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子痫的症状
先兆子痫的症状
先兆子痫又叫子痫前期,发生在孕晚期,主要症状包括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
1、高血压。血压升高≥140/90mmhg是子痫前期的临床表现特点。血压缓慢升高时患者多无自觉症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等;血压急骤升高时,患者可出现剧烈头痛、视力模糊、心悸气促,可引起心脑血管意外。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压继续升高,≥160/110mmhg,会伴有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及血液系统功能障碍。
2、尿蛋白:在身体肿胀的同时,孕妇的血压升高,尿蛋白水平也很高,那么就很可能是先兆子痫。所以在产前检查要注意测量血压和尿液检查。
3、水肿:如果孕妇在孕晚期感到自己身体变得肿胀,就应该去看医生,这可能是你自己觉察得到的唯一症状。水肿可表现为显性水肿和隐性水肿。显性水肿多发生于踝部及下肢,也可表现为全身水肿,特点为休息后不消失,或突然出现,迅速波及全身甚至出现包括腹腔、胸腔、心包腔的浆膜腔积液。隐性水肿是指液体潴留于组织间隙,主要表现是体重的异常增加。
4、头晕、视力模糊:先兆子痫加重的表现有头晕、视力模糊、剧烈的头痛、上腹部和肋下痛,可能还会伴有恶心。
如果你有这些症状,就应该立刻去做一次产前检查。
子痫发病时的症状:
妊娠子痫在发病时,会出现突然昏迷的症状。具体表现:双眼上视,瞳孔放大,头向一侧扭转,牙关咬紧,继而口角及面部肌肉开始颤动,全身及手足抽搐,全身强直,抽搐时呼吸暂停、面色青紫。稍后苏醒,醒后复发,甚至昏迷不醒。妊娠子痫是由先兆子痫症状和体征加剧发展而来的。
早产的原因有哪些 妊娠毒血症
妊娠毒血症是怀孕后期特有的一种疾病,并且只有在怀孕的时候才会发病,他的症状包括有先兆性子痫和子痫两种,当孕妇出现子痫症状后,子宫会变得非常敏感,很容易引起早产。
先兆性子痫是子痫的前一个阶段,如果是先兆性子痫的时期,能够及时的进行积极治疗,一般是不会再有子痫发生的。
怀孕前发现高血压怎么办
在临床上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有妊娠高血压病史的妇女易患高血压和中风,而有先兆子痫病史的妇女更加危险。先兆子痫病例可无任何征兆,血压升至危险高值,先兆子痫可进展为子痫,危及母婴生命。先兆子痫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初产妇的发生率为5%,有先兆子痫病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时发生该病症。
在这项研究中,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951年至1970年间阿伯丁地区3593名妇女初次分娩的健康调查表、医院病历和医学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分析,此时这些妇女的平均年龄已在60岁以上。
研究发现,妊娠高血压或先兆子痫的妇女在以后的岁月中患高血压的危险会增加,甚至一直到50年后其因高血压相关疾患而住院的概率仍很高,有先兆子痫病史的妇女中风的危险是妊娠期血压正常妇女的4倍。
对于孕妇患了高血压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大家应当有所认识了。其实,关键还是在平时生活中注意作息时间的规律,饮食上不能暴饮暴食,为了宝宝的健康,孕妇们就应当更加注意了。
子痫会遗传下一代吗
来自父亲的基因多态性可增加妊娠妇女的先兆子痫危险。父亲体内谷胱甘肽-硫(S)-转移酶P1(GSTP1)基因上的一个特定突变,在其女儿妊娠时的先兆子痫发病危险中起重要作用。
以前曾有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妇女的先兆子痫易感性与来自父亲方面的影响有关。该研究第一次向人们证实,父亲的某一特定基因多态性和先兆子痫有关。
父亲携带的这种基因突变率与母亲相同,该突变使酶的解毒能力降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毒性化合物和解毒物质之间关系失衡可以引起先兆子痫,该研究提供的证据进一步支持这一观点。
研究者认为,该研究的意义在于进一步阐明了先兆子痫的病因。检测GSTP1基因突变有助于评估先兆子痫的易感性,并有可能给人们启示,促进人们去开发能够预防先兆子痫的好方法。
孕妇患了高血压的伤害
在临床上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有妊娠高血压病史的妇女易患高血压和中风,而有先兆子痫病史的妇女更加危险。先兆子痫病例可无任何征兆,血压升至危险高值,先兆子痫可进展为子痫,危及母婴生命。先兆子痫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初产妇的发生率为百分之五,有先兆子痫病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时发生该病症的比率达百分之至二。
在这项研究中,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951年至1970年间阿伯丁地区3593名妇女初次分娩的健康调查表、医院病历和医学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分析,此时这些妇女的平均年龄已在60岁以上。研究发现,妊娠高血压或先兆子痫的妇女在以后的岁月中患高血压的危险会增加,甚至一直到50年后其因高血压相关疾患而住院的概率仍很高,有先兆子痫病史的妇女中风的危险是妊娠期血压正常妇女的4倍。
对于孕妇患了高血压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大家应当有所认识了。其实,关键还是在平时生活中注意作息时间的规律,饮食上不能暴饮暴食,为了宝宝的健康,孕妇们就应当更加注意了。
孕期先兆子痫危害大不可忽视
先兆子痫的病情越重,发生的时间越早,对孕妇和宝宝的危害也就越大。大多数在接近预产期时患上轻微先兆子痫的女性,如果接受良好的治疗,妈妈和宝宝的情况都会比较好。但如果先兆子痫病情较严重,会影响到很多器官,从而引起严重的、甚至是危及生命的问题。因此,如果孕妇病情较为严重或逐渐加重的话,就需要让宝宝提前出生了。
先兆子痫会使孕妇的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血管内的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体内的很多器官,如肝脏、肾脏和大脑。而当孕妇体内流向子宫的血流减少时,可能会出现影响宝宝的情况发生,比如,发育不良、羊水量减少和胎盘早剥——正式分娩之前胎盘从子宫壁上分离。此外,如果为保障孕妇的健康而提前分娩,宝宝可能要承受因不成熟而引起的疾病。
先兆子痫引起的血管改变,可能会导致孕妇的毛细血管内的液体向组织间渗漏,最终引起肿胀(也称水肿)。而当肾脏的微小血管也发生渗漏时,血液中的蛋白就会进入尿液。(尿液里有微量的蛋白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多于微量的蛋白,就是疾病的信号了。)
在少数情况下,先兆子痫还会引起抽搐,这被称为子痫。实际上,"先兆子痫"的命名就是因为这些症状会导致抽搐。所有发生重度先兆子痫的孕妇,都会接受硫酸镁治疗,一种对抗抽搐的yao物。尽管抽搐的发生通常会有一些先兆表现,如严重或持续的头痛、看不清东西或眼前出现点状物,或者上腹剧烈疼痛等,但总的来说是很难预料抽搐会在什么时候发生,所以,需要在没有发生的时候进行治疗。
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先兆子痫
一、先兆子痫的三大症状
先兆子痫的三大症状为:高血压、蛋白尿和全身性水肿,它们出现的顺序不确定,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其他临床症状还有头痛、体重增加、上腹疼痛、视物模糊、尿少、胎儿体重过轻或急性窘迫、凝血因子耗损及胎盘早期剥离等。
二、死亡率极高的先兆子痫
对患有先兆子痫的孕妇来说,母亲及胎儿的死亡率特别高。先兆子痫症症状严重时,胎儿的死亡率为10%~28%,胎儿早产率为15%。
先兆子痫的真正原因迄今仍没有很好的解释。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血管痉挛及水盐潴留。这些改变,减少了肾脏的滤过功能,胎盘血量的供应也减少,于是便产生了血压增高、尿中有蛋白及水肿现象,胎儿也有发育过小的情形。
警惕妊高症产后后遗症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妊娠高血压患者以后患高血压和中风的危险会增加。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有妊娠高血压病史的妇女易患高血压和中风,而有先兆子痫病史的妇女更加危险。其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英国医学会会刊》上。
初产妇妊娠高血压或先兆子痫的发生率近30%。先兆子痫病例可无任何征兆,血压升至危险高值,先兆子痫可进展为子痫,危及母婴生命。先兆子痫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初产妇的发生率为5%,有先兆子痫病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时发生该病症的比率达1%至2%。在这项研究中,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951年至1970年间阿伯丁地区3593名妇女初次分娩的健康调查表、医院病历和医学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分析,此时这些妇女的平均年龄已在60岁以上。
研究发现,妊娠高血压或先兆子痫的妇女在以后的岁月中患高血压的危险会增加,甚至一直到50年后其因高血压相关疾患而住院的概率仍很高,有先兆子痫病史的妇女中风的危险是妊娠期血压正常妇女的4倍。
研究人员指出,医生应认识到有妊娠高血压病史的妇女在以后的岁月中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会增加。高血压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对妊娠高血压妇女应视为高危人群,对高血压做到及早发现和治疗,从而降低中风和心脏疾病的发生率。
妊娠并发症
1. 妊娠高血压
【定义】怀孕前或怀孕的头12周出现高血压,这种孕妇通常有特发性高血压,即非怀孕所引起的高血压。在怀孕20周之后出现高血压,即收缩压高于140或舒张压高于90,或妊娠后期的血压比早期收缩压升高30或比舒张压升高15,称为妊娠高血压。
【影响】(1) 在母体方面:*妊娠高血压若控制得不好,可能会发生先兆子痫。
*胎盘早期剥离而必须提前娩出胎儿,胎儿早产后续问题多。
*妊娠高血压症状严重的话,胎儿死亡率约6%。
(2) 在胎儿方面:*在高血压的影响下,胎儿血流量异常,会导致胎儿在子宫内获得的营养不足,体重也相对较轻,而有胎儿生长迟滞的问题。
*氧气供应不足,胎儿可能会出现窘迫的征兆。
【治疗】妊娠高血压发生时间越早,对胎儿的影响就越大。
*妊娠高血压的治疗,首先应控制好血压,预防胜过治疗。
*一般来说要先控制饮食,不要吃太咸的食物。
*口服降血压药物。
*建议症状严重的孕妇住院治疗,以预防痉挛发生。
2. 先兆子痫
【定义】若有妊娠高血压外加水肿或蛋白尿,或二者皆有则称先兆子痫。
而先兆子痫又合并抽搐则称之子痫症,母亲及胎儿的死亡率特别高。
【危险性】子痫症症状严重,胎儿的死亡率为10%~28%,胎儿早产率为15%。
【症状】先兆子痫的3大症状:高血压、蛋白尿和全身性水肿,它们出现的顺序不确定,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其他临床症状还有头痛、体重增加、上腹疼痛、视力模糊、尿少、胎儿体重过轻或急性窘迫、凝血因子耗损及胎盘早期剥离等。
【原因】先兆子痫的真正原因迄今仍没有很好的解释。
*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血管痉挛及水分和盐分滞留。
*这些改变,减少肾脏的滤过功能,胎盘血量的供应也减少,于是便产生了血压增高、尿中有蛋白及水肿现象,胎儿也有发育过小的情形。
先兆子痫孕妈咪的生活准则
如果真的出现先兆子痫的征兆,准妈妈不宜过度慌张,应注意下列几点:
(1) 控制饮食:避免吃太咸的食物,如腌制品、罐头食品。
(2) 维持高蛋白饮食:每天摄取80~90克蛋白质,补充尿中流失的蛋白质。
(3) 多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为宜。
(4) 保持情绪稳定:建议多休息,保持心情愉快,以减轻身体的负担。
(5) 自行监测血压:建议每天早晚各量一次血压,以了解血压的变化,有异常就应立即就医。
(6) 严重者需药物治疗:症状严重者需住院,并以药物降血压,并监控用药后的状况。
3. 妊娠糖尿病
【定义】妊娠糖尿病是指怀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怀孕时才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其发生率为1%~3%。
【原因】可能原来就有糖尿病或怀孕时所分泌的大量雌性激素、黄体素与肾上腺皮质素会加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抵抗力,导致血糖上升。若具下列因素者应提早检查:
(1) 前胎糖尿病病史。
(2) 家族有糖尿病病史。
(3) 曾产下婴儿体重超过4千克。
(4) 曾产下死胎或先天畸形婴儿。
(5) 反复性流产病史。
(6) 肥胖。
(7) 持续性阴道念珠球菌感染。
(8) 尿糖。
(9) 羊水过多。
(10) 预估胎儿体重过重。
【筛检方法】*怀孕24~28周之间。随即口服50克葡萄糖水。
*1小时后验血糖,若血糖数值超过7.8mmol/L,则须进一步做75克耐糖测试。
*75克耐糖测试须事前空腹。
*喝75克葡萄糖水前先抽一次血,喝下后一、二、三小时再各抽一次血。
*四次血糖数值中若有两项或两项以上超过标准,则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患有高血压怀孕要特别谨慎
患有高血压对于怀孕来说影响较大,可是并非不能怀孕,只是患有高血压的女性在怀孕之前和怀孕之中都有一些事情要注意。
原先血压正常的妇女,可能在妊娠中期以后发生合并症,最常见的就是妊娠高血压。只要做产前检查,高血压是很容易被诊断的。血压表示为两个值——收缩压及舒张压,正常的孕妇,收缩压介于110~140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则介于60~90毫米汞柱之间。
因此,如果收缩压大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这说明孕妇血压升高了。到底妊娠高血压会有什么危险呢?通常它们会在怀孕20周以后才会出现。起先仅仅是血压的上升而已。但是随着周数增加,血压逐渐上升,同时,也会开始出现蛋白尿。如果尿中流失的蛋白质太多,超过食物中的摄取量,孕妇便会出现血中蛋白含量不足的症状,最明显的就是全身水肿。由于供应胎儿养分的子宫血流量明显减少,能使胎儿生长受限,羊水也会减少。这种合并妊娠性高血压、蛋白尿及全身水肿的情况,以往称作“妊娠毒血症”,现在则称作“先兆子痫”。如果血压过高,血管收缩太厉害,会造成大脑缺氧、功能失调,引起大抽搐的癫痫现象,就称作“子痫症”。
一般而言,妊娠高血压出现越早,越会导致严重合并症,而其发生先兆子痫的概率也越大。同时,胎儿发育也会明显受限,有时甚至胎死宫内。产前检查时测量血压,可以及时发现高血压以及“先兆子痫”,对孕妇帮助很大。
患有高血压的女性在怀孕前要注意控制好血压,怀孕后要积极预防妊高症的出现,一旦出现妊高症则更要注意控制,谨防各种并发症的接踵而至。
先兆子痫检查
妇科超声检查.
1、血、尿常规:由于血液浓缩,血细胞容积及血红蛋白常偏高,如合并贫血则表现为正常及降低.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少.出、凝血时间正常或延长.白细胞计数偏高.周围血涂片有时可见形态不规则的红细胞或碎片.
2、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检查: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于肾功有损害时可以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说明有酸中毒情况.肝转氨酶及胆红素可以轻度上升,表明肝细胞受损可能有病理性溶血情况.肝脏受损时血糖常偏低.白、球蛋白比例常倒置,由于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漏出,特别白蛋白为甚,白蛋白及总蛋白减少.测血清K+、Na+、Cl-以备补液参考.
行24h尿量及24h尿蛋白定量检查,并行尿比重及尿肌酐测定.
3、血气分析:了解缺氧及酸中毒情况.
4、胎儿胎盘情况特殊检查
1、胎儿电子监护:了解胎儿宫内缺氧是否存在,如NST(非应力试验)、OCT(催产素负荷试验).注意NST无反应型及基线平直,心动过缓,晚减速等预示胎儿缺氧表现.
2、B型超声扫描:了解胎儿双顶径及腹围,计算胎儿体重,估计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可能性.了解胎盘成熟度以及羊水量以便适时终止妊娠.
3、测定24小时尿或血清雌三醇及HPL(人胎盘生乳素)估计胎盘胎儿情况.
子痫应该如何护理
子痫护理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体虚受风,而伤太阳之经,停滞经络,后复遇寒湿相搏,发则口噤背强,名之为痉。妊娠而发者,名子痫。”亦名子冒、子晕、妊娠痉、妊娠风痉、风痉、妊娠痫症、儿晕、儿风、儿痉、胎风。症见妊娠期突然昏仆,四肢抽搐,双目直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面色青紫等,少时自醒,醒后又复发的病症,此又称子痫发作。而在发作之前,每见剧烈头痛、眩晕,视物模糊、恶心、四肢震颤、下肢浮肿等,为子痫先兆,应预防子痫发生。此症多由平素肝肾阴虚,孕后聚血养胎,阴血益虚,阴虚阳亢,导致肝风内扰,虚火上炎,引动心火,风火相扇所致。治宜平肝潜阳,滋阴清热。方用羚羊角散,或天麻钩藤汤。若痰涎壅盛,喉中痰鸣,目吊口噤者,治宜清热涤痰,上方加竹沥、胆南星;若抽搐不止,昏不识人者,配合针灸急救,抽搐不止,针曲池、承山、太冲;昏不识人,针人中、内关、百会、风池、涌泉;牙关紧闭,针下关、颊车。
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或新产后,眩晕头痛,突然昏不知人,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全身强直、少顷即醒,醒后复发,甚至昏迷不醒者;称为“子痫”,又称“妊娠痫证”。本病是由先兆子痫症状和体征加剧发展而来的。子痫可发生于妊娠期、分娩期或产后24小时内,被分别称为产前子痫、产时子痛和产后子痫,是产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
1.本病发生特点:
①35岁以前的初产妇;
②双胎或三胎妊娠;
③孕期劳动姿势多为坐或站立劳动者;
④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⑤矮胖孕妇体重指数>0.24);③母亲有妊高征史者;
它对孕妇和胎儿都有死亡危险。
2.先兆子痫-概要
指妊娠24周左右,在高血压、蛋白尿基础上,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症状者称为先兆子痫。中医认为,多因孕妇脏气本就虚弱,加之妊娠,以致精血不足,肝阳偏旺,上亢为患。
3.先兆子痫-相关介绍
西医病名。现中西医结合临床常用。指妊娠24周后,出现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并兼有头痛、眩晕、呕吐、上腹不适、视力障碍或血压收缩压在160毫米汞柱(21.3kPa)以上者称为先兆子痫。宜滋益肝肾,平肝潜阳,用钩藤汤(《证治准绳》:杜仲、牛膝、菊花、黄芩、桑寄生、白芍、天麻、钩藤、蝉退);若阴损及阳,脾肾阳虚而发生水肿者,宜健脾利湿消肿,用茯苓导水汤;若肝郁化热兼见口苦咽干目眩者,宜清热平肝潜阳,用羚羊钩藤汤。
4.妊娠合并痫病:
妊娠前即有痫病发作史,无高血压及蛋白尿,血液检查亦正常,脑电图检查有特殊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