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中毒的护理注意什么
酒精中毒的护理注意什么
乙醇是一种有机物,俗称酒精,结构简式CH₃CH₂OH、C₂H₅OH或,分子式C₂H₆O,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甲醇、丙酮、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无色透明液体(纯酒精),有特殊香味,易挥发。相对密度(d15.56)0.816。[7-8] [6] [5] 乙醇液体密度是0.789g/cm³,乙醇气体密度为1.59kg/m³,沸点是78.4℃,熔点是-114.3℃。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酒精(乙醇)饮用过量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先兴奋后抑制作用,重度中毒可使呼吸、心跳抑制而死亡。临床表现编辑1.恶心、呕吐;2.头晕、谵语、躁动;3.严重者昏迷、大小便失禁,呼吸抑制。治疗原则1.清除毒物(催吐、洗胃、导泻)。2.使用解毒剂。3.对症、支持治疗。用药原则1.对轻中度中毒者予补液、速尿及纳络酮治疗即可。2.对重度中毒者应加用激素,脱水降颅压等治疗。3.对合并有消化道出血等应加强对症治疗。
喝酒要注意适度,不能过量。喝酒可以养生,也可以伤身,所以大家要控制好喝酒的量。酒精中毒后不要慌,按照小编所说的来做,对酒精中毒的患者进行护理。小编建议大家,喝酒适度,酒精中毒要有正确的护理。
酒精中毒的预防护理
①开展反对酗酒的宣传教育,创造替代条件,加强文娱体育活动,
②饮酒时做到“饮酒而不醉”的良好习惯,切勿以酒当药,以解烦愁,寂寞,沮丧和工作压力等,
③饮酒时不应打乱饮食规律,切不可“以酒当饭”,以免造成营养不良,
④一旦成瘾,应迅速戒酒,对戒断综合征应细心照料,重者必须入院治疗,
可应用抗饮酒药物,如戒酒硫和痢特灵以中止饮酒,对酒产生厌恶感;也可在饮酒时应用阿扑吗啡皮下注射,造成厌恶性条件反射而戒酒,
⑤在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戒酒及症状明显好转之后,应帮助他们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并使他们取得社会性康复
酒精中毒如何护理
1、 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 催吐,必要时用1%碳酸氢钠洗胃,对烦躁不安或过度兴奋者,可用小剂量地西泮,避免用吗啡、氯丙嗪、苯巴比妥类镇静剂。
3、 呼吸表浅缓慢有呼吸衰竭现象者,给予鼻导管高流量给氧(6~8L/分钟)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给氧,必要时给予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或洛贝林)。
4、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予以药物治疗。
5、 严重中毒者,可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促使体内乙醇排出。
6、 保持呼吸道通畅,催吐或洗胃时注意预防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发生,对躁动者加床栏保护,昏迷者预防自伤和误伤。
7、 严密观察患者呼吸、血压、脉搏、瞳孔及神志情况,并做好病情及出入量记录。
酒精中毒症状
①普通醉酒为一次大量饮酒引起,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兴奋状态,如言语增多,重复,说大话,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有时可出现攻击行为。此时多口齿不清,步态不稳,并伴有面部潮红、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眩晕、呕吐等,有的出现嗜睡,一般可自行恢复。②病理性醉酒指小量饮酒之后引起的短暂性意识朦胧状态,可有幻觉、妄想和冲动行为,一般不存在口齿不清和步态不稳。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酣睡后结束,常有完全或部分遗忘。
急性酒精中毒
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是指患者一次饮大量酒精(乙醇)后发生的机体机能异常状态,对神经系统和肝脏伤害最严重。医学上将其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前者可在短时间内给患者带来较大伤害,甚至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死亡。后者给患者带来的是累积性伤害,如酒精依赖、精神障碍、酒精性肝硬化及诱发某些癌症(口腔癌、舌癌、食管癌、肝癌)等。
某些国家(如欧洲、美洲)的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生非常普遍,在美国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肿瘤而居于第三位的公共卫生事件。我国有文献报道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占同期急诊患者的0、5%,占急性中毒患者的49%。
将我国的酒文化称为糟粕文化并不过分,在这种不良文化的影响下,很多人把喝不喝酒、喝多少酒与是否诚信、是否讲义气、是否有能力联系起来,这是国人酒精中毒屡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不遏制并铲除这种文化,我国居民的酒精中毒发生率将永远得不到控制。
饮酒后的酒精约20%在胃内吸收,80%在十二指肠及小肠吸收。酒精的中毒量和致死量因人而异,中毒量一般为70~80克,致死量为250~500克。是否发生中毒与下述因素有关:胃内有无食物(空腹者吸收快)、是否食入了脂肪性食物(脂肪性食物可减慢酒精的吸收)、胃肠功能好坏(胃肠功能好的吸收迅速)、人体转化剂处理酒精的能力(能迅速将乙醇转化为乙酸的不易中毒)。
酒精中毒怎么办 酒精中毒如何缓解
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另外蜂蜜还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并且第二天起床后也不头痛。
酸奶能保护胃粘膜,同时还能延缓酒精的吸收,减缓喝酒引起的酒醉现象,再者酸奶中含有大量的钙,对酒后的烦躁症状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新鲜的欧泰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与酒中的乙醇相互作用,形成脂类物质,降低胃肠道内部的乙醇浓度,有解酒的作用。
芹菜汁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膳食纤维,能有限的补充酒后呕吐造成的水分和维生素的缺失,同时加适量的醋和白糖能与酒精作用,降低体内酒精的浓度,有效消除酒后头痛,头胀,面部潮红等症状。
酒精中毒如何预防护理
酒精饮用过量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先兴奋后抑制作用,重度中毒可使呼吸、心跳抑制而死亡。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谵语、躁动;等症状,.严重者昏迷、大小便失禁,呼吸抑制;怎样预防护理酒精中毒呢,分享给大家。
1避免与饮酒的人接触和到饮酒的地方去,要结交不饮酒的朋友。
2用积极向上的依靠性,如新的爱好,或与教会或市民一道参加自愿劳动等,来代替对酒精的依赖性
3参加锻炼。锻炼可以使脑释放化学物质达到“自然高度”。即使饭后散步也可以使人得到平静。
4补充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B1有助于戒酒和康复治疗。稳定血糖在一定的水平有助于治疗取得成功。减少单糖含量高的饮食,如白面粉和调制好的马铃薯;增加植物蛋白和多糖的食用,这些物质在谷类、豆类和蔬菜中含量较高
酒精中毒症状 急性酒精中毒症状
表现为颜面潮红或苍白,眼结膜充血,欣快和兴奋,谈话滔滔不绝,行为失控、易怒、易喜、易悲、易感情用事,常有恶心、呕吐。
这个时期的酒精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动作笨拙,步态不稳,语言不清。
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青紫,呼吸减慢有鼾音,体温下降,由躁动进入昏睡或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呼吸循环中枢抑制而死亡。也可因昏睡呕吐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死亡。
酒精中毒的日常护理
1.酒精中毒的患者切记不要喝醉,自己要注意控制好酒量。
2.内服药酒(如中药浸的酒,毒蛇泡的酒)必须严格掌握剂量,不可滥用。
3.酒精不可与苯巴比妥类药物或吗啡类药物同用。
4.有心脏病、肺病、肝炎、肾病、胃溃疡及胃酸过多和消化不良的人,禁止饮酒和酒精饮料。
5.切勿一大口一大口喝酒,宜慢慢啜饮。
酒精中毒的症状 慢性酒精中毒症状
震颤妄语属于慢性酒精中毒者突然停止饮酒后出现的急性精神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意识模糊、兴奋、惊恐、幻视,同时伴有发热、多汗、高血压、心动过速、舌唇和四肢粗大震颤及瞳孔散大,严重的还会表现出全身抽搐。
认知功能障碍为酒精中毒患者的后遗症,其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记忆和定向障碍,错构和虚构,判断障碍和情绪欣快,对于这种症状的患者一般被认为是营养不足和硫胺缺乏所致,但经B族维生素治疗,很少能完全恢复。
幻觉症通常为长时间饮酒后突然停止饮酒后缓慢发生,在意识清洗状态下产生侮辱性或威胁性幻听,呈现焦虑不宁。这种症状可以持续书中、数月甚至更久的时间。
慢性酒精中毒的患者会对其配偶产生猜疑,长表现为嫉妒妄想,也可能出现被害妄想症。有医学者认为本类病例最后都是慢性精神分裂症,只是与慢性酒精中毒的巧合而已。
多见于50~60岁女性饮酒后,临床有类似麻痹性痴呆的表现,初起时可有震颤谵妄,后来可产生柯萨可夫综合征,继而出现明显的智能障碍,病程可持续数年,预后不良。
酒精中毒洗胃
1、催吐及洗胃
对入院前发生呕吐者均不予洗胃;入院前没有呕吐且神志清醒者,采用刺激会厌法催吐;昏迷在半小时内的,给于洗胃。0.5小时至2小时之内,家属要求可以洗胃。酒精吸收很快,半小时的时间就已经吸收入肠,或是病人之前已经呕吐,则洗胃意义不大,并且有增加误吸和损伤胃粘膜的的风险。但在病人有服用药物特别是安定类药物的情况下则应洗胃。洗胃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情况及吸出液的颜色,调整负压要调小,量不宜过多,在2000-4000ml左右,防止损伤胃粘膜致胃出血,洗胃过程中如出现频繁呕吐可停止洗胃。重度中毒致昏迷者可行血液透析,促进乙醇排出。
2、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饮酒后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使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和窒息,床旁应备吸痰器、气管插管、呼吸机,一旦患者出现呼吸浅慢且不规则,紫绀明显加重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在保持呼吸道畅通的基础上给氧,氧气流量3~4 L/min。
3、尽快建立静脉通路
应使用静脉留置针。轻症患者表现为躁动不安,重症患者多为昏睡或昏迷期,此时应用纳洛酮为首选。剧烈躁动者,静脉穿刺侧肢体应有专人看护,相对制动。
文章中介绍了一些酒精中毒的处理方法,酒精中毒后最主要的就是快速的帮助把体内的酒精排出,但是情况比较严重的话,是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的,所以需要第一时间的送往医院,进行输液和洗胃的治疗。而且平时喝酒适量即可,不要喝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