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超声微创介导治疗:该技术是在三维彩超定位引导下,通过微导管穿刺插入引起异常结构的营养支管腔及膨大处,在血管内利用超声消融技术,让供血支血管壁收缩,管腔变狭窄,减少瘤部供血,使瘤体供血与回流达到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新型微创技术。
超声微创介导治疗有三大优势 :(询问专家其他的技术和优势)
1、治愈后不复发,无任何毒性作用,真正做到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2、治疗过程安全、恢复迅速,不但可以迅速治愈患者病情,更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支出费用。
3、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治疗风险以及后遗症和副作用,真正做到安全、彻底、无复发。
血管瘤一般很少出现恶变的情况,但是患者也不要忽略,应该积极到医院里面进行检查治疗,当血管瘤出现在一些特殊位置的时候更有可能因为意外危及患者的生命。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应根据肿瘤的类型、部位、深浅及病员的年龄等因素而定。常用的方法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冷冻外科、硬化剂注射及激光照射等。
腋下淋巴肿大的病因
感染
1、急性感染
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引起,如急性蜂窝织炎、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恙虫病等。
2、慢性感染
细菌、真菌、蠕虫、衣原体、螺丝菌病、丝虫病、性病性淋巴结肉芽肿、梅毒、艾滋病等。
肿瘤
1、恶性淋巴瘤
Hodgkin病与非Hodgkin淋巴瘤。
2、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等。
3、浆细胞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4、肿瘤转移
胃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等。
淋巴结肿大的病因
(一)感染
淋巴结肿大1.急性感染
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引起,如急性蜂窝织炎、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恙虫病等。
2.慢性感染
细菌、真菌、蠕虫、衣原体、螺丝菌病、丝虫病、性病性淋巴结肉芽肿、梅毒、艾滋病等。
(二)肿瘤
1.恶性淋巴瘤
Hodgkin病与非Hodgkin淋巴瘤。
2.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等。
3.浆细胞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4.肿瘤转移
胃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等。
(三)反应性增生
1.坏死性增生性淋巴结病。
2.血清病及血清病样反应。
3.变应性亚败血症。
4.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病等。
(四)组织细胞增生及代谢异常
1.郎格罕(Langerhan)组织细胞增生症。
2.脂质沉积病。
3.结节病。
小b细胞性淋巴瘤是什么病
B 细胞淋巴瘤是B细胞发生的实体肿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分型众多,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现在被认为是起源于B细胞的肿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套细胞淋巴瘤(MCL)5种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最为常见,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4。 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和治疗取决于淋巴瘤的具体类型以及分期分级。
生物细胞治疗对于癌症患者来讲,除了手术、放疗、化疗治疗手段之外,也是一种最佳选择,它跟其他治疗手段不同的是,它是用自己的免疫细胞来对抗肿瘤细胞。就治疗本身来说对身体没什么副作用,对于一些没有机会接受手术治疗,对放化疗不敏感的患者,或者说是手术后、放化疗后,还或者说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这种疗法是比较合适的。
2b细胞淋巴瘤可发生在人体的全身淋巴组织,如下颔、下颚、前颈部、锁骨上、腋下、鼠蹊部。在人体的纵膈腔或腹部动脉旁,有时也可出现b细胞淋巴瘤。发病之后患者可感觉到有压迫的症状,如果b细胞淋巴瘤发生在人体的胃、小肠或大肠则有可能有腹胀、便血、呕吐、腹痛等症状。
3b细胞淋巴瘤可以使得身体出现全身表现,大约有10%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可以出现身体发热、皮疹、盗汗和消瘦等全身症状。有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会长期不规则身体发热。发热的原因如果不加以检查是很难被发现的。
什么是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大部分为B细胞性,病变的淋巴结切面外观呈鱼肉样,镜下正常淋巴结结构破坏,淋巴滤泡和淋巴窦可消失。增生或浸润的淋巴瘤细胞成分单一、排列紧密。NHL易发生早期远处扩散。有的病例在临床确诊时已播散至全身。侵袭性NHL常原发累及结外淋巴组织,发展迅速,往往跳跃性播散,越过邻近淋巴结向远处淋巴结转移。
1982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订了NHL国际工作分型(IWF),依据HE染色的形态学特征将NHL分为10个型。
2000年WHO提出了淋巴组织肿瘤分型方案。该方案既考虑了形态学特点,也反映了应用单克隆抗体、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对淋巴瘤的新认识和确定的新病种,该方案包含了各种淋巴瘤和淋巴细胞白血病。
以下是WHO(2001)分型方案中较常见的淋巴瘤亚型:
边缘区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MZL):边缘区指淋巴滤泡及滤泡外套(mantle)之间的结构,从此部位发生的淋巴瘤系B细胞来源,属于“隋性淋巴瘤”的范畴。
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是发生在淋巴结边缘区的淋巴瘤,由于其细胞形态类似单核细胞,亦称为“单核细胞样B细胞淋巴瘤(monocytoid B-cell lymphoma)”;
脾边缘区细胞淋巴瘤(SMZL):临床表现为贫血和脾大,淋巴细胞增多,伴或不伴绒毛状淋巴细胞;
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是发生在结外淋巴组织边缘区的淋巴瘤,可有t(11;18),亦被称为“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laoma,MALT淋巴瘤),包括甲状腺的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涎腺的干燥综合征(Sjögran’s syndrome)以及幽门螺杆菌相关的胃淋巴瘤等。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系生发中心的淋巴瘤,为B细胞来源,CD10+,bcl-6+,bcl-2+,伴t(14;18)。多见老年发病,常有脾和骨髓的累及,也是“惰性淋巴瘤”,化疗反应好,但不能治愈,病程长,反复复发或转成侵袭性。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来源于滤泡外套CD5+的B细胞,常有t(11;14),表达bcl-1。临床上老年男性多见,占NHL的8%。本型发展迅速,中位存活期2~3年,属侵袭性淋巴瘤,化疗完全缓解率较低。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NHL,包括纵隔(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等。5年生存率在25%左右,而低危者可达70%左右。
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Burkitt lymphoma/Leukemia,BL):由形态一致的小无裂细胞组成。细胞大小介于大淋巴细胞和小淋巴细胞之间,胞浆有空泡,核仁圆,侵犯血液和骨髓时即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3型。CD20+,CD22+,CD5一。发现t(8;14)与MYC基因重排有诊断意义,增生极快,是严重的侵袭性NHL。在流行区儿童多见,颌骨累及是其特点;在非流行区,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端和腹部脏器。
血管原始免疫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CL):即过去所谓“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ngio-immunoblastic lymphadenopathy,AILD),是一种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发热,淋巴结肿大,Coombs试验阳性,伴多株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应使用含阿霉素的化疗方案治疗。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亦称Ki-1淋巴瘤,细胞形态大小不一,可类似R-S细胞,有时可与霍奇金淋巴瘤和恶性组织细胞病混淆。细胞呈CD30+,亦即Ki-1(+),常有t(2;5)染色体异常,ALK基因阳性。免疫表型可为T细胞型,临床发展迅速。
周围性T细胞淋巴瘤,无其他特征(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所谓“周围性”,是指T细胞已向辅助性T细胞或抑制T细胞分化,表现为CD4+或CD8+,而未分化的胸腺T细胞CD4、CD8均呈阳性。本型为侵袭性淋巴瘤的一种,化疗效果可能比大B细胞淋巴瘤较差。本型在欧美约占淋巴瘤的15%左右,我国也较多见。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是周围性T细胞淋巴瘤的一个特殊类型,与HTLV-I病毒感染有关,主要见于日本及加勒比海地区。肿瘤细胞具有特殊形态。临床常有皮肤、肺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伴血钙升高,通常伴有免疫缺陷。预后恶劣,化疗后往往死于感染。中位存活期不足一年,本型我国很少见。
蕈样肉芽肿/赛塞里综合征(mycosis fungoides/Sézary syndrome,MF/SS):常见为蕈样肉芽肿,侵及末梢血液为赛塞里综合征。临床属惰性淋巴瘤类型。增生的细胞为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呈CD3+、CD4+、CD8一。
什么是细胞淋巴瘤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淋巴瘤疾病,主要是由于小淋巴细胞出现了异变,发生这种疾病是因为患者身体的小淋巴细胞发生了增生而导致的,当患者的小淋巴细胞发生增生之后细胞的胞浆几乎不复存在。同时患者的小淋巴细胞细胞核会出现不规则的圆形状态,通过穿刺检查就可以发现这一异常情况。这种疾病的发生大多是在淋巴集中的脖子、腹股沟等部位,开始是出现肿胀和疼痛,所以需要大家引起注意。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症状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有哪些症状呢?首先是,患者往往感觉到腹股沟等淋巴聚集的部位出现肿胀以及疼痛等异常情形,伴有脾肿大,同时出现骨髓和外周血变化。肿瘤常限于某一个部位,少数病例可扩散至全身。特异性皮损多表现为红皮病。如果您发现身体出现以上异常情形的话,那么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及早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才是最好的。一般来说此病的治疗主要是用药物进行控制和消除肿胀,预后好的话,存活期可以达到5年以上。
b淋巴细胞肿瘤可以治好吗
总的来说,得了淋巴瘤能活多久,换句话说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期有多长,主要取决于治疗方法是否得当以及患者的身体机能。那么治疗b淋巴细胞肿瘤到底有哪些方法呢?
淋巴瘤的治疗应该以化疗为主,同时配合中医中药治疗,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以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细胞淋巴瘤是B细胞发生的实体肿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分型众多,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现在被认为是起源于B细胞的肿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套细胞淋巴瘤(MCL)5种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最为常见,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4。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和治疗取决于淋巴瘤的具体类型以及分期分级。
此外,淋巴瘤患者及家属应多了解淋巴瘤的治疗知识,多和主治医师交流,对淋巴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有帮助。得了淋巴瘤能活多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治疗方法和患者身体情况。作为辅助治疗,可以每日服用单方含量16%以上的人参皂苷Rh2(护命素),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诱导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减轻放化疗的危害。同时,人参皂苷Rh2(护命素)还可以增加癌症患者的食欲,有消炎止痛的作用,能够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
根据临床行为的不同,B细胞淋巴瘤分为惰性淋巴瘤和侵袭性淋巴瘤。惰性淋巴瘤通常发展缓慢,可保持多年疾病稳定及长期生存,但无法治愈。侵袭性淋巴瘤通常需要较强烈的治疗方法,但有治愈的可能。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和治疗取决于淋巴瘤的具体类型以及分期分级。
淋巴瘤分类有哪些
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NHL)
B细胞淋巴瘤
1、前驱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LL/LBL)
2、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
3、B-前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
4、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
5、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绒毛状淋巴细胞(SMZL)
6、毛细胞白血病(HCL)
7、浆细胞骨髓瘤/浆细胞瘤(PCM/PCL)
8、MALT型节外边缘区B 细胞淋巴瘤(MALT-MZL)
9、淋巴结边缘区B 细胞淋巴瘤,+/- 单核细胞样B 细胞(MZL)
10、滤泡淋巴瘤(FL)
11、套细胞淋巴瘤(MCL)
12、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DLBCL)
13、伯基特淋巴瘤(BL)
T/NK细胞淋巴瘤
1、前驱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ALL/T-LBL)
2、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
3、慢性前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CLL/T-PLL)
4、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
5、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CL)
6、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ATCL/L)
7、节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NK/TCL)
8、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ITCL)
9、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
10、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11、菌样霉菌病/赛塞里(Sezary)综合征(MF/SS)
12、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T和非T非B细胞, 原发性皮肤型
13、周围T细胞淋巴瘤(PTL)
14、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CL)
15、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 T和非T非B细胞, 原发性全身型
霍奇金淋巴瘤(HL)分类
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HL
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1)淋巴细胞为主型(LP)
(2)结节硬化型(NS)
(3)混合细胞型(MC)
(4)淋巴细胞消减型(LD)
相关百科
淋巴肿瘤的分类
来源于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称为淋巴样肿瘤(lymphoid neoplasms),指来源于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恶性肿瘤,包括恶性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和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淋巴样肿瘤可发生在淋巴结、骨髓、脾脏、胸腺和结外淋巴组织等处。
由于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故淋巴瘤也被认为是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发生肿瘤性(克隆性)增殖的细胞为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等)及其前体细胞。淋巴样肿瘤可以看成是被阻断在B细胞和T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一阶段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性增生所致。由于淋巴样肿瘤是免疫细胞来源的,因此淋巴样肿瘤的病人常可产生各种免疫功能的异常。
淋巴样肿瘤的分类
淋巴样肿瘤分为两大类,即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 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后者包括前体B和T细胞肿瘤、成熟(外周)B细胞肿瘤、成熟(外周)T和NK细胞肿瘤。并包含了以往的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内。国外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淋巴样肿瘤(80%~85%)是B细胞来源的,其次为T/NK细胞源性的,而真正的组织细胞性肿瘤罕见。我国的资料显示淋巴瘤在我国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3%~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约占所有白血病的3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毛细胞白血病则多见于中老年人。按照新的WHO分类,我国主要发生在成年人淋巴结的淋巴样肿瘤主要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淋巴结外的主要有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粘膜相关淋巴瘤)和NK/T细胞淋巴瘤;在儿童和青少年则主要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HL。
可怕的不是患病,可怕的是当患病以后人们不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这样只能事倍功半,淋巴肿瘤的分类有很多种,良性的或者恶性的都有,因此患者要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才能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办法,另外生活中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淋巴母细胞瘤具体是怎么回事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lymphoblastic lymphoma,LBL)为前体淋巴细胞来源的高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由于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在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基因型、细胞遗传学等生物学特征及临床表现和预后相似,WHO新分类将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归为同一组疾病。
临床表现: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以青少年男性多见,有纵隔占位或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可能。淋巴母细胞淋巴瘤80%为T细胞起源,20%为B细胞起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0%为B细胞起源,20%为T细胞起源。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是—种非霍奇淋巴瘤的少见类型,患者多为儿童(>10岁)和青年(<30岁),男性居多。常侵犯纵隔、骨髓、中枢和淋巴结。临床通常为III或IV期的进展期表现,病程短,进展迅速,预后差,病程早期易发生骨髓侵犯,并易转化为T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常侵犯骨、皮肤、骨髓和淋巴结。
诊断:病理诊断特点:可有星空现象,核分裂明显。 T 淋巴母:sIg-、CD10-、CD19/CD20-、CD3-/+、CD4/8+/+、CD1a+/-、TdT+、CD2+、CD7+。B 淋巴母:sIg-、CD10+、CD19+、CD20-/+、TdT+。TdT阴性不能完全排除LBL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加局部放射治疗。对III或IV期患者采用与白血病一样的治疗方案。具体治疗方案依据原发部位、受侵范围、临床分期而不同。采用COMP或CHOP方案治疗效果较差,仅获得30~40%的长期生存率。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生物学特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似,治疗上常采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