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拔罐和艾灸的顺序是什么

拔罐和艾灸的顺序是什么

拔罐和艾灸的顺序,一般是这样操作的,如果艾灸一段时间后,可能到了停滞期,那么近期就会艾灸和拔罐同上。如果近期很虚弱,那么就先拔罐,后艾灸,就是先用拔罐来铺垫一下,还是协助通络,治病,然后再用艾灸来补一补。

如果近期感觉上火严重,那么我就先艾灸,后拔罐,这样艾灸后,可以使用拔罐来灭灭火气。

有些人用艾灸治疗的效果并不好,要知道,艾灸并不是万能的,治疗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反复,也会有新的疾病生成,只是养生保健的一种方法。

拔罐,是把体内的湿毒全部拔干,是湿毒排除的一种方式。可是有的人刚刚出了一点水泡,就怕得不得了。赶紧到医院处理,且不知这样一处理,反而增加了感染的机会,该出来的湿毒还没有完全排除,应该继续拔罐,直到把身体内的湿气,毒气全部拔干。可是,很多人是出了水泡就停下来了,又给了湿毒继续繁衍生存的机会。

一般出水泡后,可以艾灸,就是就着水泡从这里补入元气,然后利用拔罐从这里排除湿毒。人排毒的路径不同,有的人喜欢在身体的上部,有的是下肢,无论哪种排毒方式,叫它出来,总比在身体内要好的多。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拔罐和艾灸的顺序,其实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一般只是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决定的,什么样的顺序或是方法对治疗疾病、对养生保健好了就怎么进行,一般是根组合来达到最好的疗效,也有的时候要根据个人的喜欢来进行。

睡前排湿气最快的方法

泡脚。

去除湿气常见的方法有刮痧、拔罐、艾灸、食疗、泡脚等方式,但刮痧、拔罐、艾灸几种方式,对人体的刺激较大,要是在睡前使用,容易影响到睡眠质量,并且夜间人体的消化功能减弱,使用食疗的方式同样会对睡眠质量造成影响。

而泡脚是其中刺激最小的一种排湿方式,并且足部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不仅排湿的效果较佳,对放松身体,促进睡眠也有一定功效,所以睡前排湿,大多使用泡脚的方式。

拔罐和艾灸能一起做吗 先艾灸还是先拔罐

一般来说,是先拔罐后艾灸,拔罐是通过对经络穴位或患处刺激,使患处周围的风寒湿邪聚集,并打开皮肤毛孔,然后再通过艾灸温通,更好的排出体内的邪气;如果是上火人群,也可以先艾灸后拔罐,通过拔罐来灭火气。

艾灸可以治疗乳腺增生吗

可以治疗。

根据中医辩证,乳腺增生多因肝郁气滞,痰湿阻络,冲任失调所致,艾灸对于乳腺增生效果很明显,还应该配合中医推拉手法,拔罐,刮痧等方法来综合调理。

乳腺增生艾灸的穴位有:乳根,膻中,阿是,屋翳,期门,少海,梁丘,太冲,丰隆,足三里,下巨虚,阳陵泉等穴位。

艾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距离皮肤5厘米左右悬灸,也可以使用灸罐灸,施灸时艾条轻轻围绕乳房回旋,或顺经络上下扫动。

艾灸和拔罐能一起做吗

拔罐和艾灸是能一起做的。

拔罐艾灸使用方式正确的话,一起做可以起到相互促进作用。但是,艾灸和拔罐不能在同一个部位做,不然会容易刺激肌肤,引起身体不适。

拔罐和艾灸真的可以同时做吗

拔罐和艾灸能一起做吗?

拔罐和艾灸是能一起做的。

拔罐艾灸使用方式正确的话,一起做可以起到相互促进作用。但要注意,如果是拔罐和艾灸不能在同一部位做。

拔罐和艾灸一起做的好处

拔罐主要是作用于皮肤表层,间接通过经络来调节五脏六腑平衡,因此局限性比较大,而艾灸是利用艾草的纯阳之性,灸考穴位的时候可以打通经络,渗透五脏六腑,对人体直接温补,调节阴阳平衡。拔罐后毛孔打开了再艾灸,能使药力更好的透过皮肤,沿经络传导,作用于患处,养生保健,防病效果更为显著。

先艾灸还是先拔罐

一般来说,是先拔罐后艾灸,拔罐是通过对经络穴位或患处刺激,使患处周围的风寒湿邪聚集,并打开皮肤毛孔,然后再通过艾灸温通,更好的排出体内的邪气;如果是上火人群,也可以先艾灸后拔罐,通过拔罐来灭火气。

艾灸的作用

1、调和阴阳

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

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时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法,它的作用有很多,疗法也有很多,艾灸可以根据不同的穴位选择不同的灸法,刺激的程度也会不同,选择不同的材料,艾灸的功效也会不一样。因此,选择艾灸时一定要根据身体的具体情况。

拔罐的作用

1、减压的作用

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2、温热作用

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

3、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因为拔火罐具有自家溶血的情况,所以拔火罐之后会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可以流遍全身,从而刺激各各器官,从而帮助器官增强活力,并且有助于集体组织的恢复。

小编结语:看了文章我们知道了,一般情况下,拔罐和艾灸是可以一起做的,但是,艾灸和拔罐不能在同一个部位做,不然会容易刺激肌肤,引起身体不适。所以这两者之间最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给身体足够时间恢复。

艾灸多长时间一次合适呢

艾条的主要作用是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对于多种疼痛性疾病都是有好处的,如痛经、偏头痛、胃寒疼痛、高血压等。

一般情况下,每天灸一次,每次灸30分钟即可,大约一周左右为一个疗程。需要注意的是,做艾灸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烧烫伤,皮肤距离身体有保持一定的位置,不能太近,以免烫伤,一般以局部感觉微微灼热为度。另外还要注意的就是,孕妇的下腹部不能艾灸,颜面部禁忌艾灸,做艾灸的时候精力集中。

可以的,每天三十分钟艾灸

一般情况下,可以灸一次,每次灸10~20分钟。

艾灸顺序: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也就是说艾灸的一般顺序是 :先灸背部,再灸胸腹部;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头部再灸四肢;就壮数而言,先灸少而后灸多,即由小逐渐增强;就大小而言,先灸艾炷小者而后灸大者,每壮递增。

艾灸注意事项:

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

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艾灸

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不要艾灸;

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灸;

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上文就是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艾灸多长时间做一次的,一般都是一周一个疗程的,如果是想要养生的话就必须要坚持一个星期的时间去使用艾灸的,而且每次艾灸的时间最好是十至二十分钟左右的,那样才可以发挥功效。

艾灸拔罐的先后顺序 拔罐注意事项

拔火罐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或10分钟之内,如果时间太长,拔火罐部位很可能出现起泡、破溃甚至感染。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除了疼痛部位的穴位要拔火罐外,还要在疼痛的相关穴位拔火罐,才能达到效果。如有的患者腰疼,可能还需要在腿部的穴位拔火罐。

如果上次拔火罐部位的紫红印记还没有完全消失,是不能在紫印部位连续拔火罐的,要更换到相关穴位。否则不但不能缓解疼痛问题,还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

拔罐后如果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淤血等,均属正常治疗反应。水泡轻者只需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较大时,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敷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

拔罐和艾灸能一起做吗

拔罐和艾灸是能一起做的。

拔罐艾灸使用方式正确的话,一起做可以起到相互促进作用。拔罐主要是作用于皮肤表层,间接通过经络来调节五脏六腑平衡,因此局限性比较大,而艾灸是利用艾草的纯阳之性,灸考穴位的时候可以打通经络,渗透五脏六腑,对人体直接温补,调节阴阳平衡。拔罐后毛孔打开了再艾灸,能使药力更好的透过皮肤,沿经络传导,作用于患处,养生保健,防病效果更为显著。

拔罐和艾灸能一起做吗

拔罐和艾灸是能一起做的。

拔罐艾灸使用方式正确的话,一起做可以起到相互促进作用。但要注意,如果是拔罐和艾灸不能在同一部位做。

先拔罐还是先艾灸 先艾灸还是先拔罐

原则上是先拔罐、后艾灸。不过特殊情况也可以先艾灸再拔罐。

拔罐后是可以艾灸的,而且配合着效果会更好。拔罐是针对经络穴位或是疼痛点进行刺激,能让痛点周围的风寒湿邪聚积一处,此时若再艾灸温通,能很好的将痛处的邪气排出。

除湿寒先刮痧还是艾灸

除湿寒建议先拔罐后艾灸。

一般情况下,拔罐以祛湿为主,艾灸以祛寒为主,刮痧以活血为主,因此想要除湿寒,不妨先拔罐再艾灸,拔罐是针对经络穴位或是疼痛点进行刺激,能让痛点周围的风寒湿邪聚积一处,此时若再艾灸温通,能很好的将痛处的邪气排出。

先拔罐还是先艾灸

原则上是先拔罐、后艾灸。不过特殊情况也可以先艾灸再拔罐。

拔罐后是可以艾灸的,而且配合着效果会更好。拔罐是针对经络穴位或是疼痛点进行刺激,能让痛点周围的风寒湿邪聚积一处,此时若再艾灸温通,能很好的将痛处的邪气排出。

拔罐和艾灸后都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大家记住:

拔火罐后的注意事项

1、拔火罐两小时后再洗澡

拔火罐时,有的人尽可能地延长拔火罐的时间,以为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然而专家提醒,拔火罐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或10分钟之内,如果时间太长,拔火罐部位很可能出现起泡、破溃甚至感染。

2、拔火罐要找准穴位

自己在家拔火罐,首先要讲究部位是否正确,拔火罐不只是哪里疼在哪里拔火罐,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除了疼痛部位的穴位要拔火罐外,还要在疼痛的相关穴位拔火罐,才能达到效果。如有的患者腰疼,可能还需要在腿部的穴位拔火罐。

3、紫印未消失不宜重复拔

如果上次拔火罐部位的紫红印记还没有完全消失,是不能在紫印部位连续拔火罐的,要更换到相关穴位。否则不但不能缓解疼痛问题,还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

4、防止感染

起罐后,皮肤局部如出现潮红、瘙痒,不可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就可消散。如果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淤血等,均属正常治疗反应。水泡轻者只需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较大时,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敷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

艾灸后的注意事项

1、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2、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是。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3、艾灸后不可以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况下,我都是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4、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相关推荐

艾灸治肩周炎怎么治疗 肩周炎艾灸注意

艾灸穴位要有较强的刺激感,每穴灸的时间要短,火力要促,可用艾柱或艾条灸,疼痛最明显处可刺络拔罐,肩周穴位可用中强刺激,在病变压痛处拔火罐,留罐20分钟,2-4日一次,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施灸期间应加强肩关节的功能锻炼,避免重体力劳动。 肩周炎艾灸后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无须处理,但治疗部位应避免受凉,受风。

湿气重怎么调理

1、艾灸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通过艾灸祛除体内湿气效果较明显,同时也可以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 2、艾叶泡脚:干艾叶10到15克,与5公斤冷水同煮,开后改小火10-15分钟关,能下脚时算起泡20-40分钟(有保温瓶的话,可在瓶中长的放半支、短的放两节艾柱,用开水泡5-10分钟后,再兑水泡脚)。水一定要没过脚踝,水温不低于35-42度。可连续泡3-5天(以后每星期1-2次即可),头天可多出点汗,后以微出汗则止。 3、针灸:温针灸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宣导阳气、除痹止痛之效。 4、拔罐拔罐

拔火罐和艾灸的区别在哪里

刮痧、拔罐、推拿、按摩,这些也都中医治病的一些方法,也都有它一定的治疗作用,这必须肯定的,但它们表层的东西,都在皮肤表层上动手脚,刮痧、拔罐也就疏通一下经络,泻一下表层的毒素,推拿、按摩可按方向的不同,有补有泻,但这些方法不能直接作用于五脏六腑,只能间接地通过经络来调节五脏六腑的平衡,所以它们的治疗局限性比较大。 艾灸不同,艾灸,用的艾草,它纯阳之性,点燃后阳上加阳,用它来烤穴位,能够打通经络,祛除体内寒湿,渗透进入五脏六腑,对它们进行直接的温补,调节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不仅如此,热力还能沿

治疗子宫寒的偏方

1、艾条温灸。一般选取两个穴位: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将艾条一端点燃,悬于施灸部位即可进行艾灸。每日熏烤30分钟,长期坚持就可以有效。另外还可以配合温灸盒使用。 2、隔姜灸。用艾条混合姜片温热子宫外部。要注意的,隔姜灸用的姜应选用新鲜的老姜,宜现切现用,不可用干姜或嫩姜。这个疗法需要每晚坚持,持续半年。 3、拔罐:在腰腹部正对着的背部进行拔罐,往下延伸到尾椎骨附近。每次拔罐要持续20-- 25分钟,每天拔两次,连续3天就能使宫寒症状明显减轻。 4、泡脚:将艾叶、肉桂

带脉不通怎么办

如果通过敲击的方法不能很好的通带脉,那么可以采取按摩、艾灸拔罐等方法刺激带脉,让其畅通,如: 取艾条1根,放入艾灸专用器具中,距离皮肤5厘米处,进行艾灸。以皮肤无灼痛感为佳。每天艾灸1次,每次10分钟。 功效:疏通带脉。 注意:艾灸结束后,不要立即洗澡或者受风,以免艾灸功效大打折扣。 使用玻璃罐或抽气罐拔罐3~ 5分钟,以局部发红为度,或采用闪罐法拔罐10~15下,以皮肤发红为度。

拔罐法能够治疗小儿遗尿吗

拔罐法能够治疗小儿遗尿吗? 拔罐治疗小儿遗尿1、穴位:中极、三阴交。小儿遗尿配气海、百会;成年月遗尿配关元、复溜、肾俞、膀胱俞。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或用针刺后拔罐法(百会只针灸,不拔罐).起罐后用艾条温灸5~20分钟,留罐5~15分钟.每日1次,5次为14个疗程。 拔罐法能够治疗小儿遗尿吗 效果: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显著。 拔罐治疗小儿遗尿2、穴位:肾俞、中极、关元、曲骨。 方法:采用指压拔罐法。先用一拇指按压上述各穴5~10下(逐渐加力),然后用拔火罐5~10分钟,每日1次。或拔罐后再加艾灸肾俞

拔火罐可以治痛经吗 痛经拔罐分型治疗法

经前或行经第1,2天,小腹胀痛拒按,甚则小腹剧痛而发生恶心,呕吐,伴随胸胁作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 拔罐疗法: 取膈俞,肝俞,次髎,中极和血海穴。采用刺络拔罐法,膈俞,肝俞两穴用梅花针叩刺出血,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之后拔罐,以局部有少量血点冒出皮肤为度,余穴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月经前数天或经期小腹自觉冷痛,得温热则疼痛减轻,按小腹感觉疼痛加重,经量少,经色暗黑或有血块,或有怕冷,疼痛。 拔罐疗法: 1.取太冲,肾俞,中

夏天开空调容易湿气重吗 如何去除体内顽固性湿气

多运动,运动不仅能促进胃肠蠕动,还可以促进汗液排出,带走体内的湿气,有利于气血循环,对身体的水份代谢、减轻湿气有不错的益处。 吃一些去湿气的食物,如绿豆、赤小豆、茯苓、薏米、山药、白扁豆、冬瓜、萝卜等,从饮食上进行一些祛湿调理。 配合艾灸拔罐艾灸拔罐有很好的疏通经络、散寒除湿的功效,对湿气比较顽固的,可以配合中成药来如参苓白术散、健脾丸、归脾丸等一起改善。

夏季湿气重的人该怎么调理呢

拔罐排出湿气 拔罐最好最快的除湿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为: 依次将火罐吸拔于背部,直至背部拔满为止,留罐约10-20分钟后取下火罐。 或者先用精油涂抹后背,再以走罐法分别沿着背部的膀胱经和下肢的膀胱经进行拔罐,重点在脾俞穴和三焦俞穴处来回走罐,直至皮肤潮红为止。 注意:在拔罐后30分钟以内不可洗澡或者接触凉水。 艾灸升阳化湿气 湿气容易困伤脾阳,导致体内痰湿加重,通过适量的艾灸可促进毛孔腠理的张开,将体内的余热和湿气排出。 主要可艾灸的穴位有:中脘、水分、神阙、足三里、胃俞穴、三焦腧穴等。 夏季艾灸时间不

拔罐法能够治疗小儿遗尿吗

拔罐治疗小儿遗尿1、穴位:中极、三阴交。小儿遗尿配气海、百会;成年月遗尿配关元、复溜、肾俞、膀胱俞。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或用针刺后拔罐法(百会只针灸,不拔罐).起罐后用艾条温灸5~20分钟,留罐5~15分钟.每日1次,5次为14个疗程。 效果: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显著。 拔罐治疗小儿遗尿2、穴位:肾俞、中极、关元、曲骨。 方法:采用指压拔罐法。先用一拇指按压上述各穴5~10下(逐渐加力),然后用拔火罐5~10分钟,每日1次。或拔罐后再加艾灸肾俞、关元穴。 效果:多年使用,效果甚佳。一般轻度遗尿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