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如何护理
膜性肾病如何护理
1.生活要有规律,忌烟酒,吸烟易引起血管的收缩及阻塞,饮酒不但会刺激肝脏对肾脏无疑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2.有病情发生时要及时就医,因为有的药物就有肾毒性,在我们不是很明确的情况下,不要随便服用药物;若药物具肾毒性,常服用更会造成肾脏不可逆转的伤害。常见的肾毒性药物包括消炎止痛药、显影剂、抗生素、治疗癌症使用的化学药物等。
3.避免大鱼大肉-肉类含大量蛋白质,而肾的主要功能是毒素的排泄与调节体内酸碱平衡,蛋白质在代谢后会产生酸,需要靠肾脏调节酸碱平衡,故吃肉太多也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4.多喝水,多排尿-可促进体内毒素的排除,也可预防结石的形成和尿道感染的发生,但是如果膜性肾病病人并发浮肿应注意减少水的摄入量,避免使病情反复加重。
膜性肾病如何鉴别诊断
原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是建立在排除继发因素的基础上的,下面为几种常见的继发性膜性肾病:
1.膜型狼疮性肾炎 其病理改变形态特征和特发性膜型肾病十分相似;组织学改变对狼疮性肾炎有提示价值的方面包括:小管基膜上的电子致密物沉积(100%),内皮下电子致密物的沉积(77%),系膜区电子致密物的沉积(63%)及小管网状包涵体(61%)。Ⅳ型狼疮肾炎即弥漫增生性肾炎,加强治疗后转变为以膜损害为主,但此型抗DNA,抗核抗体滴度均较膜型狼疮肾炎高。除非发病时已有血肌酐升高、病理组织有炎症细胞浸润,膜型狼疮肾炎和特发性膜型肾病一样预后均较好,10年生存率在85%以上。两者肾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也高。它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不同处除常规血清学检查外,在病理上有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增生,系膜区肾内皮下亦有免疫复合物沉积。IgG、IgM、IgA、C3全阳性,有助于鉴别。
2.肿瘤所致的膜性肾病 多种肿瘤尤其肺癌、胃肠道及乳腺恶性病变可引起膜性肾病。肿瘤引起肾脏免疫学损伤的证据:①肾小球免疫复合物中存在肿瘤特异抗原;②肿瘤伴发膜性肾病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内含肿瘤特异性抗体。
其免疫发病机制可能是:肿瘤相关抗原刺激宿主产生抗肿瘤抗体,抗原与抗体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肿瘤病人免疫监视功能缺陷,当接触某种抗原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从而导致肾脏损害。
有报道肾病综合征常在肿瘤确诊前12~18个月出现,对老年人发生肾病综合征的尤需警惕肿瘤的可能。
3.肝炎病毒感染与肾小球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多见于男性儿童。在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0.1%~1.0%的欧美国家膜性肾病患儿血清中HBsAg的检出率为20%~64%,而在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为2%~20%的亚洲可高达80%~100%。
丙肝病毒感染多并发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MCGN),但近年并发膜性肾病亦有报道。丙肝病毒并发膜性肾病者多无冷球蛋白血症,补体成分水平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这些指标均与丙肝合并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不同。
4.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复发 肾移植后本病的复发率约为10%,通常术后1周到25个月出现蛋白尿,受者往往出现严重的肾病综合征,并在6个月~10年间丧失移植肾,增加类固醇剂量多无效。
5.药物所致膜性肾病 有机金、汞、D-青霉胺、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非固醇类消炎药物有引起膜性肾病的报道。应注意用药史,及时停药可能使病情缓解。
早期膜性肾病常易被漏诊、误诊,故常规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查有助诊断。
膜性肾病吃什么好?
膜性肾病是目前多发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多见于肾病综合征,或无症状、非肾病范围的蛋白尿,部分患者伴有镜下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
膜性肾病吃什么好?膜性肾病饮食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膜性肾病患者在病情活动剧烈的时期常伴有高血压,不宜多食动物脂肪,以防血脂升高;宜增加甜点心、含碳水化物高的蔬菜,饮食以清淡为佳。
膜性肾病患者宜食平淡易消化食品,忌海鲜、牛肉、羊肉、辛辣刺激性食品、酒及一切发物如:五香大料、咖啡、香菜等;尤其是阴虚的患者如:舌红、脉洪大,盗汗、大便干、血尿等症;但阳虚的患者如:舌淡苔白、脉沉,身寒肢冷、便稀,可食热性食品。
膜性肾病患者宜食新鲜蔬菜和适量水果,适当饮水;忌食一切补品、补药及易上火食品如:辣椒、荔枝、巧克力等。特别是阴虚内热如舌紫、脉滞,胸闷、腹胀等有瘀症的患者。
水肿重者应忌盐,限制蛋白食品的入量,少饮水。水肿不重,可进低钠盐饮食;无浮肿不限制饮水和蛋白食品的入量;镜下血尿者及宜上火者多饮水,多食苹果、白糖、黑芝麻、木耳等养阴降火的食品。
尿毒症高血钾者忌食高钾食品如:香蕉、柑橘、土豆、西红柿、南瓜、茶叶、酱油、味精;血钾低的患者相反。
膜性肾病在恢复期可多供给山药、红枣、桂圆、莲子、银耳等有滋补作用食物。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B1、铁等,均有利于肾功能恢复及预防贫血,食物中应足量补充。
膜性肾病2期与1期有什么区别
1 膜性肾病1期又称早期上皮细胞下沉积期,患者基本没有什么症状,通过光镜检查没有发现病理性改变,只是在做免疫荧光检查是发现有阳性反应,是膜性肾病的最早期表现,治疗效果也最好。
2 膜性肾病2期又称钉突形成期,相对于1期来说,有了一些症状表现,光镜下发现毛细血管增厚,有梳齿状的改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钉突形成,而且免疫荧光检查发现有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
3 膜性肾病1期和2期是膜性肾病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1期症状不明显,而2期病情就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我们尽量在膜性肾病1期进行有效的治疗,避免发展为2期,影响我们的健康。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病因
一、发病原因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中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生率高。其中以肾淀粉样变最高。约占全部老年患者肾病综合征的15%,其次是各种肿瘤,也常引起老年人继发肾病综合征,如胃肠道肿瘤、淋巴瘤白血病、肺癌发生率为11%。还有其他疾病,如老年糖尿病肾病、乙型肝炎,某些药物(非特异性消炎药、金制剂、青霉胺),血管炎、冷球蛋白血症、巨球蛋白血症等。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病理分型以膜性肾病最为常见。据国外80年代的资料分析:膜性肾病占36.5%,微小病变占19.4%,各类增殖性肾炎占15.3%,局灶性肾小球硬化占7.7%,其他类型少见。
二、发病机制
肾小球疾病的病因还未完全阐明,它们发病机理也不尽相同,但可以认为免疫因素是它们致病的主要机制。
膜性肾小球肾炎该如何诊断您要知晓
引起膜性肾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除外其他继发性原因所致的膜性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作ANA、抗ds-DNA抗体、Sm抗体、RNP及血清补体等,同时结合临床表现;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除乙肝病史及血清免疫学标记外,主要靠肾组织中有HBsAg免疫复合物沉积或HBV- DNA方可确诊;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表现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应作各种有关影象学检查,以除外恶性肿瘤相关性膜性肾病。
膜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还应注意是否有合并症:如在临床上出现肺栓塞,急性腰腹痛,难以解释的血尿,蛋白尿增加,急性肾功能损害伴单或双侧肾体积增大等应高度怀疑肾静脉血栓形成,应作影像学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B超或多普勒超声血流图,肾静脉造影术等检查。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是经皮股静脉穿刺选择性肾静脉造影术,若发现血管充盈缺损或静脉分支不显影即可确诊。若仅观察到某一局部造影剂引流延迟也应怀疑该部位有小血栓存在。慢性型尤其发生在左肾时,有时还能见到侧支循环。这些都需要通过仪器检测而出来的。
小儿肾病护理
儿童肾病护理需要注意各方各面,儿童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肾病,这种肾病是小儿经常会患上的。当这种疾病发生后家长们都应该要重视儿童肾病护理知识,这对儿童患者的病情缓解是有一定帮助的。下面来了解下主要常见的儿童肾病护理会有哪些。
儿童肾病护理切忌感冒,避免过度劳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活动,但不宜剧烈运动。所有肾病患儿及家长儿童肾病护理都应保持心情舒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原则:儿童肾病护理以进食优质蛋白及高热量的饮食为主,水肿及高血压患者,食盐限制在每天3克以下,但应避免长期不合理忌盐,肾功能损 害者应根据肾功能情况,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有明显浮肿并伴有蛋白尿者,应多食优质蛋白,;食欲不好时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多餐;低钾者可食橘子、香菇等。
儿童肾病护理同时还要进行白耙齿菌治疗,白耙齿菌本身还具备吞噬功能,游离开肾小球后随着血液的交流与运动,会将沿途遇到的炎症介质毒素,血液中的垃圾一并吞噬,再随菌株的转换,分解加入到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系统,恢复人体免疫平衡。
肾炎与肾病综合征的区别
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为主,慢性肾炎一般又有蛋白尿又有显著的血尿。两者都是症状性诊断,也就是说只代表不同的两组症状集合,而不是肾脏病的最终诊断。因此不是相互独立的。同一种肾病可能有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比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可以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也可以表现为慢性肾炎。
肾小球肾炎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炎症,使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但如果是膜性肾病的话就完全不同了。肾病综合症的鉴别方法是三高一低,高水肿,高脂血症,高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膜性肾病如果具备了这种情况,也可称之为肾病综合征。
肾病分为两种一种为原发性一种是继发性。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致,如微小病变性肾病、膜型肾病、膜增殖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等。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有多种,比如系统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肾毒性物质、恶性肿瘤、遗传性疾病,妊娠毒血症以及肾移植慢性排斥等等。但临床上常见的只有少数几种,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为多见。 所以考虑您应该是膜性肾病或者系膜增生性肾炎,属于原发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的简称就是肾病。因为无论继发还是原发,有三高一低就可称之为肾病综合征。它是一种症状。不是病实体。所以没有做身穿的病患,是很难区分病理类型的。
膜性肾病食谱
膜性肾病食谱
膜性肾病患者在病情活动剧烈的时期常伴有高血压,不宜多食动物脂肪,以防血脂升高;宜增加甜点心、含碳水化物高的蔬菜,饮食以清淡为佳。
膜性肾病患者宜食平淡易消化食品,忌海鲜、牛肉、羊肉、辛辣刺激性食品、酒及一切发物如:五香大料、咖啡、香菜等;尤其是阴虚的患者如:舌红、脉洪大,盗汗、大便干、血尿等症;但阳虚的患者如:舌淡苔白、脉沉,身寒肢冷、便稀,可食热性食品。
膜性肾病患者宜食新鲜蔬菜和适量水果,适当饮水;忌食一切补品、补药及易上火食品如:辣椒、荔枝、巧克力等。特别是阴虚内热如舌紫、脉滞,胸闷、腹胀等有瘀症的患者。
水肿重者应忌盐,限制蛋白食品的入量,少饮水。水肿不重,可进低钠盐饮食;无浮肿不限制饮水和蛋白食品的入量;镜下血尿者及宜上火者多饮水,多食苹果、白糖、黑芝麻、木耳等养阴降火的食品。
尿毒症高血钾者忌食高钾食品如:香蕉、柑橘、土豆、西红柿、南瓜、茶叶、酱油、味精;
早上眼睑肿,下午下肢肿,这是咋回事
早晨起床眼睑肿,下午又出现下肢肿,这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膜性肾病。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邢昌赢教授提醒,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肾内科就诊,膜性肾病是引发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因素,10年后,有60%的人会发展为尿毒症。
1临床检出膜性肾病者大增
据邢昌赢介绍,膜性肾病是肾病的一种,容易引发肾病综合征,虽然说该病的发病率并不高,仅有1/100000,但是,在临床上却有越来越多的患者被查出患上了膜性肾病。
“在我们医院接受肾活检的患者中,10年前检出患有膜性肾病的只有3.8%,但随着逐年增加,如今已高达11%。”邢昌赢说,从我国的整体情况来看,膜性肾病同样呈上升趋势,而且,该病各年龄段都有,总的来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多见。
之所以如今膜性肾病越来越被医学界重视,邢昌赢表示,这与该病的难治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说膜性肾病中1/3的患者能痊愈,但却有1/3会转变成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所以,一旦患者被确诊为膜性肾病,心理压力会比较大,因为膜性肾病患者的5年死亡率为5%-10%,10年死亡率为10%-30%,而且,患上该病10年后,有60%的人会发展为尿毒症。另外,膜性肾病也容易复发,一旦复发还容易出现血栓等并发症。
邢昌赢表示,他曾接诊过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从安徽转到该院时,是因为血栓从下肢跑到了膈肌,这位小伙子原本是一位膜性肾病患者,经过治疗后,他很幸运地治愈了,然而,没两年,他又复发了,当地医院束手无策,只能将他转到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针对小伙子的情况,外科手段没法解决,邢昌赢只能让他卧床的同时给他进行药物治疗,最终,血栓溶掉了。
2别忽视晨起眼睑肿这一信号
在邢昌赢接诊的膜性肾病患者中,他表示,多数是因为晨起眼睑肿到医院就诊的,“这是膜性肾病的一个典型症状,一般晨起眼睑肿,到下午时,转移到了双下肢肿,这是比较轻的时候,如果病情严重了,就会出现全身肿、胸腔腹腔积水等。”邢昌赢表示,通常患者因眼睑肿就诊,医生就会让他检查尿常规,如果患者有蛋白尿甚至血尿,就会建议进一步检查,而肾活检是诊断膜性肾病的金标准。
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膜性肾小球肾炎为免疫复合物长期、缓慢沉积于上皮细胞下(又称慢性免疫复合物沉积病)。一般不引起炎症细胞反应,而通过补体的终末成分C3b~C9是补体的攻膜系统,导致基底膜损伤。免疫荧光显示有颗粒状IgG、C3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Dixon等在动物实验中,以每日2mg低剂量异性蛋白注入家兔产生慢性血清病,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膜性肾病。那么,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肾病治疗专家称,膜性肾小球肾炎基底膜上皮侧免疫复合物主要原位形成,抗原可为事先“植入”,也可是脏层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与相应的抗体在上皮细胞表面形成免疫复合物,而脱落于基底膜上。
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障碍亦是膜性肾病的免疫学特征之一。有资料提示:尤其在肾病综合征发作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如CD4,CD8细胞的百分数和绝对值异常,前者偏高,后者减少。
原发性膜性肾病与免疫遗传学标证明显相关;欧洲如英国、德国、西班牙及芬兰等国原发性膜性肾病病人HLA-DR3检出率显著增高,美国原发性膜性肾病病人显示B细胞抗原MT2,日本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HLA-DR2检出率明显高,美国、英国本病患者有B18-BfF1-DR3单型阳性者往往较其它类型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