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检前能吃东西吗
儿童体检前能吃东西吗
1、晨起空腹不排尿;
2、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3、抽血用于血常规及各项生化检查,抽血前不能进食;
4、X光胸透、心电图检查、血压、体温、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的检查。(心电图检查和测量血压前平静休息20分钟上。)
儿童体检,这些指标很重要
今年暑期,温医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接诊了近200个铅中毒的儿童,以学龄前儿童居多。铅中毒,又一次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何医生分析,容易引起铅中毒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儿童居住在铜加工的场地附近,尤其是在城郊接合部,有不少铜加工的家庭作坊,楼下做工,楼上住人,这在龙湾的梅头、瑞安的塘下比较突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儿童通过手的接触、空气吸入含有铅的粉尘,很容易导致铅中毒;
2.使用一种叫红丹(又名雪丹红)的痱子粉,这是一种含铅量非常高的矿物质;
3.用锡壶盛放料酒,锡壶含铅量也非常高。
对于城市孩子来说,儿童体内的铅主要来源于污染的空气、彩色玩具、蜡笔、水彩颜料、报纸等含铅物品,以及皮蛋、膨化食品和被农药污染的水果蔬菜等,尤其是路边经常出现的土质爆米花,其工具的盖子含铅量很高,这样制作出来的爆米花就含铅非常高。
铅中毒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临床表现为爱动、脾气暴躁、记性差、语言难以沟通等,严重的甚至可以说会毁了孩子的一生,因为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智力和记忆力,智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同龄儿童。
判断是否铅中毒,就是通过血铅检测。现在在体检中,血铅值的正常范围是“100以内”。何医生认为,其实,最佳的状态应该是“0”,最高也不能超过“30”,如果检测出来数值达到了50,则说明就有铅中毒的危险。总之血铅值是越低越好。而“100以内”的数据,是美国20年前就制定出来的,现在被发现是不科学的。
他提醒,如果发现孩子老说肚子疼、身高增长缓慢,家长就要当心了,最好带孩子做个血铅检测。另外,如果生活习惯、居住地发生了改变,比如搬家了,建议带孩子去测一下血铅。
目前治疗铅中毒,一些排铅药其实没有起到有效作用,反倒是食物会帮助排铅,比如生大蒜、西红柿等。目前市区有做血铅检测的医院有:温医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市儿童医院。
肝功能检测
当心胖孩子也患脂肪肝
受访专家:附一医儿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池美珠
前不久,池医生碰到了1例小年龄的脂肪肝患者:一名年仅11岁的小男孩,体重达到了120斤。因为肥胖,被家长带到儿科生长发育门诊看。结果,在做常规肝功能检查时,发现肝功能损害,进一步腹部B超检查发现还有脂肪肝,当时家长连说想不到。
与此同时,还发现该患儿微量元素也缺乏。家长很不解,明明是营养过剩了,还缺营养素吗?池医生介绍,其实,肥胖的孩子多有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容易引起微量元素缺乏。
在池医生的门诊中,营养、饮食行为问题几乎占了平时门诊儿童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孩子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也往往错过了在2岁内培养孩子饮食习惯的好时机。患上脂肪肝的肥胖儿童,归根到底还是与饮食习惯、缺少运动等因素有关。对于这样的孩子,饮食控制、均衡膳食、加强运动很重要。
血脂检测
预防高血脂,从小做起
受访专家:市儿童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张宇
高血脂的现象,容易出现在小胖墩群体中。
儿童出现高血脂后,虽然儿童血管弹性好,不会引起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但是时间久了,血管长时间在高血脂作用下,将导致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危险的增加。而且如果10岁就出现高血脂而不处理的话,20岁以后就可能发生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所以对高血脂的预防,应该从小做起。
张医生提醒,平时超重比较厉害的小胖墩,容易患上高血脂。
微量元素检测
缺锌的儿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受访专家:市儿童医院检验科主任 何卫
提到微量元素,不能不提锌。因为对于“补锌我选蓝瓶的”这句广告词,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吧。而对于微量元素的认识,相信不少家长也是从这句话开始的。
根据市儿童医院检验科的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8月份,他们总计检测了1620个儿童的微量元素,结果显示,缺锌的儿童有589例,占全部受检者的36.35%;缺钙的有170例,占10.49%;缺铁的有142例,占8.77%。
从中可见缺锌的儿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以下是微量元素的参考值:
铁(Fe) 7.52——11.82 mmol/L
钙(Ca) 1.55——2.1 mmol/L
镁(Mg) 1.12——2.06 mmol/L
锌(Zn) 76.5——170 umol/L
铜(Cu) 11.8——39.3 umol/L
铅(Pb) 0——30 ug/L
儿童体检有哪些具体项目
下的婴儿每2个月1次;1-3岁幼儿半年1次;3-18岁每年1次。
重点一: 铅是人体唯一不需要的微量元素,即使人体内有0。01微克铅的存在,也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因此,铅测定是儿童体检的重中之重。
重点二:血色素缺铁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影响认知能力,造成孩子行为怪异、多动。
重点三:锌、钙、镁。
重点四:骨龄测定。
儿童健康检查要点
孩子从一出生到青春前期,始终都处在一个较为迅速的生长发育过程之中,特别是婴儿期的孩子,在生理、心理、体格、智力等诸方面可以说每时每刻都或多或少地在发生着变化,有些变化甚至是细微的,以至于家长并不能意识到。也就是说,即便孩子已经出现了某些方面的问题,家长也很难发现。定期体检能够早期发现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研究表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成人疾病很多都始于儿童期;如果对孩子从小进行监测并早期干预,可大大降低其成年后的发病率。而营养不良、肥胖、近视、龋齿、贫血、心理卫生等健康问题在也少年儿童中也普遍存在;如果每年详细地进行一次体检,这些疾病都可以预防。因此专家建议,1岁至3岁的幼儿半年要体检一次,3岁至12岁的青少年应该每年做一次体检。
不同年龄段侧重不同
学龄前:对这个阶段的儿童应注重营养方面的检查,如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等。另外,慢性病(如咽炎、中耳炎)和先天性异常也是重点检查项目。
小学生:这一阶段要注重检查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不良习惯与身体健康是否有关。
儿童体检的两种方式
1、小儿生长发育监测是目前国际上采用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方法,6个月以内应每月进行一次,6-12个月每两个月进行一次,1-3岁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通过监测小儿体重增长、了解宝宝喂养、患病以及智力发育的情况,在喂养及护理等方面,做有针对性的指导。3岁以后,每半年到一年体检一次;6岁以后每年体检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可按照医生要求按时体检。
2、常规体检一岁以内进行4次体检,1-3岁每半年或一年作一次全面体检,3岁以后每年一次即可,并给予健康评价。同样,如遇特殊情况可按照医生要求按时体检。儿童体检的一般项目包括:内科(含体格发育水平的评估)、外科、五官科、智力测查、气质测评、听力筛查、视力筛查与视力测查、骨密度、肝功与乙肝五项、血常规、血铅、微量元素、尿常规、便常规等。在检查中若发现问题,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做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等。
儿童进入幼儿园应该做什么检查
儿童入园体检必检项目为:幼儿体格检查及评价、ALT+乙肝两对半、血常规、甲肝——IgM、胸透、心电图、血型;在园儿童体检项目为:幼儿体格检查及评价、血常规、乙肝表面抗体监测、甲肝IgM抗体监测、口腔涂氟防龋、听力筛查(纯音测听)、弱视斜视筛查(人工)、心理量表测试。望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积极推行儿童入园体检知情选择,实行入园体检知情选择单制度,严格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开展集体儿童保健服务。
一般都是这些项目,对于乙肝有的列入体检项目,可反对的人很多,很多人大代表都反对。
也有的幼儿园自己定标准:
幼儿体检项目为:肝功、澳抗、血色素、微量元素(含血铅)、智测、胸透、全面体检。
体检注意事项:幼儿肝功检查应为空腹。
关注宝宝成长做好相关体检
幼儿体检有哪些?
婴幼儿的体检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体格检查的对象儿童体检的对象是7岁以下儿童,重点是婴幼儿。
2、体格检查的次数年龄越小,体检次数越多。体检后要进行发育评价,发现缺点进行矫治,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一般可按以下时间进行。
1)新生儿:应在出生2、7、ll、28天进行体检,共4次。
2)婴儿期:应在3、6、9月龄和满1周岁时各检查一次,共体检4次。
3)1—3岁儿童每半年检查一次。
4)3—7岁儿童每年检查一次。
3、体检时的注意事项
1)使用统一体检表(卡、册);统一测量方法;统一评价和诊断标准。
2)体检时要耐心仔细地了解被查儿童的全面情况,重视询问与检查,并做出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3)筛查出体弱儿童立专案管理,针对疾病及时治疗。
4、体格检查的内容儿童体格检查内容包括问诊、体格发育测量及全身备系统的检查。
1)问诊询问出生年月日(公历),计算实足年龄。
2)各年龄段问诊重点新生儿问诊重点:母亲妊娠期健康情况,分娩情况,小儿出生后一般健康状况。重点为有无窒息、黄疽轻重、呕吐及惊厥史。婴幼儿期间诊重点:喂养情况(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辅食添加情况,断奶时间;有无佝偻病早期症状;小儿会坐、爬、站、走的月龄;小儿视力、听力、语言发育情况;是否患过某急性传染病及预防接种完成情况。学龄前期间诊重点:小儿神经精神发育情况,食物内容,饮食习惯;家庭或托幼机构教养情况。
3)儿童体格发育测量
体重测量:用标准人体磅测量,小儿是穿裤头、背心,冬季可穿衣测量,但要除掉衣服重量(孩子母亲可在晚上孩子脱衣睡觉后称衣服的重量)。
身长测量:让孩子靠墙直立,用皮尺测脚跟(脱鞋)至头顶的距离(头顶用一直尺平压与皮尺交点处读数字即为身长)。3岁以下小儿平卧测量,以厘米为单位。
头围测量:皮尺过两眉弓、枕骨凸绕头一周即头围,以厘米为单位。
胸围测理:皮尺过两乳头及两肩胛骨下缘绕胸一周即为胸围,以厘米为单位。
4)全身各系统检查请内儿科医生给孩子做全身各系统检查。
重点儿童体检项目有哪些
学龄前应该对这个阶段的儿童应注重营养方面的检查,如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等。另外,慢性病(佝偻病、侏儒症等)和先天性异常也是重点检查项目。而小学生这一阶段要注重检查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不良习惯与身体健康是否有关。初中生处在青春发育期,青春期身体发育情况和青春期心理健康是检查重点。
儿童体检的标准
1、体重:新出生的孩子的正常体重为2.5~4.0kg。生后头3个月婴儿体重增加最快,每月约增750~900g;头6个月平均每月增600g左右;7~12个月平均每月增重500g,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体重的3倍。健康婴儿的体重无论增长或减少均不应超过正常体重的10%,超过20%就是肥胖症,低于平均指标15%以上,应考虑营养不良或其他原因,须尽早去医院检查。
2、身长:婴儿在生后头3个月身长每月平均长3~3.5cm,4~6个月每月平均长2cm,7~12个月每月平均长1~1.5cm。在1岁时约增加半个身长。小儿在1岁内生长最快,如喂养不当,耽误了生长,就不容易赶上同龄儿了。
3、头围:1岁以内是一生中头颅的发育最快的时期,测量头围的方法是用塑料软尺从头后部后脑勺突出的部位绕到前额眼眉上边。小儿生后头6个月头围增加6~10cm,1岁时共增加10~12cm。头围的增长,标志着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
3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
生长指标
男童体重10.61-20.64kg,身高86.3-109.4cm。女童体重10.23-20.10kg,身高85.4-108.1cm。
能力指标
宝宝已经能发绝大多数音。可以做向上纵跳、立定跳远的动作。
宝宝3岁发育指标详解
身体
当宝宝三岁之后,则这个时候的孩子所处的时期可以称之为幼儿期,发育则会变缓慢。
牙齿
此时要注意预防龋齿,睡前不吃东西,吃甜食后漱口。
学龄前儿童如何体检
学龄前儿童体检一半在专业的体检机构进行,但由于体检人较多,排队时间较长,体检场所空气质量较差。因此建议家长两人陪同检查,一人帮宝宝排队,一人带领宝宝到附近的较空旷的地方玩耍。
学龄前儿童体检项目较多,家长要事先排队领取相关表格,帮助宝宝填好后等待。
宝宝在体检时,只需配合医生的指令即可,有许多指令宝宝或许听不懂,需要家长在旁协助,例如脱衣服、抽血时缓解宝宝情绪等。
儿童体检的好处有哪些
一、补种疫苗。疫苗接种集中在婴幼儿时期,孩子一旦上学这方面往往被忽视,有些疫苗需要打加强针。比如:通过检查,可以确定孩子体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水平是否下降,如果下降便需补种。
二、弱视治疗不能错过关键期。孩子弱视的治疗必须在低龄,如果错过治疗的关键期将无法挽回,而父母很难在生活中发现孩子弱视,只有通过体检才能发现。
三、脊柱侧弯早期可用非手术疗法。脊柱侧弯是儿童常见病,如果发现早可采取非手术疗法,可减少孩子的痛苦。
四、肥胖儿体重控制应从早期开始。现在家长都知道孩子太胖了不好,可是孩子怎样才算超重,如何把孩子体重降下来,还是需要医生来指导的。因为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孩子减肥与成人减肥不太一样,不过,小胖墩儿还是越小进行干预越好,因为肥胖会影响孩子智力发育的。
儿童体检四重点及常见疾病
重点一:铅含量的检测 铅是人体唯一不吸收也不需要的微量元素,铅含量如果过高会影响小孩智力和骨骼的发育,还会造成贫血、消化不良和破坏免疫力等。即使人体只是有着0.01微克的铅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儿童铅含量的检测很重要。
重点二:血色素 贫血的孩子往往比同龄正常孩子矮2~10厘米,原因多半是缺铁。缺铁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影响认知能力,造成孩子行为怪异、多动。
重点三:锌、钙、镁 体内的锌低于正常1/2水平的孩子有80%存在严重发育迟缓,因此,孩子要想长高,锌的摄入量很重要。钙、镁也是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相辅相成促进发育。钙缺乏、高血钙都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引起疾病,因此,钙不能随便补充,必须检测后遵照医嘱补充。
重点四:骨龄测定 主要是根据X光片分析孩子的身高潜力和发展。据科学研究显示,孩子出现骨龄发育提前趋势,会严重影响他的身高、体型,致使他16岁就不再长个儿。因此,体检时骨龄测定也必不可少。
肥胖症
现在的小孩在缺乏运动的状况下还吃大量的高热量食物,造成营养过剩这就导致了肥胖症。由于小孩需要长身体,所以每个小孩都有肥胖症的倾向,但是只要控制好每天摄入的热量,就可以保证孩子既可以保证营养,还不用但是影响发育。
心血管疾病
这类疾病也多半是由于肥胖导致的。大多数家长认为患这类疾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其实不然,已有数据表明,大约20%的肥胖儿童患上这类成人病。因此,限制饮食、多运动是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关键。
龋齿
在我国,约77%的5岁儿童有龋齿,而发达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70%的5岁儿童没有龋齿。所以每年至少2次的儿童体检中,口腔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贫血
目前,全世界约有20亿人患贫血,其中70%以上是儿童。在我国,7岁儿童的贫血发病率,男孩为42.1%、女孩为44.8%。尽管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小胖子”增多,但他们的饮食结构多半不合格,偏向高脂、高糖而缺乏含铁食物的摄入。如果孩子出现食欲减退,烦躁,爱哭闹,体重不增,发育延迟,智商、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下降等,您就有必要带他去体检,查看是否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