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会有什么问题出现 皮肤感染
早产儿会有什么问题出现 皮肤感染
皮肤疱疹是早产儿常见的皮肤感染,通常是由于皮肤损伤、皮肤护理不周所引起的。
处理:一般的少数疱疹可以用75%的酒精擦拭皮肤达到治愈的效果,如果是全身性的疱疹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黄连素等药物。
早产儿的六大合病症
1.心血管疾病:若早产儿肺部问题逐渐好转时,会因动脉导管尚未关闭,而有多的血量自主动脉经由动脉导管流至肺,造成心脏衰竭及肺功能变差。
2.呼吸系统疾病:因早产儿的肺部发育不全,因此会造成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部分体重极低的宝宝也会有呼吸窘迫症候群,而有呼吸急促、发绀的现象。
3.肠胃系统疾病:早产儿容易有营养吸收不良的毛病,因此最好喂以母奶;即使不得已要以配方奶替代,也最好采取少量渐近式的喂食方式。此外,有极少部份的早产儿会发生坏死性肠炎,需要特殊的治疗。
4.周脑室及脑室内出血:因早产儿脑室构造不成熟,血管构造相当脆弱,很容易易因脑压升高,而破裂出血。一般可分为四级,若是轻微出血,且未造成脑室扩大,多半会由脑自行吸收。但是若因大量出血,造成脑室扩大或扩及脑组织,就有可能影响神经功能,造成动作发展迟缓或行为障碍。应于出生后,作脑部超音波,若有问题则需定期追踪检查。
5.视网膜病变:早产可能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正常发育受阻,而造成眼部发育不良,较易有近视等问题,应至儿童眼科追踪检查。
6.感染问题:早产儿因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较没有对抗病毒的能力,非常容易受感染,而且一旦感染很容易造成败血症,甚至于脑膜炎,需要特别注意。
早产儿黄疸正常值
早产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呢?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早产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孩子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早产儿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 24小时内出现黄疸。
早产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具体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那么,早产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早产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只要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 /dl)即为正常。另外,生理性黄疸的孩子除了皮肤黄染外,在食欲和精神方面都没有多大影响,而且一般在一个月内症状就会自动消除。病理性黄疸的孩子不但有皮肤变化,通常还又哭又闹又拒奶,这种情况下家长必须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接受治疗,否则可能会引发核黄疸,后果非常严重。
早产儿会有什么问题出现 败血症
由于早产儿出生较早,身体免疫差,容易出生全身性感染而引起败血症,多数败血症会由于不明原因的局部感染加重后,导致全身感染,使早产儿出现体温升高,吃奶不好、吃奶不好、不哭不闹。
早产儿智力
医生建议家有早产儿的父母,应从孩儿一出生就开始注意观察、了解早产儿的动作、智力发展,以便在问题出现时可以求医,作出适时的补救,将伤害减至最轻。
然而,父母必须谨记的是,早产儿的心智发展,必须以矫正年龄来评估(矫正月龄=出生后月龄-(40-出生时孕周)/4)。例如:孕周只有32周的小宝宝,现已出生3个月,他的矫正月龄=3-(40-32)/4=1个月。这时可将孩子的身高、体重和头围与正常婴儿生长曲线表中1月龄进行比较。矫正月龄使用到孩子满24个月(2岁)时。
英国医生认为:给早产儿补充盐分对婴儿身体和智力发育非常有益,而且这种益处可一直持续到十来岁。
一般,和足月生的婴儿相比,早产八周或八周以上的小婴儿会在尿中流失更多的钠元素,因此,给早产儿在头两个星期补充盐分已成为医院的常规做法。他们对两组早产儿进行了为期13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在生出后补充盐分的婴儿,在智商测验中的得分要比没有补充盐分的婴儿高出13%。
此外,他们在记忆力和语言方面的测试也表现得更为出色。医生们注意到,这些婴儿只是在出生头两周里补充了盐分,随着钠元素流失现象的消失,这些婴儿再也没有补充过盐分,但那时摄取的钠元素却对他们今后的身心发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早产儿易出现哪些问题呢
1、感染问题
早产儿因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较没有对抗病毒的能力,非常容易受感染,而且一旦感染很容易造成败血症,甚至于脑膜炎,需要特别注意。
2、心血管疾病
若早产儿肺部问题逐渐好转时,会因动脉导管尚未关闭,而有多的血量自主动脉经由动脉导管流至肺,造成心脏衰竭及肺功能变差。
3、呼吸系统疾病
因早产儿的肺部发育不全,因此会造成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部分体重极低的宝宝也会有呼吸窘迫症候群,而有呼吸急促、发绀的现象。
4、肠胃系统疾病
早产儿容易有营养吸收不良的毛病,因此最好喂以母奶;即使不得已要以配方奶替代,也最好采取少量渐近式的喂食方式。此外,有极少部份的早产儿会发生坏死性肠炎,需要特殊的治疗。
5、视网膜病变
早产可能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正常发育受阻,而造成眼部发育不良,较易有近视等问题,应至儿童眼科追踪检查。
6、周脑室及脑室内出血
因早产儿脑室构造不成熟,血管构造相当脆弱,很容易易因脑压升高,而破裂出血。一般可分为四级,若是轻微出血,且未造成脑室扩大,多半会由脑自行吸收。但是若因大量出血,造成脑室扩大或扩及脑组织,就有可能影响神经功能,造成动作发展迟缓或行为障碍。应于出生后,作脑部超音波,若有问题则需定期追踪检查。
关于早产儿常出现的问题
呼吸器官问题
相较于足月的新生儿,早产儿出现的合并症相对多,尤其以呼吸道疾病最为严重。根据统计,体重低于1000公克的早产儿,约有一半以上需要靠呼吸器维持呼吸,陈桢瑞医师指出,这是因为肺泡的第二型上皮细胞,要在怀孕34周后才会开始分泌肺泡张力素,肺泡张力素是胎儿出生后,让肺泡能像气球般扩张交换气体的重要物质,一般34周前的早产儿因为缺乏此张力素,容易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候群,在治疗上便需要插气管内管,给予高浓度氧气正压呼吸。
另外,早产儿也因为脑部的发育尚未成熟,常常发生呼吸暂停的现象。此时需要外在的剌激才会回复自发性的呼吸,一般会视病情需要用药物或是高浓度氧气正压呼吸的方法来治疗。陈桢瑞医师提醒,长时间使用高浓度氧气正压呼吸治疗,可能存有某些潜在的危机,如:压力造成肺实质纤维化病变、气胸、肺部感染;还有因为使用氧气浓度过高,其氧分子的毒性也易引起视网膜病变、剥离或出血而影响宝宝未来视力。
心脏问题
正常胎儿的动脉导管在出生前需保持开放,以维持主动脉到肺动脉间的血流,一般足月生产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会自行关闭这条通路,但早产儿动脉导管持续开放的机会较大,容易引起肠胃道缺氧、肺部高压,甚至引起心脏衰竭等并发症,此时必须要用药物或开刀的方法来使其关闭。
早产儿智力评估
早产儿智力会低下吗?宝宝发育不全就出生了,真的会影响日后智力吗?在此,建议家有早产儿的父母,应从孩儿一出生就开始注意观察、了解早产儿的智力发展,以便在问题出现时可以及时求医,作出适时的补救,将伤害减至最轻。那么,早产儿智力如何评估?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父母必须谨记的是,早产儿的心智发展,必须以矫正年龄来评估(矫正月龄=出生后月龄-(40-出生时孕周)/4)。例如:孕周只有32周的小宝宝,现已出生3个月,他的矫正月龄=3-(40-32)/4=1个月。这时可将孩子的智力发展状况与正常1月龄婴儿进行比较。矫正月龄使用到孩子满24个月(2岁)时。
早产宝宝应该如何护理
1、 保暖 早产儿的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不能稳定维持正常体温,很容易随着环境温度改变出现体温变化,合理保暖对于他们尤其重要。室温应保持在24-26℃,空气干澡会造成早产儿水分挥发过多,所以应保持相对湿度55-65%,体重越轻,环境温度应越接近于早产儿体温,勤量体温,维持宝宝体温在36-37℃。
2、 喂养 早产儿胃容量小,消化能力弱,易发生溢奶、呛咳、呕吐、腹胀、腹泻等。母乳易于消化,营养均衡,有吸吮能力的早产儿应尽早哺乳。如无母乳,应喂早产儿专用配方奶,少食多餐,由稀到浓,由少到多,尽量根据宝宝的作息时间予以喂养。早产儿过早离开母体,因为母乳中缺乏维生素,生后易出现新生儿出血症,故应在生后及时补充维生素K及其他多种维生素。
3、 皮肤护理早产宝宝应该如何护理 早产儿皮肤薄嫩,容易破损感染,应注意清洗、洗后涂少许润肤油,特别注意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会阴等部位的清洁护理。早产儿脐带脱落多较足月儿晚,应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通常比足月儿持续时间长,黄疸程度也较重,一般多在一月内退黄。父母与早产儿的皮肤接触还可从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刺激宝宝的皮肤感觉,可于清洗后进行轻柔抚触。
4、 环境要求 早产儿视听觉发育不成熟,喜暗好静,应减少声光对早产儿的影响,房间内光线不宜过强,避免灯光直射宝宝眼睛,防止视网膜损伤。保持安静,尽可能集中操作,动作轻柔,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和干扰,尽量提供宝宝完整的睡眠时间,不宜使其突然惊醒,尽量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
产后会出现哪些问题 容易引发感染
由于产后的妈妈出现盆底肌肉功能障碍,致使粘膜变薄,最终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发生感染的机会变会增加。
早产儿容易得哪些病
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感染性肺炎是早产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新生儿的肺炎可以是吸入性的、自然感染,还可以是继发性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之后的感染。
除此之外,脐部感染、皮肤感染、口腔感染、消化道感染,都是早产儿容易患上的疾病。
早产儿不能忽视六种疾
1.心血管疾病:
若早产儿肺部问题逐渐好转时,会因动脉导管尚未关闭,而有多的血量自主动脉经由动脉导管流至肺,造成心脏衰竭及肺功能变差。
2.呼吸系统疾病:
因早产儿的肺部发育不全,因此会造成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部分体重极低的宝宝也会有呼吸窘迫症候群,而有呼吸急促、发绀的现象。
3.肠胃系统疾病:
早产儿容易有营养吸收不良的毛病,因此最好喂以母奶;即使不得已要以配方奶替代,也最好采取少量渐近式的喂食方式。此外,有极少部份的早产儿会发生坏死性肠炎,需要特殊的治疗。
4.周脑室及脑室内出血:
因早产儿脑室构造不成熟,血管构造相当脆弱,很容易易因脑压升高,而破裂出血。一般可分为四级,若是轻微出血,且未造成脑室扩大,多半会由脑自行吸收。但是若因大量出血,造成脑室扩大或扩及脑组织,就有可能影响神经功能,造成动作发展迟缓或行为障碍。应于出生后,作脑部超音波,若有问题则需定期追踪检查。
5.视网膜病变:
早产可能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正常发育受阻,而造成眼部发育不良,较易有近视等问题,应至儿童眼科追踪检查。
6.感染问题:
早产儿因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较没有对抗病毒的能力,非常容易受感染,而且一旦感染很容易造成败血症,甚至于脑膜炎,需要特别注意。
为什么早产儿难养
早产儿,顾名思义即早于预产期就出生的婴儿,这样的婴儿在还未发育成熟的时候就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母体,离开了熟悉的营养、温度环境,因此也面对着隐病、致残、死亡的危险。早产儿之所以难养,因为他们生来就有几个方面的不足。
1.维持体温
早产儿由于发育未成熟就出世,所以体内并未形成良好的体温调节机制,脂肪薄,难以保存体温,而且早产儿自身新陈代谢慢,肌肉活动较少,也导致他们不能有效产生热量,从而体温偏低。
早产儿的汗腺又没有良好的发育,外界温度过高的时候,早产儿又不能正常排出体内热量,导致发热。
2.正常呼吸
早产儿体内呼吸系统发育不良,呼吸过浅,节奏过快,有间歇性停止呼吸的现象。早产儿哭声无力低弱,肺叶扩张不完全,早产儿会出现皮肤青紫的症状。由于呼吸较弱,气管中的粘液也不容易通过咳嗽排出,容易反吸入胃中导致肺炎。
3.消化功能
早产儿的胃部较小,胃容量也相对较小,喂奶时会出现吐奶和呛奶的现象,容易引起肺炎。早产儿吮吸,消化能力都比较弱,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4.肝脏功能
早产儿的肝脏功能还不够健全,肝脏合成代谢所需要的酶和蛋白含量较低,易导致低蛋白血症,水肿。
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的时间较早,持续时间长,消退慢,情况较严重。凝血因子所需的维生素K较少,导致早产儿容易出血,出血后血液不易凝固。另外,维生素D和肝糖原也缺乏,易患低血钙、低血糖。
5.免疫功能
早产儿的免疫功能也不如正常生产的婴儿,对抗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所需的血浆丙种球蛋白含量底下,这导致即时是很细微的感染也能蔓延至全身。
而且早产儿皮肤薄嫩,更易感染皮肤疾病。早产儿在生产时使用急救工具,如输气管,也可能导致感染。
6.肾脏功能
早产儿的肾脏功能不健全,过滤率低,尿浓缩能力差,导致体重下降。腹泻一脱水,补水过多易水肿。早产儿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也比较低,容易致使药物中毒。
7.血液
早产儿的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等均低于正常生产婴儿的含量,而且出生时体重越轻,则上述指标含量越低。所以早产儿易患贫血,也容易出血。
8.神经系统
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因此常常伴有脑部发育不健全的情况。早产儿会因缺氧、感染、出血等情况造成脑细胞的损害,严重时会出现胆红素脑病,中枢系统感染。
早产儿黄疸正常值
早产儿黄疸是因为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者其他器官黄染,是早产儿时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早产儿血液中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可以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一般情况下黄疸现象的出现是在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通常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长到3—4周;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通常在24小时内出现。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早产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宝宝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早产儿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早产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早产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具体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早产儿的护理方法
胎龄越小,器官的缺陷和功能障碍对早产儿的生命和健康的危害就越大,出生后可能遇到的问题也越多,往往需要给予特别的监护,帮助其度过发育不足时期。早产儿所需要接受的监护与其出生时胎龄和体重密切相关。
保暖。
早产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差,因此出生后要特别注意保暖。为避免出现体温异常波动,早产儿室内温度保持在24℃为宜。早产儿所用的尿布、衣服及包被等,都应在火上烘烤后再使用;头上要戴帽子。
如果小儿胎龄太小,成熟度太差,要让他生活在保暖箱内为宜。保暖箱好似人造子宫,透明的外壳便于观察,箱体设置有可供手伸进去操作的窗口,保暖箱内的温度和湿度可以调节到最佳的需求状态。
喂养。
早产儿生长发育快,正确喂养十分重要。对早产儿来说,最好的营养物质仍是母乳。母乳的营养成分不会因提早结束妊娠而缺少。
为了减少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要早期喂食,刚出生时,可补充葡萄糖水,进食量和喂养次数视婴儿的饥饿和摄入情况而定。吸吮力好者,可直接开始哺喂母乳,最初每次不超过5~10分钟。若婴儿食欲好,吸吮又无疲劳现象,可逐渐增加哺乳时间。
预防感染。
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很易感染,要特别注意预防。
要避免亲友探望;家中人有感冒、皮肤感染及肠道感染的,都应与婴儿隔离;给小儿喂奶、换尿布前,都应洗手;婴儿的奶瓶、用具应天天煮沸消毒;床单、被褥应经常洗晒;居室要通风;应天天给早产儿洗澡、更换衣服,保持其皮肤清洁;喂奶应注意勿使奶吸入气管内;喂奶后要调换体位,防止发生肺炎;如发现皮肤生有脓包等感染现象,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