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关于早产儿常出现的问题

关于早产儿常出现的问题

呼吸器官问题

相较于足月的新生儿,早产儿出现的合并症相对多,尤其以呼吸道疾病最为严重。根据统计,体重低于1000公克的早产儿,约有一半以上需要靠呼吸器维持呼吸,陈桢瑞医师指出,这是因为肺泡的第二型上皮细胞,要在怀孕34周后才会开始分泌肺泡张力素,肺泡张力素是胎儿出生后,让肺泡能像气球般扩张交换气体的重要物质,一般34周前的早产儿因为缺乏此张力素,容易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候群,在治疗上便需要插气管内管,给予高浓度氧气正压呼吸。

另外,早产儿也因为脑部的发育尚未成熟,常常发生呼吸暂停的现象。此时需要外在的剌激才会回复自发性的呼吸,一般会视病情需要用药物或是高浓度氧气正压呼吸的方法来治疗。陈桢瑞医师提醒,长时间使用高浓度氧气正压呼吸治疗,可能存有某些潜在的危机,如:压力造成肺实质纤维化病变、气胸、肺部感染;还有因为使用氧气浓度过高,其氧分子的毒性也易引起视网膜病变、剥离或出血而影响宝宝未来视力。

心脏问题

正常胎儿的动脉导管在出生前需保持开放,以维持主动脉到肺动脉间的血流,一般足月生产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会自行关闭这条通路,但早产儿动脉导管持续开放的机会较大,容易引起肠胃道缺氧、肺部高压,甚至引起心脏衰竭等并发症,此时必须要用药物或开刀的方法来使其关闭。

早产儿易出现哪些问题呢

1、感染问题

早产儿因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较没有对抗病毒的能力,非常容易受感染,而且一旦感染很容易造成败血症,甚至于脑膜炎,需要特别注意。

2、心血管疾病

若早产儿肺部问题逐渐好转时,会因动脉导管尚未关闭,而有多的血量自主动脉经由动脉导管流至肺,造成心脏衰竭及肺功能变差。

3、呼吸系统疾病

因早产儿的肺部发育不全,因此会造成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部分体重极低的宝宝也会有呼吸窘迫症候群,而有呼吸急促、发绀的现象。

4、肠胃系统疾病

早产儿容易有营养吸收不良的毛病,因此最好喂以母奶;即使不得已要以配方奶替代,也最好采取少量渐近式的喂食方式。此外,有极少部份的早产儿会发生坏死性肠炎,需要特殊的治疗。

5、视网膜病变

早产可能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正常发育受阻,而造成眼部发育不良,较易有近视等问题,应至儿童眼科追踪检查。

6、周脑室及脑室内出血

因早产儿脑室构造不成熟,血管构造相当脆弱,很容易易因脑压升高,而破裂出血。一般可分为四级,若是轻微出血,且未造成脑室扩大,多半会由脑自行吸收。但是若因大量出血,造成脑室扩大或扩及脑组织,就有可能影响神经功能,造成动作发展迟缓或行为障碍。应于出生后,作脑部超音波,若有问题则需定期追踪检查。

​早产儿为什么越来越多

孕期感染:根据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孕期感染可能是早产的重要原因,孕期发生润毛膜羊膜炎者,早产发生率明显增高。

母亲和胎儿的各种疾病:母亲孕期各种疾病,胎儿各种疾病,都有可能导致早产。

多胎:多胎容易导致早产,现在试管婴儿明显增多,使用促排卵药物也较多,试管婴儿和使用促排卵药物者,多胎比率明显高于自然受孕。

高龄孕妇:孕妇年龄大于35岁早产发生率增加数倍。

母亲压力:现在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育龄妇女和孕妇工作压力加大,工作环境、家庭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等也是早产原因。

其他:包括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遗传因素等许多因素都可能与早产相关。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预防措施,以预防早产,降低早产发生率。有些发达国家已开始大力宣传预防早产,引起社会的关注,使早产发生率有所下降。

身体周刊:对于孕妈妈们而言,如何预防早产?

陈超:“准妈妈”,要加强孕前、孕期保健,积极防治生殖道感染,减少羊膜早破、宫内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孕期各种并发症,如心脏病、贫血、慢性高血压、糖尿病、甲亢、外伤、疲劳等。

对可能发生早产的孕妇,在可能发生早产前给予激素治疗,促进胎肺成熟,可预防早产儿出生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减轻症状。

最后,建议有早产可能的“准妈妈”最好到有新生儿救治条件的医院分娩,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身体周刊:早产儿出院后及远期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陈超:早产儿出院后仍会发生许多问题,应通过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到了学龄期和青少年期还会出现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出院后随访:早产儿出院后必须进行随访,第一年的前半年应1-2个月随访1次,后半年2个月随访1次,以后仍需继续随访。随访目的是指导家长正确护理孩子,定期评估早产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到早期干预。随访的重点是生长发育评估,神经系统检查,做行为测试、头颅B超或MR、脑电图等检查,随访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将患儿转给相关科室采取干预措施。

营养问题:早产儿出院后经常发生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少数病例可能发生过度追赶生长、肥胖等。通过出院后定期随访,在医师指导下做好喂养工作。

后遗症问题:随着患儿月龄增大,少数孩子逐渐出现后遗症表现。通过随访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断。我国于1997年对7省市1-6岁3万余名儿童调查,脑瘫发生足月儿0.2%,早产儿2.91%,胎龄<32周早产儿6%。国外报道超低出生体重儿25%~40%可能发生神经运动异常,10%~15%可能发生脑瘫。80%~90%到2-3岁会走路,8%~13%有多部位残疾。

据统计,胎龄<26周的早产儿,随访到30个月时,严重残疾23%,其他残疾25%,死亡2%,无残疾49%。在超低出生体重儿,9%发生视觉障碍,11%听力障碍,在<750克早产儿,31%发生视力损害。

学龄期和青少年期问题:早产儿到了学龄期和青少年期仍会发生许多问题,需要继续评估和照顾。少数早产儿发生代谢综合征,发生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

出院后死亡:早产儿出院后仍有一定比例的死亡,出院后死亡主要原因包括,反复感染、营养不良、猝死、意外窒息、脑瘫等,应积极预防。

身体周刊:早产儿成长过程中,面临哪些社会问题?

陈超:首先,生活和学习问题:

生活能力:包括沐浴、进食、喂养、穿衣服等,有后遗症的早产儿生活能力较差。应该对早产儿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积极康复治疗。

心理和行为问题:大多数国家调查显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可能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社交困难,这与早产儿神经发育未成熟有关。

学习困难:部分早产儿发生学习困难,需特殊教育。调查显示,在超低出生体重儿,55%学习困难,20%需特殊教育,22%~26%留级1年。

接受高等教育问题:国外统计,早产儿成年后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其次,就业问题:由于早产儿残疾率较高,残疾早产儿就业非常困难,总体就业率较低,如何提高残疾早产儿就业问题非常重要,没有就业将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第三,对家庭的影响:

对父母的影响:在早产儿整个生长发育和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有后遗症者更是如此,严重增加家庭负担。有些父母亲出现焦虑和心理问题,随着孩子的长大和父母亲年龄的增大,父母亲的焦虑和担忧更为严重。

成年期家庭生活与婚姻问题:后遗症比较严重的早产儿,成年期会明显影响家庭生活,影响婚姻。

早产儿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相关部门共同帮助解决。

早产儿先天不足如何追上足月宝宝

早产儿较足月儿发育不成熟:

脑部:造成脑部发育比较缓慢,进而造成他智商较低,社交能力较差。由于脑部不成熟,也可能会造成大脑性麻痹(Cerebral Palsy ),影响智商。

肠部:如果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生长在肠部里的细菌会导致肠部破裂,然后细菌就会跑进宝宝身体的其他部份,这可能会造成宝宝离开人世。

肺部:容易感染与肺部有关的疾病,有些疾病甚至一生都摆脱不了。另外,他的呼吸也会出现问题,如在婴儿时期会突然停止呼吸。

眼睛:眼膜出现问题,形成白内障。

皮肤:红肿、溃疡,问题比较少。

医生指出:“虽然如此,这仍需视乎早产宝宝诞生的日期有多早。如果宝宝是在第26周就呱呱落地,他拥有很高的机率出现上述的问题。

如果是在第28周至第33周之内诞生的宝宝,出现上述问题的机会是比较少。然后,如果是在第34周或以后才诞生的宝宝,问题会更少,因为他的身体发育已接近足月儿宝宝的成熟度。”

让早产宝宝“追上”足月儿

1、保温。室温在24℃~26℃,湿度在55%~65%,室内放一个可蒸发的水盆,空气干净清新。衣被要求软、暖、轻,在小包被外两侧放热水袋,对早产儿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移动。每4~6小时测体温一次,保持体温恒定在36℃~37℃。当早产儿有青紫或奶后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另外,早产儿的体位取平卧位,不用枕头。

2、维生素的补充。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A、B、C、E、K、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开始补充,最好有母乳,初乳中各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蛋白质、脂肪酸、抗体的含量都高,正好适合快速生长的早产儿所需用。如母乳不足,则采用早产儿乳粉。

3、预防感染。早产儿室避免或不让闲杂人员入内。接触早产儿前任何人(母亲和医护人员)须洗净手。接触孩子时,大人的手应是暖和的,不要随意亲吻、触摸。早产儿的用品要消毒、要干净,桌面床面保持整洁。母亲或陪人感冒要戴口罩,如腹泻则务必勤洗手,或调换人员进行护理。

温馨提示,父母在早产儿一岁以内时,最好能每一个月到医院儿科保健门诊去检查一次,两岁以后可以两到三个月去检查一次,以得到儿科医生的指导。

早产儿日常护理全指南

一、早产儿身体器官护理

1、脑部不成熟:造成脑部发育比较缓慢,进而造成他智商较低,社交能力较差。由于脑部不成熟,也可能会造成大脑性麻痹(Cerebral Palsy),影响智商。

2、肠部不成熟:如果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生长在肠部里的细菌会导致肠部破裂,然后细菌就会跑进宝宝身体的其他部份,这可能会造成宝宝离开人世。

3、肺部:容易感染与肺部有关的疾病,有些疾病甚至一生都摆脱不了。另外,他的呼吸也会出现问题,如在婴儿期会突然停止呼吸。

4、眼睛:眼膜出现问题,形成白内障。

5、皮肤:红肿、溃疡,问题比较少。

为了预防早产儿得病,日常的护理一定要做到百密无一疏。

二、早产儿日常护理方案

1、保温。室温在24℃~26℃,湿度在55%~65%,室内放一个可蒸发的水盆,空气干净清新。衣被要求软、暖、轻,在小包被外两侧放热水袋,对早产儿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移动。每4~6小时测体温一次,保持体温恒定在36℃~37℃。当早产儿有青紫或奶后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另外,早产儿的体位取平卧位,不用枕头。

2、各种维生素的补充。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A、B、C、E、K、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开始补充,最好有母乳,初乳中各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蛋白质、脂肪酸、抗体的含量都高,正好适合快速生长的早产儿所需用。如母乳不足,则采用早产儿乳粉。

早产宝宝的强壮计划

在怀孕37周之前出生的都是早产宝宝。早产儿发育尚未成熟,体重多在2500克以下,即使体重超过2500克,器官、组织的发育也不如足月儿那样成熟。

早产宝宝“不成熟”的“后果”

医生指出,一般上,早产宝宝的各个器官都发育不成熟,尤其是脑部、肺部、肾部与大肠小肠……

脑部不成熟:造成脑部发育比较缓慢,进而造成他智商较低,社交能力较差。由于脑部不成熟,也可能会造成大脑性麻痹(Cerebral Palsy ),影响智商。

肠部不成熟:如果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生长在肠部里的细菌会导致肠部破裂,然后细菌就会跑进宝宝身体的其他部份,这可能会造成宝宝离开人世。

肺部:容易感染与肺部有关的疾病,有些疾病甚至一生都摆脱不了。另外,他的呼吸也会出现问题,如在婴儿时期会突然停止呼吸。

眼睛:眼膜出现问题,形成白内障。

皮肤:红肿、溃疡,问题比较少。

医生续指出:“虽然如此,这仍需视乎早产宝宝诞生的日期有多早。如果宝宝是在第26周就呱呱落地,他拥有很高的机率出现上述的问题。

如果是在第28周至第33周之内诞生的宝宝,出现上述问题的机会是比较少。然后,如果是在第34周或以后才诞生的宝宝,问题会更少,因为他的身体发育已接近足月儿宝宝的成熟度。”

让早产宝宝“追上”足月儿

所以,早产宝宝在0至1岁之内必须加强营养,积极防病,细心耐心地护理如下:

1)保温。室温在24℃~26℃,湿度在55%~65%,室内放一个可蒸发的水盆,空气干净清新。衣被要求软、暖、轻,在小包被外两侧放热水袋,对早产儿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移动。每4~6小时测体温一次,保持体温恒定在36℃~37℃。当早产儿有青紫或奶后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另外,早产儿的体位取平卧位,不用枕头。

2)各种维生素的补充。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A、B、C、E、K、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开始补充,最好有母乳,初乳中各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蛋白质、脂肪酸、抗体的含量都高,正好适合快速生长的早产儿所需用。如母乳不足,则采用早产儿乳粉。

3)预防感染。早产儿室避免或不让闲杂人员入内。接触早产儿前任何人(母亲和医护人员)须洗净手。接触孩子时,大人的手应是暖和的,不要随意亲吻、触摸。早产儿的用品要消毒、要干净,桌面床面保持整洁。母亲或陪人感冒要戴口罩,如腹泻则务必勤洗手,或调换人员进行护理。

还有,如果能力许可,父母在早产儿一岁以内时,最好能每一个月到医院儿科保健门诊去检查一次,两岁以后可以两到三个月去检查一次,以得到儿科医生的指导。

给早产儿出院后的科学喂养

美国早产儿喂养临床研究专家卡文尔JD博士曾在北京接受《健康报》记者采访时谈到,美国很多早产儿也面临生长落后等问题,在出生后最初几年,需要加 速追赶由于早期营养不足而落后的生长,这就是医学上所称的“追赶性生长”。医生通常会根据早产儿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和营养需求,给予喂 养指导。住院期间,会提供高能量高营养的院内配方或母乳加母乳强化剂进行喂养;出院后,根据个体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医生会建议妈妈们选择母乳加母乳强化 剂或专业的出院后配方作为过渡,以帮助早产儿实现适宜的“追赶性生长”。

目前,我国很多早产儿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住院期间,医务人员会提供适合早产儿的院内配方进行喂养;出院后,需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同时兼顾出 院后特殊营养需求以实现追赶性生长,并注意避免能量的过度摄入。那么,什么才是早产儿适合的喂养方案,在喂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母乳是早产儿首选的理想食物。为满足早产儿某些特殊的营养需求,目前国际上推荐母乳加母乳强化剂喂养。例如,纯母乳喂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摄入的包括蛋白质在内的许多营养素以满足他们生长所需,帮助解决生长速度较慢等问题。

而对于那些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则建议妈妈使用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粉喂养。这种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粉是根据早产儿出院后的特殊营 养需求而设计的,是营养水平介于院内配方和足月配方之间的专业过渡配方。其能量密度、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平都更加合理,且其安全的潜在肾溶质负荷, 可以帮助降低早产儿的肾脏负担,加之较低的渗透压,也帮助提高早产儿胃肠道耐受,可以帮助纠正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不足。此类配方在国外发达国家作为配方奶 粉喂养的早产儿出院后标准喂养方式来推行。国外权威机构———欧洲小儿胃肠、肝病和营养学会(ESPGHAN)也强调了早产儿使用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粉喂养 的重要性。

需要特别提醒妈妈们,早产儿出院后,不应继续喂养院内配方奶或直接喂养常规足月儿配方奶。这是因为,若继续使用能量密度较高的院内配方奶喂养, 可能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的过度摄入,如维生素A和D 等。若直接喂养足月儿配方奶,可能无法满足早产儿出院后追赶性生长的特殊需求。所以,为帮助早产儿实现适宜的追赶性生长,出院后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制 订和采用适合早产儿的不同阶段生长发育需要的科学喂养方案,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早产儿出院后如何喂养

美国很多早产儿都面临生长落后等问题,在出生后最初几年,需要加速追赶由于早期营养不足而落后的生长,这就是医学上所称的“追赶性生长”。医生通常会根据早产儿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和营养需求,给予喂养指导。住院期间,会提供高营养的院内配方或母乳加母乳强化剂进行喂养;出院后,根据个体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医生会建议妈妈们选择母乳加母乳强化剂或专业的出院后配方作为过渡,以帮助实现“追赶性生长”。

在临床,我们也经常遇到家长咨询早产儿喂养的问题。在此我想对早产儿的喂养做一些解释,以供家长参考。我国的早产儿也面对同样问题,由于出生时营养物质储存少、胃肠道功能不成熟,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有特殊的营养需求。特别是出生时胎龄较小或体重较轻的早产儿,常因为许多与早产相关的疾病而不能很好的肠内营养,出生后的生长不足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其今后的体格发育,还会影响其智力的发育。因此,早产儿出院后的追赶生长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出生后的第一年。

为了补偿出生时已经存在或出生后早期发生的营养缺失,并支持其出院后的追赶生长,早产儿常需要加强的营养支持,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在我国,住院期间医务人员都会提供适合早产儿的院内配方进行喂养;但出院后的喂养,在国内尚未有系统的指导和监测方案。多数婴儿只能喂以足月儿配方乳,这可能无法满足某些早产儿出院后追赶性生长的特殊需求;而如果继续使用能量密度较高的早产儿院内配方乳的话,又可能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的过度摄入。那么,什么才是适合早产儿的出院后的合理喂养方案,在喂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母乳仍然是早产儿首选的理想食物。为满足早产儿的某些特殊的营养需求,目前国际上推荐母乳加母乳强化剂喂养。

而对于那些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则建议妈妈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粉喂养。这种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粉是根据早产儿出院后的特殊营养需求而设计的、营养水平介于早产儿院内配方和足月儿配方之间的专业过渡配方。其能量密度、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平都更加合理,且其安全的肾溶质负荷和较低的渗透压,可以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帮助纠正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不足。此类配方在发达国家作为配方粉喂养的早产儿出院后喂养方式已有10来年的历史。权威机构--欧洲小儿胃肠、肝病和营养学会(ESPGHAN)也强调了早产儿使用出院后专用配方粉喂养的重要性。

所以,为帮助早产儿实现追赶性生长,出院后应经常去医院咨询新生儿或儿保医生,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制定和采用适合早产儿的不同阶段生长发育需要的科学喂养方案,为你的宝宝打下坚实基础。

早产对胎儿的影响都是有哪些

1 出现早产的时候,婴儿的男的长成,发育还不是很健全,会造成胎儿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胎儿死亡,所以所以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及早的预防早产的出现,早产儿出现发育不良的症状。

2 早产儿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因为早产儿她的免疫系统不是很健全,肾脏也不是完全的很成熟,这时候提早脱离母体,就会造成胎儿的呼吸窘迫窒息,影响肺功能的正常协调会导致神经系统的异常,甚至出现败血症。

3 出现早产儿时体温会不受控制,这时应该把早产儿放到保温箱内,来调节体温,一般早产儿的体温都会很低,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它的保暖工作,如果不注意就会引起早产儿发生肺出血的症状。

早产儿面临三大生长挑战

面对全世界范围都日益增高的早产儿发生率,全球著名新生儿营养学家、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儿科新生儿分部副教授卡韦尔博士指出,早产儿要面对三大生长挑战,因此必须进行科学的追赶性成长。

卡韦尔在近日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举办的早产儿院外喂养对策学术论坛上介绍说,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更容易面临营养缺乏以及宫外生长迟缓的危险,其中生长障碍、骨矿物含量不足、神经精神发育受限是早产儿出院后所面临的最主要的“三大成长挑战”。基本上出生以后一年到一年半之内的时间,对早产儿的神经发育来说非常重要。这个期间之内应该尽量努力,保证他们良好的生长。如果出生后一年或两年没有实现追赶性生长,早产儿就失去了追赶性生长的机会,神经以及体格发育可能需要面对更多问题。

对那些进行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卡韦尔博士说:“我们首先推荐早产儿母乳喂养,但是要结合一些辅助方法保证营养。无论是住院期间还是出院后,对于某些早产儿来说,如果只使用母乳喂养很难满足所需的营养水平。在美国,我们建议妈妈在母乳当中加母乳强化剂,在没有母乳强化剂的地区,则应使用出院后配方奶和母乳每日交替结合喂养。”

“而对那些无法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早产儿,我们会分住院期间和院外不同时期,推荐早产儿使用不同的配方奶进行喂养。”卡韦尔博士强调。

据悉,我国目前早产儿数量占新生儿出生总数的8%到10%,其中20%至30%的早产儿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损伤,甚至影响今后的生存质量。(新华网北京5月1日专电)

新生儿眼底筛查有必要么

宝宝的健康问题是每个父母所挂念所关心的,宝宝健康,爸爸妈妈就开心,针对这个眼底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宝宝的眼睛是一辈子的问题,早检查早发现问题的话就早治疗,就算没有,也爸爸妈妈心中落个踏实。

早产儿出生时眼底(视网膜)血管没有发育成熟,出生后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容易发生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出血,视网膜脱离最终失明。这种病变发生以后,孩子不可能表现出眼睛外观不正常,因为眼底的病变,外观上看不出来,所以家长也容易疏忽。

也就是说早产儿容易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约10%),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儿童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儿可以保持良好的视力。一旦错过治疗时间窗,发生视网膜脱离。即使手术,效果不佳,患儿很可能完全失明。

在2004年,卫生部就颁布了一个早产儿用氧指南和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指南。根据这个《指南》,所有的早产儿,只要体重低于2千克,在37周以前出生的,都应该在眼科医生那儿进行眼底检查。原因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治疗有一个时间窗,如果发现不及时,治疗晚了,就会造成永久的损害,甚至失明。

护理早产BB 4点要放心上

一、早产儿有哪些缺陷?

1.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

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对于外界温度的变化难以适应。

2.肠胃发育不完全

早产儿的肠胃发育不完全,孩子很难摄入充足的热量来维持自身的体温。

3.汗腺功能不足

早产儿的汗腺功能不足,胎龄小于32周出生的宝宝不会正常出汗。

4.容易出现呼吸系统问题

早产儿容易出现呼吸系统问题,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而且也容易患上吸入性肺炎。

5.中枢神经系统较差

早产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较差,容易出现脑室出血等问题。此外,早产儿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会比较迟钝,吸吮吞咽的能力也较差,所以喂养起来会比较困难。

6.免疫力较低

早产儿的免疫力比较差,很容易受到感染而导致生病,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

二、早产儿该如何护理?

1.饮食上要循序渐进

早产儿在饮食问题上应该做到循序渐进,不宜大量进食,不宜突然添加多种食物。而且,家长应该耐心喂养,才能保证孩子正常进食和全面吸收营养。

2.定期回院检查

早产儿必须定期回院检查,包括对听力视力、黄疸功能、肠胃功能、心肺正常等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

3.不要过分刺激孩子

家人在和孩子玩耍逗乐的过程中,不宜过分刺激孩子,力度不要太大,尽量不让孩子过于兴奋。

4.保持空气清新流通

早产儿应该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家长要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和流通性,定期做好清洁卫生工作,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

早产儿定义

在了解早产儿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妊娠期,妊娠一般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从女性停止月经那天开始算起,约280天为妊娠期,怀孕前12周是早期,中期是孕13周至27周末,晚期就是孕28周直至分娩,妊娠满37周至42周为才算是足月妊娠。因此在37周前出生的婴儿都被认为是早产儿,不满32周为早早产,不满28周为超早产。早产儿就是提早出生,由于其体内各个器官尚未完全成熟,没有那么容易适应环境,因此其一出生就可能要面对诸多的并发症和长期的健康问题,这也是父母所忧心的问题。

早产儿的出现跟孕妇的关系很大,女性在怀孕前,年龄过小过年龄过大、体重不够、怀孕间隔太密、多次的人流等问题对早产都有一定的影响;孕妇在怀孕期间的一些不良的生活行为,例如营养不良、滥用药物、过度劳累、情绪不稳,容易急躁、抽烟、喝酒等;或是女性在怀孕期间,受到感染,常发烧感冒,胎盘早期剥离,早期破水或羊水量异常等。这些原因都易造成早产的出现,而早产儿出生后,父母应该尽早为宝宝做好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治疗,以免以后出现更多的问题。

在很多父母眼里,早产儿一般都不能存活,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早产儿都存在危害的,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使早产儿的存活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如果是想早产儿以后能够健康成长,那么父母和各科医生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家长应该听从医生的指导,在宝宝出生后进行早期的干预,为宝宝以后的健康生活奠定基础。

相关推荐

小儿脑瘫的初期症状表现有哪些

小儿脑瘫的初期症状表现有哪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早产儿主要是指孕期还没有达到足月就出生的新生儿,早产儿是因为提前了很多,所以犊镇器官和指标都没有发育完全,那么身体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早产儿容易患上非常多的先天病情,有一些孩子容易患上先天性的脑瘫,这主要是因为早产儿没有及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造成大脑缺氧的时间过长,还因为其他疾病所造成的脑瘫病情。 早产儿因为身体指标不健全,非常容易出现小儿脑瘫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孩子的智力发育比较迟缓,新生儿迟迟不能够睁开眼睛,他们的四肢以及大脑也不能够正常的活动,

早产儿会有什么问题出现 败血症

由于早产儿出生较早,身体免疫差,容易出生全身性感染而引起败血症,多数败血症会由于不明原因的局部感染加重后,导致全身感染,使早产儿出现体温升高,吃奶不好、吃奶不好、不哭不闹。

早产怎么预防 早产对宝宝的危害

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公克的宝宝,属于「低出生体重」,若低于1,500公克的宝宝,是「极低出生体重」。要注意的是,早产儿出生时的体重越低,就代表可能会发生越多发育上的问题,所以若遇到可能发生早产的危机时,医师会想办法让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多待一些时间,以争取时机做些必要的处置。 早产儿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呼吸窘迫、疝气、黄疸、视网膜病变、脑室旁白质软化症、听力障碍、肠胃功能不佳等,甚至可能出现较严重的脑室出血合并症,若严重的话会导致脑损伤。早产除了可能造成新生儿死亡外,还可能会发生各种急性、慢性的健康问题,令

早产儿视力发育怎么测

1.视力检查 早产宝宝视网膜血管发育往往不成熟,这种情况称为“早产儿视网膜病”,是导致婴幼儿视力损伤和失明的重要原因。对于在孕34周以下出生,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或出生后有吸氧史的早产宝宝,在生后4—6周应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可避免或减轻宝宝日后视力异常的出现或程度。 2.为什么早产儿需要做眼底检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能导致婴幼儿失明的严重疾病,多发生在孕周少于37周或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新生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早产儿中发病率15%~30%,盲童中有1/3为本病所致。

早产儿奶粉要吃多久

1、早产儿奶粉要吃多久 早产儿奶粉是一种对特殊人群、特殊时期适用的奶粉(仅食用20-30天)。在国内产科现有的环境条件下,早产儿食用专用奶粉。早产儿奶粉中需要含有脂肪酸,尤其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ARA(花生四烯酸),这些成分有助于早产儿的发育。早产奶粉的特点是能促生长。 2、早产儿喂养小常识 对于早产儿而言,还是应该以母乳为主,可考虑满5个月以后再添加,平时注意补充鱼肝油即可,如果母乳不够要及时添加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粉,新生儿专家建议早产儿在出生后一年到一年半之内,应该根据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

早产儿营养及喂养标准

早产儿的营养及喂养: 目前各界较重视,一般主张早喂养,使其生理体重下降时间缩短,或程度减轻,低血糖率发生减少,血胆红素浓度相对减少。一般生后6~12小时开始喂糖水,24小时开始喂乳,体重过低或一般情况较差者,如曾发生紫绀、呼吸困难或手术产者,可适当推迟喂养,静脉补液。 哺喂方法: 按早产儿成熟情况不同而异,对出生体重较重的、吮吸反射良好的,可直接哺乳,反之用滴管或胃管喂养。 摄入量随早产儿出生体重及成熟程度而定,可参考早产儿摄入量计算公式。 出生10天内早产儿每日哺乳量(ml)=(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

关于早产儿脑瘫的相关常识介绍

早产儿脑瘫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1、照料困难。在抱患儿或为其穿脱衣服或洗澡时,四肢或躯干易变得僵硬,或有的患儿全身松软无力,完全不能使自己保持在某一体位,故为其穿衣、洗澡等活动难于进行。 2、出现不自主运动。这常发生于1岁以后,表现为不受控制的肢体和面部的怪异的动作。 3、患儿仅有少量的运动,身体松软无力,俯卧位悬空抱起时呈倒U字型,小儿脑瘫早期表现是看不出异常。 4、出生后窒息明显,呼吸延迟出现是脑部损伤的一个常见原因。 5、运动发育明显延迟,如抬头、坐位或移动等动作较其他孩子出现晚。 6、运动呈异常的运

早产儿成年后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据报道,早产儿出生时体重较轻,成年后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研究称,早产儿在成年后发生胰岛素抵抗并发展为糖尿病的概率是普通婴儿的4倍。但是他们成年后的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相同。 实验监测早产儿出生后13年内的新陈代谢情况,结果表明,早产儿患代谢紊乱的风险更高。在100名出生时体重较轻的早产儿中,26%有血糖异常的症状;但在正常婴儿中只有8%。 研究人员称,实验呈现此结果是因为,早产儿最重要的肌肉形成阶段是在子宫外完成的。了解此类风险后,大家需要密切注意早产儿不同成长阶段的代谢情况。

怎样避免早产

胎儿在母体的时间一般是10个月,如果胎儿在7个月或者7月就生产出来就属于早产的情况,对于早产这种情况是有好有坏的,如果母体本身存在疾病,我们通过剖腹产的方法将胎儿及时的诞生下来是很好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即所谓“瓜熟蒂落”。 每一个妊娠的妇女都希望能生一个足月健康的孩子,但有的怀孕尚未足月,就“瓜不熟而蒂早落”提前分娩,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早产。 在正常情况下,胎儿都在280天左右(即38~42周)降生,称为足月产。 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定义,在怀孕29~37周之间发生的分娩为早产。早产儿的体重一般在1

早产儿会有什么问题出现 皮肤感染

皮肤疱疹是早产儿常见的皮肤感染,通常是由于皮肤损伤、皮肤护理不周所引起的。 处理:一般的少数疱疹可以用75%的酒精擦拭皮肤达到治愈的效果,如果是全身性的疱疹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黄连素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