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尿病为什么会并发高血压

糖尿病为什么会并发高血压

1、体重超标:体型偏胖者的血容量会随着体重的增长而增加,血压也相应升高。同时夜间打鼾、呼吸暂停也是肥胖者的常态,这也会使夜间乃至全天血压居高不下。因此,偏胖的糖友必须积极减肥,给心血管“减负”。但注意减肥应在适当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基础上逐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

2、饮食不当:例如,中国北方地区的饮食含盐量可达长江以南地区的数倍,而北方的高血压患病率也显著高于南方。饮食中含盐量较多,会使水分更多地滞留体内,从而使血压增高。长期高血压还可导致动脉硬化,这时只有靠用药才能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建议糖友饮食中注意低盐,逐渐养成“口淡”的饮食习惯;吃肉要适量,荤素搭配。

3、降糖不当:大剂量使用胰岛素者血压常常相对较高,且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常见于餐后3~4小时或下餐前,表现为全身发热、出汗、心率加快以及血压增高等。还有些糖友控糖过严,降糖药物使用过度或饮食控制过度。这样身体对现有的血糖标准并不适应,也易使血压升高。建议糖友联合使用降糖药物,尤其应该首先考虑用后发生低血糖较少、血糖波动不大的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等。另外制定降糖标准不能“一刀切”,要兼顾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血糖下降速度、年龄、病程以及合并症等情况。

高血糖护理方法有哪些

高血糖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很多患者会通过服用降糖药来控制血糖。但是不少患者反映没有效果,专家建议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不妨做好日常护理,在饮食、运动等方面多注意,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效果。下面就教大家几招高血糖的护理方法。

1、每天保证有半小时以上的运动,不一定是跑步,快走即可。最好是每餐饭后都要运动运动,可以降低餐后血糖。

2、低糖饮食,不仅是甜食,还包括含淀粉多的所有食物,每餐进食量都要控制;饮酒和不规律进食都对糖尿病不利。应多吃蔬菜、杂粮类。

生活中有很多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并发高血糖,高血压会引起眼底视网膜毛细血管出现微血管瘤、眼底出血、渗出,心、脑、下肢等多处动脉硬化。高血糖常伴有高脂血症,冠状动脉、脑血管及下肢动脉硬化比一般正常人发生得早而且严重。

3、自我血糖检测,自备血糖仪,经常检查,随时调整用药。

4、坚持服药,常用的药有:格列齐特片、二甲双胍、拜糖平及注射胰岛素。

高血糖护理

生活中有很多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并发高血糖,高血压会引起眼底视网膜毛细血管出现微血管瘤、眼底出血、渗出,心、脑、下肢等多处动脉硬化。高血糖常伴有高脂血症,冠状动脉、脑血管及下肢动脉硬化比一般正常人发生得早而且严重。那么高血糖怎么办呢?

教您几招高血糖的护理方法:

1、每天保证有半小时以上的运动,不一定是跑步,快走即可。最好是每餐饭后都要运动运动,可以降低餐后血糖。

2、低糖饮食,不仅是甜食,还包括含淀粉多的所有食物,每餐进食量都要控制;饮酒和不规律进食都对糖尿病不利。应多吃蔬菜、杂粮类。

高血糖护理

3、自我血糖检测,自备血糖仪,经常检查,随时调整用药。

4、坚持服药,常用的药有:格列齐特片、二甲双胍、拜糖平及注射胰岛素

妊娠糖尿病怎么控制饮食 妊娠糖尿病的危害

1.未经治疗或控制不良的妊娠糖尿病对妈咪及宝宝会造成较高的罹病率及死亡率。

2.有妊娠糖尿病时,母体可能会并发高血压、子癫前症、羊水过多等情形。

3.并发症的危险包括:高血压、子癫前症、羊水过多及增加剖腹产情形。

4.有过妊娠糖尿病的妇女发展成糖尿病的危险性会增加。

5.妊娠糖尿病的妇女所生产的婴儿有长期健康的风险,包括肥胖的危险性增加;有较高比率的耐糖障碍及第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的妇女在怀孕期间血糖控制不良时,其代谢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婴儿的智力及神经发育。

在怀孕期间由于荷尔蒙发的变化,加上个人体质差异容易造成妊娠性糖耐受不良。举例来说,在怀孕初期,胰脏胰岛细胞变大,致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降低血糖。然而随着怀孕周数的增加,到了怀孕中后期,肾上腺提质素、妊娠素及游离脂肪酸的增加,对于肝脏葡萄糖的新生作用及周边组织对葡萄糖需求减少,胰岛素分泌未能代偿,就会导致妊娠糖尿病。

远离高血糖的吃法 高血糖主食副食都需控制

主食碳水化合物对血糖影响较大,因此需严格控制主食的摄入量。而副食中含有各种蛋白质,这些食物会产生大量热量,过度摄入会增加人体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因此控制控制副食也需注意一下几点

如莲子、山药、大枣、豆类等,高质量食物更易吸收,营养成分更高,无形之中可避免过多饮食。

研究表示,30%-70%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高血压病,过量盐的摄入是诱发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因素,预防避免高血糖并发高血压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每日摄入量应少于3克。

对于高血糖患者,食用含糖的食物都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因此在日常饮食中,需要严格控制甜品,主要有汽水、糖水、蛋糕、果汁、冰淇淋等等糖制甜品。

咖啡因会严重干扰人体对血糖的控制力,咖啡因还会消弱机体对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使血液中的游离葡萄糖增加,使血糖增高。

妊娠糖尿病靠饮食控制病状 妊娠糖尿病为母体和胎儿带来的影响

1.未经治疗或控制不良的妊娠糖尿病对妈咪及宝宝会造成较高的罹病率及死亡率。

2.有妊娠糖尿病时,母体可能会并发高血压、子癫前症、羊水过多等情形。

3.并发症的危险包括:高血压、子癫前症、羊水过多及增加剖腹产情形。

4.有过妊娠糖尿病的妇女发展成糖尿病的危险性会增加。

5.妊娠糖尿病的妇女所生产的婴儿有长期健康的风险,包括肥胖的危险性增加;有较高比率的耐糖障碍及第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的妇女在怀孕期间血糖控制不良时,其代谢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婴儿的智力及神经发育。

在怀孕期间由于荷尔蒙发的变化,加上个人体质差异容易造成妊娠性糖耐受不良。举例来说,在怀孕初期,胰脏胰岛细胞变大,致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降低血糖。

然而随着怀孕周数的增加,到了怀孕中后期,肾上腺提质素、妊娠素及游离脂肪酸的增加,对于肝脏葡萄糖的新生作用及周边组织对葡萄糖需求减少,胰岛素分泌未能代偿,就会导致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怎么用药

高血压和糖尿病像一对兄弟,常常相伴出现:糖尿病会造成肾功能损伤,进而导致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引发高血压。同样的,长时间的高血压会使体内血糖血脂调节失衡,使胰腺功能进一步受损,导致血糖更难控制。

另外,糖尿病和高血压都可能损伤全身的大小血管,导致发生心梗、脑梗的风险升高。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积极控制血压。

1)改变生活方式

2)合理的药物治疗也非常重要, ACEI 或 ARB 类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氯沙坦、奥美沙坦等)是首选药物,在降压的同时不影响血糖,还能保护肾脏和心脏。

糖尿病人吃什么菜最好 芦笋

芦笋性凉,味甘,具有补虚减肥,润肺止咳,益气降糖和防癌抗癌的功效。适宜于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等症,对消除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以及各种症状效果明显。芦笋含有多种特殊的营养成分,如石刁柏皂苷,香豆素,天门洞酰胺,天门冬氨酸,甘露聚糖,多种甾体皂苷,芸香苷,谷胱甘肽,叶酸等活性成分,其中香豆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对于中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经常服食芦笋制剂或食品,不但可以改善糖尿病症状,而且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视网膜损害以及肥胖等病症也有防治作用。

教你几招高血糖护理方法

1、每天保证有半小时以上的运动,不一定是跑步,快走即可。最好是每餐饭后都要运动运动,可以降低餐后血糖。

2、低糖饮食,不仅是甜食,还包括含淀粉多的所有食物,每餐进食量都要控制;饮酒和不规律进食都对糖尿病不利。应多吃蔬菜、杂粮类。

生活中有很多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并发高血糖,高血压会引起眼底视网膜毛细血管出现微血管瘤、眼底出血、渗出,心、脑、下肢等多处动脉硬化。高血糖常伴有高脂血症,冠状动脉、脑血管及下肢动脉硬化比一般正常人发生得早而且严重。

3、自我血糖检测,自备血糖仪,经常检查,随时调整用药。

4、坚持服药,常用的药有:格列齐特片、二甲双胍、拜糖平及注射胰岛素。

突然出现心脏房颤是怎么回事

1、高血压引起房颤。通常情况下,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房颤,这种几率要比普通人高出2倍左右,所以高血压患者要通过降低血压来改善房颤的情况。

2、左心室功能不全引起房颤。房颤发生的另一个因素是左心室功能不全,很多心肌梗死和心肌病容易引起左心室功能障碍,造成房颤。

3、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房颤。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情况的患者中一部分会同时有房颤的政治,而且就算是隐形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他们出现房颤的几率也是比较高的,一般这种情况,只要甲状腺功能亢进得到治疗的话,房颤就可以得到恢复。

4、糖尿病引起房颤。糖尿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几率不仅高,而且会两种疾病会互相影响,糖尿病患者并发房颤的时候一般预后的效果都不是特别好,要特别引起重视,只有在早期的时候控制糖尿病才能改善房颤的情况。

5、创伤造成的炎症引起房颤。很多患者在手术之后会并发房颤的情况,很大程度是和炎症有关系,因此在手术之后一定要使用有效药物来进行抗炎。

相关推荐

降低尿酸的食物 多吃茄果类蔬菜

番茄、茄子、青椒,这些茄果类食物嘌呤含量通常在 15 mg/100 g 以下,也属于低嘌呤食物。 对于既有痛风又有糖尿病的朋友,番茄应该算一个一箭双雕的食物,番茄中的番茄红素、番茄纤维素不仅有助于血糖稳定,还有一定的缓解糖尿病并发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控制血脂的效果。

冠心病是什么引起的

冠心病的诱因有很多,那么,生活中就要做好预防,注意休息,并且少做剧烈的运动,才能防止心绞痛的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对于冠心病的原因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冠心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下面专家详细的做个介绍。 冠心病的原因 1.糖尿病 增加死亡率的是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部分住院率达到80%以上。针对糖尿病就要及早的治疗,防止并发冠心病,对健康的侵害。因此,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原因之一。 2.高血压 冠心病并发高血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这是相辅相成的,建议患上任何疾病都需要及早的控制,并且减少恶化,带来最大的危害是死亡的危险。

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糖尿病高血压

糖尿病高血压是因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而引起或伴发的,是糖尿病全身血管病变的一种。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素体亏虚,饮食失调,情志失调,久病过劳等因素有关。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伴随高血压主要与年龄,性别,肥胖,吸烟,血液流变学异常及许多物质代谢异常等有关,其中高血糖症,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钙,甲状旁腺及其他血管活性物质是造成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群的重要因素。 症状表现:头痛,头胀,眩晕,耳鸣,视物昏花,失眠,眼底检查可发现视网膜动脉痉挛,变细,动脉和静脉交叉压迫,渗出,出血,视神经乳头

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相伴生吗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约80%并发高血压,并且其是慢性肾病进展的重要原因。可以说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与高血压是一种相互伴生的关系。 高血压(除恶性高血压外)致肾脏损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易被忽略。高血压使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减少而引起肾缺血。肾局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过度激活,不仅高血压,而且选择性收缩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致使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跨膜压升高,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

痛风能吃玉米吗

痛风能吃玉米吗? 痛风患者是可以吃玉米的。痛风多数是因为血尿酸过高引发关节肿痛,造成血尿酸过高的最大原因是因为爱吃含高嘌呤的食物所致,如动物内脏,鱼虾和酒精饮料等等。玉米主要的成分是淀粉,一般情况下不使其尿酸水平上升,所以患者可以吃玉米的。 痛风吃玉米有什么好处? 1、有利减肥 玉米富含膳食纤维,有增强吸水溶胀性能,可以增强饱腹感,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身体对脂肪的吸收。不仅可以有效控制体重,也有效预防痛风发作。 2、减少高脂血症的发生 多数患者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玉米含有的果胶可减少吸收食物的胆

引起肾炎的原因有哪些

肾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是肾免疫介导的炎性反应,是不同的抗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不同的抗体,结合成不同的免疫复合物,中国科学院肾病检测研究所认为沉积在肾脏的不同部位造成的病理损伤,形成不同的肾炎类型。 糖尿病(10%): 糖尿病引发肾炎,糖尿病引发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有蛋白尿、浮肿、高血压等,晚期出现肾功能损害。 消化系统病变(14%): 一些患者患有长期消化道疾病,出现恶心、呕吐现象,经排查,发现患有肾炎。因此如果出现胃口不好、味觉障碍、恶心呕吐、极度口渴等症状,要多加警惕,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危险

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危害 高血压病人患糖尿病时,因心血管病而导致的病死率至少增加2倍。除此之外,这些病人更易发生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其原因是由于糖代谢紊乱加速了肾动脉和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外周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其次,高血糖还可使血容量增加,肾脏超负荷,水钠潴留,使血压升高。 血压升高与心输出量及外周阻力有关。糖尿病患者这两种变化都有,从而使血压迅速升高,并引起严重并发症。同时高血压又可加重糖尿病引起的损害,包括它对小血管和肾脏的影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更具

高血压体检项目及特殊检查

高血压体检项目 一、常规检查 1、肾功能包括尿常规(尿比重、尿蛋白、尿镜检)、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CO2结合力。 2、糖代谢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空腹胰岛素,胰岛素释放试验。 3、脂肪代谢如血浆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等。 4、电解质检查如血钾、钠、氯、钙等。 5、其他心电图,胸部正位片,静脉肾盂造影。 二、特殊检查 高血压病人经过寻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及常规辅助检查后,疑为继发性高血压,还应进行一些必要的特殊检查。 1、怀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检查电解质及酸

高血压能吃板栗吗 高血压吃板栗要注意什么

1、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患有风湿病的人不能吃板栗。 2、板栗含糖较多,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不宜多吃。 3、新鲜板栗存放不当容易发霉变质,食用后容易中毒,所以变质的板栗不能吃。

体脂率是什么,怎样计算出来。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 体脂率可通过BMI计算法计算得出。BMI计算法: ①BMI=体重(公斤)÷(身高×身高)(米) ②体脂率:1.2×BMI+0.23×年龄-5.4-10.8×性别(男为1,女为0) 比如,某男士30岁,体重75公斤,身高1.75米: BIM=75÷(1.75×1.75)=75÷3.0625≈24.89 体脂率: 1.2×24.89+0.23×30-5.4-10.8×1 =29.868+6.9-5.4-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