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痛推拿方法 虫痛型腹痛
宝宝腹痛推拿方法 虫痛型腹痛
主要症状:腹痛突然发作,以脐周为甚,时发时止,有时腹部可摸到条索状物,时聚时散,有便虫史,面黄肌瘦,或嗜食异物,如有蛔虫窜行胆道,则痛如钻顶,口吐清涎或呕吐。
治疗原则:温中行气,安蛔止痛,痛止后驱虫。
推拿处方:摩腹,按揉肝俞,胆俞及背部压痛点,揉外劳宫。
推拿方法:
摩腹:自右下腹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解剖部位,自右向左运摩100-200次。
按揉肝俞,胆俞及背部压痛点:用拇指按揉背部第9,10胸椎棘突下,脊柱正中旁开1.5寸的肝俞,胆俞穴及背部压痛点100-200次。
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背上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100-300次。
功效:摩腹健脾和胃,行气止痛,揉外劳宫温中安蛔,腹痛甚者加揉肝俞,胆俞及背部压痛点。
小儿腹痛推拿手法图解 伤食腹痛推拿手法
主证:有伤食史,脘腹胀满疼痛,叩之如鼓,嗳腐吞酸,不思饮食,呕恶,矢气频作,夜卧不安,苔腻脉滑,指纹滞。
治疗原则:消失导滞,和中止痛。
推拿处方: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肉中脘,揉天枢,分腹阴阳,拿肚角。
推拿原理:补脾经,揉板门,揉中脘,分腹阴阳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清大肠,揉天枢疏调肠腑积滞;运内八卦宽胸理气,调和气血;拿肚角止痛。
小孩腹痛最快推拿手法 燥热腹痛推拿手法
主证:有感受热邪史,脘腹疼痛,触之灼热,四肢躁动,哭闹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口渴欲饮,或呕吐或泻痢,舌红苔黄厚,脉数纹紫。
治疗原则:清热泻火,通腑止痛。
推拿处方:清板门,清大肠,顺运内八卦,苍龙摆尾,退下六腑,分推腹阴阳,顺时针摩腹,柔腹,拿肚角,推下七节骨,点恰新设穴。
推拿原理:清板门泻脾胃之火,清大肠泻肠道之火,退下六腑与推下七节为火热而设,配顺运内八卦和苍龙摆尾及点掐脚之新设穴能降气降火,釜底抽薪;而腹部的分推,揉拿有局部治疗优势,如此,热退气降而痛自止。
小儿腹痛推拿手法图解 寒凝腹痛推拿手法
主证:有感伤寒邪或饮冷史,突发腹痛,腹部,四肢均冷,面色青黑或苍白,身体蜷缩,小便不黄,口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白,脉迟,指纹淡红或青。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推拿处方:掐揉二扇门,揉小天心,揉外劳,一窝风,拿肚角,摩揉脘腹,点按脾俞,胃俞及擦脉督,令热深透。
推拿原理:外劳与一窝风为阳掌阳穴,功能温里散寒,通治各种寒症。配二扇门发脏腑止汗,除脏腑之寒;小天心通经活络,畅运三焦,调理阳气之道;拿肚角与摩揉脘腹对病变部位直接作用。点按脾胃之俞可调理脾胃,二者相配,止痛最宜。
宝宝腹痛推拿方法有哪些
揉中脘:用拇指或中指顺时针揉脐上4寸的中脘穴, 揉100-300次。
摩腹:用四指指端或手掌顺时针摩腹部,摩100-200次。
拿肚角: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拿脐下2寸,旁开2寸的大筋3-5次。
揉一窝风:用拇指揉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100-300次。
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背上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100-300次。
推三关: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桡侧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功效:补脾经,摩腹温中健脾,配推三关,揉外劳宫助阳除寒;掐揉一窝风,拿肚角散寒理气止痛。
宝宝腹痛的药
健脾温中散寒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常常由风寒之气侵袭或过食生冷引起腹痛的孩子。
症状表现 腹痛喜暖,喜揉按,遇冷或食生冷后加重。孩子精神倦怠,面色常常偏白或偏黄,没有光泽。大便偏稀。
选用方药
1、党参12克、桂枝6克、干姜3克、柴胡6克、吴茱萸6克,加红糖,水煎服,每日1剂。
2、桂枝9克、甘草6克、芍药18克、大枣 4枚、生姜3片、饴糖2块,水煎服,每日1剂。
3、中成药可选用理中丸口服,也可以选择复方丁香开胃贴或暖脐膏贴脐外敷。
三伏天小儿推拿好处 改善消化
三伏天的时候温度高,宝宝的身体还比较的娇嫩,很容易出现一些消化系统问题,推拿具有理疗的作用,三伏天的时候在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推拿按库手法于小儿腹部,能直接调节内脏神经。
消化系统的分泌功能降低时,在腹部用较重推拿按摩法治疗较为适宜,分泌功能升高时用中、轻度推拿按摩手法较为适宜。对于小儿腹痛、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溶积等都可采用推拿按摩治疗。
宝宝腹痛是什么原因 小儿腹痛
由于宝宝肠子发育尚未成熟,容易有胀气、肠胃不适问题,此外,幼儿习惯以嘴巴探索世界,像是将玩具或物品放入口中舔咬,也可能导致病从口入,引起肠胃炎等疾病。
当孩子出现腹痛情形,家长们往往十分担心。一般来说,大部分的腹痛原因,都是腹部疾病所引致,只有少数是由其他生理疾病引起,因此必须找出真正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治疗改善。
年幼孩子因不擅长表达,无法明确说明腹痛情况,而1岁以下的宝宝,则常以哭闹方式表现,如此一来,容易造成家长们无法辨别腹痛原因,假如发生肠套叠、盲肠炎等疾病,一旦延误就医治疗,便可能酿成严重后果。
当孩子出现腹痛症状时,家长可依循下列观察要点,确认腹痛症状、位置、有无并发症等,并给予妥善处置。
当孩子出现腹痛状况时,家长可以观察腹痛发作情形,包括腹痛频率、持续时间长短等,原则上,如果是突然发生严重的腹痛症状,很可能是急性肠胃炎、肠套叠或盲肠炎等疾病所引发。
父母应提高警觉留意孩子生理状况,并尽快寻求专科医师协助治疗。倘若腹痛情形持续数周,甚至是数个月,在医学上便称为反覆性或慢性腹痛,这种腹痛是因为肠胃功能不佳所引起。
像是肠胃蠕动功能不好或消化不良等,都是属于良性腹痛,只有少数腹痛是由疾病所引起。
家长观察孩子的腹痛情形时,需留意有无合并其他症状,除了腹痛之外,像是发烧、腹泻甚至是呕吐,也是相当重要的观察依据,例如:腹痛合并发烧、呕吐及腹泻症状,便可能是急性肠胃炎。
假如呕吐物的颜色及内容物是红色、咖啡色的液体或墨绿色的胆汁,即表示肠胃有出血状况或阻塞情形,需要多加注意。
由上述生理征兆,进而协助医师判断病情,及早治疗改善腹痛问题。
针对年纪较大的孩子,可向孩子询问腹痛位置,一般来说,如果是靠近肚脐周围的疼痛,通常是肠子蠕动、消化问题,较无迫切危险性;
倘若是远离肚脐的疼痛,便需要特别注意,像是腹部右下方疼痛可能是盲肠炎引起,而右上方疼痛则可能是肝胆、胃溃疡等问题,藉由确认腹痛位置,也可做为协助诊断依据之一。
有时孩子因腹痛导致半夜啼哭不休,若是孩子因腹痛而影响睡眠状况,皆属于不正常的现象。此外,若出现精神、食欲不振等情形,父母也应该提高警觉注意,并尽快带孩子前往医院就医。
小儿推拿腹痛法 虚寒腹痛
主证:腹痛隐隐,喜温喜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食欲不振,易发腹泻,舌淡苔薄,指纹色淡。
操作方法: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揉中脘,揉脐,揉足三里,拿肚角。
1.补脾经:用右左手将患儿拇指屈曲,以右手拇指指端循患儿拇指指尖桡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100-500次。
2.补肾经:用右手握患儿左手,使其掌心朝上,以左手拇指指端从英尺学推至小指尖300-500次。
3.推三关:患儿左手臂伸直,掌心向内,以左手握住患儿腕关节尺侧,食指在下伸直,托住患儿前臂,右手食指,中指二指并拢以拇指桡侧,自大横纹桡侧缘直推至曲池穴200-300次。
4.揉外劳宫:一手托住患儿的手,使其掌心向下,以另一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揉外劳宫穴200-300次。
5.揉中脘:患儿仰卧位,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指端揉中脘穴2-3分钟。
6.揉脐:患儿仰卧位,以掌根或食指,中指,无名三指指腹顺时针揉肚脐100-200次。
7.揉足三里:患儿仰卧位,以拇指揉足三里2-3分钟。
8.拿肚角:患儿仰卧位,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向肚角深处拿3-5次。
宝宝腹痛推拿方法 宝宝腹痛病因病机
感受外邪:护理不当或气候突变,风寒冷气侵及腹部,寒主收引,性凝不散,搏结肠间以致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乳食积滞:乳食不节,恣食生冷,停滞中焦,气机手阻,以致腹痛。
虫积:感染蛔虫,扰动肠中或窜行胆道,阻滞气机而至气滞作痛。
脾胃虚寒:平素脾胃虚弱,或久病脾阳不振,运化失司,寒湿滞留,气血不足以温养而至腹痛。
小孩腹痛推拿按摩方法 受寒腹痛
主证:腹痛急暴,常在受凉或饮食生冷后发生,遇冷加剧,得热痛减,面色青白,或兼大便清稀,舌淡苔白滑,指纹色红。
操作方法:补脾经,天门入虎口法,揉外劳宫,推三关,摩揉肚脐,掐揉一窝风,拿肚角。
1.补脾经:以左手将患儿拇指屈曲,以右手拇指端循患儿拇指指尖桡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100-500次。
2.天门入虎口法:以左手握持患儿手,以右手拇指桡侧面自患儿的食指尖沿桡侧缘赤白肉际侧推入虎口20-30次,然后揉板门穴30-50次。
3.揉外劳宫:一手持患儿手令手背向上,另一手中指指端揉外劳宫穴100-300次。
4.推三关:患儿左手臂伸直,掌心向内,以左手握住患儿腕关节尺侧,食指在下伸直,托住患儿前臂,右手食指,中指并拢或以拇指桡侧自大横纹桡侧阳池直推至曲池穴100-200次。
5.摩揉肚脐:患儿仰卧位,以掌心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摩肚脐3-5分钟,继以掌根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顺时针揉肚脐100-200次。
6.掐揉一窝风:一手托患儿手掌,使其手背向上,以另一手拇指指甲掐一窝风3-5次,再以拇指或中指指端揉一窝风50-100次。
7.拿肚角:患儿仰卧位,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向肚角深处拿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