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正确急救步骤
心脏骤停正确急救步骤
1、拳击
适用于即刻心脏骤停,而且估计可能为心室纤颤时立即用力拳击。从20-30厘米高度用小鱼际握拳快速向胸骨中点捶击一次(无心跳时可再拳击2-3次)。
一旦证明(听诊)有心跳,切勿进行捶击。每次拳击可有5瓦特能量,对初发室颤可能复跳。
2、按ABC顺序进行处理
在拳击无效或失去拳击机会时按ABC顺序进行处理。所谓A(Airway)即疏通气道,立即将口腔分泌物清除;所谓B(Breathing)即人工向肺吹气;所谓C(Circulation)即人工心脏按压,建立有效循环。
人工向肺吹气即人工呼吸,在气道通畅的情况下,解开病人的衣领及腰带,使之平卧,抽出枕头,垫在肩下,使患者头部后仰,然后施行口对口呼吸。
施行者一手将患者的口张开,另一手捏紧患者的鼻子,深吸一口气,向患者口中吹气,吹毕再用两手按压患者胸部,协助呼气。
这样每分钟有节奏的做16-20次,以吹气后胸廓膨胀或听到呼吸音为有效。人工心脏按压应于口对口呼吸同时进行,病人躺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或垫木板于其背下,施术者将左手掌放在病人胸骨中下端1/3处,右手掌重叠于左手背上,两手十字形交叉,两臂伸直,借体重力量加压,每分钟有节奏地挤压60-80次,以可摸到动脉搏动为有效,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肋骨骨折。
一般在抢救时,如单人在场抢救时按压与吹气比例为15∶2;如双人抢救时心脏按压与吹气比例为5∶1。
突发心脏病怎么治呢
心脏病突发一般有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两种情况。心肌梗塞是严重的心绞痛发作。如果已经确诊冠心病,若发生胸闷、气短或胸部压榨性疼痛等症状时,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先让病人保持一个舒服的体位,如半卧位,一定不要乱动;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其吸氧。心绞痛病人发病时可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一般30秒到1分钟就能见效;如果无效,3~5分钟后可再含服1片,最多3片;倘若心绞痛15分钟以上不减轻,排除了消化道溃疡和其他出血情况,可一次口服阿司匹林3片(150~300毫克)。
在等待急救车时,如果病人突然倒地,意识不清,面部、四肢抽搐,脸色难看,说明可能要发生心脏骤停了,此时电击除颤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如果没有专业的除颤器,家属可迅速让病人仰卧,进行一次胸部叩击(拳头距胸部正中上方20~30厘米,用力向下叩击1次),接着进行心肺复苏,先做心脏按压,再做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采用人工呼吸或机械通气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1]。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为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急救的技术。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5 min内抢救的最佳时间,是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的重要环节。
步骤
将病人平卧在平坦的地方,急救者一般站或跪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右手指放在下颌沿,将头部向上向前抬起。
注意
让病人仰头,使病人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防止舌头阻塞气道口,保持气道通畅。
因此当发现身边有心脏病人突发心脏病的时候,最好是能够及时的给他口服药物,尽量不要随意的搬动病人,然后根据以上的急救方法来对病人进行急救,同时还应该要及时打不打电话寻找救护车的救助,尽量不要拖延,以免影响到病人的生命。
心脏骤停急救 建立人工循环
胸外心脏按压术是较为常用也较为方便的一种人工循环法,具体方法如下: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按压方法:将一只手的掌根紧贴在在按压去,另一只手的掌根重叠放于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利用髋关节为支点,以肩、臂部力量向下按压。注意按压应平稳,有规律的进行。
按压频率:成人及小儿均为100次每分钟。
按压深度:成人4-5cm,儿童为2-3cm。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按照15次胸外按压和1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
心肺复苏知识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一种大家都见过的急救技术,至少在电视上是都见过的。但是,心肺复苏这种看似简单却又技术性十足的急救术,你了解多少呢?
心肺复苏,是一种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搏骤停的急救技术,而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超过10min则基本丧失生还希望。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
这种时间上的迫切要求大大限制了专业医务人员能及时到达现场实施CPR的可能性。如果每个人都可以熟练掌握这项技术,那么每年可能就有数十万个家庭免去失去亲人的悲痛。如果你对这个技术非常感兴趣,那么就来简单的来了解一下吧(而且希望你永远也不会用到)。
脏骤停该如何急救
心脏骤停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千万不要坐等救护车到来再送医院救治。要当机立断采取以下急救措施进行心肺复苏。
(1) 做胸外心脏按压。让病人背垫一块硬板,同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2) 迅速掏出咽部呕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或倒流入肺,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3) 头敷冰袋降温。
(4) 急送医院救治。
心肺复苏的简介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1] 。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由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其它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复苏学会制订的每五年更新一次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指导和规范在全球范围内的心肺复苏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国际复苏联盟(ILCOR)发布最新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来表达实施紧急生命支持的重要性:(1)立即识别心脏停搏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PR,强调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外伤的急救步骤是什么 心肺复苏
少数的外伤会引起心跳呼吸骤停,所以在外伤急救步骤中,我们要首先判断有无心跳呼吸骤停的现象。
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 1、心跳呼吸骤停的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眼球固定、脸色苍白、发绀等。 2、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先检查患(伤)者有无呼吸,同时应注意心脏是否停跳,大动脉搏动是否存在。一旦发现患(伤)者心跳停止,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切记不要等待医务人员或其他人员的到来,也不要等待作什么检查,否则将丧失抢救时机。
如果存在心跳呼吸骤停的现象,我们应该首先采取心肺复苏的急救措施
肺复苏术的步骤: 1、检查患者清醒程度:无反应,呼叫救援;有反应,迅速检查伤势及呼救 2、畅通气道,检查呼吸:无呼吸,打开气道;有呼吸,维持气道通畅及呼救;气道不通畅,清除异物;气道通畅,检查颈动脉 3、检查颈动脉:有搏动,施行人工呼吸;无搏动,施行心肺复苏术 (四)心肺复苏术施行有效:1、恢复自主的呼吸和脉搏; 2、有知觉,反应及呻吟等。
心脏病的急救方法 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判明后,能否立即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效的胸外按压可以保证重要脏器的有效循环,尽早恢复心脏泵血的循环功能。
1.病人体位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面上,头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以保证脑血流量。如有可能应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
2.施救者体位紧靠病人胸部一侧,为保证按压力垂直作用于病人胸骨,术者应根据抢救现场的具体情况,采用站立地面或脚凳上,或采用跪式等体位。
3.按压部位在胸骨下1/3段。确定部位用以下方法:术者用靠近病人足侧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确定近侧肋骨下缘,然后沿肋弓下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将中指紧靠胸骨切迹(不包括剑突)处,食指紧靠中指。将另一手的掌根(长轴与病人胸骨长轴一致)紧靠前一手的食指置于胸骨上。然后将前一手置于该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手指并拢、分开或互握均可,但不得接触胸壁。
4.按压方法
成人术者双肘伸直,借身体和上臂的力量,向脊柱方向按压,用力适度,使胸廓下陷3.5~125px,而后迅即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使心脏舒张,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放松时掌根部不得离开按压部位,以防位置移动,但放松应充分,以利血液回流。按压频率80~100次/分。
小儿使患儿仰卧于诊疗桌上,足部略抬高以增加回心血量。施救者以一手掌根部置于患儿胸骨中下部垂直向脊柱方向施力,使胸廓下陷;如是婴儿,则用一手托住患儿背部,另一手以食、中指进行按压。按压频率,年长儿80次/分,婴幼儿及新生儿100次/分。
如果不懂的任何急救方法,发现有心脏病人突发情况,请立即拨打120,让专业的医生及时赶到。
冠心病急救措施是怎样
冠心病发作时,首先要停止一切活动、平躺休息;拨打急救电话;如神志清楚、呼吸脉搏稳定,应及时服药;如果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来。
日常医疗急救知识有哪些
一、入室后发现发生煤气中毒,该怎样正确处理?
家庭中煤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天然气中毒,前者多见于冬天用煤炉取暖,门窗紧闭,排烟不良时,后者常见于液化灶具漏泄或煤气管道漏泄等。煤气中毒时病人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当他意识到中毒时,常挣扎下床开门、开窗,但一般仅有少数人能打开门,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如救治不及时,可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主要采取: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
(1)立即打开门窗,移病人于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查找煤气漏泄的原因,排除隐患。
(2)神志不清的中毒病人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一旦发现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作出心脏体外按摩。
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3秒钟之后,人就会因脑缺氧感到头晕;10至20秒钟后,人就会意识丧失;30至45秒钟后,瞳孔就会散大;1分钟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由于心脏骤停,患者立刻失去知觉,已处于临床死亡阶段。一般人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为4—6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就极为渺茫。因此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不要“争分夺秒”地去医院,应就地抢救。
尽快使病人就地平卧,迅速掏出咽部呕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或倒流入肺,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并为患者做胸外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解开病人的衣领及腰带,使之平卧,抽出枕头,垫在肩下,使患者头部后仰,然后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施行者一手将患者的口张开,另一手捏紧患者的鼻子,深吸一口气,向患者口中吹气,吹毕再用两手按压患者胸部,协助呼气。人工呼吸常与胸外心脏挤压同时进行,可每按压胸部5次吹气一次;如果急救者只有一人,同时兼作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挤压,则每按压15次,较快地连续吹气2次。病人躺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或垫木板于其背下,施术者将左手掌放在病人胸骨中下端1/3处,右手掌重叠于左手背上,两手十字形交叉,两臂伸直,借体重力量加压,每分钟有节奏地挤压。
(3)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注意点:入室后感到有煤气味,应迅速打开门窗,并检查有无煤气漏泄或有煤炉在室内,切勿点火,开灯。
二、发现溺水的急救步骤
将溺水者救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口腔内、鼻腔内的淤泥和杂物,迅速进行吐水急救,抢救者右腿膝部跪在地上,左腿膝部屈曲,将溺水者腹部横放在救护者左膝上,使溺水者头部下垂,抢救者右和按压溺水者背部,让溺水者充分吐出口腔内、呼吸道内以及胃内的水。
如果溺水者呼吸停止,迅速疏通呼吸道后,使其仰卧,头部后仰,立即进行对口人工呼吸。具体方法是,抢救者捏住溺水者的口吹气,吹气量要大,每分钟吹15—20次。
如果溺水者心跳停止,立即让溺水者仰卧,并作心肺复苏。经过现场急救后,迅速将溺水者送到附近的医院继续抢救治疗。
错误的事故急救方法
乱掐“人中”。“人中穴”位于鼻唇沟的中点,但许多人并不十分清楚“人中”的准确位置,慌忙乱掐,起不到急救作用。温新华说,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判断昏迷者是否有意识,可以通过呼喊、拍打、刺激痛觉的方式来叫醒昏迷者,若发现昏迷者没有脉搏和心跳,应当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不敢实施心肺复苏术。碰到溺水或心脏骤停情况,身边的人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解开患者领口,保持呼吸畅通,双手重叠,十指交叉相扣,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垂直向下按压,下压深度至少5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每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做2次人工呼吸。现代医学表明,在患者心脏骤停的4~6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有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突发心梗判断失误。心肌梗死与多种疾病有关,一旦发作需要先判断原因。有些情况下,可嚼服阿司匹林以防止血栓形成,但若有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史或是夹层动脉瘤,则不能用阿司匹林,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心肺复苏的步骤是什么
1、评估和现场安全
急救者在确认现场安全的情况下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你还好吗?”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如果没有呼吸或者没有正常呼吸(即只有喘息),立刻启动应急反应系统。BLS程序已被简化,已把“看、听和感觉”从程序中删除,实施这些步骤既不合理又很耗时间,基于这个原因,2010心肺复苏指南强调对无反应且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的成人,立即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并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2、启动紧急医疗服务并获取AED
(1)如发现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急救者应启动EMS体系(拨打急救电话),取来AED(如果有条件),对患者实施CPR,如需要时立即进行除颤。
(2)如有多名急救者在现场,其中一名急救者按步骤进行CPR,另一名启动EMS体系(拨打急救电话),取来AED(如果有条件)。
(3)在救助淹溺或窒息性心脏骤停患者时,急救者应先进行5个周期(2min)的CPR,然后拨打急救电话启动EMS系统。
3、脉搏检查
对于非专业急救人员,不再强调训练其检查脉搏,只要发现无反应的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就应按心搏骤停处理。对于医务人员,一般以一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颈动脉以感觉有无搏动(搏动触点在甲状软骨旁胸锁乳突肌沟内)。检查脉搏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10秒,如10秒内仍不能确定有无脉搏,应立即实施胸外按压。
4、胸外按压
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压板垫于其肩背下,急救者可采用跪式或踏脚凳等不同体位,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不接触胸壁。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min,下压深度至少为125px,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左右,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
心脏骤停的急救常识
1、快
10秒完成判断
“快”在心脏抢救的整个过程中,是最重要的。有研究表明,在心脏急救上每延迟1分钟,病人的存活率就下降10%;10分钟后,病人存活的希望就很小了。因此,看到一个人晕倒,你第一反应就要去判断他是否为心跳骤停。判断的方法为:一看,看他还有没有意识;二摸,在喉结两边距离2—3厘米的地方,找到他的颈动脉,摸摸还有没有搏动。这些动作一定要在10秒钟之内完成。如果触摸不到颈动脉搏动,病人又无意识,可以判定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
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意识时,还可以掐掐人中,看他有没有反应,但关键还是摸颈动脉。有些癫痫病人晕倒后也可能没有意识,但颈动脉还在搏动,说明心脏没有停止跳动。
“心脏急救的前6分钟,是黄金时间,因为一旦大脑缺氧超过4—6分钟,脑细胞功能呈不可逆状态。”因此,脏急救一定要遵循“现场复苏”和“目击者先复苏”的原则,就是说,谁先看到病人倒下,谁就先复苏,不要互相推托、到处找人,浪费时间。正确的心肺复苏最好在4分钟以内就开始做,操作的速度和频率是让心脏骤停病人回生的关键,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简单的心肺复苏方法。
除了抢救速度快,转运快也非常重要。黄从新提醒,病人恢复心跳后,要尽快转运到医院。转运时要继续观察病人的反应,此时还有可能发生心跳骤停。一旦发生,要马上继续心脏按压。
2、顺
身体放平仰头举颌
病人在硬地板上放好后,要保证他的身体是平的,头向后仰,下颌向上抬。可以用手扶着他的额头,帮助头后仰,同时用手指清除他嘴里一些可能阻碍呼吸的东西,比如假牙等。
一旦心跳停止或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很快会出现呼吸停止。在抢救原则上,首先就是要开放气道,之后才能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只有仰头举颌,才能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不过这点很容易被人忽视,有人光顾着实施心脏按压了,也不管病人的身体是什么姿势;还有人一看见有人晕倒,第一个反应就是从后背扶起他来,用身子托着他的头,这时很难进行正确的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身体不“顺”,呼吸道不通畅,即便心跳短暂恢复,如果氧气进不来,心脏也很难继续维持正常跳动。
3、直
双臂垂直用力按压
病人的呼吸顺畅了,这时才开始真正的按压。按压的时候,要左右手重叠。按压的地方在胸骨中下1/3区域,或者2个乳头连线的中点,就是心脏的位置。
抢救者的姿势也有一定的要求,不能扭着、歪着,也不能骑在病人身上。陈韵岱指出,心外按压一定要记住一个字“直”———抢救者要跪在病人的右侧,脸冲着病人;双臂绷直,肘关节固定不动,双肩保持在患者胸骨上方的正中,以髋关节为支点,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抢救者可以利用自己身体的重量,但胳膊一定要绷住劲,才能保证力量传递到患者胸骨上。
4、硬
躺在木板或地上
心脏按压的地点,一定要选择硬板或地上。但如果病人是在床上或沙发上发病,黄从新认为,搬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最好是学学医院里或120急救人员的做法———把病人的头稍微抬起,快速地在后背下方插入一块硬板。这种硬板不用太大,比病人的背稍宽一点、2尺来长就行,垫在上半身下面,使按压心脏时后背有个支撑。如果床或沙发非常软,垫的时候也要注意,最好把板子搭在床沿硬一点的地方,别让它一按就陷下去。要是家里实在找不到这样的板,为了节约时间,也可以搬动,但搬动时一定要平抬,头向后仰,保持气道畅通。
天气冷的时候,因为怕病人着凉,有些人会在地上铺一层被子,或者把病人放在铺着地毯的地板上,这样是否影响抢救的效果呢?这些做法都可以,只要不在有弹簧的地方,比如席梦思床和沙发上实施就行,这是心脏按压最忌讳的。因为心跳停止之后,实施心脏复苏的目的就是通过按压胸廓来挤压心脏,让心脏向外排血,人工地恢复心脏血液循环。在软的地方按压时,身体会随着弹簧一起下陷,但胸廓并没有下陷,所以完全起不到挤压心脏的目的。
心脏骤停急救要怎么做
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与启动急救系统
(1)观望四周,确保环境安全。
(2)检查反应和呼吸(轻拍患者肩部,在患者左右耳交替呼叫,看患者有无反应)
(3)起动急救系统(拨打20)(拨打后,告知患者的地点、患者的情况、自己的联系电话。)
2.尽早心脏复苏
先进行 胸外按压 ,在进行人工呼吸
3. (1)胸外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
(2)掌根放在两乳连线的中点 ,然后另一只手扣上去(十指相扣,指尖上翘) (3)按压深度:至少5cm
(4)按压频率:至少100次| 分钟
(5)按压时,手臂一定要持垂直状态,并报数“一压、二压、三压、四压、五压、、、、、、”
4.胸部按压30次以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的前提:仰头抬颏法 开放气道(一只手让患者头仰起来,另一只手抬患者下颏)
5.进行人工呼吸。
(1)。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一只手让患者头仰起来,另一只手抬患者下颏)
(2)。吹气时,捏闭患者鼻腔,口要完全封闭患者口腔
(3)要求【1】吹气的时间:1s以上
【2】每次吹气量;要引起胸廓起伏
【3】胸部按压30次后 人工呼吸两次(30:2的比例)
【4】如果有两名以上施救者,每5个循环轮换按压和吹气人员
6.如果有除颤仪,请尽快进行除颤
7.除颤后,立即恢复徒手cpr 2min后 再检查脉搏和心率
8.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悲剧会发生的少一点!!!
心脏骤停抢救流程
1、当发现病人意识丧失,首先用手轻推病人肩部,如无反应,立即使病人仰卧,急救者将耳或面颊贴近病人口鼻,听有无呼吸声,并触摸病人的颈动脉有无搏动。确认心跳骤停马上抢救。
2、确保病人呼吸道通畅;解开病人衣领与腰带,急救者位于病人左侧,左手插入病人颈后,右手按压前额,使头后仰,颈项过伸。用纱布去除病人口、鼻腔中异物。
3、口对口人工呼吸:急救者右手捏住病人鼻孔,左手托下颌,并将病人口唇张开,急救者深吸气后紧贴病人口部用力吹气,病人胸廓升起为有效;放松捏住鼻孔的右手,病人胸廓复原,并感到病人口鼻有气呼出为有效。(每分钟均匀重复吹气16次)如无效
4、胸外按压为现场急救最实用有效的抢救方法:病人仰卧地上或背部垫一块木版。急救者用一手的掌根部按在病人胸骨下段,另一手压在该手上,肘关节伸直,利用体重和肩臂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挤压,使胸骨下陷3~4厘米,略作停顿后在原位放松,手掌根部不要抬起。按压次数每分钟60~80次:单人急救(按压15次,吹气2次),两人抢救(按压4~5次,吹气1次)。
5、病人要注意保暖与空气流通,等候120急救或送入医院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