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口腔保健有哪些方法
孕期口腔保健有哪些方法
每次呕吐后建议用小苏打水漱口,这样可以有效去除口腔内残留的胃酸,减少其对牙齿的腐蚀。研究表明,木糖醇可以抑制口腔中导致龋齿的细菌生长,刺激唾液分泌,减少牙菌斑形成,对于孕妇预防龋齿是很有帮助的。建议准妈妈们每顿饭后咀嚼木糖醇口香糖。
糖果、蛋糕、饼干、碳酸饮料等含糖类食品都会促进龋齿的发生发展,怀孕期间建议少吃。葡萄干或无花果等干果,也会粘在牙齿表面的沟沟里,吃完这些食物一定要好好刷牙漱口。
孕妇需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等。因此,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食品、乳制品(牛奶,酸奶,奶酪等)、鱼肉蛋、豆类以及坚果都是很棒的选择。
最常见的孕期口腔问题是蛀牙。孕期唾液分泌的增加使口腔内呈酸性、饮食习惯的改变和饮食不规律、忽略个人口腔卫生等都是生成蛀牙的原因。
有的女性天生牙齿敏感,对于酸甜冷热无法适应,如果有这种牙齿问题,并且已经怀孕,那么应当注意及时避免接触容易导致牙齿过敏的物质。女人怀孕期间激素分泌会选择电话,这个时候更容易出现牙周炎或者是出现牙齿松动现象,所以更应该做好口腔清洁卫生。
口腔保健按摩
按摩颊车穴
首先来寻找颊车穴,咬紧牙关,在下颌处可以摸到一个凸起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颊车穴。对于老年人,经常揉按这个穴位可以防止牙齿松动、缓解牙齿疼痛,特别是上排的牙齿。对普通人来说,揉按此穴还有利于预防口角皱纹的出现。
揉按大陵穴
揉按大陵穴最大的一个功效就是防治和治疗口臭。这一个穴位位于手腕横纹的中点。在空闲时间多揉按这一个穴位,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由各种口腔疾病、呼吸疾病和胃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口臭,使你的口气变得清新。
叩齿健齿
叩齿是中国古代最盛行的一种养生术之一。在每天的早上和晚上,上排和下排的牙齿相互扣动一百次以上,就可以达到强健牙齿的功效。另外在叩齿过程中还会产生唾液,有利于清洁口腔。
保护牙齿健康的四个诀窍
诀窍一:减少各种致病因素。
要节制甜食、甜饮料的摄入,降低唾液及龈沟液的酸度,以减少龋齿和楔状缺损的发生率。
诀窍二:自我保健意识。
有不少中老年人认为牙痛不是病,平时不注意口腔保健,有病不及时治疗。自我保健法就是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以清除牙菌斑、软垢。食物嵌塞牙缝后用牙线清理。此外,每半年或一年到医院做一次口腔检查,洁牙一次(即洗牙),及早发现口腔病,及时治疗,缺牙及时镶牙。>>>>>轻松让你洁白牙齿
诀窍三:去除不良的生活习惯。
戒烟、酒,不吃过烫和辛辣的食物,拔除残冠、残根、磨除锐利的牙尖,除去不良的修复体,以避免慢性不良刺激。
诀窍四:施用保健法。
传统医学提倡早晚叩齿和按摩牙龈是最有效方法,每天晨起或睡下后上下牙齿轻轻对叩数十下,能促进牙体和牙周组织血液循环,同时在洗脸时,用食指上下旋转按摩牙龈,排除龈沟及牙周袋分泌物,可改善牙龈内血液循环,提高牙周组织抵抗力,从而防止牙周病。
口腔保健的钥匙就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一分呵护一分健康,愿健康的牙齿伴你终生。
口腔保健6个小常识
1、使用什么样的牙刷好
应当选购直三排、横六束、刷头小、刷毛柔软、刷毛末端磨圆的保健牙刷,在口内运作自如,牙齿的死角较容易刷到。牙刷使用期限以2~3个月换一次为佳。
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首先刷牙的力度不能太大, 有些人以暴力式的方法刷牙,引起口腔牙龈的萎缩、齿颈部磨损,对冷热产生酸痛的现象。刷牙主要是刷干净牙齿的几个面。刷外面:将牙刷刷头放在牙齿与牙龈边缘呈45度角,轻柔地来回刷,然后将牙刷顺着牙缝刷,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刷里面:用上述同样方法刷每颗牙齿的里面;刷咬合面:将牙刷平放,来回刷咀嚼食物的牙齿面(咬合面),最好也刷刷舌面。
3、刷牙的次数应以几次为好
其实刷牙的次数只能增加,而不能减少,三餐后及睡前共四次,最好于每次进食后即刷牙,漱口不能代替刷牙,不能清除菌斑。
4、使用什么样的牙膏好
牙膏里都含有一种摩擦剂,摩擦剂颗粒小,质量相对来说就好,市场上销售的牙膏质量与其价位成平行关系,应选用含氟牙膏,像高露洁、佳洁士都比较好,但不可长期使用一种品牌的牙膏。
5、要学会用牙线和牙缝刷
牙线一般分为含蜡和不含蜡两种,牙线和牙缝刷在饭后使用,应在牙医的指导下正确操作,牙缝刷适用于齿缝大的人,牙线的选购以柔软有弹性为好。
6、关于漱口药水
漱口药水对于牙龈红肿、出血的患者较有用处,但对牙石、牙周骨破损、牙石的患者则没有什么作用,我们的建议是不要长期使用漱口药水。
刷牙与口腔保健
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和牙菌斑的形成有很密切的关系。刷牙是控制和减轻牙周炎的 效果较为显著,但要真正达到口 腔保健的目的,还应从牙刷的选择,刷牙方法等方面考虑。 首先,牙刷的选择,牙刷应根据不同年龄及口腔情况,选择不同规格的牙刷。专家指出,在刷牙之前,一定要选择优质的牙膏和牙刷。
儿童应选用2-3排,每排3-4束毛,平顶式的牙刷为好。刷头应较短窄,每束毛的间隙距离应较大,刷毛的软硬要适中,而且要磨毛的。儿童应采用毛软一点的儿童牙刷。
符合上述条件的叫保健牙刷,此种牙刷头较小,适宜于分区刷洗,旋转刷动灵活方便有效接触面积大,减少了刷毛区的死角;毛束间有适当的距离,使之易洗涤及保持洁净;毛束高度适当,呈圆柱状,可防止牙龈被刺破或擦伤等。
除此之外,保持牙刷的清洁卫生非常重要,否则,上面繁殖的大量细菌对身体及口腔卫生不利。刷牙后将牙刷用清水多洗几次,甩干后头向上放置在通风干燥处。忌将牙刷头倒置于漱口杯内,这样牙刷在潮湿的环境中易使细菌繁殖。最好能3个月左右换1支新牙刷,真正发挥牙刷的作用。
老年人宜选柄长且直的牙刷,柄的中段稍向上弯曲。并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把握和使用。牙刷头宜短、窄,在口腔里转动灵活。牙刷毛有鬃毛和尼龙丝两种,可根据牙齿、牙周健康情况和习惯爱好选择。但不论哪种,都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刷毛过软则不易清除污垢;过硬则对牙齿和牙龈有损伤作用。
老年人宜选择刷毛稍软的磨毛牙刷,最好选用猪鬃毛牙刷。牙刷毛应是2至3排,每排6至8束,毛束间要有适当的距离以保持牙刷的清洁。
女性口腔保健的方法
1、勤刷舌头。在刷牙后,应用牙刷柄刷舌头表面的舌苔。专家建议,用小苏打刷舌头,可快速去除滞留于口腔、喉咙甚至胃中导致口臭的有毒酸性物质。
2、一天至少两次口腔“大扫除”。不止早晚,午饭后最好也“补刷”一次牙;晚上刷牙后不再吃任何东西;刷牙时,把牙膏打成泡沫,多在口中停留一会儿,可达到更好的抑菌效果。
3、坚持半年洗一次牙。即使我们每天都很认真地刷牙、漱口,仍免不了牙齿中会存在牙菌斑和牙石,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牙龈炎、牙周炎,它们都是引起口臭的重要原因。
4、常吃小米。营养学专家建议,健康谷物食品小米可以减少口腔细菌生长,预防口臭效果更好。
5、喝柠檬水。多喝水可令口腔经常保持湿润。在水中加上一片柠檬,能刺激唾液分泌,减少因鼻塞、口干或口腔内残余食物产生的厌氧菌造成的口臭。
6、大口喝绿茶。有些人口气不好时会嚼口香糖,这样做反而会增加硫化物含量。而大口喝绿茶能更好地对付这些口腔细菌,绿茶中的儿茶酚还能中和口腔中的臭气。茶叶嚼着吃可能效果更佳。将茶叶用开水泡开后,取出咀嚼1分钟后吐掉,反复3次。
7、生吃蔬果。唾液是你对付口臭的最好“武器”。生吃苹果、胡萝卜等蔬果有助于分泌大量唾液,不仅能湿润口腔,还能清除附着在牙齿上面或塞在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另外,它们还能减少消化系统毒素,有助于缓解口臭。
8、咀嚼香芹。将芹菜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最有助于消除口中的异味,尤其是烟味。如果手边一时找不到香芹,香菜、薄荷也能起到去除口腔异味的作用。
9、喝酸奶。研究表明,每天坚持喝酸奶可以降低口腔中的硫化氢含量,这种物质正是口腔异味的罪魁祸首。但是,只有天然酸奶具有这样的功效,含糖的酸奶起不到这种效果。
消除口臭,这是每个口臭之人都梦寐以求的,要想彻底消除口臭症状,必须注意日常生活细节,保持良好健康的口腔卫生和积极的心态是消除口臭的必要条件。
孕妇口腔保健的方法
1.怀孕前的牙齿检查
女性一旦准备要宝宝,最好能到牙科做口腔检查,对牙齿的疾病,如龋齿、牙眼炎、牙周病、阻生齿、残留齿根等问题进行治疗,以防在怀孕期间产生牙齿疼痛、发炎、月中胀等不良状况,进而影响到准妈妈的健康与心情。
2.怀孕初期的口腔检查
如果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怀孕了,也要进行简单的口腔检查,其目的是了解自己目前的口腔情况,掌握正确的清洁口腔的方法,弄清一些注意事项,如果需要也可安排适当时机进行治疗。
3.怀孕期间的牙齿疼痛
由于许多药物不能在怀孕期间使用,许多治疗方式也不能施行,此阶段预防更胜于治疗。如果牙齿在怀孕期间痛起来,必须尽快找专业牙医解决,不能胡乱吃药止痛,以免历及胎儿。怀孕4一6个月通常是孕期进行牙齿治疗的最佳时机.
4.特别注意口腔卫生
由于准妈妈生理及饮食的变化,容易引起龋齿,此时正确的洁牙方式对口腔卫生非常有益。剧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按照正确的刷牙观念.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刷牙的时间至少应维持3分钟。
上面给大家详细说了孕妇口腔保健怎么做,从孕前、怀孕初期、怀孕期间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口腔的保健是十分有必要的,要知道在孕期除了中期外,是不适合做牙齿的治疗的,所以在最好是在孕前就做好检查,治疗好,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宝宝口腔保健有哪些常见误区
误区1:宝宝大约在6个月时出牙,太早或太迟都有问题 婴幼儿时期,是乳牙出至乳牙列形成的时期。
宝宝出牙的一般顺序为:无牙牙颌(出生)——乳牙开始萌出(约6个月)——乳牙列完成(约2岁半)。通常,出生后1年内,所有乳牙釉质太化完成;2年内(6~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
大多数情况下,婴儿会在6~7个月时出牙,但有的由于遗传等因素影响,会早些或迟些出牙。像有的宝宝4个月便出牙了,有的延迟至10~12个月才出牙,这都属于正常生理范畴。
但如果宝宝1岁后还未出牙,则可能存在营养不良、佝偻病、呆小病,甚至肿瘤等情况,须及时带他去口腔科或儿童保健科检查处理。至于牙齿早萌,可能是出牙时牙胚距口腔黏膜太近,造成乳牙过早萌出;或者是多生牙(由于存在松动易脱离和尖锐、易磨损口腔黏膜等危险,应及时拔除)。
还有的婴儿刚出生或出生不久,牙床上就附着些米粒大小的白色圆形颗粒,如同刚长出的小牙齿,那就是人们常的“马牙仔”“板牙”,这其实是在牙齿发育过程中,未被吸收的造釉细胞残作上皮所形成的、附着在牙床上的角化物,经过一段时间会自在行脱落。
可见,宝宝出牙的确多在6~7个月时,但因个体差异,有的会迟些或早些,具体须依实际情况而定。
误区2:宝宝出牙期间出现不适是正常的,顺其自然就好 宝宝出牙时会出现很多不适表现,如经常流口水、牙龈发痒或肿胀、情绪不安,以及食欲减退等。
如果家长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而不加理会,往往会影响宝宝的食欲、情绪,甚至是健康,进而其生长发育,后果可能难以预料。 因此,当宝宝出牙期间表现不适时,家长有必要及时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宝宝总是流口水,家长要特别注意保持他的口腔卫生,勤帮他抹嘴或换围嘴、洗衣手,以免病从口入。
因此,宝宝出牙期间喜欢啃自己或大人的手指,说明他牙肉痒,这是正常表现,此时此刻家长须做的是想办法帮助宝宝舒缓不适。如将消毒过的含量有液体的牙胶放入冰箱内冷冻后给宝宝咬,或是拿磨牙棒给宝宝磨牙,以帮他减轻不适。
当发现宝宝牙龈肿胀,角摸时感觉坚实,说明宝宝正在长牙,可以不用担心;但如果宝宝牙龈出现红肿或蓝色,则可能是发炎或其他异常,须要及时就医。
此外,当宝宝表现为情绪不安、烦躁时,家长除了情感安抚外,不妨通过玩耍、游戏等方法,转移他对不适的注意力;如果宝宝食欲减退,就不要勉强他进食过多食物,以免引起他对食物的抵触情绪;达期间,宝宝也可能出现低热、大便次数稍多,此时先不要太过惊慌,多留意宝宝的体温、食欲、睡眠以及大小便情况,当情况持续或增多时,及时就医咨询。
误区3:宝宝乳牙没有发育好,所以牙缝很大 宝宝牙缝大并非乳牙没发育好,实际上,乳牙间大多存在缝隙,称之为生理间隙,可以说是为恒牙替换汤不换药时排列整齐作准备的。
因替换乳牙的恒牙往往大于乳牙,如果乳牙间预留了一定的生理间隙,恒乳牙更替时,牙列就不至于被挤歪了。
另一方面,家长也必须引起警惕,牙缝大会使食物残渣更容易存留其中,因此,务必帮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以防龋齿发生。
误区4:宝宝口腔应该没什么问题,没必要定期检查 事实上,无论大人或小孩,定期的口腔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应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后的6个月内带他去作口腔检查,然后每隔半年至一年定期限检查一次。通过检查,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还有助于监测宝宝的牙齿发育状况。
家长还能从中获取适龄宝宝口腔保健的相关知识,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口腔疾患。再者,宝宝从小养成检查口腔的习惯,今后就医的依从性也会相对较好。
误区5:反正乳牙都要换的,龋齿就不用管了 很多家长都会认为,宝宝烂牙齿没什么大不了,反正乳牙迟早都要换的,与其费钱又费事,倒不如等它自然脱落的好。殊不知,乳牙患龋齿对孩子的健康危害不浅。首先,龋齿严重破坏牙齿的结构,影响孩子的咀嚼和进食,可能有碍营养吸收和全身发育;
其实,严重的龋齿还会影响相应恒牙的发育和萌出,以致恒牙发育缺陷或萌出异常,有碍口腔的美观和功能。更甚者,可能引起感染,使病菌入血,孩子的心、肾等到器官都会蒙害。 因此,宝宝患龋齿,绝不能掉以轻心。
误区6:乳牙反咬合不必马上矫正,等牙齿换完成了再说 牙齿反咬合(即下颌咬下颌),一是使上颌骨发育受限,影响脸形和美观;二是可能对颌面关节产生不良影响。
帮当孩子3~5岁懂得配合时,就应及时就诊矫治了,等到到12岁左右换牙完毕,则为时晚矣。
误区7:宝宝出牙后再帮他清洁口腔,之前喂点白开水漱漱口就可以了 宝宝的口腔清洁应当从出生便宜开始做了。
专家认为,在乳牙萌出之前,帮宝宝清洁和按摩牙龈,将有助于建立健康的口腔生态环境,有利于牙齿的萌出。家长可在手指上缠上清洁湿润的纱布,轻轻按摩宝宝的牙齿和牙龈组织,擦去上面的污秽物,适当时候也可选择合适的软毛刷蘸清水清洁。而当孩子3岁左右懂得吐漱口水时,就可以让他尝试使用儿童牙刷了。
误区8:让孩子自己刷牙,大人不必管他在熟练之前,刷牙是宝宝需要在家长辅助下完成的精细活动。毕竟,婴幼儿时期,孩子行为能力有限,对刷牙的方法要点也不太知道。因此,从一开始,家长就必须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任孩子自由发挥。
误区9:恒牙长在乳牙后面,应到医院或自行拨出乳牙 乳牙尚未脱落是不必强行拔出。一般来说,假以时日,它会自然脱落,而恒牙也会长回正常位置。
误区10:做好口腔清洁,就不会患龋齿了 除了做好口腔的清洁外,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不规律喂养、奶瓶喂养时间过长,睡觉含奶嘴等到,都会影响孩子的口腔健康。此外,频繁地进食甜食、零食,也是龋齿高发的一大原因。
因此,要想宝宝口腔健康,家胀理应做到:规律喂养,使用安慰奶嘴不超过10个月,10个月开始训练孩子用杯子饮水,控制孩子接触甜食、零食的频度和甜度,等等。
适合老人的4大口腔保健法
1、舐腭(上膛)
常用舌尖舐上腭,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有杀菌和助消化作用。
2、叩齿
常轻轻叩打牙齿(咬牙),每日两、三次,每次一百下左右,有保护牙齿不易脱落的作用。
3、搓唇
将口唇闭合,用右手两指轻轻在口唇外擦搓,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这样能改善口腔及牙龈血液循环,增加口腔和牙齿抵抗力。
4、鼓腮
闭住口唇向外吹气,使腮部鼓起来,用手指轻轻按摩腮部,可防止腮部肌肉萎缩塌陷,有利于面容的健美。
老人口腔保健的好处
口腔保健能让老年人摆脱牙齿衰老、脱落等常见的生理现象,到了七十至八十岁,老人仍保持整齐牙齿。当然口腔牙齿保健应从青少年时做起,老年人做好口腔保健仍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世界上已有“老年人牙科学”,其重要内容均为老年人牙科保健。
不只是老年人需要对牙齿进行护理,年轻的男人女人也需要去注意护理。护理从年轻时做起,在老年时更容易保持一副整齐的牙齿,让你在老年的时候也可以大大方方的吃很多的美食。口腔保健的方法,坚持去做,会有一定的效果的。
口腔保健的六大误区
误区1 人人都爱去洗牙
牙结石是造成牙周病的主要因素,而“洗牙”是去除牙结石的重要方法之一。
专家指出,经研究1克牙结石中含有大约1百亿个细菌微生物,在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清洁牙周的牙结石等则是首选方案之一。不过,专家强调,洗牙并非人人必需。根据临床观察,由于每个人的饮食习惯、卫生保健习惯不同,口腔健康状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即便同一个人,牙结石的沉积情况也不能单纯用固定的时间周期来判定。专家举例,临床上经常见到有的人几年不洗牙,牙周很干净,有的人刚刚洗牙半年左右,牙周就又有大量结石软垢沉积,所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必须要在固定的时间周期内洗牙,即所谓的“定期洗牙”。
不过,专家强调,定期到有资质的正规口腔医疗机构进行牙齿健康检查还是非常必要的,由口腔专业医生根据牙周健康状况来决定是否有必要进行洗牙, 同时还能早期发现是否有没有症状的蛀牙,进行早期治疗。因此,提倡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而不要单纯强调“定期洗牙”,以避免把口腔健康保健的概念引入误区。
误区2 能不拔牙坚决不拔
专家指出,牙齿出现问题,尽早尽可能的治疗和保留牙齿是基本原则,但是,有些人在牙周病呈进行性破坏达到拔牙适应证的情况下,仍坚持保留牙齿是不利于牙周口腔健康的,尽早拔牙反而有利于口腔健康的恢复。
专家指出,有的牙周病患者牙周袋比较深,特别是糖尿病人,在经过多次牙周治疗,仍然不能控制牙周症状,出现明显松动时,建议尽早拔除符合拔牙适应证的牙齿,避免牙周袋进一步加深,牙槽脊(即通常所说的“牙床子”)出现严重吸收,这种情况下牙周袋内不易清洁,造成的炎症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促使牙槽脊大量吸收,牙槽脊高度会越来越低,将来会影响到总义齿(就是常说的“全口假牙”)的固位效果。
专家提醒有上述问题的患者,出现问题牙齿符合拔牙适应证时就要尽早拔牙,如果该拔的牙不拔也会造成口腔病灶,该拔的牙不拔不仅使口腔卫生恶化还会引发其他疾病,如除呼吸道以及胃肠道疾病外国外研究还发现心脏病与牙周病具有相关性,所以拔牙也是保证口腔健康的治疗手段之一。
口腔保健 口腔6个保健小常识
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口腔健康?关于口腔保健有哪些常识?看看下面介绍的口腔保健6个常识。
1、使用什么样的牙刷好
应当选购直三排、横六束、刷头小、刷毛柔软、刷毛末端磨圆的保健牙刷,在口内运作自如,牙齿的死角较容易刷到。牙刷使用期限以2~3个月换一次为佳。
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首先刷牙的力度不能太大, 有些人以暴力式的方法刷牙,引起口腔牙龈的萎缩、齿颈部磨损,对冷热产生酸痛的现象。刷牙主要是刷干净牙齿的几个面。刷外面:将牙刷刷头放在牙齿与牙龈边缘呈45度角,轻柔地来回刷,然后将牙刷顺着牙缝刷,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刷里面:用上述同样方法刷每颗牙齿的里面;刷咬合面:将牙刷平放,来回刷咀嚼食物的牙齿面(咬合面),最好也刷刷舌面。
3、刷牙的次数应以几次为好
其实刷牙的次数只能增加,而不能减少,三餐后及睡前共四次,最好于每次进食后即刷牙,漱口不能代替刷牙,不能清除菌斑。
4、使用什么样的牙膏好
牙膏里都含有一种摩擦剂,摩擦剂颗粒小,质量相对来说就好,市场上销售的牙膏质量与其价位成平行关系,应选用含氟牙膏,像高露洁、佳洁士都比较好,但不可长期使用一种品牌的牙膏。
5、要学会用牙线和牙缝刷
牙线一般分为含蜡和不含蜡两种,牙线和牙缝刷在饭后使用,应在牙医的指导下正确操作,牙缝刷适用于齿缝大的人,牙线的选购以柔软有弹性为好。
6、关于漱口药水
漱口药水对于牙龈红肿、出血的患者较有用处,但对牙石、牙周骨破损、牙石的患者则没有什么作用,我们的建议是不要长期使用漱口药水
小儿口腔保健在各个年龄段的方法有哪些
婴儿期小儿口腔保健
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开始一些基本的口腔保健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清除菌斑应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而这一工作完全靠孩子的父母来完成,即父母手指缠上湿润的纱布或用指套牙刷轻轻清洁牙面和按摩牙龈组织。
孩子第一次口腔检查时间应在大约第一颗牙齿萌出的时间或最迟在孩子的12个月之前。孩子的第一次口腔检查主要有这几个目的:首先,告诉父母使用上述口腔保健措施的必要性;此外,孩子的口腔状况、与喂养和低龄儿童龋有关的饮食建议及其它的健康状况咨询也应完成;第一次口腔检查也是孩子开始熟悉就诊环境、口腔专业人员工作的时间,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将来的口腔治疗恐惧。
幼儿期小儿口腔保健
这个年龄是变形链球菌在婴幼儿口腔中定植的时间,变形链球菌是主要的致龋病。一方面要注意看护人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避免其口腔致龋菌传播给孩子,另一方面应保持婴幼儿口腔的清洁。
这个阶段提倡开始刷牙去除菌斑。当孩子能漱口时(约3岁左右),可以开始使用含氟的儿童牙膏,每次只用豌豆大小的牙膏即可。当孩子能进行简单的刷牙后,父母还需要进一步帮助孩子刷牙。当牙齿邻面有接触时,建议使用牙线,不过使用牙线需父母经专业人员的指导后进行。
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小儿口腔保健
此时的儿童尚未完全掌握刷牙方法,加上孩子自律性差,因此,家长必须继续帮助(学龄前期)或监督(学龄期)孩子刷牙。
这一时期,虽然在家庭中可以在口腔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氟凝胶和含氟漱口水,但是由于吞咽的危险,所以氟凝胶及漱口水的使用应少量且仅局限于那些中、高度龋易感孩子的家长,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青少年期小儿口腔保健
对于口腔工作人员和家长来说继续帮助和指导青少年渡过这段困难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增加青少年关于菌斑和预防口腔疾病的知识并要求他们的积极参与,这将有助于激发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牙疼的日常预防方法
1、改变生活习惯
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2、戒除烟酒
不吃过烫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拔除残冠、残根、磨除锐利的牙尖,除去不良的修复体,以避免慢性不良刺激。
3、减少各种致病因素
要节制甜食、甜饮料的摄入,降低唾液及龈沟液的酸度,以减少龋齿和楔状缺损的发生率。发现蛀牙,及时治疗。睡前不宜吃糖、饼干等淀粉之类的食物。
4、正确的刷牙
正确刷牙是保证牙齿健康的重要环节。刷牙不仅可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防止龋齿,而且对牙龈还能起到按摩的作用,还可促进牙龈的血液循环,减少牙周病。
5、自我保健意识
有不少中老年认为牙疼不是病,平时不注意口腔保健,有病不及时治疗。自我保健法就是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以清除牙菌斑、软垢。食物嵌塞牙缝后用牙线清理。此外,每半年或一年到医院做一次口腔检查,洁牙一次(即洗牙),及早发现口腔病,及时治疗,缺牙及时镶牙。
口腔保健方法
1. 骨漱方法。首先闭上嘴巴,牙齿咬紧。然后充分地用舌头和两腮进行运动。这时口腔中的唾液会增加,等到口中唾液满口时,再分成几次下咽。这个方法一来可以利用唾液对口腔进行清洁作用,二来可以锻炼两腮的肌肉力量。
2. 运舌方法。用舌头沿着牙齿外部从左到右来回运动,运动时口腔会产生大量唾液,等到唾液满口时,再分成几次进行下咽。这个方法一来增加唾液的数量,有利于胃肠道的消化,二来具有防口臭、口苦的功能。
3. 叩齿方法。闭上嘴巴,然后让上齿和下齿进行叩击。叩击时应该注意牙齿要全部触碰到、力量不要太大,并且注意不要咬到舌头。这通过这个方法可以让牙齿更加坚固,不易脱落。
4. 牙龈按摩法。用手指在牙龈表面进行有规律的上下、左右的按摩,依次按摩上齿和下齿、内面和表面。这种方法可加快牙龈的血液循环速度,增强牙龈的抵抗力,从而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