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艾灸有用吗
月经不调艾灸有用吗
有一定的作用。
艾灸对于月经不调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艾灸的时候可以选择艾灸三阴交穴位,其治疗月经不调的作用会更好一些。
但是月经不调艾灸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建议是在来月经的前一周开始进行艾灸,一个穴位艾灸5-10分钟为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月经不调艾灸都是有用的,若是进行艾灸之后,月经还是没有好转迹象的话,建议就医诊断。
月经不调艾灸部位图 月经不调穴位辨析
关元,气海均为任脉要穴,位于下腹部丹田之处,主一身之元气,调冲任血脉,理胞宫气血;关元还与足三阴经交会,调理肝脾肾;气海为元气之海,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盛则足以统摄经血;脾俞,肾俞直接调补脾肾;血海属脾经,足三里属胃经,与气血的生化,运行密切相关,灸能益气养血,且对全身脏腑,经脉气血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三阴交是脾经第一要穴,有理脾调经之功,又为三阴交之会穴,兼调肝肾之气血,脾肝肾三经气血充盛,气机通畅,则冲任调达,月经复常。
经期艾灸可以吗
经期艾灸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因人而异。
艾灸的作用是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有的人经期血量多,此时艾灸容易促进活血化瘀,导致经血更多;而如果经量何绍的人,经期可以靠艾灸加大经量,排除体内的一些瘀阻。
艾灸调理月经不调的方法
血虚型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艾灸方式: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子宫,内关,涌泉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时关元穴,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穴各10分钟。
肾虚型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艾灸方式: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用三眼艾灸盒,归来和八髎穴用三眼艾灸盒俺就,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艾灸归来穴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血寒型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艾灸方法: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可以同时插三根艾条,或两根艾条,这样火力大点。关元、八髎穴艾灸2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10分钟。
气郁型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关元、命门、肩井、太冲
艾灸方式:关元、命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施灸,也可以用隔姜灸。肩井和太冲用单眼艾灸盒或手持艾条施灸。艾灸时关元、命门各熏20分钟、肩井、太冲各熏10分钟。
艾灸的禁忌
并非所有女性来月经的时候都可以进行艾灸,有的女性来月经时经血量比较大,这种情况下进行艾灸的话是不妥的,因为艾灸的作用是活血化瘀,经血量多时候还用艾灸方式调理,反倒会使经血量更多。
月经不调艾灸哪些穴位月经不调灸哪里 肾虚型月经不调艾灸穴位
艾灸选穴:
八髎穴: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
归来: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三阴交:位于在足内踝上3寸。
方法: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多眼艾灸盒。归来和八髎穴用三眼艾灸盒艾灸,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
艾灸时间:归来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主治症状: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治宜补肾养血。
三伏天艾灸肚子可以去全身的湿气吗 温经活血
三伏天艾灸肚子,是用艾条熏肚子,艾叶性质温和,具有热刺激,艾灸产生的热度能够温暖肚子,能帮助散除体内的湿寒之气,温热对皮肤的刺激能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肚子艾灸有较为明显的温经祛寒效果。
对于宫寒、月经不调等症状的人群来说,三伏天艾灸肚子,可以很好的缓解症状。
如何艾灸调理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艾灸穴位选择
关元: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
气海: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即肚脐与关元连线中点。
脾俞: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血海:膝关节髌骨内上方2寸。
足三里:外膝眼正中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旁开1中指宽。
三阴交:足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后缘。
艾条艾绒比例有什么区别 经常艾灸的好处有哪些
艾条的主要组成材料是艾叶绒制成,艾绒味辛而行,使用艾条在经络穴位处进行艾灸有行气血的功效,经常艾灸有调和气血、润泽面色,还能有效改善气滞血淤导致的肌肉肿胀酸麻、四肢疼痛等症。
艾灸时通过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使艾条药力进入经络,这样会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温经止痛的功效,中医常用艾条治疗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骨节酸痛、四肢麻木、腰酸疼痛、月经不调、宫寒畏冷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艾条由艾叶制成,具有艾叶的功效,性温辛,使用艾条进行艾灸,不仅能行气血,还能驱逐体内寒湿,对于风寒湿痹、肌肉酸麻、关节四肢疼痛、脘腹冷痛等症有很好的疗效。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艾灸运用经络原理,从以下穴位中取3~4穴,进行温和灸,可以调经止痛,疏经活络。
三阴交穴、血海穴、肾俞穴、涌泉穴、气海穴、归来穴、太溪穴、肝俞穴、脾俞穴
月经不调灸哪里
艾灸穴位调理月经不调
对于月经时间错后,量少清稀,并伴有眩晕、失眠、心慌,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症状的属于血虚型的月经不调。艾灸治疗重点推荐以下四个穴位:
1、子宫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2、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3、涌泉穴
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4、关元穴
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三寸处,即脐下四横指处。
子宫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处,即脐下旁开四横指处。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侧头的隆起处。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处。
气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月经不调艾灸什么穴位 血寒型月经不调艾灸穴位
艾灸选穴: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八髎穴: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
三阴交:位于在足内踝上3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可同时插三根艾条,或两根艾条,这样火力大点。
艾灸时间:关元、八髎穴艾灸2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10分钟。
主治症状: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治宜温经散寒调经。
做腹部艾灸会让月经量增多吗 温经活血
用艾条熏腹部,艾灸产生的热度能够温暖腹部,能帮助散除体内的湿寒之气,温热对皮肤的刺激能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腹部艾灸有较为明显的温经祛寒效果。
对于宫寒、月经不调等症状的人群来说,可以经常使用艾条熏肚脐部位,能有很好的缓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