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胶质瘤的两个种类
神经胶质瘤的两个种类
神经胶质瘤的病程依其病理类型和所在部位长短不一,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多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多较短,较良性的肿瘤或位于所谓静区的肿瘤病史多较长。肿瘤如有出血或囊肿形成、症状发展进程可加快,有的甚至可类似脑血管病的发展过程。
症状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颅内压增高和其他一般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脑组织受肿瘤的压迫、浸润、破坏所产生的局部症状,造成神经功能缺失。
头痛大多由于颅内压增高所致,肿瘤增长颅内压逐渐增高,压迫、牵扯颅内疼痛敏感结构如血管、硬膜和某些颅神经而产生头痛。大多为跳痛、胀痛,部位多在额颞部或枕部,一侧大脑半球浅在的肿瘤,头痛可主要在患侧、头痛开始为间歇性,多发生于清晨、随着肿瘤的发展,头痛逐渐加重,持续时间延长。
呕吐系由于延髓呕吐中枢或迷走神经受刺激所致,可先无恶心,是喷射性。在儿童可由于颅缝分离头痛不显著,且因后颅窝肿瘤多见,故呕吐较突出。
颅内压增高可产生视乳头水肿,且久致视神经继发萎缩,视力下降。肿瘤压迫视神经者产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亦致视力下降。外展神经易受压挤牵扯,常致麻痹,产生复视。
一部分肿瘤病人有癫痫症状,并可为早期症状。癫痫始于成年后者一般为症状性,大多为脑瘤所致。药物不易控制或发作性质有改变者,都应考虑有脑瘤存在。肿瘤邻近皮层者易发生癫痫,深在者则少见。局限性癫痫有定位意义。
有些肿瘤特别是位于额叶者可逐渐出现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淡漠、言语及活动减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事物不关心,不知整洁等。
局部症状则依肿瘤所在部位产生相应的症状,进行性加重。特别是恶性胶质瘤,生长较快,对脑组织浸润破坏,周围脑水肿亦显著,局部症状较明显,发展亦快。在脑室内肿瘤或位于静区的肿瘤早期可无局部症状。而在脑干等重要功能部位的肿瘤早期即出现局部症状,经过相当长时间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某些发展较慢的肿瘤,由于代偿作用,亦常至晚期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神经胶质瘤
神经系统的恶性肿瘤,居颅脑肿瘤发病率的首位,脊髓胶质瘤多见于青少年,预后相对较好。是神经胶质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新生物,因其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不详,至今仍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公认的措施仍然是开放手术尽量全切肿瘤组织,但有学者认为神经胶质瘤是一系统性疾病,一旦发现病灶,就意味着整个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都有衍变为瘤细胞的可能性,所以虽经手术切除、放化疗或免疫治疗等综合措施联合应用,仍不能阻止肿瘤的原位复发,甚有学者报道有顺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播散或侵袭神经系统以外器官的可能。
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肿瘤的异常增殖和分化和一小撮极具增殖活力的细胞――肿瘤干细胞相关,肿瘤无限增殖分化的原始动力来源于肿瘤干细胞的活性。胶质瘤组织中也存在这样的细胞群体:胶质瘤干细胞,放射线、化学药物以及免疫制剂对它们不能起到有效的杀灭作用。在外界物理和化学环境的影响作用下,这些细胞暂时潜伏,体现在体外实验或部分短期的体内实验,某些物理或化学治疗措施对神经胶质瘤的治疗是有效的。但对于人体自身的生理状态和各系统器官机能而言,不可能永久承受这些物理或化学的刺激或治疗性干预,物理化学治疗停止后,潜伏的胶质瘤干细胞像“游击队”一样,马上就会再次登上舞台,反弹性的增殖分化,直至肿瘤复发。所以才有了分次围剿的方针,虽不能根治胶质瘤干细胞,但可有效延长患者的存活期。
但针对神经胶质瘤的物理、化学方法很多,诸如:X射线、Y-射线、同位素粒子(I125、131,De99m等)、微波、搴だ涠车任锢矸椒ǎ5-FU、ACNU、BCNU、CCNU、甲氨喋呤、替莫唑胺、榄香烯、紫杉醇、西乐葆、贝伐单抗等化学药物。我们提出的理念是应用国际公认的方法将这一小撮危险分子――胶质瘤干细胞提取出来, 在体外和裸鼠体内个体化的筛选对每个人特异敏感的物理和化学方案,再按分次围剿的策略,争取做到“永久”抑制神经胶质瘤干细胞的“复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孙建军
脑胶质瘤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肿瘤的性质几乎皆为胶质瘤,以星形细胞瘤和多形胶质母细胞瘤最多见,部分可为神经节胶质瘤和室管膜瘤。位于脑干上段主要是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而脑干下段则以胶质母细胞瘤居多。
(二)发病机制
1.纤维型 是常见类型。肿瘤中有神经胶质纤维,这是与原浆型的主要区别,肿瘤质地较韧,弥漫纤维型的切面呈白色,与脑白质不易区别。邻近皮质常被肿瘤浸润,色泽变深,与白质的分界模糊,肿瘤中心可有囊性变。局灶纤维型的边界光整,主要见于小脑,常有囊性变。在镜下间质中有神经胶质纤维,交叉分布于瘤细胞之间,瘤细胞为纤维型星形细胞。
2.原浆型 是最少见的一种类型。切面呈半透明均匀胶冻样,深部侵入白质,边界不清,常有变性,形成囊肿。在镜下,肿瘤由原浆型星形细胞构成。
脑干胶质瘤的主要分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的分类方案分为星形细胞瘤、少支胶质瘤、室管膜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瘤、来源不肯定的神经上皮组织瘤、神经元及神经元神经胶质混合瘤、松果体实质肿瘤、胚胎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肿瘤。
1.星形细胞瘤
为神经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肿瘤。
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则多见于小脑。
(1)良性星形细胞瘤①纤维型星形细胞瘤。②原浆型星形细胞瘤。③饲肥型星形细胞瘤。
(2)间变型(恶性)星形细胞瘤是星形细胞瘤中的恶性类型。
(3)胶质母细胞瘤为星形细胞瘤中最恶性的类型。
(4)多型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是一种位于脑表浅的坚实型肿瘤。
(5)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多与结节性硬化症伴同。
(6)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可分布于大脑半球、下丘脑区、前视路、脑干及小脑。
2.少支胶质瘤
可分为两个级别:少支胶质瘤及间变型(恶性)少支胶质瘤。
3.室管膜瘤及间变型(恶性)室管膜瘤
为由室管膜上皮发生的肿瘤。
4.混合性胶质瘤
是一种胶质瘤包含有两种胶质细胞成分。
5.脉络丛瘤
分为脉络丛乳头瘤与脉络丛癌两类。
6.来源不肯定的神经上皮瘤
包括三种病变:星形母细胞瘤瘤、极性胶质母细胞瘤、大脑胶质瘤病。
7.神经元及神经元神经胶质混合瘤
包括神经节细胞瘤、神经节神经胶质瘤、促结缔组织性婴儿神经节胶质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中央神经细胞瘤。
8.松果体实质肿瘤
可分为松果体细胞瘤及松果体母细胞瘤、混合/过渡型果体细胞瘤,两者均较少见。
9.胚胎性肿瘤
属于胚胎性脑肿瘤的有髓上皮瘤、神经母细胞瘤、室管膜母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髓母细胞瘤。
10.神经母细胞瘤肿瘤。
神经胶质瘤的种类
1、少枝细胞胶质瘤及间变少枝细胞胶质瘤:脑瘤多长于白质内,质软,浸润范围比较广泛,可突入脑室和皮质表面,部分肿瘤可发生囊变。部分肿瘤产生粘液样变。聚集成胶冻样物质,细胞核圆形。恶性少枝脑质细胞瘤的形状更圆。胞浆较多,个别可见肿瘤细胞随脑脊液播散。临床少枝细胞胶质瘤大多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症状到就诊平均为 2-3 年,癫痫是本病首发症状,肿瘤广泛浸润可见,情感异常和痴呆精神症状,颅内压增高出现较晚肿瘤侵犯运动,感觉区则相应地产生偏瘫,偏身感党障碍及运动感觉性失语等。
2、视神经细胞胶质瘤:肿瘤好发于视神经孔段和视交叉段,瘤体主要位于眼球后半,视神经孔可因肿瘤的生长而扩张,视交叉处的肿瘤可累及视交叉,波及三脑底和下丘脑区,甚至突入或压迫三脑室使两侧侧脑室积水,肿瘤亦可累及整个视神经,而使视神经呈弥漫型变粗与增厚
3、视交叉部细胞胶质瘤:肿瘤常见于青少年或青壮年,发病率低,恶性程度较高胶质瘤可起自视神经和视交叉的胶质细胞,起自视神经的胶质瘤多发生于儿童,起自视交叉的胶质瘤可向下丘脑浸犯;起自下视丘的胶质瘤也可向视交叉蔓延。视神经胶质瘤多为毛细胞性星型细胞瘤,属较良性肿瘤。视交叉部胶质瘤恶性程度较高,肿瘤常轻微囊变,有或没有蛋白物质积聚,产生粘液瘤样现象。
脑胶质瘤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呢
脑胶质瘤(脑胶质细胞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在1996年第三届(悉尼)国际肿瘤控制大会总结的资料中统计,脑胶质瘤的发病率为3~10/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手术加放化疗的平均生存期仅为8~11个月。脑肿瘤中胶质细胞瘤发病率最高,综合发病年龄高峰在 30-40岁,或10-20岁。大脑半球发生的胶质瘤约占全部胶质瘤的51.4%,以星形细胞瘤为最多,其次是胶质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脑室系统也是胶质瘤较多的发生部位,占胶质瘤总数的23 .9%,主要为管膜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小脑胶质瘤占胶质瘤总数的13%,主要为星形细胞瘤。
1、纤维型
是常见类型。肿瘤中有神经胶质纤维,这是与原浆型的主要区别,肿瘤质地较韧,弥漫纤维型的切面呈白色,与脑白质不易区别。邻近皮质常被肿瘤浸润,色泽变深,与白质的分界模糊,肿瘤中心可有囊性变。局灶纤维型的边界光整,主要见于小脑,常有囊性变。在镜下间质中有神经胶质纤维,交叉分布于瘤细胞之间,瘤细胞为纤维型星形细胞。
2、原浆型
是最少见的一种类型。切面呈半透明均匀胶冻样,深部侵入白质,边界不清,常有变性,形成囊肿。在镜下,肿瘤由原浆型星形细胞构成。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但因卵巢癌致死者,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卵巢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其发病可能与年龄、生育、血型、精神因素及环境等有关。
脑胶质瘤的发病机制介绍到这里已经很清楚了,脑胶质瘤可以分为很多常见的类型,我们要看我们患上的是哪种类型的疾病,对症下药疾病才能更加快速的治愈。为了我们的大脑,大家在平时可以多吃些坚果类的食物,可以帮助我们开发智力。
神经胶质瘤是怎么得的
神经胶质瘤是怎么得的?胶质瘤是一种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和神经实质细胞,即神经元,所以胶质瘤又称作神经胶质瘤。胶质瘤这种疾病的危害很大,大家不能忽视,掌握胶质瘤的病因是十分重要。
神经胶质瘤是怎么得的?
一、肿瘤起源
有理论说肿瘤发生的原因是原始细胞的胚胎残余灶生长成为肿瘤,这些残余细胞可因炎症刺激而致慢性增殖,形成肿瘤。多发性胶质瘤或称胶质瘤病则可能有一个以上的肿瘤发生。
二、遗传因素
有关胶质瘤的家族发生率各类报道结果不尽相同。近20年对胶质瘤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发现多在C组染色体有异常,但与胶质瘤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
三、生化环境
胶质瘤细胞中的色素氧化酶、磷酸激酶及ATP均较正常细胞为低,但β葡萄糖醛酸酶较正常脑组织高,LDH因肿瘤组织的高代谢而与正常脑组织不同。
四、电离辐射
长期暴露在有辐射的环境中,如Х射线、γ射线、核辐射等,患脑胶质瘤的机会就会增加。
五、亚硝基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已经广泛存在于我们生存的环境中,特别是产生于食物的加工过程中。
六、污染的空气
已经证实不仅长期工作在有空气污染环境中的劳动者发生脑肿瘤(颅内肿瘤)的几率明显增加,就是他的孩子肿瘤发生率也高于其他的孩子。这些职业主要与造纸、磨粉、手工业、印刷、化工、炼油和金属冶炼等有关,主要是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烃类化合物。
七、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偏食某类食物、饮酒、吸烟等,这些因素当然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就与胶质瘤的发生有关,但已经证实与消化道肿瘤和肺部肿瘤等的发生有关。
八、感染
一些动物实验已经证实某些感染能够诱发脑肿瘤(颅内肿瘤),特别是在怀孕期间的感染对胎儿的未来威胁更大。
神经胶质瘤是怎么得的?由于肿瘤逐渐增大,形成颅内占位病变,并常伴有周围脑水肿,当超过代偿限度时,即产生颅内压增高。肿瘤阻塞脑脊液循环或压迫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发生障碍时,更加重颅内压增高。如肿瘤内发生出血、坏死及囊肿形成,可加快其进程。
神经胶质瘤怎么确诊
神经胶质瘤怎么确诊?神经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即神经元。脑胶质瘤发病率在脑肿瘤中比较高,而且恶性程度非常高,因此早期诊断非常关键。下面介绍胶质瘤怎么确诊。
神经胶质瘤怎么确诊:
1放射性同位素扫描(Y射线脑图):生长较快血运丰富的肿瘤,其血脑屏障通透性高,同位素吸收率高。如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显示同位素浓集影像,中间可有由于坏死、囊肿形成的低密度区,需根据其形状、多发性等与转移瘤相鉴别。星形细胞瘤等较良性的神经胶质瘤则浓度较低,常略高于周围脑组织,影像欠清晰,有的可为阴性发现。
2、放射学检查:放射学检查主要包括头颅平片,脑室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医生会根据成片中脑组织部位的改变、转移等作出判断。
3、脑电图检查:神经胶质瘤的脑电图改变一方面是局限于肿瘤部位脑电波的改变。另一方面是一般的广泛分布的频率和波幅的改变。这些受肿瘤大小、浸润性、脑水肿程度和颅内压增高等的影响,浅在的肿瘤易出现局限异常,而深部肿瘤则较少局限改变。
4、 脑脊液检查:患者作腰椎穿刺压力大多增高,有的肿瘤如位于脑表面或脑室内者脑脊液蛋白量可增高,白细胞数亦可增多,有的可查见瘤细胞。由于腰椎穿刺会增加脑疝的危险,因此必要时才会选择。对于压力增高明显的患者应谨慎操作。
5、核磁共振:核磁共振对脑瘤的诊断较CT更为准确,影像更为清楚,可发现CT所不能显示的微小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得到与CT相似的图像,并能观察肿瘤的生长代谢情况,鉴别良性恶性肿瘤。
神经胶质瘤怎么确诊?以上就是神经胶质瘤的诊断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良性肿瘤(benign tumor)是指无浸润和转移能力的肿瘤。肿瘤常具有包膜或边界清楚,呈膨胀性生长,生长缓慢,肿瘤细胞分化成熟,对机体危害较小。肺部良性肿瘤良性肿瘤是指机体内某些组织的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呈膨胀性生长,似吹气球样逐渐膨大,生长比较缓慢。注意和神经胶质瘤鉴别。
中医治疗鼻神经胶质瘤有什么优势
中医治疗神经胶质瘤有什么优势?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即神经元,统称为神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0-45%左右。
中医治疗神经胶质瘤方法:
中药治疗去除病邪的方法不外乎于外贴,内服两种。内服中药对治疗肿瘤有较好的疗效,若配外敷膏药使用,效果更好。
内服中药重在滋补气血、益其脏腑、蓄积消病能力。用药针对神经胶质瘤病灶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整体功能进行调理,取中药升降沉浮之性,调整肌体、升清降浊之功能,促使抗肿瘤的中药归经入脑,通过血脑屏幕,有选择地对肿瘤细胞产生抑制和杀死作用,并使败退的肿瘤细胞,上解于汗,下解于便,从而取得独特疗效。
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均需要结合中医药治疗,不管进行西医的何种治疗,中医药治疗都是必须的,可以减轻患者的毒副作用,控制病情的发展,并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可使症状减轻,然后再行手术治疗。
神经胶质瘤的术后复发在临床上很常见,许多胶质瘤瘤患者经过各种有效治疗后得到痊愈或临床治愈,过一段时间后被治愈的神经胶质瘤又重新复发,因而在神经胶质瘤得到治愈或已被控制后一定要重视预防再次复发。
胶质瘤的治疗应力求彻底,这对早期神经胶质瘤极容易做到,采用根治性手术,合理的放、化疗、结合有效的中医药,有计划地综合治疗等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对有癫痫发作的病人,术前术后应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神经胶质瘤有什么优势?由于肿瘤逐渐增大,形成颅内占位病变,并常伴有周围脑水肿,当超过代偿限度时,即产生颅内压增高。肿瘤阻塞脑脊液循环或压迫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发生障碍时,更加重颅内压增高。如肿瘤内发生出血、坏死及囊肿形成,注意做好休息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