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肿瘤要如何诊断
肾肿瘤要如何诊断
1.良性肿瘤注意有无血尿,并行B超或CT检查。
2.肾癌(又称肾细胞癌、肾透明细胞癌)注意发病年龄及有无下述表现:①间歇性无痛性血尿、肾区钝痛,并可出现全身症状,包括低热、贫血、红细胞计数增多、高血压、高钙血症等。②肾区叩击痛,肾肿大,症状性精索静脉曲张及腹部肿物。
3.肾盂癌注意发病年龄及有无下列临床表现:早期即出现肉眼血尿,肾绞痛及肾积水。②静脉尿路造影:显示肾盂不规则充盈缺损,肾盏、肾盂积水,输尿管种植癌,必要时行肾动脉造影以助诊断。③膀胱镜检查:输尿管口喷血,或见种植癌。④尿内可查到癌细胞。⑤B超和CT检查。
4.肾母细胞瘤(胚胎瘤)注意发病年龄(大多发生在幼儿,偶见于中青年)及有无下述表现:①以腹部肿物为第一症状,贫血、低热、高血压常见,但血尿少见。②尿路造影不显影或显示肾盂、肾盏变形移位,肾影增大,肿瘤区可见钙化影,输尿管可被肿瘤推向中线。③放射性核素肾扫描,显示患肾放射性缺损及稀疏。④肺、骨骼可有早期转移。⑤B超、CT或MRI检查。
女性无痛性尿血
女性无痛性尿血是泌尿系肿瘤的早期重要信号。正常人尿内一般无红细胞,在剧烈运动、长期站立或劳累以后,在显微镜视野下可见1到2个红细胞。在病理情况下,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称为血尿。血尿又分疼痛性血尿和无痛性血尿。而女性无痛性血尿往往是泌尿系统肿瘤的一个早期信号和主要症状。
检查诊断
肾肿瘤早期会有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女性无痛性血尿常突然发作,但没有明显的外界因素。当肿瘤侵入肾周围组织神经时,才感到腰部疼痛。诊断肾肿瘤的最基本方法是X线检查,如腹平片、腹膜后充气造影、尿路 静脉或逆行造影,以及CT检查,另外,患肾肿瘤时其患侧可见肿大并伴压痛。
腹部肿瘤诊断
由于腹腔内特别是腹膜后器官的疾病和肿瘤可产生与本病类似的症状,故常需与脾肿大、胰腺囊肿或肿瘤、肾脏肿瘤、肾上腺肿瘤、肾盂积水和肝肿瘤鉴别。
应用各种辅助检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肿瘤的部位、范围以及与毗邻器官的关系,有时尚可确定肿瘤的性质。腹部平片发现肿瘤内有骨骼、牙齿等结构,则可判断为畸胎瘤。纤维内瘤、神经纤维瘤或恶性神经鞘瘤有时可出现钙化。椎间孔扩大,甚至有骨质破坏,应考虑是神经纤维肿瘤。
胃肠钡餐或钡灌肠检查有助于确定肿瘤与胃肠道的关系,主要征象是胃、肠移位或受压。为了解肿瘤是包绕还是推移肾脏、输尿管,常需作静脉肾盂造影,必要时做逆行尿路造影,甚至留置输尿管导管,以便术中辨认输导管。
以往曾应用腹主动脉造影、下腔静脉造影、腹膜后充气造影等侵袭性检查技术对肿瘤定位,由于B型超声波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普遍应用,这些检查对大多数病人已似无必要。因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能对肿瘤确切定位,明确肿瘤与周围脏器及大血管的关系,尚可早期发现肿瘤局部复发。
腹泻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
1、X线检查: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可了解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蠕动情况等,对小肠吸收不良、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淋巴瘤、结肠癌等有重要诊断价值。
2、B超、CT或MRI检查:可观察肝脏、胆道及胰腺等脏器有无与腹泻有关的病变,对肠道肿瘤性病变也可提供依据。因此,B超、CT及MRI检查对消化吸收不良性腹泻及肿瘤性腹泻等均有辅助诊断价值。
3、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对回肠末端病变,如肠结核、克罗恩病,其他溃疡性病变以及大肠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直肠息肉及癌肿、慢性血吸虫肠病等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4、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对胆道及胰腺的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
5、小肠镜检查:虽然小肠镜检查未能普遍开展(新型小肠镜即将问世),但其对小肠吸收不良及Whipple病等有较重要诊断意义。小肠镜直视下可观察小肠黏膜的情况,活组织病理检查可判断微绒毛及腺体的变化等。
肾癌的诊断方法都有哪些
肾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往往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困扰,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患者应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治疗,大家应多了解一些有关肾癌诊断,以下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肾癌的诊断方法都有哪些。
肾癌的诊断方法都有哪些?主要有以下几点:
肾癌的诊断方法1、CT扫描:CT对肾癌诊断有重要作用,能显示肿瘤部位、大小、邻近器官有无受累,是目前诊断肾癌最可靠的影像学方法。还可鉴别肾内其他病变,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囊肿。在肿瘤较小或难以鉴别时,应做肾血管造影检查,可显示肿瘤内有病理性新生血管、动静脉瘘、造影剂池样聚集与包膜血管增多等。
肾癌的诊断方法2、尿检验:可进行尿常规、尿细胞学检查、尿中碱性磷酸酶测定、尿中乳酸脱氨酶测定等,对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肾癌的诊断方法3、X线造影术:X线造影术是主要的早期诊断肾癌的方法,其X线平片可见到肾外形增大,轮廓改变,偶有肿瘤周围成为钙化线;静脉尿路造影可见因肿瘤压迫或破坏致肾盂受压变形、狭窄、拉长、移位或充盈缺损。损坏严重时患肾不显影,需做逆行肾盂造影检查。
肾癌的诊断方法4、B超扫描:B超扫描是最简便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可作为常规体检的一部分。肾脏内超过1cm肿块能被超声扫描发现,对肿瘤敏感性较高。可发现临床无症状、静脉尿路造影无改变的早期肿瘤。
肾癌的诊断方法5、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其是肾脏检查比较理想的。可查明肾癌侵犯范围、周围组织包膜,尤其是肾癌出现肾静脉、下腔静脉内癌栓和淋巴结转移。
肾癌的诊断方法都有哪些?以上为您做了详细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这个问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患者应多了解一些有关肾癌的症状,一旦出现其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困扰。
肾肿瘤要进行怎样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的常规项目包括血、尿常规,血生化以及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对良性肾肿瘤如肾素瘤来说,血生化检查和内分泌检查可发现高肾素血症,高醛固酮血症和低钾血症等异常;对恶性肾肿瘤如肾盂癌来说,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有重要作用,可能发现脱落的癌细胞。
影像学检查
1 胸部X线片 为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应拍摄胸部正、侧位片,以明确有无肺部结节等肺转移表现及其他胸部病变 ;
2 B超检查 B超检查是诊断肾肿瘤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具无创、准确和相对便宜的特点。B超回声可反映肿瘤内组织学特点,在有关肿瘤鉴别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肾错构瘤是一种良性肾肿瘤,肿瘤成分以脂肪为主,在B超检查中呈高回声;肾细胞癌是一种实质肿瘤,不含脂肪成分,在B超检查中呈低回声。因此,B超检查就成为鉴别错构瘤和肾癌的一种重要方法。
3 CT CT是肾肿瘤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具有密度及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对肾脏肿物的检出率很高,接近100%。对鉴别肾肿瘤的良恶性有重要价值,肿块形状不规则,超越肾筋膜及发现淋巴结转移或静脉瘤栓均提示肿物为恶性;如肿瘤有完整包膜,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有脂肪密度组织则良性可能性大 ;
4 MRI 在恶性肾肿瘤的诊断中, MRI对肾肿瘤的范围和确定是否为原发肿瘤有较大价值;另外,MRI可以明确肾肿瘤扩散和转移情况,对肿瘤分期有重要意义,在患者的后期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5 静脉肾盂造影 诊断血尿病因的一种手段,但是其对肾实质肿瘤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碘过敏者,严重肝肾以及心血管疾病者禁行该项检查。
6 肾动脉造影 诊断肾肿瘤有局限性。新生血管的有无可能对于肾细胞癌的诊断有帮助。
核医学检查
核素骨扫描发现骨转移病变可比X线检查早3~6个月,其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假阳性率高。
组织学检查
穿刺活检用于肾肿瘤的诊断尚有争议。目前,肾肿物穿刺活检诊断主要用于除外一些不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式的疾病,包括脓肿等感染灶、肾外肿瘤的转移灶以及淋巴瘤;也用于明确诊断已经播散转移的肾癌或难以切除的腹膜后肿物的组织学分型,以指导治疗方案等。
因为肾肿瘤是一种有风险性的疾病,因此其检查会更谨慎也会更繁琐。患上这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也许会导致患者一直处于焦虑烦闷的状态,而此时这样繁琐的检查可能就会令患者不耐烦起来了。可是要知道,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简单的事情,更何况是治疗疾病这种棘手事。不想要有这么恼人的检查事项,就必须要有较强的防患意识,做好预防肾肿瘤的措施。
肾肿瘤的病因有哪些
肾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于这种疾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肾肿瘤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让大家对肾肿瘤有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肾肿瘤的病因,希望对大家能够细心阅读,并从中加深对肾肿瘤的认识。
1. 吸烟:吸烟可增加发生肾肿瘤的危险,且与吸烟量相关,停止吸烟25年后此相关性可下降;
2. 职业:镉暴漏的从业者肾肿瘤的患病率较高。焦炉工,印刷工和从事石油化工类工作的工人肾肿瘤患病率相对较高;
3. 城乡和文化经济状况:有资料证实城市居民的肾肿瘤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
4. 激素和药物:化学物质特别是激素的使用可增加肾肿瘤的患病率,高血压病人服利尿药后的肾肿瘤患病率增加;
5. 其他因素:肾功能不全长期透析患者容易发生肾癌。另外肥胖、糖尿病、输血史、放射、饮酒、食物等因素可能与肾肿瘤发病有关。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我们对肾肿瘤的病因有了一定的了解,肾肿瘤多为恶性肿瘤,因此对于这种疾病我们不容忽视,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我们应该要远离一切诱发肾肿瘤的因素。
左肾肿瘤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的常规项目包括血、尿常规,血生化以及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对良性肾肿瘤如肾素瘤来说,血生化检查和内分泌检查可发现高肾素血症,高醛固酮血症和低钾血症等异常;对恶性肾肿瘤如肾盂癌来说,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有重要作用,可能发现脱落的癌细胞。
影像学检查
1) 胸部X线片 为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应拍摄胸部正、侧位片,以明确有无肺部结节等肺转移表现及其他胸部病变;
2) B超检查 B超检查是诊断肾肿瘤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具无创、准确和相对便宜的特点。B超回声可反映肿瘤内组织学特点,在有关肿瘤鉴别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肾错构瘤是一种良性肾肿瘤,肿瘤成分以脂肪为主,在B超检查中呈高回声;肾细胞癌是一种实质肿瘤,不含脂肪成分,在B超检查中呈低回声。因此,B超检查就成为鉴别错构瘤和肾癌的一种重要方法。
3) CT CT是肾肿瘤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具有密度及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对肾脏肿物的检出率很高,接近100%。
CT对鉴别肾肿瘤的良恶性有重要价值,肿块形状不规则,超越肾筋膜及发现淋巴结转移或静脉瘤栓均提示肿物为恶性;如肿瘤有完整包膜,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有脂肪密度组织则良性可能性大;
4) MRI 在恶性肾肿瘤的诊断中, MRI对肾肿瘤的范围和确定是否为原发肿瘤有较大价值;另外,MRI可以明确肾肿瘤扩散和转移情况,对肿瘤分期有重要意义,在患者的后期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5) 静脉肾盂造影 诊断血尿病因的一种手段,但是其对肾实质肿瘤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碘过敏者,严重肝肾以及心血管疾病者禁行该项检查。
6) 肾动脉造影 诊断肾肿瘤有局限性。新生血管的有无可能对于肾细胞癌的诊断有帮助。
核医学检查
核素骨扫描发现骨转移病变可比X线检查早3~6个月,其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假阳性率高。
组织学检查
穿刺活检用于肾肿瘤的诊断尚有争议。目前,肾肿物穿刺活检诊断主要用于除外一些不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式的疾病,包括脓肿等感染灶、肾外肿瘤的转移灶以及淋巴瘤;也用于明确诊断已经播散转移的肾癌或难以切除的腹膜后肿物的组织学分型,以指导治疗方案等。
肾上腺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本症以女性居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80年至1998年底,共收治48例,女30例,男18例,年龄12~74岁。患者多呈躯体肥胖,四肢不胖。即所谓的“向心性肥胖”。头秃,面圆,即所谓的“满月脸”色深红晦暗有疮疤,颈后和两肩多脂肪,如“水牛背”,皮肤薄、多毛、腋窝、下腹两侧、股部有紫纹,患者多血压高,诉全身乏力,腰腿痛。女患者出现沉默寡言,闭经或月经失调,骨质疏松等典型症状。3. 诊断一般并不困难,只要具有这方面的常识,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记住上面所说的一些症状和体征就可一望便知,因为她(他)的许多症状都是摆在面上的。根据这线索再抽血留尿进行内分泌方面激素检验,用B超、CT和MBI等做肿瘤定位的检查,便可明确诊断。由于这种病例很少,即使一般医务人员也很少见到,就难免误诊。皮质醇症病人除进行常规的血、尿检查项目外,须作血浆皮质醇、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24小时尿毒症17酮类固醇等的测定。如果清晨8:00时的血浆皮质醇超过138微摩尔/或高于10μg/dl,可诊为皮质醇增多症。在取血前夜11:00口服地塞米松1mg,以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功能。此外,可测血ACTH值,肾上腺肿瘤患者此值都被抑制在正常值以下。其正常值为20~100μg/dl。其他原因造成的皮质醇症患者血ACTH值增高不被抑制。此外,须经B超、CT或MRI检查肾上腺肿瘤的大小、性质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颅骨蝶鞍部位的X线正侧位摄片、断层和三维蝶鞍部位的X线正侧位摄片、断层和三维蝶鞍摄片以及CT扫描,磁共振成像诊断垂体腺瘤或微腺瘤的存在与否。4、治疗 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对肾上腺肿瘤患者应尽可能争取切除肿瘤,特别是对良性肿瘤,其疗效肯定。对恶性肿瘤,也以切除肿瘤缓解症状后,继以其他辅助治疗,改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对一般情况太差,难以胜任手术治疗,或广泛转移者,才给予姑息治疗如放射、化疗和免疫治疗等。对确诊为脑垂体肿瘤者,经鼻行蝶鞍垂体瘤切除后效果良好。异位ACTH综合症病例的原发瘤切除后,ACTH可逐渐消退,无法控制者可用肾上腺酶抑制剂舅密妥坦、氨基导眠能,或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的药如塞庚定、溴隐亭等控制。
左肾肿瘤要怎么办
1在患病的初期的话,患者就应该要及时的去相关的医院进行检查,这样的话才能及时的知道自己身体的病情的情况,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话,还要及时的对这个疾病进行一些了解,因为很多的患者对这个疾病是不熟悉的,所以在初期的话就要及时额了解及时的治疗。
2在患上这个疾病的时候,患者是要及时的注意自己受风受寒的情况的,因为要是在患病期间再出现感冒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病症的话,那么就会及时的影响了这个疾病的治疗的情况,所以患者是要及时的引起注意的,在平时话心情不要过于的紧张,因为要是紧张的话也是会加重病情的。
3在患病期间的话,患者是要及时的注意多运动,锻炼腰肌的,这样的话才能及时的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对对抗疾病是非常的有效果的,要是患者在患病期间整天的呆在室内的话,那么这个疾病是有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的,所以患者是要及时的引起注意的。
纵隔肿瘤诊断
(1)X线检查
常规胸部正侧位,X线照片及透视检查,可见肿瘤的大小、部位、形状。密度及有否钙化或搏动。是否随呼吸而变形,或随吞咽而上下移动。根据上述这些征象,并结合临床症状,即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检查方法有:支气管造影,断层造影,计波造影,血管造影及纵隔充气造影等。
(2)内诊镜检查
胸部平片或分层示有气管、食管移位时,应作气管、食管镜检查,以便了解腔内是否有肿瘤存在。
(3)放射性同位素检查
对疑有胸内甲状腺肿瘤病人,可作放射性碘示踪检查,绝大多数可获阳性结果。
(4)经皮穿刺活检
位于靠近周围性肿块,可在电视透视下定位,试行穿刺活体组织检查,以便得到组织学诊断。
(5)试验性放射治疗
临床上对不能除外恶性肿瘤患者,可试用小量放射疗法,经治疗后瘤体缩小,则可间接证明诊断,因为淋巴肉瘤经放疗后会有迅速的反应。
(6)活体组织检查
对腋凹或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可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7)电子计算机X线分层摄影检查(CT)
(8)剖胸探查或胸骨纵劈切开,切除肿块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确定诊断,及时手术治疗。
3.鉴别诊断:所有纵隔肿瘤均应与以下病变区别
(1)主动脉瘤或无名动脉瘤: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无名动脉部位的动脉瘤,需要与纵隔肿瘤相区别。在X线透视下,可看到与主动脉相连,不易分开及扩张性搏动块影。X线计波摄片及血清康华氏试验有助于鉴别诊断,在必要和条件许可下,可作逆行主动脉造影。
(2)椎旁脓肿:椎旁脓肿位于脊柱两侧,呈对称性。X线检查可显示骨质破坏和畸形。结合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3)中心型肺癌:位于偏向一侧的肺门部,病人常有咳血、咳痰及刺激性咳嗽。分层摄片,支气管碘油造影、痰液查病理细胞有助于确诊。
(4)纵隔淋巴结核:多见于青少年,患者常有乏力、盗汗、消瘦、低热等症状。X线显示呈分叶状或结节状阴影,肿块内有时出现钙化,肺内可能有结核病灶,结核菌素试验多为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