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中医药方有哪些
失眠的中医药方有哪些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正常,以及在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反映,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障碍或者和睡眠相关的疾病,成年人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可高达30%。长期失眠会使大脑功能紊乱,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枣仁桂圆粥:适用于中老年长期失眠者。取酸枣仁(研成细末)、桂圆肉各15克,粳米100克,共煮为粥,早晚食用。如心肺功能不好者,可加少量百合、莲子;脾胃不健者,可加红枣、苡仁、山药;肝肾不足者,可加杞子、芡实。糖、醋催眠法:长途旅行劳累,难以入寐,可用食醋1~2汤匙,冲入温开水1杯慢服,尔后静心闭目,自然安眠。暴怒之后,可饮糖水1杯,即可荡涤胸中郁火而安睡。
失眠之后一定要到医院做一下身体检查,尤其是针对神经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进行详细的检查,并且在检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详细了解是否存在精神方面的障碍,或者是否有记忆力障碍,还应当仔细回忆一下曾经所用的药物,尤其是一些中枢兴奋性的药物或者是抗抑郁的药物。
解析头痛的中医药方有哪些
头疼的常用疗法薄荷6克,防风4.5克,白芷6克,葛根4.5克,炒蔓荆6克,川芎6克,桑叶3克。以上7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活血、祛风、止痛之功效;
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天麻3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10克,川椒3克,乳香(研细)3克。以上8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祛风除湿、清热定痛之功效,适用于前额头痛;
防风10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甘菊4.5克,天麻3克。以上7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祛风清上之功效,适用于偏正头痛、头目昏重;
蓝布正、仙桃草、天麻、川芎、没药等,由以上几位构成的安神痛宁方,水煎内服,有益血养血,益气补脑的功效,适用于各类头疼头痛;
蔓荆子6克,附子2枚,白酒500克。将药置于容器中,加入白酒,浸泡14天后去渣。每日用此药酒洗头,药渣可反复使用。有温阳祛风、通经和血之功效,适用于偏正头痛、头发脱落;
日常护理忌烟、酒、肥肉及生冷食物。禁食火腿、干奶酪、保存过久的野味等食物。
少吃牛奶、巧克力、乳酪、啤酒、咖啡、茶叶等食物。
综上所述就是关于头痛的治疗方法推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头痛的问题,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四道中医药方有助于降血压
药方1:
黄芩30克,牡丹皮60克,当归9克,枳壳24克,桑白皮24克,丹参24克,牡蛎24克,白芍24克,台乌药24克,独活12克,磁石10克,牛膝10克,首乌10克,石决明12克。
上药加水1500~2000毫升煎沸,20分钟后倒入盆中待温后,浸洗双足20~30分钟左右。
每晚一次,7天为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
药方2:
吴茱萸15克,菊花15克,食蜡适量。
前两味药共研细末,加适量食用醋调成糊状,于睡前敷于双足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固定,翌晨去除,每天一次。
14天为一疗程,间歇7天后再敷贴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
药方3:
天麻10克,白芥子30克,胆南星、苍术、川芎各20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治疗时取药末20克,用生姜汁适量调成膏状,睡前敷贴于中脘穴及双侧内关穴,并用胶布贴牢,翌晨去除洗净。
每天一次,两周为一疗程,可连续使用5~6个疗程,以巩固疗效。本方具有化湿、祛痰、熄风等功效,适用于痰浊型高血压病。
药方4:
吴茱萸10克,川芎10克,辛夷10克,冰片5克,共研细末。
用药前将神阙穴(肚脐)擦洗干净,取散粉4~5克纳入脐中,外敷敷料胶布固定,3~4天换药一次,30天为一疗程。
失眠中医治疗
1、药物疗法指通过口服药物,经由消化器官吸收,以达到扶正祛邪、调节机体气血阴阳,使机体康复的治法。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口服药物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片剂、糖浆、茶剂、冲剂等不同剂型。本法是在临床各科应用范围最广的治疗方法。
2、针灸疗法用针刺、艾灸的方法在人体经络及经外腧穴施以一定的手法,以通调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而治疗相关疾病。针刺又可分为体针、头针、面针、眼针、耳针、足针、温针、火针、三棱针、梅花针等多种针法。灸法可分为艾条灸、麦粒灸、疤痕灸、隔姜灸、隔蒜灸、药饼灸等。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中医药方有效治疗小儿鱼鳞病
有助治疗小儿鱼鳞病的药方:
药方一:
药物:白僵蚕适量。
制法:白僵蚕去嘴,研为细末,煎汤备用。
用法: 取药液洗浴,数次后,即会如蛇蜕脱去而愈。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婴儿鳞体。
出处:《奇法妙术》。
药方二:
药物:蛇蜕50克,僵蚕50克,蝉衣25克,凤凰衣25克。
制法:上药用2层纱布包好,入水煎沸,合并两次煎液备用。
用法: 取药液倒人浴盆,浸泡浑身30分钟,并用纱布浸药擦洗患处。每个月浸浴1次。连用1个冬季。
功效:用于治疗小儿鱼鳞病。
出处:《理溣骈文》。
药方三:
用白僵蚕,去嘴,研为末,煎汤洗浴。方中亦可加蛇蜕。
此外,小儿患有鱼鳞病日常饮食不宜吃鱼、海鲜、辣椒等生冷、油腻的食物。应多吃含维生素C、A、E的水果及蔬菜,如苹果、香蕉、西红柿、萝卜等。多吃一些滋补肝肾的食物。
治疗失眠中医药方有哪些
一、方法一:
柴胡、木香各9克,白芍、丹参各12克,檀香、五味子各6克,玉竹、熟枣仁各20克,夜交藤、生龙骨、牡蛎各30克。心烦口苦加栀子、黄芩各8克;痰多胸闷者加陈皮、胆南星各9克,去玉竹、五味子;口干便秘加生地黄、玄参各12克;易惊醒加琥珀粉4克冲服。水煎服,每日一剂,7天为一疗程。主治肝气不舒、心神失养所致失眠
二、方法二:
生地黄12克,百合30克,枣仁20克,炙远志10克,五味子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20克,龙齿10克,珍珠母30克。水煎服,日服一剂,每日两次。主治心阴亏虚、神魂失养之失眠。
三、方法三:
竹茹10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5克,茯神15克,黄连6克,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珍珠母3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日服一剂,每日两次。主治虚热内扰之失眠。
四、方法四:
当归12克,柴胡10克,生地黄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川牛膝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黄连5克,法半夏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服一剂,每日两次。主治阴血不足、血行不畅之顽固性失眠。
失眠中医按摩治疗
经常失眠的人怎么办?中医认为经常失眠的人是身体阴阳不平衡,那么,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哪些呢?中医治疗失眠常采用食疗、针灸、按摩等手法。例如,失眠者如果配以穴位按摩,便可达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的作用。接下来,小编为你介绍按摩治疗失眠的方法及按摩误区。
中医按摩穴位治疗失眠常用5手法
中医治疗失眠:按摩穴位法
1、天门开穴法
两拇指指腹紧贴于印堂穴,双手余指固定头部二侧。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经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后两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时交替推摩。手法由缓至速、由轻至重,反复推摩约1分钟,此时推摩局部产生热感,并向眉心集中。
2、百会穴点按掌摩法
用右手拇指尖在百会穴点按,待局部产生重胀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复交替进行约30秒,紧接用掌心以百会穴为轴心,均匀用力按压与旋摩约30秒。
3、玉锤叩击法
以指尖作锤,双手同时进行,从后向前,从左至右叩击整个头部,反复依次紧叩,不可遗漏。叩击时由腕部发力,甩力均匀,不可太重,不可太轻,以有较强的振荡感而不觉疼痛为度。约1分钟。
4、十指梳理法
以指代梳,指尖着力于头皮,双手同时进行,从前额开始呈扇状自前向后推摩。手法以揉为主,柔中带刚。此时会感到头部轻松舒适感。约1分钟。
5、抚摩静息法
用双掌分别摩头、摩面、摩颊。手法轻揉,约1分钟,再结束整个按摩疗程。
中医按摩穴位治疗失眠常用5手法
中医推拿按摩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腰酸背痛不要紧,按摩一下就搞定
白领们长期低头工作,极容易引起肌肉僵硬疲劳。天长日久会造成颈椎腰椎小关节的小范围错位,继而会引发腰酸背痛、手臂酸痛、头晕目眩等症状。这时候很多人习惯于到按摩师那里按一下放松绷紧的神经肌肉。
正确的推拿疗法可以很好地缓解疲劳的肌肉关节,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对于颈肩腰腿痛的原因,除了久坐之外,很多慢性病也会导致这种外在的症状,比如脊柱肿瘤、结核、骨折脱位、类风湿等。这类病情尽管表现的症状很类似,但是这些疾病不能轻易推拿治疗,否则会引发不可想象的后果。
误区二、做按摩,三五分钟即可搞定
大多数按摩店里收费标准都以按摩时间为单位。大多数按摩师直接给进店的消费者左拉右扳,不明就里的消费者还以为这位按摩师的手法很独特。大医院的骨科专家认为,正骨推拿跟下水游泳一样,需要先做热身运动,正规的按摩师不可能患者一上来就给他做手法复位,正骨推拿的复位要分四步走,最先应该考虑肌肉的放松,只要肌肉放松,才会是推拿的效果事倍功半。
误区三、按摩推拿,骨骼“咯咯”作响效果才好
不少消费者认为,给颈椎关节复位时,一定要听到关节“咯咯”作响,才算满意,不听到关节活动时的“咯咯”声,就觉得自己错位的关节还没复位。专家表示,大部分骨骼在正确推拿时都不会发出声音,推拿时频繁发出“咯咯”声,表示此时关节摩擦比较频繁,长久下午回对关节软骨产生损伤,易患关节炎。
宫外孕中医药方
药物组成 当归15g 赤芍10g 红花3g 三棱15g 莪术15g 紫草根30g 鬼臼20g 野葡萄藤30g 牛膝15g 生甘草。
制剂用法 上方每日1剂,水煎成200ml,分2次服,7天为1疗程,连续服2—3个疗程。
适应病证 宫外孕。
病案举隅 龚某,女,26岁。停经53天,阴道不规则流血10天,伴腹痛4天,平时月经准时(≥28),无生育史,人流1次。妇检:宫颈无提举痛,宫体前位,大小正常,左附件触及一2cm×3cm×2cm大小包块。hcg阳性,血β-hcgl6ng/ml,b超示宫内无妊娠囊,左附件包块3.6cm×2.6cm,直肠窦积液2.6cm×3cm.即行诊刮术并收住人院,病检示内膜呈蜕膜变化。予宫外孕方主治,7剂。服上药3剂后已无腹痛及阴道流血,于3月12日查血β -hcg2.9ng/ml,尿hcg转阴,b超示左附件包块3.4cmx2.6cm.再服药2周,b超复查包块已消失,直肠窦积液消失。
资料来源 陆建英。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8):
评按 中医学认为,异位妊娠的发生是由于少腹宿有瘀滞,使气血运行受阻,冲任不畅,导致胎孕位置异常。而胚胎在胞宫以外孕育,养胎气血不能聚于胞宫而蓄于少腹,成为少腹血瘀之实证,因而治疗应以消徵化瘀为主。方中鬼臼、野葡萄藤有消徵散积作用;当归、红花、赤芍、牛膝有活血祛瘀、促进包块吸收作用:丹皮、桃仁是妊娠禁忌药物,反其道而用之;三棱、莪术有软坚散结之效,用紫草根凉血并兼活血祛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鬼臼、野葡萄藤能使胎盘绒毛膜滋养细胞变性坏死,紫草根有对抗垂体促性腺激素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但对异位妊娠破裂伴急性盆腔大量出血者则仍需急诊手术治疗。
中医失眠用药贵吗
1、医治办法挑选不一样的,费用有所不一样的:医治失眠要多少钱,除了检测和医治后的护理药物费用外,主要部分是医治的办法所产生的费用。如果患病情况比较轻微,病人主动配合医生的医治,能够在第一时间控制失眠的发作,这样花费的金钱肯定最少;如果是在失眠的病发前期没有得到有效的医治,导致患病情况的逐渐更加严重,这样医治的时间不仅特别长,而且也会花费大量的金钱。
2、失眠治疗费用一般和什么因素有关?医治失眠的费用,如果是在一般的小诊所、小门诊进行,不仅医治的疗效得不到保证,而且部分药物的价格及医治的价格不能够做到透明,病人特别可能在未知的情况下,花费可能比在正规医院医治更多。
晚上失眠中医偏方
1、糖醋催眠法,每天晚上将食醋用开水冲服,然后闭上眼睛就能够很快的进入睡眠状态之中。除此之外,也可以喝上一杯糖水,这样也能够起到镇静的作用。
2、茶婆枕,将陈粗茶在泡茶之后的渣滓留下来,晒干之后和茉莉花一起作为枕头的填充物,这样也能够很好的 起到安神和治疗晚上失眠的 作用。
3、沐浴法,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洗一个热水澡,或者是用热水泡脚也是可以的,如果有条件,那么也可以食用温泉、桑拿或者是药浴,这些都能够很好的促进睡眠。
失眠中医疗法药方有哪些
药方一:枸杞30克,炒枣仁40克,五味子10克。和匀,分成5份。每日取1份,放入茶杯中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或日饮3次,但每次不少于500毫升。
药方二:将花生叶(鲜叶最好)用白开水冲水入壶内或杯内,等花生叶的色泽泡下后饮下,约10分钟左右,即能入睡,有效率达95%以上。
药方三:丹参、远志、石菖蒲、硫黄各20克,这是中医治失眠偏方之一。将材料研成细末,加白酒适量,调成膏状,贴于脐中,再以棉花垫于脐上,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一次。
药方四:龙眼肉15克,枸杞10克,红枣4枚,粳米100克、洗净,加水煮成粥,日服2次(晨起空腹和晚睡前),常服效佳。中医治疗失眠的药方一定要持谨慎的态度,不能随意吃,是药三分毒。
失眠中药偏方
(1)验方之一
药物:酸枣树枝(连皮)30g,丹参12g。
功效:宁心安神,活血养血。
主治:用于血瘀所致的失眠、头痛等症。
用法:水煎1~2小时,分两次于午休及晚上临睡前各服1次,每日1剂。
(2)验方之二
药物:炒枣仁10g,麦冬6g,远志3g。
功效:养阴安神,清心除烦。
主治:用于虚烦失眠等症。
用法:水煎,于晚上睡前顿服。
(3)验方之三
药物:丹参15g,五味子6g,远志3g。
功效:宁心安神,养血滋阴。
主治:心血亏虚所致的失眠症。
用法:水煎,午休及晚上睡前各服1次。
(4)验方之四
药物:朱砂0.6g,琥珀0.9g。
功效:重镇安神,镇心定惊。
主治:适用于心神不安所致的失眠。
用法:研末,睡前吞服。注意不可久服。
(5)验方之五
药物:夜交藤10g,生地10g,麦冬6g。
功效:滋阴安神,清心除烦。
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失眠症。
用法:水煎,于午休与晚上临睡前各服1次。
单方、验方和复方有什么差别吗
这个属于中医常识,给你简单介绍一下吧,一般医院医生或者民间流传的可治病的方子都是统称为药方。
药方要具体细分的话又有以下这些分类
(1)单方,”单”就是指只有一味药材的药制剂,民间也把单方称之为‘丹方’,但丹方和单方又有不同的地方,丹方还可以指古代炼丹的方术,所以一般正规的教材不会将它们混为一谈。
(2)复方,”复”跟“单“是对立的,就是指两味药材或两位以上药材做成的药剂,民间也把这个叫做‘偶方‘或者“重方”。
(3)验方,验方指的是古代医书上没有记载过的,但是民间的事实证明,临床上是有疗效的,这个跟偏方有点类似。
(4)经方,指古代医书上记载过有疗效的方子,主要是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
(5)偏方,民间流传较广,由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经验累积的中医药方,通常不见于医药类经典著作。其最大特点就是民间流传,由生活经验积累的。
(6)秘方,秘方一般是指有治疗奇效或者配制特殊的奇特方子,也有“禁方”的叫法,都是指不外传的特效药,严格意义上来说,什么祖传秘方都不是医学上的正规名词。
自认为讲的还算详细了,如有错误欢迎拍砖!!!
失眠中医辨证
失眠可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等症状,它的最大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一点会导致精神分裂。常见临床类型有原发性睡眠障碍、继发性睡眠障碍、假性失眠。下面就介绍一下失眠的中医辨证疗法有哪些。
一、肝郁化火
从中医角度看,压力及郁闷之气会影响肝的健康。人们承受压力时,肝是第一线作战的大将军,所以经常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而“气”多便成“火”,使身体一直处于亢进的状态,很难入眠。
【助眠秘诀】——碰上压力大时,补充能舒肝减压的食物,比如绿色及口感带酸的水果,如柠檬、猕猴桃、梅子及绿色蔬菜。此外,肝火旺时容易口渴,需要喝充足的水。中医推荐可以镇静情绪的玫瑰花茶、薰衣草茶,若要加强促眠效果,可以加入少量具安神作用的酸枣仁一起喝。
二、食滞胃脘
中医有一句话,“胃不和,则卧不安”。明白指出肠胃没顾好,造成胃气失和、消化不良、腹胀不适,很难一夜好眠。适当的三餐分配要像倒金字塔,就是早餐吃得丰盛充足,午餐适中,晚餐则清淡少量。但现代人往往反其道而行,早上空着肚子赶上班,到了晚上忙于交际应酬,或借由吃一顿好的来解除压力。一直到上床就寝,可能肠胃还在拼命工作,无法休息,夜里当然睡不安稳。
【助眠秘诀】——1、晚餐掌握“77”原则。尽量晚上7点以前(或至少睡前3小时)进食,吃7分饱就好,菜品轻淡为宜,避免高油脂的肉类及蛋糕点心。
2、经常腹满胀气的人晚上要少吃胀气食物,如豆类、洋葱、青椒、土豆、红薯、芋头、玉米、香蕉、面包、柑橘类水果等。
3、辛辣刺激的辣椒、大蒜及生洋葱,会让一些人感觉胃“烧得慌”,因而影响睡眠。4、用餐之后不要马上躺下睡觉,稍微走一走,帮助消化。
三、心阴亏损
经常熬夜加班,会一点一滴耗损体内的“阴气”,变成“阴虚”体质,就算精疲力竭上了床,却睡不着,要不就是脑袋里连番上演各种梦境,觉得没法好好休息。时间长了更会发现,记忆力也在不断下降。如果你是这种“夜猫子”,就需要“滋心阴、养心神”了。
【助眠秘诀】——香甜的桂圆可补血,也是滋养心阴的好食物,和适量的红枣、莲子及糯米一同煮成粥,早上食用;或用6颗桂圆肉、10克莲子及芡实,加500毫升水煮成茶饮,每天早晚温热喝一次,能养心安神。但感冒中,或有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的人,不宜吃桂圆。
四、心脾两虚
这一类的人除了心神慌乱、健忘、精神疲惫、睡得浅而容易醒来之外,还伴随有脾胃(消化系统)不适的问题,例如拉肚子、消化不良等。
【助眠秘诀】——中医著名的健脾食方是“四神汤(莲子、淮山、芡实、茯苓)”,另外像红枣及薏仁也都有补益脾胃的效果。
治疗失眠中药方
1、百合
性味归经:甘、苦。归心、肺经。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主治:用于阴亏或热病后期虚烦不眠等症。
2、朱砂
性味归经:甘、寒。归心经。功效:镇心安神,清热解毒。主治:用于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神不安、惊悸不眠等证。
3、磁石
性味归经:辛、咸、寒。归肝、心、肾经。功效:潜阳安神。主治: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不宁、失眠等症。
4、龙骨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心、肝经。功效:镇静安神,平肝潜阳。主治:用于阴虚阳亢而致的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
5、琥珀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肝、膀胱经。功效:定惊安神,活血散瘀。主治:用于心悸不安、失眠多梦诸症。
6、珍珠母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心经。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主治: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失眠等诸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