病症。
婴儿腹泻食谱 板栗糊
取板栗3-5枚,去壳后将板栗捣烂,然后加适量清水将其煮成糊状,最后再加适量白糖进行调味即可,每天给婴儿喂服2-3次,可以治疗因受寒所引起的腹泻症状。
小儿腹泻食疗保健
1,良姜干姜粥:
[原料]高良姜、干姜各3~5 g,豆蔻5~9 g,薏苡仁20~30 g,糯米30~50 g。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高良姜、干姜、豆蔻水煎取汁;与薏苡仁、糯米共煮至粥熟时,调入适量冰糖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温中散寒,健脾止泻。适宜风寒型小儿腹泻。
[服法]1剂/d,分2次服,连服3~5日。
2,荷叶淡竹叶粥:
[原料]鲜荷叶10~15 g(或干荷叶5~10 g),淡竹叶3~5 g;车前草5~10 g,薏苡仁20~30 g。糯米30~50 g,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荷叶、淡竹叶、车前草水煎取汁;另将薏苡仁、糯米共煮至粥熟时,兑入药汁与适量冰糖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温中散寒,健脾止泻。适宜风寒型小儿腹泻。
[服法]1剂/d,分2次服,连服3~5日。
3,鸡内金散:
[原料]鸡内金15 g,山药30 g,莲子50 g,红糖适量。
[制法]将前3昧共研细末,每次取15~20 g煮糊,加入红糖即可。或将药末、红糖调入稀粥中亦可。
[功效]健脾消食止泻。适宜脾胃虚弱而兼伤食型小儿腹泻。
[服法]1次/d,分2次服,连服3~5日。
4,桂圆莲子粥:
[原料]龙眼肉(桂圆肉)5~10 g,莲子10~15 g,大枣3~5枚,薏苡仁15~30 g,糯米30~50 g,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大枣剥去内核。然后将大米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纳入龙眼肉、莲子、大枣、薏苡仁,共煮至粥熟时,调入适量红糖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健脾益气。适宜脾胃虚弱型小儿腹泻。
[服法]1剂/d,分2次服,连服3~5日。
5,藿香防风粥:
[原料]藿香3~5 g,防风3~6 g,白术6~9 g,豆蔻5~9 g,生姜2~3片,大米30~50 g。
[制法]先将诸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泻。适宜风寒型小儿腹泻。
[服法]1剂/d,分2次服,连服3~5日。
6,山药莲子芡实散:
[原料]芡实25 g,山药30 g,莲子50 g,红糖适量。
[制法]将前3味共研细末,每次取15~20 g煮糊,加入适量红糖即可。或将药末、红糖调入稀粥中亦可,待温服食。
[功效]健脾益气止泻。适宜脾胃虚弱型小儿腹泻。
[服法]1次/d,分2次服,连服5~10日。
7,山药山楂金莲粥:
[原料]山楂10~15 g,山药、鸡内金各5~10 g,莲子20~30 g,大米30~50 g,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诸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粥熟时加入适量红糖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健脾消食止泻。适宜脾胃虚弱而兼伤食型小儿腹泻。
[服法]1剂/d,分2次服,连服3~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