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流感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人们在说话、呼吸,特别是咳嗽和打喷嚏时,喷出的唾液飞沫可达几万至上百万个。如果一个健康的人吸入了含有流行性感冒病毒的飞沫,这个人就有可能患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病人可排出大量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是重要的传染源,一般重症流行性感冒病人都要住院或者在家里休息治疗,而轻型流行性感冒病人既能排放病毒,又能四处活动,所以传播范围和危害则更大。
有些感染了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人可能没有症状,成为隐性感染者,不易被人们发现。但这些隐性感染者同样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排放病毒,也会传播流行性感冒。
此外,病人的手上也可以沾有流行性感冒病毒,可以传播。如人们互相握手,孩子们互相拉手,共用玩具等,都可能传染上流行性感冒病毒而患病。
禽流感传播途径
世卫组织指出:粪便是禽流感传播的主要渠道。
1.世界卫生组织(who)16日说,在越南已造成至少4人死亡的禽流感主要通过家禽粪便传播,而非煮熟的肉。
2.据报道,病鸡粪便中的h5n1禽流感毒株会在空气中传播,并被风带走。把鸡放在一层叠一层的窄小鸡笼子中,很容易通过其粪便传播禽流感。养鸡者也有吸入病毒的危险。不过,who发言人法德勒·沙伊卜说,几乎不可能因食用煮熟的病鸡肉而患病。他援引who专家的话说:“病毒被煮死了。”他强调说,在拔毛前就把鸡煮了也能消灭病毒。
3.who警告说,人不管接触什么样的病鸡都同样有危险。只有少量染病的家禽能幸存下来,而那些幸存的家禽至少在10天之内还会排泄含病毒的粪便。
4.世界卫生组织15日公布的一份禽流感病毒调查报告说,目前在日本、韩国、越南三国发生的禽流感致病病毒均为h5n1型甲型流感病毒。
流脑是怎么传播途径 流脑的传播途径
流脑病菌存在于鼻咽腔分泌物中,通过病人或带菌者咳嗽、喷嚏等产生的飞沫传播。当抵抗力低下的易感者与传染源密切接触时,就有可能被传染。
禽流感传播途径 禽流感的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但不排除其他禽类或猪成为传染源的可能。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禽流感的传播有病禽和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
禽流感传播途径
1.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在感染水禽的粪便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并通过污染的水源泉由粪便-口途径传播流感病毒。目前还没有发现人感染的隐性带毒者,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2.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
3.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
4.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
5.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和人。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禽和带毒禽,包括水禽和飞禽。研究显示,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1克污染的粪便中病毒的含量就可造成100万只禽感染。目前还不能认为人类是禽流感的传染源。
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鸡、火鸡、鸭、鹅、鹌鹑、雉鸡、鹧鸪、鸵鸟、鸽、孔雀等多种禽类对禽流感均易感。最敏感的为鸡、火鸡,鸭、鹅及其他水禽多为隐性感染。水禽与旱禽同场混养可造成交叉感染,病毒很容易在大规模饲养的鸡群或鸭群中传播。野生与养殖水禽可通过使用共同水体传播。除了感染禽类,禽流感还可以感染猪。
流感的传播途径
一、流感的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即流感患者在讲话、咳嗽或打喷嚏的过程中,将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排放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引起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认。
二、流感的传染源: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其中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患季节性流感(无并发症)期间,病毒在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住院的成人患者可以在发病后持续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散播有感染性的病毒。
三、流感的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流感病毒常常发生变异,例如甲型流感病毒在人群免疫压力下,每隔2-3年就会有流行病学上重要的抗原变异株出现。感染率最高的通常是青少年。
禽流感有哪些传播途径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在3种流感病毒中,A型攻击力最强,原因是A型病毒表面密布两种武器,在病毒感染生物后它们能够迅速增殖,这就是血细胞凝集素(H)和神经氨酸苷酶(N)两种蛋白质。其中,H有15个亚型,N有9个亚型。二者组合不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也不相同。从理论上说,A型病毒可以有135种类型。
种类多样的A型病毒可以从野生动物传给家畜家禽等,在鸡、鸭、猪等身上广泛传播。这些家畜家禽携带的病毒如果发生基因变异(基因变异【译】: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获得在人群中传染的能力,会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 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人感染流感病毒之后,体内产生抗体,抗体有阻碍病毒活动、保护身体不受侵害的作用。经过发烧、浑身酸痛、出汗等过程,大多数流感患者可以自愈,但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差,病情会恶化。因此,每个流感流行季节大约会有1万人因流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