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致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膀胱癌致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1、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发病风险增加20%
这些致癌物的作用往往是隐性的,需要长时间才表现出来。危险的化学物质主要是来自于染料、油漆、墨水和人造皮革中所含的芳香胺类物质。
2、吸烟是最常见的致癌因素
约三分之一的膀胱癌与吸烟有关。吸烟的人群患膀胱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两倍,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发生肿瘤的危险性越高。
3、膀胱慢性感染与异物长期刺激易引起膀胱癌
如膀胱结石、长期留置导尿、膀胱憩室、埃及血吸虫病和膀胱炎等。
4、长期大量服用镇痛药物非那西丁(10年累计5至15公斤)
其原因可能为非那西丁与苯胺染料的化学结构相似,其潜伏期可能长达25年。
5、咖啡和茶类饮料
咖啡和茶类饮料可能是膀胱癌的危险因素。
6、人工甜味剂
实验证实大量的人工甜味剂如糖精、甜味素等。
与膀胱癌的发病密切相关。
7、盆腔放射治疗
女性宫颈癌手术后接受放疗较仅仅接受手术患者发生膀胱癌的危险性高2到4倍,远远高于单纯化疗患者,其危险性往往持续到放射治疗后10年以上,因放射治疗导致膀胱癌往往是级别较高、局部进展的肿瘤。
8、环磷酰胺
应用环磷酰胺化疗患者发生膀胱癌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9倍,并且绝大多数是高级别和肌肉浸润肿瘤,其发生膀胱癌的潜伏期时间短,从6到13年不等。
膀胱癌有什么病理类型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包括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癌等,其中尿路上皮癌是我国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在西方其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膀胱癌的病因复杂,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较为明确的两大致病危险因素是吸烟和职业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质。吸烟是引发膀胧癌的最主要因素,约占男性患者66%,占女性患者30%,吸烟者发生膀胱癌的几率比非吸烟者增加2~6倍,并且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膀胱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另外,膀胱癌与一系列职业或职业接触有关。现已证实苯胺、二氨基联苯、2-萘胺、1-萘胺都是膀胱癌的致癌物,长期接触这类化学物质者患膀胧癌的概率增加,职业因素所致的膀胱癌患者约占所有膀肮肿瘤论的25%。
生活中膀胱癌病因哪些比较常见
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病毒或某些化学致癌物作用于人体,使原癌基因激活成癌基因,抑癌基因失活而致癌。大多数膀胱癌发病与致癌的危险因素相关。吸烟和职业接触芳香胺是目前明确的膀胱癌危险因素。
吸烟者患膀胱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2~4倍,发病危险与吸烟数量、持续时间和吸入程度有关。西方国家约一半的膀胱癌与吸烟有关。烟草中能导致膀胱癌的特异性致癌物尚未被确定,研究显示烟雾中存在的亚硝胺、2-萘胺和对氨基联苯增加了吸烟者尿中色氨酸的代谢产物。某些职业,如从事芳香胺,染料,橡胶,铝,皮革生产的工人,油漆工和经常使用染料者可以增加膀胱癌患病的危险性,主要原因之一是接触了2-萘胺和联苯胺等芳香胺物质。
除了上述两大因素外,其他与膀胱癌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1)饮水中的致癌物,饮用经氯消毒并且含有氯化副产物的自来水,可使膀胱癌危险性增加。(2)尿道疾病,尿道上皮长期受到慢性刺激或人体代谢产物使尿中致癌物水平增高,可使尿路上皮增殖后癌变,例如膀胱鳞癌与埃及血吸虫感染或膀胱结石有关。(3)药物,大量服用含非那西汀的止痛药可使膀胱癌危险性增加,目前该药已停售。用环磷酰胺治疗的淋巴瘤患者膀胱癌发病的危险性可增高几倍,且肿瘤常为浸润性。(4)家族史,膀胱癌患者的直系亲属患膀胱癌的危险性约为无家族史者的2倍,年轻膀胱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危险性更高。
膀胱癌复发率高达60%
膀胱癌男女患病比例为3:1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膀胱癌在我国癌症的发病率中排名第七,而且在我国的膀胱癌发病率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我国男性膀胱癌的发病率大约是11/10万。而且男性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女性,目前在我国男女患此病的比例为3:1。我国膀胱癌发病率的另一个特点是城市高于农村.同时,膀胱癌虽然死亡率不高,但是膀胱癌的复发率却非常高,一般能够达达50%到60%。
一般来讲,膀胱癌发病的高发年龄一般集中在50岁到70岁之间,以男性为主。但是,目前,我国膀胱癌的发病年龄正在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在我遇到病人中间,目前20多岁甚至有十几岁的孩子患膀胱癌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多。”
吸烟、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是致病危险因素
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是导致膀胱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比如生活中大量饮用勾兑饮料也是膀胱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膀胱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混合、多基因参与、多步骤形成的过程,异常基因型的积累加上外在环境的作用最终导致恶性表型的出现。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病毒或某些化学致癌物作用于人体,使原癌基因激活成癌基因,抑癌基因失活而致癌。
因此来讲,我们一般生活中的吸烟、空气污染、化学物质的影响,食品添加剂的过度使用、过度饮用勾兑饮料,食用不安全的食品等都是导致膀胱癌发病的原因。近些年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对于饮食方面的不注意和以及各种食品添加剂等对都是造成目前膀胱癌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而大家普遍关注的手机放在裤兜里是否会导致膀胱癌的发生,目前来讲,并没有相关的文献表明手机的辐射与膀胱癌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专家友情提醒
为了减少膀胱癌发病,首先要做到戒烟、避免与化学性比较强物质,比如油漆等,以及食品添加剂和勾兑的饮料等,注意劳动保护。同时,也要保证每天的饮水量,使每天的尿量在1500--2000毫升以上,饮食中注意多增加些新鲜的蔬菜水果都是有益的。
小便出血当心膀胱癌
小便出血当心膀胱癌!很多人都会出现过尿血的现象,总是以为不是什么大病,就没有引起注意,肿瘤科的医学专家,提醒,小便出血会引起膀胱癌的。
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居全身肿瘤的第8位,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至4倍,以中老年发病居多。膀胱癌的发生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变化过程,较为明显的两大致病危险因素是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大部分膀胱癌患者早期表现为血尿,尤其是间歇、全程、无痛性血尿,病人服药后血尿消失,被误以为“治愈”;还有部分膀胱癌患者以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为首发症状。拖延治疗,最终导致了膀胱癌的出现。
小便出血不是小问题,可能会引发膀胱癌,如果出现尿血现象要及时到肿瘤科医院检查治疗,避免造成膀胱癌的光临。
膀胱癌肾癌防治知识问答
1.
问:膀胱癌的发病率是多少?有性别、年龄的区别吗?
答: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全身肿瘤的第八位,女性排在第十二位以后,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2002年我国膀胱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为3.8/10万,女性为1.4/10万。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肿瘤发病率报告显示膀胱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膀胱癌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而对分级相同的膀胱癌,女性的预后比男性差。男性膀胱癌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吸烟习惯、职业因素有关,性激素亦可能是原因之一。
膀胱癌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甚至于儿童。但是主要发病年龄在中年以后,并且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2.
问:膀胱癌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答:膀胱癌的发生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变化过程,既有外在的环境因素,又有内在的遗传因素。
在环境因素中,较为明确的两大致病危险因素是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约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吸烟可使膀胱癌危险率增加2~4倍,其危险率与吸烟强度和时间成正比。另一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为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职业因素是最早获知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约20%的膀胱癌是由职业因素引起的,包括从事纺织、染料制造、橡胶化学、药物制剂和杀虫剂生产、油漆、皮革及铝、铁和钢生产。柴油机废气累积也可增加膀胱癌的发生危险。但并不是说所有接触化工这些行业的人都会得膀胱癌,要真正查明膀胱癌的原因还有待医疗界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还包括慢性感染、应用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滥用含有非那西汀的止痛药(10年以上)、盆腔放疗、长期饮用砷含量高的水和氯消毒水、咖啡、人造甜味剂及染发剂等。
在遗传因素中,有家族史者发生膀胱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膀胱癌发生率也明显升高。
慢性尿路感染、残余尿及长期异物刺激(留置导尿管、结石)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主要见于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3.
问:膀胱癌分为哪几种病理类型?
答:膀胱癌包括尿路上皮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细胞癌,其次还有较少见的转移性癌、小细胞癌和癌肉瘤等。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最为常见,占膀胱癌的90%以上。膀胱鳞状细胞癌比较少见,占膀胱癌的3%~7%。膀胱腺癌更为少见,占膀胱癌的比例<2%,膀胱腺癌是膀胱外翻患者最常见的癌。按照癌细胞恶性程度的高低,病理医生可以给以高分化或低分化的评分。
4.
问:怎样判断膀胱癌的临床分期?
答:膀胱癌的分期指肿瘤浸润膀胱壁肌层深度及转移情况,是判断膀胱肿瘤预后的最有价值的参数。目前普遍采用TNM分期法,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Tis, Ta, T1) 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T2以上)。原位癌虽然也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一般分化差,属于高度恶性的肿瘤,向肌层浸润性进展的几率要高得多。
诱发膀胱癌的原因
膀胱癌的病因复杂,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较为明确的两大致病危险因素是吸烟和职业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质。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吸烟可使膀胱癌危险率增加2~6倍,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膀胱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另一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是与一系列职业或职业接触有关。现已证实苯胺、二氨基联苯、2-萘胺、1-萘胺都是膀胱癌的致癌物,长期接触这类化学物质者患膀胱癌的概率增加,职业因素所致的膀胱癌患者约占膀胱癌患者总数的25%。与膀胱癌相关的职业有铝制品、煤焦油、沥青、染料、橡胶、煤炭气化等产业。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而在西方其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的发病率为6.61/10万,列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9位。膀胱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于儿童。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发年龄50~70岁。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
如何积极防治膀胱癌
膀胱癌高危人群需定期筛查
膀胱癌的发生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变化过程,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较为明确的两大致病危险因素是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约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另一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为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职业因素是最早获知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约20%的膀胱癌是由职业因素引起的,包括从事纺织、染料制造、橡胶化学、药物制剂和杀虫剂生产、油漆、皮革及铝、铁和钢生产。柴油机废气累积也可增加膀胱癌的发生危险。
无痛性肉眼血尿是膀胱癌的特征性表现。通常是没有任何感觉的、肉眼可以看到的血尿。血尿一般是全程性血尿,但也有仅仅出现在排尿初或排尿末的血尿。另外有少部分病人出现“膀胱炎”样排尿次数增多、尿急和尿痛症状,如果抗炎治疗后久久不愈,应该警惕膀胱癌的可能。
成年人尤其年龄在40岁以上、出现无痛性血尿,特别是终未血尿者,都应想到泌尿系肿瘤。需要通过体格检查、尿常规、B超、尿脱落细胞学、静脉尿路造影、CT、MRI等检查来初步排除和诊断膀胱癌。
膀胱癌患者应积极诊治
膀胱癌患者能否保留膀胱主要看哪种治疗方法对病人无瘤生存有利,能延长病人生命。其次再考虑病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决定膀胱癌病人的预后(肿瘤复发与转移、生存时间)的最关键因素有两点:一是膀胱癌的临床与病理分期,即通俗讲的的是早期还是晚期,要看癌肿累及(浸润)膀胱的深度,有无周围组织脏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二为膀胱癌细胞的类型和恶性程度,肿瘤细胞的分化越差,恶性程度越高。因此,膀胱肿瘤的治疗主要应根据分期、发生肿瘤的数量、大小、部位、肿瘤的恶性程度及临床来决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不同分期的膀胱癌、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不同的细胞分化、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和策略。
对于许多恶性程度比较低、肿瘤又比较小、比较局限、膀胱肌肉没有受到侵犯的膀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肿瘤切除术(TUR-BT)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大多数的膀胱肿瘤病人都可能通过这种微创手术达到控制疾病、保留膀胱的目的。术后常辅以化疗、放疗、中医治疗等方法,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对于恶性程度比较高、肿瘤比较大、病变范围比较广、膀胱内广泛多发、已侵犯肌肉(浸润性)的膀胱癌,或在接受TUR-BT手术治疗后,肿瘤短时间内肿瘤复发、恶性级别升高、疾病进展时,则应及时果断地采用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手术,以期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除了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外,还必须施行标准的盆腔淋巴结清扫。
如何预防和治疗膀胱癌
膀胱癌的治疗
明确膀胱癌之后,不用怀疑,治疗方式一定选择手术治疗。一般来说,膀胱癌的治疗可以通过尿道插入操作镜,镜子进入后,对肿瘤用电流进行切割,手术全程痛苦小,患者身上无任何伤口瘢痕,术后将切除的肿瘤进行病理检查,根据情况进行后续治疗。
膀胱与其他脏器相比,有个最大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人体重要液体——尿液的排出中转站,肾脏产生尿液后,必须要经过输尿管,进入膀胱,才能传到尿道,进而流出体外。而对于膀胱癌的患者来说,随着病情的进展,基本都要发展到切除膀胱这一步,甚至一些患者一发现膀胱癌,就是病情非常晚期,很快就要进行膀胱切除手术。膀胱切除后,输尿管与膀胱的通道被切断了,尿液就不能顺利流入尿道了,因此,绝大多数的情况,医生会将输尿管提至皮肤外,让尿液直接改道,流出体外。
一般来说,拒绝接受膀胱全切除的病人,即使采用了最优化最合理的其他辅助治疗方案(包括多次电切手术、放疗、化疗),一般也均会在2-3年左右发生局部或全身多发转移,5年生存率只能维持在40%-50%左右,很少可以达到10年生存;而如果接受了膀胱全切除,则5年生存率可迅速升高至70%-80%左右,几乎翻了一番,10年生存率也可以超过50%。
膀胱癌的预防
1、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
平时要注意适当多摄食蔬菜、水果,保证机体足够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以利分解体内的致癌物质亚硝胺。同时也应尽量少吃肉类食品,大量摄入脂肪、胆固醇、油煎食物和红肉可能增加膀胱癌的风险,因肉类食品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产生类似苯胺和联苯胺结构的物质。实验证明,这些物质均易诱发膀胱癌。有研究显示,摄入较多的豆类食品、苏打水可能增加膀胱癌的风险。
2、戒烟、限酒
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有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吸烟可使膀胱癌的危险率增加2~4倍。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多种特异性亚硝胺类毒性致癌物,甚易诱发膀胱癌。持续吸烟者尿中致癌物色氨酸代谢增加,而吸烟一旦停止,则色氨酸水平回复至正常。大量吸烟者,其尿中致癌物的浓度较高。当然,被动吸烟者也会深受其害。不吸烟者更不要去学吸烟。所以仅从预防膀胱癌的角度,也要下决心戒烟。另外,虽然有关酒精和膀胱癌关系尚不明确,但是有研究显示,饮酒者的膀胱癌的发病率是不饮酒者的2.53倍。
3、加强职业防护
膀胱癌另一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为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约20%的膀胱是由职业因素引起的。医生发现,长期接触芳香胺类物质,如橡胶、塑料和化学药品的人群,易患膀胱癌,其发病危险与接触芳香胺类物质时间长短、剂量大小与密切程度成正比。职业性致癌物进入机体后,经代谢分解,某些致癌成分作为废弃物随尿液贮入膀胱,由于尿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较长,久而久之,膀胱黏膜受致癌因子的长期、反复刺激,容易恶变。因此,应加强职业防护,改善劳动保护设施,尽量防止致癌物经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
4、消除局部炎症等促癌因素
及早治疗慢性膀胱炎、膀胱结石、结核和异物等疾病,或消除局部刺激因子,可有效预防膀胱恶变。膀胱内的物理、化学或生物不良因子,若长期刺激膀胱黏膜,会导致细胞异型增生、单层扁平上皮组织转化、囊性组织转化或腺性组织转化等,最终恶变为膀胱癌。还有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等,久治未愈,也可引起膀胱癌。
5、多饮水,勤排尿
平时应养成多饮水、多饮茶、勤排尿的习惯。一般应每1~2小时排尿一次。尿量多能降低膀胱内尿液中致癌物的浓度,减少对膀胱黏膜造成伤害。另外,饮水越少,排尿间隔时间必然延长,这就会给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等,在膀胱内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尿中细菌浓度的增加,不仅可诱发膀胱炎,也会对膀胱黏膜持续产生刺激作用,进一步加重对膀胱壁的损害,导致膀胱癌。资料已表明,膀胱癌患者大多是平时少饮水、少喝茶的人。因此,不仅要多饮水喝茶,而且要勤排尿,千万不能憋尿。
膀胱癌发病原因
膀胱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混合、多基因参与、多步骤形成的过程,异常基因型的积累加上外在环境的作用最终导致恶性表型的出现。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病毒或某些化学致癌物作用于人体,使原癌基因激活成癌基因,抑癌基因失活而致癌。80%以上的膀胱癌发病与致癌的危险因素相关。
吸烟和职业接触芳香胺是目前明确的膀胱癌危险因素。吸烟者患膀胱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2~4倍, 发病危险与吸烟数量、持续时间和吸入程度有关。西方国家约一半的膀胱癌与吸烟有关。烟草中能导致膀胱癌的特异性致癌物尚未被确定,研究显示烟雾中存在的亚硝胺、2-萘胺和对氨基联苯增加了吸烟者尿中色氨酸的代谢产物。某些职业,如从事芳香胺,染料,橡胶,铝,皮革生产的工人,油漆工和经常使用染料者可以增加膀胱癌患病的危险性,主要原因之一是接触了2-萘胺和联苯胺等芳香胺物质。
除了上述两大因素外,其他与膀胱癌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
①饮水中的致癌物,饮用经氯消毒并且含有氯化副产物的自来水,可使膀胱癌危险性增加;我国台湾和南美阿根廷的饮用水中的砷污染也与膀胱癌危险性增加有关。
②咖啡,饮咖啡者的膀胱癌危险性高于不饮者,但两者无剂量和时间趋势,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已排除咖啡与膀胱癌之间的强相关性,但不排除两者之间相关。
③尿道疾病,尿道上皮长期受到慢性刺激或人体代谢产物使尿中致癌物水平增高,可使尿路上皮增殖后癌变,例如膀胱鳞癌与埃及血吸虫感染或膀胱结石有关。
④药物,大量服用含非那西汀的止痛药可使膀胱癌危险性增加,目前该药已停售。用环磷酰胺治疗的淋巴瘤患者膀胱癌发病的危险性可增高几倍,且肿瘤常为浸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