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投诉建议我要投稿

中医治疗心肌炎偏方大全

中医治疗心肌炎偏方大全

川黄连党参治病毒性心肌炎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豁痰化瘀,清心定悸。主治病毒性心肌炎、胸痹之气阴两虚兼痰浊瘀滞者。证见胸闷心悸心烦,舌尖红、舌下瘀紫、苔黄,脉细数。

【处方组成】川黄连3克,潞党参25克,麦冬14克,丹参30克,北沙参15~30克,元参9~12克,五味子3~5克,郁金12克,降香5~9克,瓜萎皮9克,燕白5~9克,苦参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咽痛红者,选加金果榄、射干、板蓝根、金银花、木蝴蝶;低热不退者,加白薇、地骨皮;苔黄腻者,去北沙参、元参,加竹茹、陈皮;舌红降少津者,加生地、玉竹;舌淡胖者,加生黄芪;脉结代者,加茵陈、山植。

【病例验证】郑某,女,38岁。病症为胸闷心悸、失眠,五心烦热3月余,被诊析为“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半月后诸症又发,遂寻中医求治。按上方连服药2月,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赤白芍治病毒性心肌炎

【功能主治】主治病毒性心肌炎。

【处方组成】金银花8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丹皮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病患者31例,随访1年,其中疗效显著者12例,好转者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

清毒养心汤治病毒性心肌炎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养心宁神。主治病毒性心肌炎。

【处方组成】川桂枝6~10克,赤白芍各10~30克,济阿胶10克(烊冲),苦参10~15克,丹参10~15克,玄参 10~30克,太子参30~60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0~30克,全瓜蒌10~30克,马齿苋10~30克,山豆根10克,连翘衣10~30克,金银花10~30克,大青叶10~30克,炙甘草20~40克,生龙、牡各15~30克(先煎),红枣5枚,生姜5片。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30剂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病例验证】刘某,男,22 岁,农民。2个月前因洗凉水澡而感冒,继则头昏、心悸。曾经某医院检查,诊为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治疗好转出院。现仍感头昏,时而心慌、乏力、低热而就诊。面色少荣,形体稍削,心慌胸闷,口干,夜寐不实,身微畏寒,脉数而促,苔薄白,舌色淡红而质瘦,体温37.1℃,无关节痛,心悸、胸闷与清绪改变无关,血压13.6/8.53千帕,心尖区闻及I级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稍弱,查血,白细胞计数5.4×109/L,中性粒细胞0.78,血沉11mm/h,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R问期》0.12秒,S-T段轻度下移,心率112次/分。辨证:心阴心气虚损,热毒痰瘀犯心。用此方连服4个疗程痊愈,随访1年,病未复发。

玉竹山楂治病毒性心肌炎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强心宁神。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

【处方组成】玉竹20克,山楂15克,白糖30克。

【用法用量】玉竹山楂水煎,去渣加白糖代饮料服用。每日1~2次,10次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19例,随访1年,显效9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

中医治疗宫颈炎偏方大全有哪些呀

中医治疗宫颈炎偏方1:白术,党参,续断,香附,补骨脂,木香,青黛,川芎,砂仁,鸡冠花,杜仲,白芍,牡蛎等。以上中医偏方治疗宫颈炎的效果十分明显,坚持用以上中医偏方治疗可以让宫颈炎患者白带增多,性交出血等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

中医治疗宫颈炎偏方2:鹿茸,党参,白术,紫苏,益母草,黄芩,地黄,熟地,木香,琥珀,茯苓,阿胶,香附,白芍等。宫颈炎患者用以上中医偏方治疗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此中医偏方服用后能有效的起到理气止带的效果,因此治疗宫颈炎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医治疗宫颈炎偏方3:苦参,薄荷,苦木,枯矾,蛇床子,珍珠粉,冰片等。以上介绍的中医偏方也经常用于治疗宫颈炎疾病,此偏方让宫颈炎患者使用后能起到清热解毒的效果,同时也具有杀虫止痒的作用,由此可见治疗宫颈炎的效果也十分显著。

中医治疗急性附睾炎偏方大全

夏枯草川贝母治急性附睾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附睾炎。

【偏方组成】夏枯草30克,川贝母、白芥子、枳实各15克,海藻、昆布、橘核、青皮各10克,附片、乌药各6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加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2~3次口服,每日1剂。1周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附睾炎患者146例,用药1~2个疗程治愈142例,显效4例。有效率为100%。

大黄当归治急性附睾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附睾炎。

【偏方组成】大黄、当归、甘草梢各10克,桃仁15克,鸡内金、土茯苓、鸡血藤各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内服。7日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

【加减】发热者,加苦参、赤小豆、龙胆草;痛甚者,加全蝎、小茴香;下坠感甚者,加炙升麻。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睾丸附睾炎36例,用药2个疗程治愈21例,明显好转6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2%。

中医治疗阑尾炎偏方大全

芍药甘草汤治阑尾炎

【功能主治】解痉止痛,解热抗炎,解毒抗过敏。主治急性阑尾炎,慢性复发性阑尾炎。

【偏方组成】生白芍60~120克,生甘草15~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3剂为1疗程。服药2个疗程评定疗效。

【病例验证】林某,男,41 岁。以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4天入院。伴畏寒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诊为急性阑尾炎。药用:生白芍90克,生甘草20克,大黄10克(后下),黄连10克,丹皮12克,蒲公英15克,银花15克,桃仁12克。水煎,分2次温服。2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再进2剂症状与体征消失。

木香金银花治慢性阑尾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阑尾炎。

【偏方组成】木香、金银花、蒲公英各25克,牡丹皮、川楝子、大黄各12克。

【用法用量】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所得药液兑匀。分服。每日1~2剂。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慢性阑尾炎43例,治愈3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有效率97.6%。

香附治慢性阑尾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阑尾炎。

【偏方组成】香附15克,桅子、枳实、桃仁、麦芽、山楂、木香、鸡内金各10克,远志、神曲、枳壳、甘草各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中医治胸膜炎偏方大全

二草六子汤治胸膜炎

【功能主治】行气消痰,温阳化水。主治渗出性胸膜炎。

【偏方组成】夏枯草30克,鱼腥草30克,炒葶苈子10~40克,莱菔子10~30克,白芥子10克,全瓜蒌30克,杏仁10克,桃仁10克,丹参15克,连翘10~30克,黄芩10克,银柴胡10克,鳖甲15克(先煎),川桂枝10克,炒枳壳6克,桔梗6克,猪苓10~30克,白云苓10~30克,薤白头10~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42剂为1个疗程。亦可制丸服。

【病例验证】樊某,男,43 岁,农民。半年前,右侧胸痛、咳嗽伴发热,经某医院检查诊为渗出性胸膜炎,住院治疗两周,症状缓解,遂出院带药回家。6个月以来,用抗生素、抗痨药及中药治疗,胸痛、发热虽好转,但咳嗽、低热、胸胀闷及气短日益加重。面色帝白,形体稍瘦,精神欠兴,脉滑数,苔白舌黯红。体温36.5℃,右胸微饱满,呼吸音低,叩之浊音,并有语颤音,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8.10 x109/L,中性粒细胞0.8,血沉15mn/h,X线摄片示右侧肺野中下透明度减弱,呈均匀致密阴影。B超印象:右侧胸腔积液中等量。按此方治疗,连服20剂,咳嗽、胸闷、气短稍减,复查胸水有所减少。再以此方加减续服 20剂;再查,X线摄片示右侧胸肋隔角模糊、变钝,诸症亦除。仍以前方5倍量制丸缓服以善后。又4个月后复查,胸水消失,余症皆愈。

夏枯草葶苈子治胸膜炎

【功能主治】主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偏方组成】夏枯草30克,葶苈子、银柴胡、黄芩、百合、女贞子、石斛各15克,地骨皮12克,大枣6枚,甘草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早、晚两次口服,每日1剂。半个月为1个疗程。

【加减】若伴有感染,加金银花、蒲公英、鱼腥草各20克;若咳嗽者,加前胡、莱菔子、陈皮各10克;若痰中有血者,加茜草、藕节、仙鹤草各12克;若气血两虚者,加黄芪、全当归各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21例,经用药4~6个疗程,其中治愈15例,显效4例,无效2例。

大黄芒硝治胸膜炎

【功能主治】主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偏方组成】大黄、芒硝各9克,甘遂3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6例,疗效满意。其中4例少量胸水患者服1~3剂后,胸水消失,余2例服6~9剂,胸水消失。其他症状如发热、胸痛、盗汗、舌燥而渴、气短、头痛、恶寒等也随之消失。药后除出现腹泻外,无其他副作用。所治6例,均未采用西药。经随访2年,未见复发。

当归瓜篓皮治胸膜炎

【功能主治】疏肝活血,通络止痛。主治干性胸膜炎。

【偏方组成】当归须30克,瓜蒌皮30克,茜草根10克,炒枳壳6克,青皮6克,延胡索10克,制乳香6克,丹参10克,桃仁10克,降香6克,山桅衣10克,夏枯草15克,鱼腥草15克,炮山甲6克,川楝子6克,柴胡6克,蒲公英15克,天花粉30克,白芥子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30剂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杨某,男,57 岁,农民。3年前,因肺部感染治愈后,右侧胸痛时轻时重一直未断,曾服消炎止痛药亦不能止。近数月来,增添干咳无痰,睡卧辗侧及咳嗽时,右胸痛如针刺,时感全身不适,食不甘味,乏力;脉微数,苔薄白舌红;右侧呼吸音稍低,可闻及胸膜摩擦音;X线胸片示两肺肺纹理增粗,右侧胸膜增厚并广泛粘连,心电图及血常规检查均正常。诊为右侧干性胸膜炎。证属阴虚络热,瘀阻气滞。用此方连服30余剂,胸痛、咳嗽已止,诸症悉除。1年后复查,胸膜病变有改善,胸痛未作。

中医治疗伪膜性肠炎偏方大全

伪膜性肠炎偏方一

【辨证】暑湿外感,化热入营,毒热炽盛,欲犯心包,湿热中阻,清浊不分,以致泄泻无度。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佐以分利。

【方名】清热解毒利湿汤。

【组成】银花60克,连翘18克,丹皮24克,赤芍9克,公英15克,败酱草30克,元参18克,麦冬12克,天花粉18克,茜草根12克,滑石块60克,车前子15克,生苡米30克,白藓皮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郗霈龄方。

伪膜性肠炎偏方二

【辨证】脾虚湿盛,清浊不分。

【治法】健脾利湿,分利清浊。

【方名】健脾利湿汤。

【组成】党参12克,白术6克,茯苓12克,猪苓9克,泽泻9克,山药9克,扁豆12克,肉豆蔻6克,熟地12克,麦冬9克,五味子4.5克,陈皮9克,通草3克,车前子12克,肉桂3克,葛根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日服4次。

【出处】郗霈龄方。

中医治肠炎偏方大全

马齿苋汤治肠炎

【功能主治】治肠炎,腹泻。

【偏方组成】马齿苋60克,大蒜(捣成蒜泥)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马齿苋煎汤,冲服蒜泥,加红糖适量。顿服,每日2~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患愈21例,其中痊愈2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2%。

白芍白术治肠炎

【功能主治】养血柔肝,行气止痛。主治慢性肠炎。

【偏方组成】炒白芍25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肠炎35例,痊愈28例(占80%),好转5例(占14.25%),无效2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3%。

葛根黄芪治肠炎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脾止泻。主治急性肠炎。

【偏方组成】粉葛根6克,淡黄岑6克,川黄连2.4克,苦参片3克,川黄柏3克,广木香2.4克(后入),青、陈皮各3克,金银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车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肠炎19例,其中痊愈12例(占63.1%),好转6例(占31。6%),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

车前子金银花治肠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肠胃炎。

【偏方组成】车前子20克,金银花15克,防风、川黄连克10克,鸡内金8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39例,经用药3~6剂后,均获治愈。

仙鹤草桔梗治肠炎

【功能主治】补脾敛阴,清化湿热。主治久泻,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结肠炎,经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时休,作则腹痛,腹胀,大便溏薄,夹有粘液,间见少许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偏方组成】仙鹤草30克,桔梗6克,乌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术9克,广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槟榔10.2克,甘草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加减】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时,应另加鸦胆子14粒,去壳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肝郁脾滞征象较著者,去槟榔,加柴胡4.5克,萆薛 15克,秦艽9克;腹痛甚愈,应加重白芍与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泄泻日久,体虚气弱,而腹胀不显者,去木香、槟榔,加炙升麻 4.5克、党参12克、炙芪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98例,其中痊愈者71例(占72.4%),好转25例(占25.5%),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为98%。

乌梅败酱治肠炎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暗滞,苔腻,脉弦缓滑。

【偏方组成】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4.5~6克,木香(后下)9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实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后重甚者,加广木香3克、槟榔6克以导滞行气;热象明显者,加川黄连6克,以清热燥湿消炎;病延日久者,加肉桂3克以厚肠化湿;下腹胀满者,加炒莱菔子15克以下气宽膨。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117例,其中痊愈87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7%。

旱莲当归治肠炎

【功能主治】燮理阴阳,祛邪厚肠止泻。主治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等)。证见腹泻经久反复不已,大便溏薄,日二三次,夹赤白粘液,腹痛隐绵,按之不减,形体消瘦,四肢不温,神疲倦怠,纳谷不馨,脘腹不适,口干粘或苦,不甚喜饮,舌质淡红或暗红,多细裂纹,苔薄白微腻,脉虚濡或细弦略数。

【偏方组成】旱莲草20克,当归、毛姜、阿胶、白术各10克,黄连、木香、防风、炙甘草各6克,干姜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头煎2煎药液合并约400毫升,早晚2次空腹分服。其中阿胶应另炖烊化,分2次兑入药液中。症状缓解取得疗效后,可按上方剂量比例,研末(阿胶烊化)为丸,每服10克,日2次空腹吞服,以资巩固,以2~6个月为宜。

【加减】湿热偏盛者,加马齿苋30克;便血或赤冻多者,加地榆10克、鸦胆子(每服15粒,去壳吞服,日2次);阴虚偏甚,泻下量多者,加乌梅20克。

【病例验证】万某,男,32 岁,工人。腹痛便泻赤白粘液,时或便血半年余。多方医治乏效,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18~20厘米处充血、糜烂,有出血点。见其面容憔悴,形体清癯,畏寒肢冷,四末不温,口干唇红,腹痛隐隐,按之不减,大便溏薄夹赤白粘液,日三四次,近几日以赤冻为多,舌淡暗有浅细裂纹,苔白薄微黄,两脉虚濡且细。证为阴阳两虚,气血不足,寒热气血壅遏为害,治当标本兼顾,缓调为要,遂拟本方加地榆 10克、鸦胆子30粒(去壳2次吞服)。一月后诸症大减,大便成形,只后段略稀。做镜检,患处已无糜烂,仅见出血点。继服上方去地榆、鸦胆子,加乌梅20 克、白芍10克以养阴和营。又20剂后临床症状痊愈,纳增便调,形体气色恢复正常。又镜检,已无出血点,溃疡已愈合。

党参白术治肠炎

【功能主治】补脾健胃,止泻固肠,促进脾胃运化。主治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证见脾胃虚弱,时溏时泻,脘闷腹胀腹痛,肢倦神疲等。

【偏方组成】党参、秦皮、炒白术克10克,炙甘草6克,木香、乌梅、黄连、炮干姜各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3次口服,也可按用量比例制成丸剂服用。

【加减】如因久作泻痢,气虚下陷,导致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若兼见晨起则泻,泻而后安,或脐下时痛作泻,下肢不温,舌淡苔白,脾肾阳气不足者,加补骨脂补命门火,辅吴萸、肉豆蔻暖肾温脾,五味子涩肠止泻;如年老体衰,气虚于下久泻不止愈,加诃子;因气郁诱作痛泻,症见胸胁痞闷者,加枳壳、白芍、防风以泄肝益脾。

【病例验证】李某,男,40 岁,干部。3年前因外出不慎饮食,出现腹痛下泻,住医院检查确诊为菌痢,留住院治疗近旬,腹痛下痢明显好转,因在外不便调理,返回继续门诊治疗。病情时好时发,但发作症状比初患症状为轻。迁延至今,近日应酬荤腥稍多,再见腹痛下泻,日1~2次,便呈黄色稀溏,少有粘液,无里急后重兼症,自觉食欲日趋减退,食后胀闷不适,精神常感时久不支,舌质淡、苔薄黄,脉弱。综析是症,显系泻痢日久,导致脾胃受损,气虚不运,兼见未尽湿热。本益气运脾、兼清湿热为治。用上方,去乌梅,加陈皮、厚朴、竹茹、佩兰,嘱服2剂。药未竟,上症尽为大减,患者以工作开会就医煎服不便,请开常服药治疗,遂以上方按比例制散或丸与服。服散剂2剂近1个月后,泻、痛已愈,食欲、精神日渐正常。

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偏方大全

乳香川乌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化瘀通络,利湿除痹。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乳香、制没药各12克,制川乌15克,地龙、土鳖虫各20克,桃仁、蜈蚣各10克,青风藤、薏苡仁、生地各3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日1剂。3个月为1疗程。

【加减】湿热阻络型,加防己、苍术各10克,萆光(氵光)、连翘各20克,金银藤30克;寒热错杂型,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知母12克,生黄芪30克,附片20片;肝肾亏损型,加川续断、桑寄生、狗脊、附片各15克,骨碎补10克,白芍12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67例,结果:治愈24例,显效27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

二黄双仁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补肝肾。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大黄9克,黄岑12克,桃仁、杏仁、赤芍、干地黄各15克,甘草、虻虫各6克,生川芎10克,桑寄生18克,牛膝20克,乌梢蛇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1个月为1疗程。

【加减】气血虚弱者,加黄芪、当归;肝肾亏损者,加鹿角胶、杜仲、巴戟天。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30例,治疗1~3个月后,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

桂枝川乌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痛处不红不热,常有冷感,得热则痛稍缓,或疼痛呈游走性,或疼如刀割针扎,或酸痛,关节肿胀,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弦紧或濡缓或浮缓。

【偏方组成】桂枝、制川乌(先煎)、当归、乌梢蛇各10克,仙灵脾、熟地各15克,鹿衔草30克,甘草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避风寒。

【加减】若风盛者,加寻骨风、钻地风各20克;湿盛者,加苍术、白术各10克,生薏仁、炒薏仁各15克;寒盛者,加制草乌(先煎)、熟附片各10克;刺痛者,加地鳖虫10克,参三七3克(研冲),延胡15克;痛剧者,加炙全蝎3克(研冲)。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9例,经过3~6个月的治疗,基本痊愈17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3%。

相关推荐

中医治疗血精症偏方大全

女贞子治血精症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血,滋阴补肾收涩。主治血精症。 【偏方组成】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生地12克,白芍12克,丹皮10克。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10天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血精症12例,均获得满意疗效,有效率为100%。 地锦草治血精症 【功能主治】利湿、止血、益肾。主治血精症。 【偏方组成】地锦草、鹿衔草各30克,石韦,马鞭草各40克,土茯苓20克。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2次,煎开后各15分钟取汁。两煎混合,分2次口服。每日1剂。 【宜忌】

中医治疗痔疮偏方大全

第一: 选择土茯苓、丹皮、蒲公英、黄白、白芷以及桃仁还有赤芍,然后放入锅中煎煮服用,每天按照三餐使用。煎煮的方法很简单,首先需要将所有的药材弄干净,然互放入锅中烧开,最后去除掉渣滓留下药液。 将药液趁热的时候熏洗患有痔疮的位置,每次进行二十分钟左右。这种治疗痔疮的偏方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以及活血散瘀的作用。对于多种原因所导致的身体出现痔疮的情况,使用这种方法都能够取到不错的效果。 第二: 将雄黄以及硫磺还有樟脑准备好,然后将三种材料研磨成为粉末,最后用适量的芝麻油搅拌均匀,将药材涂抹在患有痔疮的部位。 这种

中医治疗失眠偏方大全

蝉蜕治失眠 【功能主治】散热定痉,抗惊镇静。主治失眠等症。 【偏方组成】蝉蜕3克。 【用法用量】加水250克,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缓煎15分钟,取汁饮服。 蝉蜕3克,按上方煎水饮用,患者当即安然人寐。依法巩固治疗半个月,旧症消失。随访3年,未见复发。 半夏橘皮治失眠 【功能主治】主治失眠症。 【偏方组成】半夏、橘皮各6克,竹茹、茯苓各12克,枳实8克,甘草3克,生姜3片,红枣4枚。本方可随症加减。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15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日。 绿茶酸枣仁治失眠 【功能主治】主治失眠症。 【

如何治疗心肌炎

药物治疗心肌炎是首选,而且一般需要静滴治疗,这样见效才更快,一般的药物主要是广谱的抗生素类药物。 可以选择中药治疗心肌炎中医认为心肌炎属于心气阴两虚,所以治疗起来主要选择益气养阴的药物像五味子,党参之类的。 患有心肌炎不要过量运动,要保证充足的卧床休息,避免心脏劳累加重病情。

中医治疗牛皮癣偏方大全

牛皮癣偏方一 【药物】川槿皮500克,好烧酒5000克,榆面120克。 【制法】 川槿皮勿见火,晒燥研末,与榆面共用酒浸泡,七日为度。 【用法】不时蘸洒搽擦。用于治牛皮癣。 【出处】《养生经验合集》。 牛皮癣偏方二 【药物】百部120克,苦参120克,蛇床子60克,雄黄15克,狼毒75克。 【制法】上药共研粗末,装入纱布袋内,用水2500克至3000克,煮沸30分钟。 【用法】用软毛巾擦洗患处,或洗后再加热水浸浴。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皮肤瘙痒症(瘾疹)、阴囊湿疹、荨麻疹等。 【出处】《赵炳南临床

中医治疗肛裂偏方大全

白芨蜂蜜治肛裂 【功能主治】治肛裂。 【偏方组成】白芨150克,蜂蜜40克。 【用法用量】将白芨入锅,加水适量,煮沸至汁稠,除去白芨,用文火将药汁浓缩至糊状,离火,与煮沸的蜂蜜混合均匀,冷后人瓶制成白芨膏。便后涂患处,敷料固定,每日1次。 【病例验证】采用此方治肛裂16例,治愈10例,好转4例,无效2例,有效率87.5%。 没药艾叶治肛裂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主治肛裂。 【偏方组成】乳香、没药、红花、桃仁、丝瓜络、艾叶、椿根皮各15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稍加粉碎后,用纱布包住,放脸盆内,加水

灰指甲偏方

灰指甲偏方大全1: 用料:治灰指甲的偏方米醋 使用方法:灰指甲早期症状早晚各一次用纯米醋泡洗20分钟 功效:用于治疗灰指甲、手足癣等真菌感染类快速治疗灰指甲偏方病 灰指甲偏方大全2: 用料:独瓣大蒜(即那种没有分瓣的蒜,整个蒜就只有一瓣) 使用方法:将治灰指甲偏方捣烂成糊状,加入灰指甲治疗米醋调匀,用治灰指甲的偏方蘸涂于指甲上及周围,快速治疗灰指甲偏方早晚各一次,20分钟后洗掉。 功效:用于治疗灰指甲 灰指甲偏方大全3: 用料:大蒜2头、米醋100克 炮制治灰指甲的偏方:将大蒜捣烂成糊状,加入米醋调匀后灰

中医治疗贫血的偏方大全

当归黄芪治贫血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主治缺铁性贫血。 【处方组成】炙黄芪30克,当归20克,杭白芍10克,熟地30克,潞党参15克,白云苓10克,炒白术10克,甘草6 克,制香附10克,砂仁6克(后下),陈皮10克,怀山药30克,紫河车30克,焙内金6克,生麦芽10克,鸡血藤30克,济阿胶10克(烊冲),锻绿矾 0.3克(烊冲),针砂30克(先煎)。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30剂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唐某,女,29岁,农民。6年前,因流产出血过多,后每次月经量多,素感头昏心悸、少

中医治疗疝气偏方大全

当归茯苓汤治疝气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清热利湿,活血益气,补肾益肝。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当归、茯苓、枸杞各15克,肉桂、乌药、小茴香各10克,海沉香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7日为1疗程。 【病例验证】杨某,男,29 岁。辜丸肿痛,伴梦遗1周,前来就诊。证见颧红唇赤,潮热盗汗,腰脊酸痛,每遇劳累阴囊坠痛,舌质红,脉细数。辨证为阴虚火动,水不涵木。治宜滋水涵木,润燥消炎。用本方去肉桂加生地、山萸肉各15克,白芍10克,黄柏、知母、牛膝各8克,桅子、川楝子、丹皮、地骨皮各10克,温水煎。服5

中医治疗肥胖症偏方大全

枸杞子茶治肥胖症 【功能主治】滋肾润肺,补肝明目。适宜于肥胖症。 【偏方组成】枸杞子15克。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15克,代茶冲服。 【宜忌】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 【病例验证】赵某,女,38 岁。身高1.6米,体重70千克,自觉疲乏,呼吸短促,心悸,腰酸,下肢轻度浮肿,血压19.95/11.97千帕。诊断为肥胖症。按上方服用拘杞子茶。 1个月后,体重降低3千克;连服4个月,体重降至60千克,血压15.96/9.97千帕,诸症均消。继服枸杞子茶半年,体重正常。 黄芪党参治肥胖症 【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