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的准妈妈要怎样选择生产方式
胎位不正的准妈妈要怎样选择生产方式
大约百分之三的准妈妈可能在怀孕九个月时发现“臀位”,也就是一般所谓的“坐胎”,由于坐胎可能会引起胎儿的生产困难、母亲发生产伤、胎儿可能是畸形儿、子宫可能有肌瘤或本身有畸形。
所以一旦发现“坐胎”——胎位不正,就必须与医师讨论何种生产方式是最佳的选择。
“胎位不正”在不同的怀孕周数有不同的发生率,如在怀孕五个月时约有33%是胎位不正,而在八个月时大约只有8.8%是胎位不正,到了怀孕九个月时只有5%上下是胎位不正,这表示约九成的胎位不正会自动转位成为正常的头在下的产位。
一、胎位不正怎么办
在产科的处理方面是以九个月(36周)怀孕仍为胎位不正时,就表示诊断确定,但仍有极少数多产妇在临盆前仍有胎位改变的机会,然而一般而言,在妊娠32—34周还是胎位不正——“臀位”时就应该决定(一)实行人工外转胎位法;(二)自然臀位生产;(三)直接剖腹产。
执行人工外转胎位时,通常会给予子宫放松的药物,以有经验的医师执行时约有六成的成功率,但是若曾经有前次剖腹产之孕妇则不建议执行外转胎位术,此外,羊水量必须适中、最好胎儿的背部在两侧、产妇体重适中,而且胎儿之臀部并未进入骨盆深部等条件下才适宜执行外转术。
二、阴道生产的注意事项
当外转术失败或不适宜执行的胎位不正孕妇,在选择阴道生产时必须注意x光或电脑断层扫描以确定骨盆是否足够通过,同时胎儿体重需在2500至3500克之间,必须特别注意产程不可延长。由于臀部通常比头部要小,所以下降可能较快,但不可以为头部也很容易产出,而认为有过早生产的时机,以免引起产伤或头部在最后生不下来的危机,若有任何产程延长则必须及早剖腹生产。
另外单腿或双腿直立的胎位不正时也不适宜阴道生产,否则脐带过早脱落垂出来引起胎儿缺氧的危机,也会比一般的正常胎位要多很多。此类胎位不正必须随时注意,在破羊膜时要进行阴道检查,确定脐带是否有脱出的情形。
近年来臀位的阴道产,年轻医师的执行经验不多,在执行时必须有资深医师在场协助生产,以确保胎儿的平安,同时臀位产的胎头产钳也必须准备使用。
臀位阴道生产执行不当时有如下的危机:(一)出生时缺氧;(二)脑出血;(三)脊椎受伤;(四)手神经受损;(五)骨折;(六)内脏受伤;(七)口喉部受伤等。
三、多数妈妈选择剖腹产
过去的十年来各大医院在臀位产渐渐为剖腹产所取代,这是因为多项研究发现,剖腹产胎儿的安全度,高于阴道生产的不确定性。这不全是医师的原因,在孕妇及其家庭对胎儿的关心度及要求零失误的压力下,使得医师及孕妇,共同选择剖腹产。然而,在目前的环境下,个人认为第二胎以上,没有剖腹产的孕妇,在胎儿不大,孕妇本身也没有并发症的情形下,臀位也就是“纯臀位”没有直立腿的情形,在产程正常时,还是可以考虑阴道生产,不过事前与主治医师讨论利弊后再下决定,是最佳之道。
四、胎位不正的原因
大约有3%准妈妈可能胎位不正(臀位),引起的原因有:
(一)早产;
(二)胎儿畸形;
(三)羊水不正常;
(四)胎儿生长过慢;
(五)脐带太短;
(六)子宫畸形;
(七)胎盘不正常;
(八)骨盆狭窄;
(九)多胎等。
故发现后必须详查胎儿与准妈妈的身体状况是否正常。
五、结论
因执行阴道生产时可能会有上述的危机,故胎位不正的准妈妈可选择外转胎位术或剖腹生产,然而剖腹产也不是完全安全的,有可能发生失血、孕妇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所以准妈妈发现胎位不正时必须小心处理,多请教专家才能安然应付挑战。
准妈妈胎位不正6大原因导致
专家表示,造成胎位不正的原因多数与胎儿的大小,子宫腔大小与形状有关。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原因一: 孕妇的羊水过多,使胎儿在宫腔内的活动范围过大,胎儿能够自由的在更加广阔的空间内活动,活动过大时就会影响到胎位,使胎位变得宽松。
原因二: 多胎、羊水过少等,本来可以孕育一胎的子宫,现在因为多胎或者羊水过少等原因就会造成胎儿在宫腔内的活动范围过小,活动不方便,无法正常活动从而发生拥挤导致胎位不正。
原因三: 骨盆狭窄、前置胎盘、巨大胎儿等,使胎头衔接受阻。无法使胎头有良好的位置,发生挤压等,使胎位不正。
原因四: 产妇腹壁松弛,腹壁松弛会造成腹肌对子宫失去支撑,没有弹性,变得松弛从而导致胎位不正。
原因五: 胎儿畸形、子宫畸形等造成子宫腔的空间发生变化,从而使得胎儿在宫腔内的活动范围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了胎位不正的现象。
原因六: 脐带太短,胎儿获得不了足够的营养,影响胎儿发育,使得胎儿生长过慢,使得活动的空间变大,从而导致胎位不正。
【知识补充】从中医角度,导致胎位不正的原因:
要是气血虚弱与气滞血瘀,临床可见孕妇素体虚弱,正气不足,神疲肢软而无力促胎转正;或因平素过度安逸,或感受寒邪,寒凝血滞,气不运行,血不流畅,气滞血瘀;又因怀孕惊恐气怯,肝气郁滞,气机失畅,而致胎位不正。
各种胎位不正的介绍
●单臀位(单纯的只有屁股先出)
婴儿的身体在臀部折成两半似的,双脚举到头顶上。生产时,由臀部先出来,这种生产方式是臀产中最安全的,因为只要子宫口开的够大,足够让臀部出来,那么就不必担心头部出不来了。
●复臀位(屁股与脚一起先出来)
婴儿有如呈盘腿坐的状态,屁股和单脚一起先出来。虽然这也属于安全的生产方式,但有时只有一脚先出来,就是下面介绍的不全足位。
●全足位(两脚先出)
这种生产方式比起前者,脐带更容易脱出,加速婴儿血液循环的恶化,是胎位不正之中最难生产的类型。
●不全足位(只有一脚先出)
这种形态与前两种状态不同的是,容易提早破水,也因此脐带有时会从子宫口脱出。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子宫壁与婴儿之间的脐带受压迫,将危及胎儿的生命。而且,这种生产方式即使屁股已先出,但子宫口无法全开,致使婴儿头夹在子宫口不易出来,即可能造成难产。
胎位不正会影响到分娩时的难度,甚至会危害到婴儿的健康发育。所以到怀孕8个月以后,宝宝的胎位就应该定下来了。如果胎位不正怎么办呢?下面给准爸爸妈妈支支招。
1、自我矫正法
妊娠28周以前,由于羊水相对较多,胎宝宝又比较小,在子宫内活动范围较大,所以位置不容易固定。怀孕32周以后,宝宝生长迅速,羊水相对减少,此时胎宝宝的姿势和位置相对固定。所以在怀孕32周以后,如果宝宝还是“胎位不正”就基本上等于确定了,当然也不排除极少数胎宝宝来个“意外之举”。所以胎位不正最合适的纠正时间为孕30~32周之间。
准妈妈可以尝试一下和胎宝宝说话的方法哦!“宝宝,头要向下哟,来个前滚翻吧。”经常跟胎宝宝说类似于这样的话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孕妈咪可以一边抚摸腹部,一边跟胎宝宝说话。这处方法并没有科学根据,但和胎宝宝说话,可以使自己精神放松,也可以有效果的。
另外,可采用“胸膝卧位”法,具体操作如下:孕妈妈跪在硬板床上,胸部垫一个枕头,将两手前臂上屈,头部放在床上转向一侧,臀部与大腿成直角。可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5~7天为一疗程,一周后复查。
做胸膝卧位前应自解小便,松解裤带。此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任何条件和设备,只要在家坚持练就行,缺点是练习时孕妈妈可能出现腰酸、头晕、恶心等现象,常不能坚持。
2、外回转术
外回转术是在孕妈妈怀孕8个月以后,胎位不正时所做的运动。
在做外回转术之前,孕妈妈须自行做胸膝卧位纠正运动,其目的是让落入骨盆内的胎儿的臀部或足部能往上浮,以后即可自然的回到正常的位置。一旦膝胸位运动无效,才采取外回转术。
医生会考虑从外部进行倒转,让胎儿来个180度的翻转,然后用腹带把腹部包裹起来,维持头位。具体做法是用手在腹壁上摸到胎儿的头后,把胎儿的头慢慢转到骨盆腔里,再把臀部推上去。当然做这种治疗必须由医生来做,如果自己乱来,弄不好,会导致脐带缠在胎儿脖子上或发生胎盘早剥。
这种运动需要医生、助产士的协助,由于孕妈妈不易在腹部出力,所以应张大口,慢慢地深呼吸,然后两脚彻底弯曲、大开。
外回转术最好在空腹状态下实行,所以在实行之前,应避免进食。
如果外回转术成功,当天适当的系紧腹带下方,2、3天不要洗澡,也不要轻易走动。
假使做了外回转术,仍无法恢复正常胎位的话,就要断然地以不正胎儿自然生产,这样反而比较安全。若轻举妄动,可能造成更大的危险。
3、针灸疗法
胎位不正,一般指怀孕30周后,胎儿在子宫体内的位置不正。正常的胎位应该是宝宝头部在骨盆入口处,面部斜向后,全身微微屈曲呈椭圆形,称为枕前位。除此之外,其余的胎位均为异常胎位,又称胎位不正,常见的有臀位,横位,后枕位,颜面位等。
怀孕28周之前的胎位不正大部分可以自行转为正常胎位,所以早期的异常胎位,可以不予处理,但是28周以后,如果还存在胎位不正,就应该设法纠正。胎位不正在分娩时可引起难产,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危及妈妈和宝宝的生命。
运用针灸纠正胎位预防难产在中国古籍早有记载。《类经图翼》中就指出灸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胎,“一治横逆难产,危在顷刻……急于本妇右脚小指尖灸三壮,炷如小麦,下火立产如神。”
此外,还有记载“至阴,三菱针出血,横者即转直”等,都表明了针灸治疗胎位不正的疗效。针灸治疗一般用于怀孕29~40周的各类胎位异常的孕妈妈,有效率在85~95%左右,针灸纠正胎位不正的疗效确切,并且无任何不良副作用。
现在针灸治疗多采用灸法艾灸至阴穴来纠正胎位不正。至阴穴位于足小指的趾甲角外侧,用艾条直接艾灸的方法,效果显著,在治疗的过程中有些妈妈甚至能感觉到明显的胎动。而且操作方便安全,治疗也可以直接自己在家里进行。
4、36周以后仍然胎位不正怎么办?
上列的疗法如果能够帮助异常胎位转正固然很好,如果转不了也不必紧张,因为现代医学早已经有较先进的方法,保障胎儿和孕妈妈安全。不过,需要在预产期前1~2周住院待产,由医生根据孕妈妈的具体情况决定分娩方式。
到孕36周时,宝宝已经基本成熟,在子宫里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活动上很受限制,此时如果仍然胎位不正的话,孕妈妈一定要提前跟医生沟通你的生产方式,因为临产时能够转到正确胎位的宝宝毕竟只是极少数。
发现胎儿胎位不正时,医生会跟孕妈妈商量如何选择最佳的生产方式,如果经过调整,胎儿转为头位,自然生产方式是首选,如果调整不回来,可能选择剖腹产较为安全,医生会分析利弊,让母亲、家属及医生共同做出选择。
胎位不正的孕妈妈在分娩时,需根据胎儿的体位而决定分娩方式。如果是横位,就要考虑剖宫产了;如果是单臀位,即胎儿只是臀部朝下,双脚上举,并且孕妈骨盆正常,胎儿在5~7斤,不太大,产程进展很快,就可以请有经验的医生或助产士,在充分堵臀的情况下完成自然产;如果是全臀、足先露、膝先露时,即胎儿双脚、单脚、膝关节等在最下面,就必须采取剖宫产完成分娩了。
5、艾灸
根据中医理论及临诊的心得,采用艾灸至阴穴或耳穴压豆法矫正胎位不正是一种安全可靠、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孕妇易接受、疗程短、费用低廉等优点的理想方法。施灸时孕妇松解腰带,脱袜子,仰卧于床铺上,尽量保持全肌肉放松。术者在足小趾外侧,趾旁约0.1寸处找到至阴穴,将艾(中药店有售)点燃端对准该处,以孕妇自温热但不灼痛为度,每次15--20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至胎位正为止。
有些孕妇认为每天两次灸,可采用耳穴压豆法矫正。可到医院针灸有医生将用75%的酒精浸泡过的王不留行籽贴于子宫、交感、皮质下、肝、脾、肾、腹各耳穴上,每次贴一侧耳,3天换一次。
同时孕妇每天配合体位反屈姿势按压耳上压豆处。具体是治疗前排空小便,全身放松,仰卧于床铺上,松开裤带,腰臀部垫一折叠的被褥或一两个枕头,将臀部上抬20厘米左右,并使臀部高于腰部,足蹬床头,与此同时用手揉按压耳豆,每次15分钟左右,并保持上述体位30分钟左右,每日3次,6天后检查胎位,未矫正者继续治疗。
胎位不正的四种原因及影响
胎位不正!如何纠正?
孕晚期:发现胎位不正应及时纠正
胎位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分娩是否顺利。
用艾卷灸“至阴穴”:此方法可配合胸膝卧位,同时做。孕妇可自己做,或由家人协助,用点燃的艾卷熏至阴穴(即双侧脚小趾外侧缘),每日2次,每次10分钟左右。
侧卧位:对于横位或枕后位可采取此方法。侧卧时还可同时向侧卧方向轻轻抚摸腹壁,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也可在睡眠中注意侧卧姿势。
胸膝卧位:此方法一般用于妊娠30周后,胎位仍为臀位或横位者。孕妇于饭前或进食后2小时,或于早晨起床及晚上睡前做。事前应先排空膀胱,解开裤带,孕妇双膝稍分开(与肩同宽)跪在床上,双膝口窝成直角,胸肩贴在床上,头歪向一侧,双手下垂于床两旁或放在头的两侧,形成臀部高头部宽低的位置,两者高低差别越大越好,以使胎儿头顶到母体横膈处,借重心的改变来纠正胎儿方位。
准妈妈应如何面对胎位不正
大约百分之三的准妈妈可能在怀孕九个月时发现“臀位”,也就是一般所谓的“坐胎”,由于坐胎可能会引起胎儿的生产困难、母亲发生产伤、胎儿可能是畸形儿、子宫可能有肌瘤或本身有畸形;所以一旦发现“坐胎”——胎位不正,就必须与医师讨论何种生产方式是最佳的选择。
“胎位不正”在不同的怀孕周数有不同的发生率,如在怀孕五个月时约有33%是胎位不正,而在八个月时大约只有8.8%是胎位不正,到了怀孕九个月时只有5%上下是胎位不正,这表示约九成的胎位不正会自动转位成为正常的头在下的产位。
胎位不正怎么生产?
在产科的处理方面是以九个月(36周)怀孕仍为胎位不正时,就表示诊断确定,但仍有极少数多产妇在临盆前仍有胎位改变的机会,然而一般而言,在妊娠32-34周还是胎位不正——“臀位”时就应该决定:1.实行人工外转胎位法;2.自然臀位生产:3.直接剖腹产。
执行人工外转胎位时,通常会给予子宫放松的药物,以有经验的医师执行时约有六成的成功率,但是若曾经有前次剖腹产之孕妇则不建议执行外转胎位术,此外,羊水量必须适中、最好胎儿的背部在两侧、产妇体重适中,而且胎儿之臀部并未进入骨盆深部等条件下才适宜执行外转术。
孕36周胎位不正怎么办
36周以后仍然胎位不正怎么办?
到孕36周时,宝宝已经基本成熟,在子宫里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活动上很受限制,此时如果仍然胎位不正的话,孕妈妈一定要提前跟医生沟通你的生产方式,因为临产时能够转到正确胎位的宝宝毕竟只是极少数。
发现胎儿胎位不正时,医生会跟孕妈妈商量如何选择最佳的生产方式,如果经过调整,胎儿转为头位,自然生产方式是首选,如果调整不回来,可能选择剖腹产较为安全,医生会分析利弊,让母亲、家属及医生共同做出选择。
胎位不正的孕妈妈在分娩时,需根据胎儿的体位而决定分娩方式。如果是横位,就要考虑剖宫产了;如果是单臀位,即胎儿只是臀部朝下,双脚上举,并且孕妈骨盆正常,胎儿在5~7斤,不太大,产程进展很快,就可以请有经验的医生或助产士,在充分堵臀的情况下完成自然产;如果是全臀、足先露、膝先露时,即胎儿双脚、单脚、膝关节等在最下面,就必须采取剖宫产完成分娩了。
针灸疗法
胎位不正,一般指怀孕30周后,胎儿在子宫体内的位置不正。正常的胎位应该是宝宝头部在骨盆入口处,面部斜向后,全身微微屈曲呈椭圆形,称为枕前位。除此之外,其余的胎位均为异常胎位,又称胎位不正,常见的有臀位,横位,后枕位,颜面位等。
怀孕28周之前的胎位不正大部分可以自行转为正常胎位,所以早期的异常胎位,可以不予处理,但是28周以后,如果还存在胎位不正,就应该设法纠正。胎位不正在分娩时可引起难产,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危及妈妈和宝宝的生命。
运用针灸纠正胎位预防难产在中国古籍早有记载。《类经图翼》中就指出灸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胎,“一治横逆难产,危在顷刻……急于本妇右脚小指尖灸三壮,炷如小麦,下火立产如神。”
此外,还有记载“至阴,三菱针出血,横者即转直”等,都表明了针灸治疗胎位不正的疗效。针灸治疗一般用于怀孕29~40周的各类胎位异常的孕妈妈,有效率在85~95%左右,针灸纠正胎位不正的疗效确切,并且无任何不良副作用。
现在针灸治疗多采用灸法艾灸至阴穴来纠正胎位不正。至阴穴位于足小指的趾甲角外侧,用艾条直接艾灸的方法,效果显著,在治疗的过程中有些妈妈甚至能感觉到明显的胎动。而且操作方便安全,治疗也可以直接自己在家里进行。
36周胎位不正怎么办
发现胎儿胎位不正时,医生会跟孕妈妈商量如何选择最佳的生产方式,如果经过调整,胎儿转为头位,自然生产方式是首选,如果调整不回来,可能选择剖腹产较为安全,医生会分析利弊,让母亲、家属及医生共同做出选择。
胎位不正的孕妈妈在分娩时,需根据胎儿的体位而决定分娩方式。如果是横位,就要考虑剖宫产了;如果是单臀位,即胎儿只是臀部朝下,双脚上举,并且孕妈骨盆正常,胎儿在5~7斤,不太大,产程进展很快,就可以请有经验的医生或助产士,在充分堵臀的情况下完成自然产;如果是全臀、足先露、膝先露时,即胎儿双脚、单脚、膝关节等在最下面,就必须采取剖宫产完成分娩了。
膝胸卧位:双膝及前壁支撑在硬板床上,大腿与床面垂直,胸部贴近床面,和膝盖在一条直线上。如果没有心脏病或妊娠高血压,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临睡前各做一次,开始每次3~5分钟就行,习惯后每次10~15分钟,连做一周。注意:做前一定要先排空小便并松开裤带。
胎位不正怎么办
有的孕妇在做产前检查时医生会告知胎位不正,有的孕妇会在分娩期的时候胎位转正,大约百分之三的准妈妈可能在怀孕九个月时发现“臀位”,也就是一般所谓的“坐胎”,由于坐胎可能会引起胎儿的生产困难、母亲发生产伤、胎儿可能是畸形儿、子宫可能有肌瘤或本身有畸形;所以一旦发现“坐胎”——胎位不正,就必须与医师讨论何种生产方式是最佳的选择。
一、胎位不正怎么办
在产科的处理方面是以九个月(36周)怀孕仍为胎位不正时,就表示诊断确定,但仍有极少数多产妇在临盆前仍有胎位改变的机会,然而一般而言,在妊娠32-34周还是胎位不正——“臀位”时就应该决定(一)实行人工外转胎位法;(二)自然臀位生产;(三)直接剖腹产。
执行人工外转胎位时,通常会给予子宫放松的药物,以有经验的医师执行时约有六成的成功率,但是若曾经有前次剖腹产之孕妇则不建议执行外转胎位术,此外,羊水量必须适中、最好胎儿的背部在两侧、产妇体重适中,而且胎儿之臀部并未进入骨盆深部等条件下才适宜执行外转术。
二、阴道生产的注意事项
当外转术失败或不适宜执行的胎位不正孕妇,在选择阴道生产时必须注意X光或电脑断层扫描以确定骨盆是否足够通过,同时胎儿体重需在2500至3500克之间,必须特别注意产程不可延长。由于臀部通常比头部要小,所以下降可能较快,但不可以为头部也很容易产出,而认为有过早生产的时机,以免引起产伤或头部在最后生不下来的危机,若有任何产程延长则必须及早剖腹生产。
另外单腿或双腿直立的胎位不正时也不适宜阴道生产,否则脐带过早脱落垂出来引起胎儿缺氧的危机,也会比一般的正常胎位要多很多。此类胎位不正必须随时注意,在破羊膜时要进行阴道检查,确定脐带是否有脱出的情形。
近年来臀位的阴道产,年轻医师的执行经验不多,在执行时必须有资深医师在场协助生产,以确保胎儿的平安,同时臀位产的胎头产钳也必须准备使用。
臀位阴道生产执行不当时有如下的危机:(一)出生时缺氧;(二)脑出血;(三)脊椎受伤;(四)手神经受损;(五)骨折;(六)内脏受伤;(七)口喉部受伤等。
三、多数妈妈选择剖腹产
过去的十年来各大医院在臀位产渐渐为剖腹产所取代,这是因为多项研究发现,剖腹产胎儿的安全度,高于阴道生产的不确定性。这不全是医师的原因,在孕妇及其家庭对胎儿的关心度及要求零失误的压力下,使得医师及孕妇,共同选择剖腹产。然而,在目前的环境下,个人认为第二胎以上,没有剖腹产的孕妇,在胎儿不大,孕妇本身也没有并发症的情形下,臀位也就是“纯臀位”没有直立腿的情形,在产程正常时,还是可以考虑阴道生产,不过事前与主治医师讨论利弊后再下决定,是最佳之道。
因执行阴道生产时可能会有上述的危机,故胎位不正的准妈妈可选择外转胎位术或剖腹生产,然而剖腹产也不是完全安全的,有可能发生失血、孕妇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所以准妈妈发现胎位不正时必须小心处理,多请教专家才能安然应付挑战。
胎位不正也不必太过担心,及时和医生沟通交流,做好产前准备,准好各种情况的突发准备。
胎位不正怎么办
什么是胎位不正?
胎位就是胎宝宝在子宫里的位置,正常的胎位称为头位,是指头部在最下面,分娩时胎宝宝头部先进入产道。如果妊娠7个月胎宝宝的头部仍不在最下面,而是其他部位在最下面,就是典型的胎位不正了,最常见的是臀位和横位两种。
一般来说,胎位不正有以下几种类型:
臀位:胎宝宝先露出来的部位是臀部,比较常见,原因包括准妈妈早产、羊水过多、前置胎盘、骨盆狭窄、子宫肌瘤等。
横位:胎宝宝先露出来的是肩胛骨,发生率低于臀位,原因包括前置胎盘、产道有肿瘤堵塞、胎儿畸形、羊水过多、双角子宫、骨盆狭窄或经产妇等。
复合式:胎宝宝先露出来的部位是胎头、臀部、胎儿的手或脚,发生率较低,原因包括早产、骨盆狭窄、先露部过高合并早期破水。
颜面位:胎宝宝先露出的是脸部,发生率和复合式相当,原因包括骨盆不相称、胎头不能屈等。
额位:胎宝宝先露出的部位为前额,不常见,原因主要是胎头与骨盆不相称及胎头不能屈。
枕后位:胎宝宝先露出的是胎头的后脑部,发生率相对而言比较高,原因主要是由于头盆不相称,男性骨盆的准妈妈较易发生。产程开始时,可能是枕后位,大部分可以在产程中转成枕前位,如保持持续的枕后位,就是难产,专家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决定是需要阴道助产还是剖宫产来帮助准妈妈分娩。
为什么会胎位不正?
早产、多胎、胎儿畸形、胎儿生长过慢、羊水不正常、脐带太短、子宫先天性发育异常、胎盘不正常、骨盆狭窄以及子宫内胎盘大小、附着在子宫内的位置等都与胎位不正有密切关系,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胎位不正的原因并不一定可以分清。
就各个妊娠时期来说,胎位不正的发生率并不相同,甚至差异相当大。在妊娠前3—4个月内,胎宝宝发育还很小,浮游在羊水中,方位随时在变,在妊娠5个月左右,母亲宫内羊水相对较多,胎儿有充足的活动余地,几乎将近一半左右会发生胎位不正,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胎位不正的比率随之降低。到了妊娠6—7个月左右,胎位不正的比率仅有四分之一左右。在妊娠8个月左右时,大约只有不到10%的准妈妈被诊断为胎位不正,而到了9个月时胎位不正的比率大约只有5%。
胎位是否纠正?
根据胎位不正在孕期不同阶段的发生率来看,如果在妊娠早中期,准妈妈被诊断为胎位不正,大可先不必惊慌,胎位不正本来就是很常见的情况,大多也会在足月时转变成为正常的胎位,在孕30周后大多能自然转为“头位”。准妈妈应该按时进行相应的孕前检查,关注胎位的变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看一看是否胎位能够自行纠正。进行一些定期的保健活动、恰当的锻炼等。
通常来说,准妈妈如果在妊娠36周仍为胎位不正时,几乎就表示诊断确定,虽然有极少数准妈妈在临盆生产前仍有胎位改变的机会,但是也不能冒然行事,要及时沟通、讨论,并决定生产的方式。
产前检查发现胎位不正后,一般不建议准妈妈采取纠正胎位的方法,而是令胎宝宝自行改变胎位,如果到临产时还是不能改变胎位,准妈妈同意后,就会进行一些恰当的措施来帮助准妈妈分娩,如剖宫产等。但是准妈妈应该先了解自己属于哪种胎位,再选择是否进行一些运动来纠正,比如进行膝胸卧式运动。
膝胸卧式运动
产前臀位,通常建议在怀孕七八个月之后,施行膝胸卧式运动,经常做可以帮助胎位逐渐转正。
具体步骤如下:
1.准妈妈采取跪伏姿势,两肘贴住床面,脸侧贴床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
2.使胸部尽量贴近床面。
3.双膝弯曲,保持大腿与小腿成直角,与地面垂直。
4.维持这种姿势约2分钟,逐渐适应后可将时间延长至5—10分钟,每天做两到三次即可。
纠正胎位的误区
现在胎位不正时,已经不建议准妈妈选择采取纠正胎位的措施了,因为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我们并没有准确知道。如果盲目地纠正胎位就有可能产生另一面的副作用,比如胎盘绕颈等。胎盘绕颈要比胎位不正严重得多。
准妈妈一定要放松心情,不要因为胎位不正而心情极度抑郁,这样造成的后果会更加严重。
胎位不正怎么生?
胎位不正是不是一定要施行剖宫产?我认为,如果准妈妈怀孕周数足够,骨盆腔够大,胎儿体重也正常,并且准妈妈有过自然生产史,还是可以考虑阴道生产的。但是为了降低胎儿受伤的几率以及避免一些宝宝产后的并发症,只要是胎位不正,医生都会建议采用剖宫产的方式,因为实践证明,阴道生产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很难控制,而针对胎位不正施行剖宫产,则胎儿的并发症可以相对减少些。
宝宝胎位不正准妈妈应该怎么办呢
大约百分之三的准妈妈可能在怀孕九个月时发现“臀位”,也就是一般所谓的“坐胎”,由于坐胎可能会引起胎儿的生产困难、母亲发生产伤、胎儿可能是畸形儿、子宫可能有肌瘤或本身有畸形;所以一旦发现“坐胎”——胎位不正,就必须与医师讨论何种生产方式是最佳的选择。
“胎位不正”在不同的怀孕周数有不同的发生率,如在怀孕五个月时约有33%是胎位不正,而在八个月时大约只有8.8%是胎位不正,到了怀孕九个月时只有5%上下是胎位不正,这表示约九成的胎位不正会自动转位成为正常的头在下的产位。
一、胎位不正怎么办
在产科的处理方面是以九个月(36周)怀孕仍为胎位不正时,就表示诊断确定,但仍有极少数多产妇在临盆前仍有胎位改变的机会,然而一般而言,在妊娠32-34周还是胎位不正——“臀位”时就应该决定
(一)实行人工外转胎位法;
(二)自然臀位生产;
(三)直接剖腹产。
准妈最怕胎位不正该怎么生
胎位不正严重影响分娩方式
胎位不正严重影响分娩的方式,一般来讲,只有头位的宝宝才可以顺利分娩,其他胎位对于顺产都有一定的风险,那么准妈妈在怀孕晚期胎位不正能顺产吗?严格说来,在过去没有剖宫产手术这个技术的时候,准妈妈必然只有顺产这一种方式分娩新生宝宝,只不过胎位决定分娩的顺利情况。现在每家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大家都不希望怀胎十月的辛苦最后因为分娩的方式而付之东流。
在准妈妈及其家庭对胎儿的关心度及要求零失误的压力下,剖宫产是挺不错的选择。剖宫产胎儿的安全度,高于阴道生产的不确定性。其实,第二胎以上,没有剖腹产的准妈妈,在胎儿不大,准妈妈本身也没有并发症的情形下,臀位也就是“纯臀位”没有直立腿的情形,在产程正常时,还是可以考虑顺产。
胎位不正怎么生?
胎位不正是不是一定要施行剖宫产?我认为,如果准妈妈怀孕周数足够,骨盆腔够大,胎儿体重也正常,并且准妈妈有过自然生产史,还是可以考虑阴道生产的。但是为了降低胎儿受伤的几率以及避免一些宝宝产后的并发症,只要是胎位不正,医生都会建议采用剖宫产的方式,因为实践证明,阴道生产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很难控制,而针对胎位不正施行剖宫产,则胎儿的并发症可以相对减少些。
产前检查注意事项
怀孕后准妈妈们还有一大堆需要知道需要了解的,比如产前检查注意事项,虽然产前检查都是交给医生来做,但是作为孕妈咪自己还是十分有必要进行了解的。那么产前检查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产前检查注意事项一:要了解产前检查的时间,产前检查的时间应该从确诊怀孕开始,作一些相关的全面检查。并于妊娠20周起进行产前系列检查。妊娠20-36周期间每4周检查1次,自妊娠36周起每周检查l次,即20、24、28、32、36、37、38、39、40周各查1 次,共9次。凡属高危妊娠,应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产前检查注意事项二:B超不是做的越多越好,一般整个孕期3次左右比较合理,而且每次不能超过20分钟。建议妈妈们不要做阴超,除非必要。6周左右的时候去医院确认是否怀孕,是否为正常妊娠。如果有宫外孕倾向的准妈妈们,可以做血检,需至少两次血检来确认HCG浓度对比;只要HCG增长在每天增加前一天的66%,就属于正常怀孕,HCG浓度增长过慢有可能是宫外孕。16周左右开始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产前检查注意事项三:30周到32周的时候,也会进行一次B超排查,主要是检查胎儿的内脏发育和四肢发育情况。32周胎位已较为固定,如有胎位不正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胸膝卧位进行纠正。并不是有胎位不正就不能顺产,有些情况可以在此时由医生指导进行调整,转至正常胎位。
36周左右B超则是确认胎位和胎盘状况,为选择生产方式做准备。同时,胎儿大小也很重要,可参考各方情况,听取医生意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分娩方式。
产前检查注意事项四:不知道自己血型的准妈妈最好查查自己的血型。如果准妈妈为Rh阴性,在生产前医院还要预先备好Rh阴性的血液,一旦分娩时发生意外,能够及时输血。
正确的胎位是怎么形成的
孕中期大约50%的宝宝是臀位,但大部分到中、晚期都会固定成“头位”的标准姿势,胎儿对这个标准胎位的超强感知能力,目前原因还不清楚。
子宫的机能是促成宝宝选择的原因之一
现在可以知道的是,子宫的机能是促进宝宝选择正确胎位的原因之一。孕期,随着孕周的增加子宫的形状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从孕中期开始,原来狭长的椭圆形子宫,在子宫口的周围慢慢开始变窄、收缩,呈倒梨形,同时原来头部和身体比例相当的胎宝宝,也变得身体比头大了,为了适应子宫形状的变化,胎宝宝就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体位以保证在妈妈的肚子里舒服地生活。
胎位不正的危害
一般的胎位不正经过调整体操,一般会转回正常的位置的,但如果是“坐胎”的胎位不正,孕妈咪就要注意了,这种情况可能会引起胎儿的生产困难、增大生产过程中妈妈发生产伤的几率,另外也存在胎儿可能是畸形儿、子宫有肌瘤或本身有畸形的情况;所以一旦发现胎位不正,尤其是“坐胎”,就一定要与医师讨论最佳的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