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39.5℃以下的处理方法,妈妈们要记得收藏哦! 孩子发热这些情况是必须要送医院的
宝宝发烧39.5℃以下的处理方法,妈妈们要记得收藏哦! 孩子发热这些情况是必须要送医院的
孩子患感冒、发热后出现哪些症状应及时送医院呢?
1.高烧39.5℃以上。
2.孩子已经不能喝水,或出现惊厥。
3.孩子精神差,嗜睡或不易叫醒。
4.孩子呼吸时有喉喘鸣声。
5.感冒后孩子呼吸加快,可能引发了轻度肺炎。
6.孩子呼吸加快并出现上胸凹陷,有此特征说明孩子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能是重度肺炎。
发烧是人体的国防系统和外来入侵的病原作战的结果,发热越高,说明人体的反抗能力越强,但并不意味着疾病越严重。
三个月以下的婴幼儿由于免疫功能尚没有发育成熟,抵抗力不强,即使有严重的肺炎,也很少高热;
同时发热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发烧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对人体的破坏。
高热也有其不好的一面,可以引起机体代谢障碍和各系统功能紊乱,导致重要器官的损伤。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尤其是5岁以下患儿在发热时易发生惊厥,从而对大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冬季宝宝发烧怎么护理 宝宝发烧什么情况下要去医院
上面提及是家长可以散热的情况,但是宝宝发烧出现下面的这些情况,要及时的就医:
1.高烧39.5℃以上。
2.孩子已不能喝水,或出现惊厥。
3.孩子精神差,嗜睡或不易叫醒。
4.孩子呼吸时有喉喘鸣声。
5.感冒后孩子呼吸加快(2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呼吸次数每分钟≥60次,2个月至1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50次,1~4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40次),可能引发了轻度肺炎。
6.孩子呼吸加快并出现上胸凹陷(指孩子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这是由于肺部组织弹力差,吸气费力所致;若孩子吸气时仅有肋间或锁骨上方软组织内陷,则不是胸凹陷)。有此特征说明孩子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能是重度肺炎。
六岁小孩高烧不退怎么办呢
1、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
2、多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的水份。
3、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4、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
5、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放在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和大腿根部,再擦拭四肢及背部。
体温39℃以上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当宝宝体温已经超过39℃属于高度发热时,通常情况下选择西药治疗。但必须明确一点是,爸妈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尤其是注意用药的剂量,并且要将宝宝及时送院治疗。
特别要提醒注意的是,如果孩子连续发热三天以上不见好转或宝宝出现高热、惊厥的现象时,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爸爸妈妈们都已经知道了孩子40度高烧不退的处理方法了。如果孩子发烧已经超过了39度,就必须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家长们切不可盲目的给孩子乱吃药,退烧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给孩子服用。
妈妈如何护理发烧的宝宝
概 述宝宝发烧了,家长一定要好好护理,而且必须掌握一些护理婴幼儿发烧的技术和技巧。因为我们不能每一次孩子发烧都要找去医生,这样也不好。最好是自己掌握的了方法和技术后,然后孩子发烧的过程中,自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好好地护理自己的宝宝。今天,我要分享的就是,孩子发烧了,妈妈要如何护理。
步骤/方法:1孩子发烧了,自然体内的水分就容易流失。这个时候,妈妈一定要给孩子准备开水,温开水就可以,在孩子发烧的时候,鼓励孩子多喝水,必须多喝水,以此来补充孩子发烧流失掉的水分。
2有些孩子在发烧的时候,会出现抽搐的情况,抽搐发生也是较为正常的,只要这种抽搐是一次两次的,家长也不必担心和惊慌,最好在孩子出现抽搐的时候,家长可以轻抚孩子的额头,以此给孩子的力量和关爱。
3孩子发烧了,家长不要觉得发烧了,就应该给孩子穿少量的衣服,其实不是的,孩子发烧了,家长也要注意给孩子保暖,一定不要因为发烧而给孩子脱得光光的,这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和病理的愈合。
4孩子发烧,如果不是太严重,家长没有必要惊慌,也不必大惊小怪,可以按上面的方法来对孩子进行退烧的处理。当然,提醒的是,当孩子发烧到三九度后,必须到医院的小儿科进行检查和治疗。
婴儿发烧拉稀如何治疗才会比较好?
引起孩子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传染病都有可能出现发烧的症状。另外,一岁以内的小宝宝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肠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现发烧的情形。许多情况必须经由医师判断,才能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
细菌或病毒,两类感染用药完全不同一般来说,细菌与病毒是造成宝宝受到感染的最常见致病源,这两种情况导致的发烧,处理办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宝宝体温不是很高,精神状态正常,只要给予物理降温就可以了,要让身体自己调节使体温慢慢下降,这对机体的恢复有帮助。例如,多喝水,盖厚些的被子,让小宝宝尽量的大出汗,但是要注意被子的高度不宜高过小宝宝的鼻子部分哦,这会导致宝宝在高温下没有办法进行呼吸,容易发生意外情况。如果宝宝温度很高,那么就要及时送往医院,让医生对症下药了。
新妈妈新爸爸们在宝宝发烧期间要做好以下护理:1、多喝温开水,饮食要清淡,少吃盐。2、衣服、被子不宜过多过厚。3、室内空气保持一定湿度与温度,经常通风,不要让宝宝直接吹冷风。4、进行温水擦浴或酒精擦浴。5、定期自测体温,并记录。如果反复出现发热、高温持续不退或出现惊厥、呕吐、咳嗽、咳痰等情况,应立即送医院就诊。
常见的10个宝宝发烧误区
误区1:孩子感觉发热就是发烧了
宝宝喊热,妈妈一摸确实体温很高。但这就是发烧了吗?其实孩子感觉身体发热的原因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刚从温暖的被窝中出来,或在热天处于户外等,但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皮肤温度在10-20分钟内就能恢复正常,所以发热的孩子不一定是发烧了哦!
但如果孩子仍是感觉发热不舒服,妈妈可以先通过孩子手心和颈后的温度,初步判断体温是否正常。当然,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可以最准确的判断孩子是否发热:通常用肛表测量直肠温度,尤其是对小婴儿会较为准确(正常体温为37℃--38℃);也可测量腋下或颈部的温度(正常体温为36℃--37℃)。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误区2:发烧对身体有害
宝宝发烧了,肯定是病毒入侵导致感冒了!这是很多家长第一时间的想法。实际上发烧并不都是对身体有害的。发烧会启动身体的免疫系统,是身体保护机制之一。普通发烧(37.8-40℃)可以帮助生病儿童抵抗体内感染,通常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当然啦,宝宝发烧虽然并不是坏事,但家长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要好好照顾好小宝哦。
误区3:发烧会烧坏大脑(发烧超过40℃是危险的)
宝宝发高烧了,会不会烧坏脑子的。相信很多家长都曾听说过这样的说法,所以当宝宝烧到39℃以上时,爸妈都用尽法宝想要把宝宝体温降下来。事实上,发烧合并感染并不会对大脑造成损伤,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用担心宝宝会烧坏脑或者落下什么后遗症。
但是当体温高于42℃时,发热才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并且只有当身体处在极端的环境温度下时,体温才会高到这种程度(比如在热天把孩子关在封闭的车里)。当宝宝发高烧时相信大部分爸妈都已经坐不住要把宝宝往医院送去了,在医生的照料下,宝宝体温肯定不会高到那种程度,所以爸妈不必太过担心。
误区4:孩子很容易因发烧导致惊厥
宝宝发烧引起惊厥,是3岁以下宝宝常见的急症,因为他们的大脑功能还未发育熟。如果宝宝在家中突然发生惊厥,妈咪一定不要惊慌,也不要拍打、摇晃或大声呼唤宝宝,更不要把宝宝紧紧搂抱。
事实上,只有4%的儿童会发生热性惊厥。专业儿科医生指出,即便没有药物治疗,大部分孩子的抽搐也可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家长最好不要随意搬动孩子,注意保持孩子头部侧向一边,避免口腔中的黏液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同时将宝宝的衣领解开,以免过紧影响呼吸。
误区5:热性惊厥是有害的
热性惊厥多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眼球上翻,面部肌肉僵直,痉挛或抽搐等。热性惊厥虽然看起来可怕,但它通常会在5分钟内停止发作,并且不会造成身体的永久损伤。它也不会令儿童有更大风险。但是在下次发烧时,可能会有复发倾向。如果惊厥现象超过5分钟,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
误区6:治疗发烧必须吃药
发烧38度以下,如果宝宝精神好,只需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优先使用物理退烧地方法,例如用冷毛巾外敷,使用退热贴。
一般当宝宝在体温达38.5℃以上时才考虑使用退烧药,而且每次服药中间一定要间隔4--6小时,多饮水,为避免胃肠刺激,宜在饭后服用。退热药治标不治本,可能掩盖病情,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不同的退热药最好不要随意互相并用,退热药也不可自行增加使用次数或增加剂量。用药时间不要超过3天。
误区7:如果不及时退烧,体温会一直升高
宝宝发烧时爸妈们都会很紧张地给宝宝尝试各种退烧方法,他们普遍认为如果不及时给宝宝退烧,宝宝的体温会一直升高,继而容易“烧坏脑”。其实,每个人的大脑内都有个“恒温调节器”,所以由感染引起的发热,体温常会在39.5-40℃达到最高点,而很少会超过40.6-41.1℃。这个时候必须使用退烧药。
误区8:体温降下来后,就不会再反弹
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会持续2-3天。因此,当药力逐渐减弱,体温就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并需要再次治疗。只有彻底制服了病毒时,发热才会消失。
误区9:如果发热时体温很高,说明病情很严重
发热时体温高,引起的原因不一定严重。一些家长认为宝宝体温一直降不下来,导致感染的原因肯定很严重。事实上,对药物没有反应的发热可能是由病毒或细菌造成的,与感染源的严重性无关。
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持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面色灰暗、咳嗽加重等情况,即使体温不高也需及时就医。
误区10:口腔温度在37.1-37.8℃是低烧
在这范围内的温度是正常的。体温在一天之中是有变化的,它一般会在下午和傍晚时达到最高点。而低烧的真正范围是37.8-39℃。另外提醒家长的是,给宝宝测量体温有多种方法,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推荐家长使用耳朵测温计,测量体温既安全又快捷。
小儿经常发烧对身体有害吗
误解1:发烧对身体有害
宝宝发烧了,肯定是病毒入侵导致感冒了!这是很多家长第一时间的想法。实际上发烧并不都是对身体有害的。发烧会启动身体的免疫系统,是身体保护机制之一。普通发烧(37.8—40℃)可以帮助生病儿童抵抗体内感染,通常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当然啦,宝宝发烧虽然并不是坏事,但家长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要好好照顾好小宝哦。
误解2:发烧会烧坏大脑(发烧超过40℃才是危险的)
宝宝发高烧了,会不会烧坏脑子的。相信很多家长都曾听说过这样的说法,所以当宝宝烧到39℃以上时,爸妈都用尽法宝想要把宝宝体温降下来。事实上,发烧合并感染并不会对大脑造成损伤,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用担心宝宝会烧坏脑或者落下什么后遗症。
但是当体温高于42℃时,发热才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并且只有当身体处在极端的环境温度下时,体温才会高到这种程度(比如在热天把孩子关在封闭的车里)。当宝宝发高烧时相信大部分爸妈都已经坐不住要把宝宝往医院送去了,在医生的照料下,宝宝体温肯定不会高到那种程度,所以爸妈不必太过担心。
误解3:孩子感觉发热就是发烧了
宝宝喊热,妈妈一摸确实体温很高。但这就是发烧了吗?其实孩子感觉身体发热的原因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刚从温暖的被窝中出来,或在热天处于户外等,但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皮肤温度在10—20分钟内就能恢复正常,所以发热的孩子不一定是发烧了哦。
误解4:治疗发烧必须吃药
发烧38度以下,如果宝宝精神好,只需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优先使用物理退烧地方法,例如用冷毛巾外敷,使用退热贴。
一般当宝宝在体温达38.5℃以上时才考虑使用退烧药,而且每次服药中间一定要间隔4--6小时,多饮水,为避免胃肠刺激,宜在饭后服用。退热药治标不治本,可能掩盖病情,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不同的退热药最好不要随意互相并用,退热药也不可自行增加使用次数或增加剂量。用药时间不要超过3天。
误解5:如果发热时体温很高,说明病情很严重
发热时体温高,引起的原因不一定严重。一些家长认为宝宝体温一直降不下来,导致感染的原因肯定很严重。事实上,对药物没有反应的发热可能是由病毒或细菌造成的,与感染源的严重性无关。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持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面色灰暗、咳嗽加重等情况,即使体温不高也需及时就医。
小儿反复发烧怎么办
宝宝反复发烧的处理方法一:选择正确体温检测方法
建议孩子发烧后,最好用肛温表测温,因为宝宝小用腋下一是容易松动,二是不准,宝宝的皮肤薄,体表温度比较接近真实体温,到底加多少度不容易掌握。在医院的时候医生说肛温37.7℃以下属正常。
宝宝反复发烧的处理方法二:血液检测
建议到医院检查血常规,确定病因再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需要选准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可以服用板蓝根冲剂等。病毒感染的发热大多有一定规律,到一定时间就会自行下降。
宝宝反复发烧的原因一是炎症未得到控制,一是所用抗生素不合适。因此,家长须向医生反映情况,并根据医生嘱咐调整宝宝服用的抗生素。
宝宝反复发烧的处理方法三:物理降温法
物理降温法是针对宝宝发烧的最为安全的退热方式,相对于退热药而言,物理降温法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常用的物理降温法有用温水洗澡、热水泡脚、冰袋冷敷、酒精擦浴等。
宝宝反复发烧的处理方法四:饮食调理
1、补充充足水分。发烧的宝宝,必须以出汗的形式散热,以致消耗大量水分。因此,发烧期间的孩子,最需要补充的是水分而非食物。
2、宝宝发烧的饮食必须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牛奶米汤、代乳粉、小米粥、新鲜果汁、绿豆汤等。
儿童发烧 宝宝退烧个妙招
当孩子体温已经超过39℃属于高度发热时,通常情况下选择西药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是布洛芬类退烧药和扑热息痛类退烧药,这两类药物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但必须明确一点是,爸妈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尤其是注意用药的剂量,并且要将宝宝及时送院治疗。
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
使用退热贴。发热时使用退热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于病情并不是十分严重的患者来说,使用退热贴可以让发热得到有效的控制。
退热药快速退热。虽然使用退热药可以解决发热问题,但我们并不能盲目的去使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使用退热药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酒精拭擦。发烧39度以上可以说是高烧了,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酒精拭擦小孩的四肢、腋下以及背部等部位可以起到很好的退热效果。
减少衣物或被子。小孩发烧39度时,需要散发热量才能够快速退热。因此,必要时应该减少穿着衣物或者被子。如果发现小孩有出汗现象,应该及时为孩子擦去汗水。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小孩发烧时,应该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这要更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一般情况下可以维持室内气温到25度最为适宜。
冷水袋作枕头。39度发烧时,可以使用冷水袋作为枕头,这样可以有效地带走一部分的热量。使用冷水袋作枕头对于小孩加速退热起到很大的帮助。
温水擦身也能帮助退热。用温水毛巾拭擦孩子的四肢、脖子以及背部,可以让毛孔变大加速热量的流失。此外,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也会带走一部分的热量。
本文详细介绍看数种可以起到很好的退烧效果的小妙招。作为一名发烧达到39度的宝宝的妈妈,你最好是认真参考一下本文的内容,学会这些退烧的小妙招,这样就可以在宝宝发烧的时候选择恰当的方法来应对宝宝的发烧39度哦。
宝宝反复发烧怎么办
由于孩子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身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稍有不适就容易引起发热症状,或者出现服药退烧后体温又迅速回升的现象。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如果爸妈使用空调不当或宝宝喝水喝得少,不适应高温天气等都会引起反复发热的情况。
引起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主要是细菌、病毒入侵,引发呼吸道、肠胃感染,导致发烧。爸妈能做到的是根据孩子的年龄、身体发育情况给予足够的营养,及时合理均衡地添加辅食。
特别要提醒爸妈注意的是,如果孩子连续发热三天以上不见好转或宝宝出现高热、惊厥的现象时,要及时就医,以便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小孩发烧怎么办?一般小孩如果发烧在38.5℃以下,爸妈应该采取物理降温方法,例如多喝水,贴退热贴等,切勿滥用药物。当孩子发烧在38.5℃以上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与孩子药物治疗。
1、体温38.5℃以下首选物理降温进行干预。
发烧是儿童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对于发烧的处理大体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和“药物处理”,通常来说,当儿童体温低于38℃时不需要采用药物处理,而是选择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即可。例如贴退热贴、多喝水、洗温水澡等方式都有助于体温的降低。
2、婴幼儿体温38.5℃以上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发现孩子的体温已经超过38.5℃时,爸妈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以便做出及时的反应。对于婴幼儿来说,当其体温超过38.5℃时,需要给予药物治疗。
3、体温39℃以上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当孩子体温已经超过39℃属于高度发热时,通常情况下选择西药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是布洛芬类退烧药和扑热息痛类退烧药,这两类药物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但必须明确一点是,爸妈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尤其是注意用药的剂量,并且要将宝宝及时送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