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妈妈小心焐中暑
产后妈妈小心焐中暑
产后小心“焐”中暑
产妇是夏季中暑的高发人群。很多地方还保持着产妇在月子期间必须“焐”的习惯:穿长衣长裤、门窗紧闭、不能开空调、不能洗头洗澡……新妈妈大量出汗,加上产后原本就身体虚弱,于是很容易发生中暑。
其实,新妈妈在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后,不但可以洗头洗澡,而且也不必整天“焐”在房间里,相反,舒适、安静、明亮的生活环境对产后新妈妈的健康非常重要。产妇的房间一定要注意通风,夏天天气比较热,最好选择在上下午或早晚各通风20、30分钟,通风时妈妈和宝宝可以换个房间。另外,新妈妈也可以使用空调或风扇,但要注意一定不能直接对着吹。
小编提醒:产妇的房间温度最好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5%左右。新妈妈在洗头洗澡时用应用温水,洗后要完全擦干,别让皮肤带着水分;刚刚洗浴完毕,不宜进入通风的环境。
产后出汗也是必须的
虽说要小心热出病来,但新妈妈也需要适当出一点汗。即使不是在夏天,产妇在月子里也应当经常出汗。因为在怀孕过程中,母体为适应妊娠过程,创造胎儿在于宫内发育的良好条件,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包括体内液体的增加。这些多出来的液体在胎儿娩出后需要以出汗、排尿等形式排出体外。所以,新妈妈不要整天呆在空调房内,可以选择清晨或者傍晚天气不是太热的时间里,走出房间活动活动,让身体自然出汗。
小编提醒:新妈妈走出卧室后,当身上出汗时,要小心吹到穿堂风。汗湿的衣服、被褥要赶快换掉,避免着凉。
孕妈妈防中暑要做好6件事
孕妇比常人更容易中暑
孕妇的基础代谢率比一般人高25%,会产生更多的热量,因此体温也比一般女性高0.2℃-0.5℃,而孕妇的耐高温能力又较差,所以孕妇比普通人更怕热;同时,有些准妈妈孕期食欲好,又不注意饮食控制,体重增加较多,皮下脂肪增厚,影响散热,所以孕妇特别容易发生中暑。
孕妈妈夏季该如何防中暑
1.注意饮食
准妈妈在夏季可以多吃些水果消暑,但不宜吃糖分较高的,否则会出现糖代谢紊乱,诱发糖尿病,给自己和腹中的胎儿造成危险。因此,准妈妈吃水果一定要适可而止。孕妇消暑食品:孕妇夏季饮食调摄应以温软、易于消化、清淡富有营养为宜,适当多吃些新鲜蔬菜、瓜果及鱼、虾、鸡、瘦肉、豆制品等。还可经常吃些藕粉、莲子粥、苡仁粥、薄荷粥等。为了保证母体和胎儿的营养,孕妇在夏天要保持食欲,多吃新鲜蔬菜,如黄瓜、西红柿、扁豆、冬瓜等;多吃新鲜豆制品,常吃鸡肉丝、猪肉丝、蛋花、紫菜、香菇做成的汤。
2.生活作息要规律
夏季养生要随时间变化而改变作息,中医尤其提倡夏季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这样可以充分吸收夏季的“阳气”,调理身体。准妈妈在夏季晨起后,可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这有利于提高体温调节功能,增强对热的耐受力;午饭后,适当午睡。
3.选择合适的衣物
孕妇夏季要选择舒适、宽大、清凉的衣物,尤其是利于排汗的衣物更好,建议穿宽松、棉质的衣物,柔软、透气、吸汗。穿棉质衣物比较透气,浅色的衣服可以反射阳光,两者结合起来就不至于使体温过高。
另外,孕妇的衣服一定要勤洗勤换,当排汗不畅对孕妇来说容易引起皮疹、皮肤感染等。胸罩和腰带不宜束缚过紧,以免引发乳腺增生和影响乳房发育,直接影响母乳喂养。腹部束缚过紧会影响胎儿的发育。贴身衣裤最好也选择真丝或棉质的。
4.讲究个人卫生
孕妇代谢旺盛,油脂分泌多,出汗更多,阴道分泌物也会增加、白带增多。夏天应经常洗澡,以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痱子、毛囊炎等皮肤问题。洗澡水温应适中,最好和体温差不多或者略高于体温。洗澡的时间不要过长,以10分钟左右为宜。洗澡时浴室的温度最好设定在26℃到28℃左右。洗澡水过热会加速血液循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更不能用冷水洗澡,以免引起宫缩。
孕妇出汗多时,衣衫要勤换勤洗,以防暑湿浸袭导致疾病。孕妇要经常清洗外阴,勤换内裤,以免外阴疖肿、毛囊炎、阴道炎的发生。
5.注意居室通风
防中暑最重要的是室内通风,千万不要经常门窗紧闭。早上或傍晚的时候最好开窗、开门通风,中午炎热时则可以开空调或电扇,尽可能把室温降至26℃左右,避免中暑。
6.保持心情平和
准妈妈在怀孕期间因为内分泌的改变很容易影响到情绪,再加上夏季天气炎热,很容易让人觉得心浮气躁。因此孕妇一定要在夏季学会调整心情,在日常生活中要心平气和,正所谓心静自然凉,这样准妈妈的身体也会感觉舒服些
小招数给孕妈妈降暑
俗语说:“孕妇过三伏,腹中揣火炉。”在妊娠期,孕妇由于新陈代谢旺盛,产热本就比常人多,体温约升高0.5℃,因此,夏季孕妇比一般人更怕热。而一旦赶上三伏天,则高温天气很容易使孕妇脱水或中暑而影响胎儿发育。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孕妇妈妈肚子里的火炉降温呢?
少穿太合身的衣服。
很多孕妇喜欢穿有弹性的化纤裤,以便随着身材的变化而持续方便地穿下去。但这种裤子可是吸热源,因为它们的材质弹性纤维决定了它们的透气性不好。因此,选择宽松又吸湿的纯棉或真丝服装,对孕妇来说,要比选择体形好看更重要。
带瓶冰水。
每天在冰箱里冻一瓶水,最好是冻成冰块,在出门时放在包里,随着冰化成水,孕妇随时可以体会到冰水带来的丝丝凉意。
迷你风扇。
几片小小的塑胶安全风叶,再加上两节五号电池,宁夏的一缕静静凉风就这样吹来了。比起扇子的费力,空调的易感,孕妈妈带个手持的迷你风扇再好不过了。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细节是:减少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尤其是在上午10点以后到下午3点之间;不能求凉快而洗冷水澡,洗澡的水温应适中,不宜过冷也不宜过热,否则很容易刺激孕妈妈的子宫收缩,造成早产、流产。
准妈妈应小心牙疼
准妈妈应小心牙疼
准妈妈在得知新生命即将来临时,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哪怕身体有一点点变化,也会造成巨大的心理不安,而孕期是各种口腔疾病易发的时候,譬如牙疼让孕妈妈感到十分难受。专家指出,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在问题出现早期去就医,这些问题就不会影响你做一个快乐准妈妈的好心情。
龋齿
龋齿是在孕期最容易发作的口腔疾病之一,而且有资料证明,母亲患有蛀齿,生出的小宝宝患蛀齿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原因之一就是母亲是婴儿口腔中致蛀牙细菌的最早传播者。孕期饮食习惯改变和饮食不规律是造成龋齿多发的原因,如孕妇一般少食多餐,饼干、麦片等食物含糖量也高,而口腔卫生则被忽略。
牙髓炎
大部分非智齿的牙疼都是由于牙齿坏到牙神经了,引起了急性或者慢性的牙髓炎,牙髓炎的疼痛会越来越难以忍受,还是那句,一定要尽早去医院,对于正常人来说,治理牙髓炎很简单,上麻药--取出牙神经--堵牙,但对于孕妇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因为麻药对胎儿是有影响的,尤其是孕早期,容易引起流产。
智齿
智齿最容易发生智齿冠周炎,智齿冠周炎可轻可重,严重的话会引起发炎甚至高烧,如果一旦发现智齿不舒服就去医院的话,通过一两次冲洗就能好转~再重申下哈,一旦发现牙齿不舒服,立刻去医院,千万别拖,越早治疗,对大人和胎儿都好。
妊娠性牙龈炎
常出现两个高潮期,一是在妊娠的头三个月,一是在妊娠的最后三个月。妊娠初期,孕妇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明显增加,可影响牙龈上皮组织的完整性,而妊娠后期黄体激素的水平达到最高,因此,妊娠性牙龈炎一般以妊娠第2—3个月及分娩前最为严重。
牙龈炎
妇女在妊娠期间,体内雌激素(求偶素)、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均有明显增加,到分娩后才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一般认为妊娠性牙龈炎是由于孕妇体内黄体激素的增加所致,通常可表现为单纯性妊娠性牙龈炎与妊娠性牙龈瘤两种。
准妈妈如何防止牙疼
第一,孕前一个月到医院检查,及早发现并处理已经存在的口腔隐患。譬如,填补龋洞,洗牙、龈下刮治等彻底清洁;处理以前龋齿留下的残留物,如没有生理功能的残留牙根、牙冠等。
第二,少吃高粘性、高糖量的食物,要注意妊娠期的口腔卫生,坚持做到每餐饭后漱口、睡前刷牙,避免食物残渣在口内发酵产酸。
第三,妊娠期恶心、呕吐的孕妇更应注意清除存留在口内的酸性物质,可常用2%小苏打水漱口,以抑制口腔细菌的生长繁殖,中和酸性物质,保持口内的碱性环境。要使用软毛刷,刷牙时不要过分用力。应多吃一些含有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特别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必要时还可口服维生素C片.
铁皮石斛怎么吃 斛枣鸡蛋
铁皮石斛加红枣煲红糖水,到斛开枣烂时,打个鸡蛋;继续用小火焐熟鸡蛋。铁皮石斛、红枣和红糖都有补血的功效,煮出的鸡蛋既有营养又补血,很适合大病初愈、刚生产完的妈妈们使用。
孕妈妈小心别跌倒
孕妈妈为什么容易跌倒?
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妈妈的的肚子变大,反应变得迟钝,平衡感也会降低,走路时很容易跌倒,尤其是路面湿滑时。
1.本体感觉下降
女性怀孕后,激素水平的升高使关节韧带变得松弛,再加上怀孕中晚期腿脚水肿的影响,孕妈妈的本体感觉下降,走路时容易跌倒。
认识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是指一种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感受肢体空间位置的感觉。人体的骨骼肌、肌腱及关节的韧带等处,有本体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可以感受肌肉、关节的张力和拉力,产生一定的神经冲动,通过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再经过分析整合产生躯体和四肢运动状态及其位置的感觉,例如通过本体感觉,人们的手可以在闭着眼睛时穿脱衣服。
2.头晕
平衡感的改变加上孕期贫血、低血糖及血管扩张的影响,孕妈妈容易头晕。有时坐太久而快速起身时,因为血管扩张的缘故,孕妈妈就会感到眼前发黑、头晕等。另外,低血压、血糖过低也容易引起头晕。
3.重心不稳
怀孕后,随着胎儿的成长,孕妈妈的身体迅速变胖,腿部脂肪沉积增加,胸部和腰部的位置都向前挺,身体也自然往后仰。这些身体的变化,往往会导致孕妈妈的身体不平衡性加剧,脊柱弯曲度也随之不断变化,因此在走路的过程中一旦有外力作用,孕妈妈就易重心失衡出现跌倒等意外。
小贴士
人体的重心决定平衡,孕妈妈的重心平衡关系到胎儿的安全与健康。那孕妈妈该如何保持重心平衡呢?以下4个小方法孕妈妈要牢记:
方法1:行走时,保持平稳的步伐和速度。
方法2:不要长时间走路或站着。
方法3:选择防滑的鞋,不要穿高跟鞋、硬底鞋、厚底鞋等。
方法4:如果孕妈妈行动不便,外出时,家人最好陪同。
注意力不集中
国外有研究发现,孕妈妈很享受怀孕时的喜悦与幸福,所有的心思几乎都放在了宝宝身上,时时刻刻想着未来的新生活,也喜欢花时间和精力去买宝宝用品,就像一个“忙碌的蜜蜂”一般,因此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在行走时出现跌倒。
跌倒容易出现哪些危险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即使孕妈妈跌倒,隔着肚皮、子宫壁及羊水等好几层的保护,一般不太可能直接对胎儿造成伤害,只要跌得不严重,都算安全。但严重时还是会对母儿造成危险的,在怀孕早期与晚期可能出现的危险有所不同。
怀孕早期
流产 早期跌倒比较担心的就是流产,但是几率并不高。
怀孕中晚期
宫缩:到了怀孕34周以后,就有可能因为跌倒而引起早期宫缩,但更多是孕妈妈心情紧张造成的早期宫缩。
胎盘早剥:怀孕中晚期,跌倒后也比较担心胎盘早剥及子宫破裂。胎盘早剥是指还不足月时胎盘从子宫壁剥离下来,会给母儿造成严重伤害。如果孕妈妈曾经出现过胎盘早剥,再次发生的几率高达10%左右,因此务必小心。
子宫破裂:虽然跌倒有可能造成子宫破裂,但都是遭遇极大的撞击力引起的,例如车祸、从高处跌落等。这情况虽不常见,仍建议孕妈妈多留意。
骨折:除了上述几种危险外,跌倒也有可能造成其他严重伤害,如骨折。如果骨折严重,还要拍X片甚至手术治疗,给孕妈妈造成很大困扰。
跌倒骨折,怎么办?
不小心跌倒或发生意外都可能造成骨折,而让你无法自由活动。若不幸发生严重的骨折,有可能要拍X片甚至手术治疗,孕妈妈一般都会对此有顾虑。但是,无论做何种检查与治疗,孕妈妈都要和医生好好协商,尊重医生的建议,权衡意外本身与对胎儿造成伤害这二者间的轻重。
由于跌倒后可能出现以上状况,所以孕妈妈最好还是到医院检查一下,听听胎心,看看自己的状况,这样会比较安心,以免因过度紧张而引起早期宫缩。另外,跌倒后,孕妈妈还要持续监测胎动、注意宫缩及是否有出血状况,如果一切正常,也就不用过度担心。
如何避免跌倒发生
由于怀孕后孕妈妈的身材日渐庞大,动作也无法像以往一样灵活,因此活动时最好把动作放慢,以免跌倒。一旦发生意外,也必须有意识地寻找支撑点来保护腹部,以免腹部受到撞击。
1.放慢动作
孕期重心不稳,也容易头晕,孕妈妈活动时要将动作放慢,变换姿势时不要太快,走路、爬楼梯时也要抓扶着栏杆。
2.预防低血糖
孕妈妈容易因为低血糖而头晕,如果有四肢冰冷等低血糖现象,不妨随身携带一些小饼干、小点心,以便随时补充。
3.寻找支撑物
当准备变换姿势,如久坐起身时,最好找个支撑物;如果有不舒服或头晕时,就近找个支撑物或赶快蹲下或坐下,尽量不要让自己直接倒下,在有意识的情况下,也可就近找人帮忙。
4.家里做好防滑措施
在家中容易滑倒的场所有厕所、浴室、厨房等,孕妈妈要做好防滑措施。此外,孕妈妈也不要拿取高处的物品,上下楼梯时也要扶着把手等。
5.不穿高厚鞋
怀孕期间的本体感觉反射较差,孕妈妈尽量穿薄底的平底鞋,以增加足部着地的感觉,不要穿底部太厚或高跟的鞋子。
跌倒时应采取什么姿势?
跌倒时,人通常有寻求自我保护的本能,因此很多孕妈妈都会警觉性地保护肚子,利用其他部位来缓冲,避免直接撞击腹部,这确实是个好方法。不过,有时也容易因为想保护肚子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更为严重的伤害,例如脑震荡、骨折等,因此孕妈妈也要特别留意不要让头部出现严重撞击。
其实,跌倒是一瞬间的事,要孕妈妈临时改变姿势确实有点困难,但必须时时提醒自己、保护自己,尽量不要跌倒,感觉不适时随时找个东西扶。
跌倒后要注意的征兆
跌倒后,最怕出现破水、宫缩及胎盘早剥等现象,因此,在跌倒后的半天甚至24小时内,孕妈妈要持续观察自己的状况,如果出现下列征兆,就要特别留意,最好就医检查。
阴道持续出血
腹部剧烈疼痛
肚子觉得有点紧(宫缩)
阴道持续有水渗漏(破水)
胎动剧烈或没有胎动
孕妈妈中暑能用解暑药吗
李主任说,中暑的孕妈妈轻则头晕、胸闷、多汗、恶心,重则高热、昏迷、抽搐,不仅严重影响孕妈妈的健康,对胎儿的危害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首先是母体体温调节异常对胎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早孕的母亲可以造成胎儿畸形或发育异常。其次,母体在因中暑而发生周围血液循环障碍、抽搐时,必将影响子宫、胎盘绒毛之间的营养和气体交换,导致胎儿供血不足、缺氧,严重者势必会导致晚期妊娠的胎儿宫内窘迫、宫内死胎、死产、早产等。
孕妈妈用解暑药的禁忌
李主任说,其实很多解暑药对孕妇有严格要求,一般都写上孕妇禁服。也有一些解暑药孕妇可以服用,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风油精:慎用
风油精是由薄荷脑、丁香、樟脑等组成。用于预防和治疗伤风感冒、头痛、牙痛、中暑、头晕等不适。需要注意的是,孕妇不宜使用风油精。因为里面含有酒精成分,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清凉油:慎用
孕妇不宜经常使用清凉油,否则将影响优生。这是因为,清凉油中含有樟脑、薄荷、桉叶油等成分。对孕妇来说,樟脑可穿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正常发育,严重的可导致畸胎、死胎或流产,尤其怀孕头3个月其危害更大。
仁丹:避免服用
仁丹的主要成分为陈皮、檀香、砂仁、豆蔻、甘草、木香、丁香、广藿香叶、儿茶、肉桂、薄荷脑、冰片、朱砂。仁丹偏重于清暑开窍,主治伤暑引起的头昏、头痛、恶心、胸闷等症,对晕车、晕船也有效。仁丹中含有朱砂,可能会造成胎儿畸形,孕妇应避免服用。研究证实,朱砂损害肾小管、肾小球,造成间质性肾病、肾坏死等,亦可导致肾功能衰竭,所以,儿童及老人也不宜服用。仁丹中的檀香、木香、丁香、广藿香叶、薄荷脑、冰片属芳香行气药,孕妇应慎用。
孕妈妈解暑有秘方
其实除了药物解暑,还可以物理降温,即用包冰块毛巾擦拭腋下、颈部等血管丰富部位,这对解暑都有不错的效果。另外,李主任还特意教给孕妈妈一个夏日常用解暑方剂——香薷饮:香薷10克,厚朴10克,白扁豆10克。将香薷、厚朴剪碎,白扁豆炒黄捣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小时,代茶饮。此方解表清暑,健脾利湿,孕妇亦可服用。
李主任说,孕妇在夏天的时候不能多喝冷饮,当然也不可以用啤酒和饮料来解暑,夏天的时候应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同时还要让自己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因为当人已经感觉到自己口渴时,身体其实已经开始发出缺水的警告,所以千万不要等到真正口渴了才喝水,一定要定时给自己补充水分,每天在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晚上就寝前,这四个“最佳饮水时间”,都要记得按时饮用1-2杯白开水,当孕妇出汗比较多的时候可适当给自己补充一些盐水,这样可以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同样,吃西瓜、喝绿豆汤解暑效果也非常好。
最后,李主任叮嘱孕妈妈们,如果是怀孕中后期中暑,要随时注意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免得让母体危机腹中的胎儿。
准妈妈小心4种异常胎动
诊断原因:准妈妈发烧
专家分析:
一般来说,如果准妈妈有轻微的发烧情况,胎儿也因有羊水的缓冲作用,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引起准妈妈发烧的原因,如果是一般性的感冒而因引起的发烧,对胎儿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果是感染性的疾病或是流感,尤其对于接近预产期的准妈妈来说,对胎儿的影响就较大。
准妈妈的体温如果持续过高,超过摄氏38度的话,都会胎盘、子宫的血流量减少,小家伙也就变得安静许多。所以,为宝宝健康着想,准妈妈需要尽快去医院,请医生帮助。
专家建议:
1. 怀孕期间,要注意休息,特别要避免感冒。
2. 有流行性疾病发生时,要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3. 每天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和新鲜。
4. 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诊断原因:准妈妈受剧烈的外伤
专家分析:
一般来说,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有羊水的保护,可减轻外力的撞击,在准妈妈不慎受到轻微的撞击时,不至于受到伤害。
但一旦准妈妈受到严重的外力撞击时,就会引起胎儿剧烈的胎动,甚至造成流产、早产等情况。
此外,如果准妈妈有头部外伤、骨折、大量出血等状况出现,也会造成胎动异常的情况发生。
专家建议:
1. 少去人多的地方,以免被撞到。
2. 减少大运动量的活动。
诊断原因:胎盘早期剥离。
专家分析: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怀孕的中期以后,有高血压、严重外伤或短时间子宫内压力减少准妈妈多容易出现此状况。症状有:阴道出血、腹痛、子宫收缩、严重的休克。
一旦出现这样的看,胎儿也会随之做出反应:他们会因为突然的缺氧,胎动会出现短暂的剧烈运动,随后又很快停止。
专家建议:
1. 有高血压的孕妇,要定时去医院做检查,并依据医生的建议安排日常的生活起居。
2. 避免不必要的外力冲撞和刺激。
3. 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减轻精神紧张度。
诊断原因:脐带绕颈或打结。
专家分析:
正常的脐带长度为50cm,如果脐带过长则容易缠绕胎儿的颈部或身体。因为好动的小家伙已经可以在羊水中自由地运动,翻身打滚是常有的事情,所以一不小心就会被卡住。一旦出现脐带缠绕或是打结的情况,就会使血液无法流通,导致胎儿因缺氧而窒息的现象。
有上述情况出现时,准妈妈会感觉到:胎动会出现急促的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又突然停止,这就是宝宝发出的异常信号。
专家建议:
1. 一旦出现异常胎动的情况,要立即就诊,以免耽误时间造成遗憾。
2. 准妈妈要细心观察每天的胎动,有不良感觉时,马上去医院检查。
准妈妈开车要七小心
小心一:孕早晚期最好不开车
对于准妈妈们开车,成都交警首先提醒,请在汽车尾部的明显处,张贴车内有孕妇的反光警示帖,让后方车辆上的驾驶员注意避让、减速,并保持更安全的车距。而产科医生则指出,准妈妈开车时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而情绪上的变化会对腹中宝宝非常不利,因此怀孕期间尽可能少开车或避免长时间开车、乘车。如果一定要开车,那么怀孕前3个月和后3个月要特别注意。
其中,怀孕前3个月发生流产的几率较高。准妈妈开车、乘车时,一直坐在座位上不能活动,会使骨盆和子宫受到压迫,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出现胎死腹中的可能。而且这时的准妈妈还容易出现犯困、晕吐等早孕不适症状,注意力很难集中,反应也会变得缓慢,开车可能会增加出事的概率。到孕晚期,准妈妈们腹部已经隆起,反应动作都不太灵活,此时发生碰撞,哪怕是轻微的,损伤都会比平时倍增。一旦出现急刹车,方向盘容易冲撞腹部,过度挤压造成胎膜早破甚至胎盘早剥等严重后果。当胎儿长到一定程度,将会挤压孕妇的坐骨神经,孕妇腿部有时会出现抽筋现象。因此通常不主张怀孕前3个月和后3个月的准妈妈开车。
小心二:安全带一定要系
一位交警告诉记者,他们曾多次在路上挡获未系安全带驾车的准妈妈。准妈妈们的理由大多是:不方便驾车,担心勒到肚子,会影响到腹中宝宝。但是交警指出:“在道路上行驶,即使你不去撞别人,也很难保证别人不来撞你。因此,准妈妈无论是开车还是乘车,汽车启动前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关于系不系安全带这个问题,的确困扰了不少仍在驾车的准妈妈们:系吧,担心对胎儿有影响;不系吧,驾车又不安全。不过,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曾发表过有关孕妇交通事故的论文,文中指出,当紧急刹车或发生车辆撞击时,使用安全带可有效避免伤害母体及胎儿。医生们也认为,孕妇系安全带应该是利大于弊的,因为与撞击或急刹车带来的冲击相比,安全带的保护作用更突出。孕妇的肚子隆起部位一般不会被安全带勒伤,只要驾车时间不是特别长,并不会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根据汽车业的专业人士指导,准妈妈系安全带的正确方法是:首先,调节舒适的坐椅位置,使手臂可轻松掌握方向盘,脚可以轻松触到踏板,同时使腹部和方向盘之间保持尽可能大的距离。不可太靠前。在驾驶时,最好双肩靠在椅背上,让它给身体一些支撑。安全带的肩带置于肩胛骨的地方,切不可紧贴颈部;肩带部分应该以穿过胸部中央为宜,避开肚子;腰带应置于腹部下方,不要压迫到隆起的肚子。调节安全带,使它没有松懈和扭曲的地方,保证与身体紧密吻合。身体姿势要尽量坐正,以免安全带滑落压到胎儿。
小心三:开车要慢 别开赌气车
即使是驾驶经验丰富的准妈妈,开车时也要注意平稳操作。在开车的时候应该避免紧急制动、紧急转向,不要开得太快,保证自己和胎儿不受激烈的摇摆和晃动,同时避免神经紧张和交通事故。在城区驾驶时,准妈妈应该把时速控制在40公里以内。
当遭到其他车辆“欺负”、加塞时,准妈妈们即使驾驶技术再超群,这时候也一定要以宝宝的安全为重,控制好情绪,切不可与人计较,切不可开赌气车。当然,开车过程中更不要使用手机。
如果非常不幸,准妈妈在驾车或乘车时发生了碰撞事故,即使是小事故,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也让医生检查一下。因为小小的追尾事故也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如果撞击力度过大,胎盘就会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脱落,而准妈妈却不一定会发现任何异样。
准妈妈应该避开堵车的高峰,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由于拥堵给准妈妈带来的烦恼。同时在堵车或路口等红灯时,准妈妈最好将车窗紧闭,避免吸入过多尾气。
小心四:车内不放香水硬物
许多准妈妈在怀孕初期对气味很敏感,有些气味甚至会引起准妈妈孕吐反应。此外,香水中的酒精成分比较多,一般的芳香剂都会含有一定量的甲醇,这种气味对孕妇也不是很好,所以尽量不要在车里放香水、芳香剂等。
另外,很多人开车都喜欢在车前方的仪表台上放很多东西,比如布偶、香水瓶、纸巾盒子、钥匙等。一旦紧急刹车,这些东西飞起很容易伤害到坐在前排的准妈妈,尤其是那些尖锐、坚硬的东西。
在准妈妈的车里严禁吸烟行为。如果准妈妈开车的时间很长,一定要定期去正规的汽车保养处或者4S店做车子的除臭杀菌护理,尤其是夏天常用空调,保证车内干净、清新的健康环境。如果车内有异味,还可以放些竹炭、菠萝等可吸异味的东西。
小心五:不走差路况
不开长途和高速
一位去年生了宝宝的妈妈告诉记者,她在快到预产期时,因为坐的汽车太颠簸,把她的羊水颠破了,结果立即送到医院进行了剖腹产。据了解,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为此,医生也指出,车子猛烈的颠簸与震动有可能导致胎盘脱落,造成严重后果,而有时胎盘脱落从表面看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因而准妈妈要避免开车、乘车行经坑洼、颠簸的道路以及弯路、山路等。在驶过大坑、减速带时,尽当减速缓慢通过,降低汽车剧烈震动给胎儿带来的不利影响。
孕妇下肢容易水肿,长时间坐在驾驶座位上,容易造成血液循环不良,建议孕妇连续驾车不超过一小时,开车一段时间后可在适当时间把车停在路边,下车活动一下筋骨,稍做休息后再继续开车。同时,准妈妈要避免驾车上高速。
如果车上有同伴,最好不要和准妈妈聊天,避免分散准妈妈的注意力。同时,驾车技术再熟练的准妈妈,也不要单手开车“装老练”。
开车的准妈妈可以在车上播放一些愉快、柔和的音乐,一方面舒缓自己的紧张情绪,一方面也可以给宝宝做胎教,音量要适中,不宜过大。
小心六:避免驾乘新车
买过新车的人都知道,许多新车都难免会有些异味。而据检测,一些刚买来的新车,车内的甲醛、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浓度是房间规定标准浓度的4倍,这些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气味不仅对准妈妈自身,更会对胎宝宝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在车内刚装了地胶等装饰,或者车内刚刚进行了清洁的车,气味也非常大,而这些气味往往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因而,准妈妈们不仅尽量避免开新车,最好也不要坐有异味的车。如果迫不得已驾乘这种车,尽可能打开车窗通风换气。
小心七:驾车穿鞋要舒适
孕妇很容易双腿部水肿,尤其是长时间保持坐姿时。所以,准妈妈一定要保证身上没有水肿的前提下,换上运动鞋、布鞋或是舒适的平跟鞋,保证能有效控制离合器、采取制动。
在不是太热太冷的情况下,可以关掉空调,打开车窗改吹自然风。车内外温差太大,也容易引起准妈妈感冒。
孩子心中的好妈妈
也许妈妈没有爷爷奶奶陪孩子的时间长,也许妈妈没有家中的保姆做饭好吃,但是,血浓于水,教你三招,无论你是周末家长,还是全托宝宝,让你的孩子最最喜欢妈妈!
一、 百说不厌我爱你
只要有空,一定要说的一句话:“妈妈最喜欢宝宝,妈妈最爱宝宝了。”相信这句话一定是发自妈妈的内心,怎么不好意思说出来呢?我坚持每天都会说,晚上搂着孩子睡觉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只要是我能想起来,一定会抱过孩子:“宝宝,妈妈最喜欢你了!妈要亲亲你”。
效果:一个很俗的问题:“宝宝,你最喜欢谁呀?” 答案当然是:“妈妈!”
二、 妈妈有最特别的故事
我们不要按书上的故事照本宣科了,小红帽与大灰狼,小兔子乖乖,拔萝卜,只要认字的人都会讲的故事,爷爷奶奶可能一定讲过一百次了,
那么换作妈妈讲,还有什么新鲜?看,妈妈有最最特别的故事哦。把孩子和他最喜欢的玩具设计成故事里的两个主人公,然后跟据现实编出孩子最爱听的故事。比如《宝宝和小白兔去医院》、《宝宝不爱喝奶》、《宝宝和小白兔去肯德基喽》……故事内容千变万化,主人公永远不变,让孩子觉得既能接受,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去教育孩子。
效果:有一天孩子的姥姥一脸困惑:“宝宝非要让我给讲小白兔打针的故事,我哪知道啊?所以她哭着要找妈妈。”
三、 妈妈是我的好伙伴
每个星期,我们总能抽出半天时间来吧?那么,就让孩子占满这半天的空闲,在妈妈这里,只有宝宝,宝宝可以为所欲为,让孩子来决定:“今天你想玩什么游戏呢?还是想去公园玩呢?”我可以背上宝宝在小区里转半天,也可以用毛巾做成吊床让孩子荡个够,春天来了,无论是家里还是外面,我们都可以开开心心地玩上一阵。如果你可以满足他的心愿,只需这短短的几个小时,就能填补一星期的感情空白哦。
新妈妈怎样预防产后中暑
(1)先兆中暑:开始时,产妇仅感口渴、多汗、恶心、头昏、头痛、胸闷、心慌、乏力等。
(2)轻度中暑:体温上升、脉搏加快、呼吸加快、面色潮红、无汗、痱子多。
(3)重度中暑:体温可达400C以上,伴昏迷、抽搐、呕吐、腹泻、呼吸急促、脉搏细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瞳孔缩小,最终可因虚脱致呼吸、循环衰竭。即使抢救脱险,也可能由于l1枢神经的损害而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故重在预防。
曾有一则报道:3名产妇中暑身亡,抢救现场发现,产妇身上裹着厚衣裤,头扎巾。这是愚昧的习俗带来的不幸。夏季分娩的产妇已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若再紧闭窗门,身着厚衣,势必使产妇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功能性障碍而中暑。怎样防止产后中暑呢?暑天分娩的产妇不要用布包额头,也不要穿长的、厚的衣裤和袜子,要穿薄一些夏季衣裤。产妇的居室一定要开窗户,使空气流通,保持适当的温度,但需注意不要直接吹风。应多饮水,可以吃西瓜等水果。因为产后皮肤排泄功能较旺盛,出汗较多,可经常用温水擦浴,勤换衣服。
冬季宝宝睡觉护理的6个技巧
* 为宝宝准备轻柔、薄厚适中、透气性好的纯棉面料的被子,让宝宝可以温暖安心地入睡。
* 睡袋也是不错的选择,妈妈不会再为宝宝夜里踢被子而担心了。
* 宝宝睡觉时床垫适宜厚一些,这样保暖性才强。
* 选择吸水性能好的床垫,可以使宝宝的小屁股保持干爽,睡得安稳。
* 干燥的室内放置一台加湿器,能让空气湿润,以免宝宝嗓子干,引起上火。如果没有加湿器,可以摆放一盆清水。
* 可以用暖风机或电暖气,来提高卧室温度。但不可以使用炭火给室内加温,以免宝宝煤气中毒。如果用热水袋给宝宝焐热被子,切记热水袋里的水温不要太高,以不超过50℃为宜。最好在宝宝进被窝前先把被子焐热,然后再让宝宝上床。如果需要持续保暖,最好给热水袋套上用毛巾缝制的套子,以免热水袋贴近宝宝的肌肤,伤到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