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糖尿病患者中暑了怎么办
夏季糖尿病患者中暑了怎么办
糖尿病人中暑,全身无力、心慌、恶心等等,所以说糖尿病人中暑应及时进行护理。糖尿病人中暑会出现大量出汗、口喝、头昏、眼花、耳鸣、心慌、胸闷、乏力、体温略为升高时,表明已经先兆中暑了。如果体温升高到38 .5℃以上,并有心跳加快、脉搏变细及尿液减少等早期循环衰竭情况,那就是进入了轻度中暑阶段。如有高热、躁动、说胡话、抽筋、昏迷、无尿及呼吸循环衰竭,那就是重度中暑阶段了。
糖尿病人中暑怎么办?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时,应该立即撤离高温环境,转入通风的阴凉处休息,并饮用含食盐的清凉饮料,如冰镇汽水、绿豆汤等。
糖尿病人中暑,对重度中暑的急救通常由医生来进行,但在医生来到或去医院之前,应迅速地为其进行物理降温,方法是将中暑者置于室内常温下,用湿冷毛布或冰袋(无冰块时可将棒冰装于塑料袋中替用)置于头部、腋下和两大腿根部(即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用手按触明显搏动处即是),并以冷水或50%的酒精擦拭四肢或全身皮肤,直至皮肤发红,同时可用电扇吹风散热。
夏天糖尿病人要预防中暑的发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多喝水,最好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另外还要注意不要长期坐在空调下面吹,一定要预防空调病,更不要到烈日下进行露天作业,还要时刻注意低血糖发生。
糖尿病肾病患者夏季要注意忌口
夏季的带来,那些“吃货们”可高兴了,因为各类水果上市,如荔枝、芒果、西瓜、桃子等上市,人们可以大饱口福。但是,面对美食有些人要忌口了,否则身体又会不畅快,哪类人要注意饮食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专家的介绍。
当夏季到来时,糖尿病肾病患者就要特别的注意饮食了,因为夏天天气比较热,糖尿病肾病患者就会多汗、再加上糖尿病肾病患者本身就多尿的特点,所以水分很容易会流失,这就平添了几分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所以说,患者在夏天多喝水是十分重要的。
糖尿病肾病的人群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是胰岛素作用能力的下降而引发血糖增高,从而在临床上表现出血糖过高、糖尿、尿蛋白、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当夏日来临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是一个难熬的季节:夏天气温高,体内水份容易流失;再加之心情烦躁,睡眠不好,造成血糖升高;若新鲜水果上市,哪些可吃,哪些禁食,患者都不是很清楚。因此,专家在这里指出,只要患者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糖尿病肾病患者也能轻松的度夏。
那么,在夏季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糖尿病肾病患者夏天应注意很多事项,其中最主要的是饮食要维持“收支平衡”。应注意的是日常饮食。糖尿病肾病患者本身有多尿的特点,加之夏天气温高,体内水分容易丧失,会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多饮水是十分必要的。夏天上市的水果多,患者得有选择地吃含糖量低的水果,比如苹果、草莓、西红柿、黄瓜等,而香蕉、红枣、西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则是患者不能吃的。水果应在两餐之间食用,并将水果热量计算到患者每天摄入的总热量里面,也就是说,吃了水果就得减少主食的摄入量。血糖高于10mmol/L的患者,应尽量不食用水果。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如果食用含蛋白质过高的食物,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诱发肾衰竭。此外,糖尿病患者如食用高脂肪食物,会使血糖更不容易控制,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也是应该注意的。喝含糖饮料会使血糖快速升高,故不宜饮用,酒类也要在定量内。
温馨提示:糖尿病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忌口,那些糖分高、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食物少少食用,否则会造成肾脏的负担,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肾衰竭,总之,大家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当疾病缠身时那就不好了。
冬季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什么 适当锻炼
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措施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糖尿病患者耐寒能力的措施,因此糖尿病患者切不可因为冬季天气寒冷而拒绝运动。冬季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年龄及健康状况,选择相应的运动,比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交谊舞等健身活动,对刺激胰岛素分泌,调整血糖,稳定病情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糖尿病肾病夏季选择低糖水果
糖尿病肾病夏季选择低糖水果!糖类食品是我们糖尿病肾病患者最禁忌的一项。对于很多刚刚患病的患者来说,没有注意到水果中含糖也很多,导致某些人食用后血糖升高。这就要求我们正确了解病症,更好的远离糖尿病肾病的困扰。
而随着夏季的到来,患者本身水分流失比较大,在饮食上我们更应该多注意食物的搭配。
当夏季到来时,糖尿病肾病患者就要特别的注意饮食了,因为夏天天气比较热,糖尿病肾病患者就会多汗、再加上糖尿病肾病患者本身就多尿的特点,所以水分很容易会流失,这就平添了几分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所以说,患者在夏天多喝水是十分重要的。
糖尿病肾病的人群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是胰岛素作用能力的下降而引发血糖增高,从而在临床上表现出血糖过高、糖尿、尿蛋白、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当夏日来临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是一个难熬的季节:夏天气温高,体内水份容易流失;再加之心情烦躁,睡眠不好,造成血糖升高;若新鲜水果上市,哪些可吃,哪些禁食,患者都不是很清楚。因此,专家在这里指出,只要患者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糖尿病肾病患者也能轻松的度夏。
那么,在夏季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糖尿病肾病患者夏天应注意很多事项,其中最主要的是饮食要维持“收支平衡”。应注意的是日常饮食。糖尿病肾病患者本身有多尿的特点,加之夏天气温高,体内水分容易丧失,会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多饮水是十分必要的。夏天上市的水果多,患者得有选择地吃含糖量低的水果,比如苹果、草莓、西红柿、黄瓜等,而香蕉、红枣、西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则是患者不能吃的。水果应在两餐之间食用,并将水果热量计算到患者每天摄入的总热量里面,也就是说,吃了水果就得减少主食的摄入量。血糖高于10mmol/L的患者,应尽量不食用水果。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如果食用含蛋白质过高的食物,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诱发肾衰竭。此外,糖尿病患者如食用高脂肪食物,会使血糖更不容易控制,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也是应该注意的。喝含糖饮料会使血糖快速升高,故不宜饮用,酒类也要在定量内。
糖尿病肾病夏季选择低糖水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对含糖类高的食物和蛋白质类的食物最好不要过量食用,否则会造成肾脏的负担,甚至肾衰竭。必要时选择正规的肾病医院进行治疗,让您的生活更美好,家庭幸福。
男性糖尿病患者患肝病几率是正常人2倍
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体内脂肪细胞的脂解作用增强,葡萄糖异生作用加强,使游离脂肪酸的生成增加,进而导致骨骼肌中脂肪代谢产物积聚,胰岛素传递信号受损,葡萄糖运输障碍,提高了肝病的发生率。对男性糖尿病患者而言,其危险为正常人的2倍。”
然而,值得大家警惕的是,当前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并发肝脏疾病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糖尿病与肝脏病“相伴相生”
专家指出,糖尿病与肝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影响病情的进展和演变。一方面,糖尿病患者会并发各种肝病,另一方面,部分肝病也会参与糖尿病的发生。
与糖尿病相关的肝病主要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硬化、急性肝衰竭、肝癌、丙肝等。其中,又以NAFLD在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终末期肝病甚至肝细胞性肝癌。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发生率较高,主要发生于肥胖者。糖尿病患者中肝硬化发生率为25%,较普通人明显升高。”黄淑玲说,“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认为糖尿病是发生肝细胞性肝癌(HCC)的一个危险因素。糖尿病时的高胰岛素血症可使HCC的危险性增加3倍。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有力地证明,2型糖尿病患者中丙型肝炎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并有证据表明丙型肝炎病毒(HCV)参与糖尿病的发生。在感染HCV的患者中,糖尿病在大于40岁的患者中的发病率是对照组的3倍。并且,感染HCV的年龄越小,伴发糖尿病的概率越高。
“而在隐匿性肝硬化患者中,糖尿病发生率不成比例地增加。隐匿性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是脂肪性肝炎,而2型糖尿病是脂肪性肝炎的最常见原因。此外,高达 60%~80%的肝硬化患者有糖耐量降低,其中7%~15%有临床糖尿病。脂肪肝患者中有4%~46%发生糖耐量减低或显性糖尿病。”
糖尿病和肝病,皆是我们生活工作的大敌。若是被缠上,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知道两者之间的联系,通过正确而有效的预防,让自己免遭困扰。
糖尿病对眼睛的危害
糖尿病会影响眼睛的各个部位,比如糖尿病患者容易长麦粒肿、患结膜炎、角膜炎、泪囊炎、白内障、角膜上皮剥脱,还可能出现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眼科手术以后糖尿病患者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出血多、角膜水肿、角膜上皮损伤、眼内炎等并发症的危险也相应增加。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糖网)是糖尿病眼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各种致盲眼病中约占8%。我国为糖尿病大国,2003年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世界上排第二,目前约有1000万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糖网。在大于40岁的糖尿病患者中,约有40%患有糖网。
发生糖网的危险因素中最主要的两点就是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情况。病程大于10年的患者中超过7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糖网,病程大于20年的患者中这一比例将超过90%。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降低1%,DR发生的风险将降低21%,进展的风险将降低43%,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好血糖,防止血糖波动,预防糖网的发生远比出现糖网后在进行治疗要重要得多。另外还有一些危险因素也会增加糖网发生的几率,比如高血压、高血脂、贫血、肾功能不全、妊娠、不良的生活习惯等等。
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居多,当他们的眼睛有一些轻微改变时,常常误认为是一种正常的衰退或者白内障。另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般由视网膜中周部开始,早期对视力没有明显影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临床上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就是因为没有症状所以从来没有进行过眼科检查,等到出现视力下降再来检查时已经进入了晚期,治疗困难而且效果也不好。也有不少患者是因为出现了眼睛的问题,眼科医生怀疑是糖尿病引起的才去检查血糖,结果发现已经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了。因此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不要以是否看得清为标准到眼科就诊。
糖尿病怎样过夏天的妙法
1、降温避暑
由于夏天温度高,人的周身血管舒张,又容易出汗,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会有所降低。患者的主要对策就是避暑降温。所以,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调得过低,以27~28℃为宜,室内与室外的温差不要超过8℃为好,避免对着空调机直接吹冷风。
糖友夏日在室外工作或运动时,要注意防暑。糖尿病和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更易发生中暑。中暑症状包括:头晕眼花或昏倒、过量出汗、肌肉痉挛、皮肤发冷潮湿、头痛、心跳加快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如果出现任何上述症状,糖友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大量饮用凉白开、果汁或运动饮料。必要时需要就医。
2、清淡饮食
糖尿病患者的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宜,少吃甜食,宜多吃一些含钙、钾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制品。控制膳食中的脂肪,增加禽类及鱼类等含优质蛋白质丰富且含脂肪较低的动物性食物。糖尿病患者特别应限制盐的摄入量,每天每人摄盐量不得超过5克。盐摄入量过多,会使血管硬化、血糖升高。
3、早饭别喝粥
夏天食欲下降,很多人选择了更容易消化的稀饭。但糖尿病人最好别选择在早餐期间吃粥,连杂粮稀饭、南瓜稀饭也最好别吃。道理很简单,稀饭消化吸收太快,吃下去很快产生血糖高峰,对控制血糖十分不利。
糖尿病人一天24小时,三次血糖高峰均出现在三顿饭后,而早饭后的血糖为最高。早晨应该是吃饭最少、吃药最多,运动量也应该是最大,所有这些都是为了降低早餐后的血糖。目前较科学的观点是:饼干不如馒头、馒头不如窝头、窝头不如全麦面条。总之,早餐尽量吃一些吸收慢的食物,既耐饿又可延缓糖分吸收。
糖尿病人冬季注意 预防病毒感染
冬季气温降低容易使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尤其时有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的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发生肺部感染,病毒感染后可以引起变态反应损伤了胰腺β-细胞,出现糖尿病症候群,是I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因此,在冬季,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感冒及各种炎症时,要积极治疗。
糖尿病患者夏季应该怎么做
糖尿病夏季护理一:
提高免疫力:糖尿病患者大多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起病菌感染,所以提高免疫力也是预防皮肤损害的重点。可以从饮食、运动等各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糖尿病夏季护理二:
注意卫生:夏季,炎热而潮湿,是病菌生长繁殖的旺季,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在这个时候发生皮肤感染,最常见的就是疖肿、脓肿和癣,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菌感染引起的,所以夏季注意卫生非常重要,应保持皮肤清洁,保证居住环境的卫生,避免沾染各种病菌。
糖尿病夏季护理三:
防止外伤:夏季是衣着最少的时候,四肢暴露在外,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各种外伤。一般人对小小的外伤可能并不在意,但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外伤,就很难愈合,甚至感染反复发作。所以,预防是关键,尽量避免各种磕磕碰碰,出行更应小心提防。糖尿病患者局部外伤后应及时消毒、注意保护好伤口,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以防小病酿成大祸。第三条,饮食有节制。
糖尿病夏季护理四:
饮食:虽然皮肤病变对饮食没有特殊的要求,但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注意饮食禁忌的话,很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引起皮肤病变或影响已有皮肤病变的愈合。夏季水果较多,过量食用也会导致血糖骤升,这种波动会使病情恶化。因此,夏季有些糖尿病患者虽然血糖会比平时有所降低,但也不能麻痹大意,要严格遵照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夏季糖友注意护足
糖尿病足患者每天晚上睡觉前,用30℃~38℃温水泡脚,有利于血液循环和清洁脚面。要注意的是,水温不能太高,以免烫伤皮肤。有人认为冬天泡脚比较好,其实坚持泡脚是糖尿病足护理的基本常识。洗脚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擦干,保持脚趾间的皮肤干燥,避免细菌和真菌感染。擦脚时不要用力过猛,因为用力过重,可能造成足部皮肤不易察觉的创伤。擦脚用的毛巾最好为白色,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有血迹或者脓迹。
趾甲过长容易断裂,伤到趾甲周围的组织,因此,糖尿病足患者要定期修剪趾甲。病人最好不要自己剪,因为他们足部末梢的感觉差,脚趾剪伤了自己也不知道。这时最好有家人代劳,趾甲应直剪,不要斜剪,以免伤及甲沟。趾甲不要剪得太短,不要太靠近皮肤,一般剪到与趾尖同一个水平线就可以了。
足部护理是个日常活,每天睡觉前,糖尿病患者必须检查足部,看有没有弄伤。最好家人帮忙查找,看有没有伤口,细小的损伤也不可放过。如果病人为独居,就要准备一块镜子,每天照看,包括脚背脚底都要检查清楚。同时仔细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检查有没有水肿、皮损、疼痛程度及血管搏动、感觉、运动、反射情况等,这对及时掌握病情很重要。一旦出现水疱、破损、感染等,一定要及时到糖尿病专科就诊,切勿在家自行处理。
夏季是旅游旺季,糖尿病患者如去海滩旅游则要注意不能赤足行走。如赤足行走在海滩上,易被石子、贝壳划破,造成足部损伤和感染,甚至引起糖尿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