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刮痧疗法
肩周炎的刮痧疗法
以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畏风恶寒为主要症状。
(1)选穴肩髑、肩贞、臂懦、曲池、外关、手三里、阿是穴。
(2)定位肩髑: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
臂臑: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髂连线上,曲池上7寸。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3)刮拭顺序:先刮肩部的肩髃、肩贞,再刮上臂三角肌下臂臑穴,然后刮上臂的曲池、手三里、外关。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刮拭肩部时,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先分别刮拭肩髃、肩贞,宜用刮板角部,出痧为度。再刮上臂三角肌下臂臑穴,宜重挂,由上向下刮。最后刮上臂外侧,由曲池,经手三里至外关穴,由上至下,用刮板角部刮拭,中间不停顿,30次,出痧。
刮痧的好处
不少人对刮痧的好处只是略知一二,今天我们系统整理以下这刮痧的好处,让更多人都加入到运用刮痧改善自身的健康的队伍中来。
1、改善亚健康:正确的刮痧方法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给细胞补氧祛瘀,增加活力,是改善亚健康状态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简便又有效的好方法。
2、对某些疾病有显着疗效:刮痧疗法对疼痛性疾病、头痛、颈椎病、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心脑血管病、肠胃病、哮喘、糖尿病、乳腺增生等疾病疗效显着,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科的多种病症,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病证临床可配合拔罐应用。
3、美容保健功效:配合针灸、刺络放血等疗法可对痤疮、黄褐斑等损容性疾病有不错的疗效。
刮痧的手法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刮痧手法有十几种,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刮痧疗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还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肤没有什么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着经络适当刮一刮对身体还是比较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应用于疏通经络方面。常见有些患有肩周炎的50岁左右的人,采用刮痧的疗法疗效比较好,但是一般不是一次能完成,大概要二、三次左右。
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五至七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刮痧疗法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排除毒素等作用,操作方便,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刮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处理: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刮痧也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
(1)晕刮出现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神昏扑倒等。
(2)预防措施: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
(3)急救措施:迅速让患者平卧;让患者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
注意事项
工具、体位:刮痧板由水牛角制成,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禁忌证: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3.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
5.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常见问题
刮痧的过程中和刮痧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肩周炎刮痧能治好吗 肩周炎刮痧治疗方法
1、头部: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操作者取患者一侧风池穴(颈项后枕骨下,与乳突下缘相平,项肌外侧凹陷处)为定位点,从一侧风池穴刮向对侧风池穴,约3至5分钟。取哑门穴(后颈部正中线上,第一颈椎棘突下)为起点,大椎穴(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为终点,刮3至5分钟。 2、肩部:患者取坐位,双臂自然下垂。操作者以患者肩井穴(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为起点,天宗穴(人体的肩胛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为终点,刮3至5分钟。
3、上肢部:患者取坐位,操作者以患者肩贞穴(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为起点,经曲池穴(位于人体的肘部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外关穴(前臂背侧,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以合谷穴(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为终点,刮3至5分钟。
刮痧治疗肩周炎的方法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指肩关节及其周围的滑囊、肌腱、韧带等组织的变性疾病。特点是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好发于40—60岁。肩周炎用壮医刮痧疗法治疗有良好效果,且治愈后不易复发。
(一)刮痧方法
1.有效经穴:
胆经:肩井,大肠经:肩髑、曲池,三焦经:天髎、外关,膀胱经:天柱、魄户、膏盲、膈关,小肠经:天宗、肩贞,肺经:中府。
2.经穴释义:
肩髑能温通阳经经气,散寒止痛;曲池疏通阳明经气,使脉络通,湿邪除;肩井理气通络止痛;天宗、天髎通络止痛;外关活血止痛;中府疏通局部经气;天桩、魄户、膏盲、膈关化瘀通络止痛。
3.照图刮拭顺序:
后颈部、肩上、肩胛、肩后、肩前、内侧、肩外三角肌、上肢背侧,涂少许刮痧排毒油后,用刮痧板刮拭。
(二)刮痧功效:排除体内毒素,祛除致病之源,还能调整脏腑功能。
简述全息经络刮痧法
全息经络刮痧法是在民间刮痧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中医经络学说和现代生物全息理论作指导,选择刮拭与病变脏腑相关的部位防病治病的非药物疗法。新兴的全息经络刮痧法用微循环理论破译了“痧”的实质、“痧”与疾病的关系、出“痧”的原因、作用,阐明了刮痧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疗效迅速的机理,将刮痧疗法的临床应用从单纯的治疗作用扩展到防病保健作用及诊断作用,并提高了疗效。其独特的诊断作用,可以将潜伏的疾病早期发现,提前治疗,消除隐患。经络刮痧法:按照经络和腧穴的主治规律选经配穴的刮痧方法为经络刮痧法。
全息刮痧法:以刮痧的方法选择刮拭各局部器官的全息穴区诊病、防病、治病,称为全息刮痧法。全息刮痧法广泛适用于头、面、耳、手、足、四肢、背部脊椎对应区等人体各全息胚及各脏腑器官体表投影区,具有刮拭范围小,刮拭时间短,治疗部位灵活多样的特点。全息刮痧法特别适合身体虚弱,不能进行大面积经络刮痧的患者。因刮拭部位多在头、手足等部位进行,治疗时可不必脱衣服,使刮痧治疗更简便易行。如因疼痛、皮肤病或痧未消退而不能刮拭的病变局部,就可以刮拭对侧或其他全息穴区,十分方便。更重要的是,由于可供选择的刮拭部位多,这个部位痧没消退时,可以刮与疾病相对应的另一个全息穴区。解决了刮痧疗法不能连续进行的难题。经络刮痧和全息刮痧结合起来,并根据病情交叉或重叠使用,经常变换刮拭部位,可以提高机体对刮痧的敏感性,以增强疗效。
全息经络刮痧法具有科学、使用与操作简便的特点:
1、科学性:汲取民间刮痧法、经络刮痧法的精华,融入现代生物全息理论指导刮痧的选经取穴,丰富了刮痧部位;利用刮痧疗法快速改善微循环的特点及皮肤经络穴位、全息穴区的关系,使刮痧疗法的诊病、防病、治病作用有了科学的依据;总结出刮痧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和适应各种体质、各个部位的刮拭手法;革新了刮拭器具,提高了刮痧疗效,总结出刮痧诊断和保健的方法,使刮痧疗法具备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多种功效。
2、实用性:此法用特制的器具刮拭体表有关的经络穴位和全息穴区,达到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活血化瘀、活化细胞、排毒解毒,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机能,恢复和提高脏腑的调节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此法广泛适用于各科常见病的防治,对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疼痛性疾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对心脑血管病、肠胃病、哮喘、糖尿病、乳腺增生等常见病也有显著疗效。
3、简便性:其操作方法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复杂的医疗设备,属非药物疗法,无副作用,费用低廉,能以极小的投入换来极佳的医疗保健效果。全息经络刮痧法使医务人员增加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防病治病的手段,非常适合医院、门诊、社区医疗及家庭保健。
医学专家张秀勤在总结传统中医的基础上提出这样一种综合性的疗法,具有保健,治病的功效,同时也被认为可以达到美容的效果。这确实是传统医学一个新的飞跃,也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学游习。
肩周炎怎么刮痧
外邪内侵型肩周炎刮痧
取穴:肩髃,肩贞,臂臑,曲池,外关,手三里,阿是穴。
刮痧顺序:先刮肩髃,肩贞,再刮臂臑穴,然后刮曲池,手三里,外关。
刮痧方法:泻法。
方义:本方以患部穴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外关,曲池疏导少阳,阳明经气,祛风除湿。
气滞血瘀型肩周炎刮痧
取穴: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穴,阳陵泉。
刮痧顺序:先刮肩髃,肩髎,肩前俞,阿是穴,再刮阳陵泉穴。
刮痧方法:泻法或肩部放痧。
方义:取肩部各穴以活血化瘀,筋会阳陵泉消肿止痛。
气血虚弱型肩周炎刮痧
取穴:肩髃,膈俞,肩贞,足三里,气海,关元。
刮痧顺序:先刮肩髃,肩贞,再刮膈俞,然后刮腹气海,关元,最后刮足三里。
刮痧方法:补法。
方义:局部穴位行气活血,足三里,气海,关元,膈俞相配伍以补益气血。
肩周炎刮痧有用吗
刮痧治疗肩周炎的方法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指肩关节及其周围的滑囊、肌腱、韧带等组织的变性疾病。特点是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好发于40—60岁。肩周炎用壮医刮痧疗法治疗有良好效果,且治愈后不易复发。
(一)刮痧方法
1.有效经穴:
胆经:肩井,大肠经:肩髑、曲池,三焦经:天髎、外关,膀胱经:天柱、魄户、膏盲、膈关,小肠经:天宗、肩贞,肺经:中府。
2.经穴释义:
肩髑能温通阳经经气,散寒止痛;曲池疏通阳明经气,使脉络通,湿邪除;肩井理气通络止痛;天宗、天髎通络止痛;外关活血止痛;中府疏通局部经气;天桩、魄户、膏盲、膈关化瘀通络止痛。
3.照图刮拭顺序:
后颈部、肩上、肩胛、肩后、肩前、内侧、肩外三角肌、上肢背侧,涂少许刮痧排毒油后,用刮痧板刮拭。
(二)刮痧功效:排除体内毒素,祛除致病之源,还能调整脏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