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体位引流的注意事项

体位引流的注意事项

(1)实施方法①引流前准备: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过 程和注意事项。引流前15min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药,备好用 物。②引流体位:通过听诊和X线胸片确定湿啰音集中部位和炎 性病灶所在的肺叶或肺段。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姿势做体位 引流。③引流时间:每日1〜3次,每次15min左右。通常在餐 前引流,早晨清醒后立即进行效果最好。④引流配合:嘱患者间 歇做深呼吸后用力咳嗽,护理人员用手(手心屈曲呈凹状)轻拍 患者胸或背部,自下向上进行,直到痰液排尽,或使用机械震动 器,使积聚的分泌物松动,并使其移动,易于咳出或引流。

(2)注意事项①引流应在餐前进行,一般在早、晚进行, 因饭后易致呕吐。②说服患者积极配合,引流时鼓励患者适当咳 嗽。③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咯血、发绀、头晕、出汗、 疲劳等情况,如有上述症状应随时终止体位引流。④引流体位 不宜刻板执行,必须采用患者既能接受又易于排痰的体位。

体位引流的检查

操作方法及步骤

(1) 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姿势作体位引流。如病变在下叶、舌叶、或中叶者、取头低足高略向健侧卧位;如位上叶,则采取坐位或其它适当姿势,以利引流。

(2) 引流时,瞩病人间歇作深呼吸后用力咳嗽,护理人员用手(手心屈曲呈凹状)轻拍患者胸或背部,自背下部向上进行,直到痰液排尽,或使用机械震动器,将聚积的分泌物松动,并使其移动,易于咳出或引流。每日3-4次,每次15-30分钟。

老年人肺脓肿,小儿特发性肺纤维化,小儿肺脓肿,肺脓肿,急性肺脓肿,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

上肺纤维化明显,肺纤维化

支气管扩张体位引流怎么做

(1)引流前准备:向病人说明体位引流的目的及操作过程,消除顾虑,以取得病人的合作。依病变部位不同,采取相应的体位,使病变部位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同时辅以拍背,以借重力作用使痰液流出。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引流宜在饭前进行,防止饭后引流致呕吐。必要时,对痰液黏稠者可先用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或用祛痰药(溴己新、氯化铵等)以稀释痰液,提高引流效果。

(2)引流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咯血、呼吸困难、头晕、发绀、出汗、疲劳等情况及时停止。

(3)引流完毕,擦净口周,漱口,并记录排出的痰量和性质,必要时送检。

体位引流要注意

不合宜人群:

(1) 年迈及一般情况极度虚弱、无法耐受所需的体位、无力排除分泌物(在这种情况下,体位引流将导致低氧血症)

(2) 抗凝治疗

(3) 胸廓或脊柱骨折、近期大咯血和严重骨质疏松。有上述症状者。

检查前禁忌:

(1) 引流应在饭前进行,一般在早晚进行,因饭后易致呕吐。

(2) 说服病人配合引流治疗,引流时鼓励病人适当咳嗽。

(3) 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咯血、发绀、头晕、出汗、疲劳等情况,如有上述症状应随时终止体位引流。

(4) 引流体位不宜刻板执行,必须采用病人即能接受,又易于排痰的体位。

检查时要求:积极配合医生

支气管炎能彻底治愈吗

支气管扩张虽然难以彻底治愈,但完全可以消除症状,带病生存,不影响生存质量和寿命。

支气管扩张多数有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病史。咳嗽、咯痰、咯血是它的三症状。由于支气管末端长期有痰液积存,不能完全排出。而痰液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良好的细菌培养基,因此,支气管扩张患者常反复感染,经常发作。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法:首先要保证气道的通畅,每天应做体位排痰,痰液排出可减少感染机会,减轻咳嗽症状。

(1)控制感染:根据病情或参考痰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抗菌药物急性感染发作或合并肺炎时,可选用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霉素等;严重感染者可用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或联合氨基糖甙类药物。在慢性支气管感染期,可服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或羟氨苄青霉素0.25克,每日3~4次,或红霉素、麦迪霉素0.3克,每日3次。全身用药配合局部用药,可增强杀菌效果,通常用庆大霉素4~8万单位,于体位引流后雾化吸入,每日3次。

(2)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减少继发感染及减轻全身中毒症状。常用的方法:①祛痰剂:可服氯化铵0.3~0.6克,或必嗽平8~16毫克,每日3次;也可用胰脱氧核糖核酸酶5~10万单位,稀释后雾化吸入,每日2~3次。②体位引流:体位引流有时较抗菌治疗重要。其方法是利用体位的变化,使肺中病灶处于高位,其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由于重力的关系痰液易于顺体位流至气管而被咳出,每日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体位引流时,间断作深呼吸后用力咳痰,同时用手掌轻叩患部,可提高引流效果。

体位引流每日几次

一、概述

体位引流(postural drainage)是指对分泌物的重力引流,应配合使用一些胸部手法治疗。如拍背、振颤等,多能获得明显的临床效果。治疗者可参照X线胸片跟踪肺内分泌物的方法,并通过血气分析监测肺内分泌物清除效果,提供氧合的客观数据。

二、目的

主要促进脓痰的排出,使病肺处于高位,其引流支气管的开口向下,促使痰液借重力作用,顺体位引流气管咳出,有助于痰液的引流。

三、操作方法及步骤

1、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姿势作体位引流。如病变在下叶、舌叶、或中叶者、取头低足高略向健侧卧位;如位上叶,则采取坐位或其它适当姿势,以利引流。

2、引流时,瞩病人间歇作深呼吸后用力咳嗽,护理人员用手(手心屈曲呈凹状)轻拍患者胸或背部,自背下部向上进行,直到痰液排尽,或使用机械震动器,将聚积的分泌物松动,并使其移动,易于咳出或引流。每日3-4 次,每次15-30 分钟。适应症;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法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通过祛痰剂稀释脓痰,再经体位引流清除痰液,以减少继发感染和减轻全身中毒症状。

1、祛痰剂

可服氯化铵,溴已新。亦可用溴已新8mg溶液雾化吸入,或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变稀,必要时可加用支气管舒张剂喷雾吸入,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再作体位引流,以提高其疗效。

2、体位引流

因为患病部位的同,所以需要采取不同体位引流。并且在引流的时候,让患者间歇做深呼吸后用力咳,并且用手拍打患部,这样可以提高引流的效果哦。

3、纤维支气管镜引流排痰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尤其对那些经体位引流,但痰液仍不能排出的患者。操作时可予以支气管内滴入1%肾上腺素消除黏膜水肿,减轻阻塞,利于痰液排出。

4、支气管扩张药

适当给予支气管扩张药,解除气道痉挛有利于痰液排出,如口服氨茶碱、激动药;亦可吸入β2受体激动药。

二、控制感染

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时,常选用阿莫西林0.5g,每日4次,环丙沙星0.5g,一日2次;或口服头孢类抗生素。一、二代头孢菌素加丁胺卡那霉素静脉滴注。另全身用药配合局部给药,可提高抗菌效果。可用青霉素10-20万u或庆大霉素4万u,于体位引流后雾化吸入,每日2-3次。

三、并发咯血的处理

支气管扩张症常并发咯血,咯血量从痰血、数口到十几口或大咯血。大咯血的定义尚无定论,有人认为一次咯血量大于100ml即为大咯血,亦有人强调24h咯血量大于300ml为大咯血。实际上对咯血量的估计不应拘泥于数字,应当结合病人的状况,如面色、脉搏、呼吸、血压和发绀等。

四、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肺是根治支气管扩张的唯一方法。具体手术指征要依据胸片情况及肺功能检查结果而定。适应证为反复呼吸道急性感染和或大咯血,病变范围小于二叶肺,药物不易控制,年龄40岁以下,全身状况好,可根据病变范围做肺叶切除术。

对于双侧广泛支气管扩张手术与否一直存在争议。对已并发肺气肿或年老体弱者,估计病变切除后,将导致严重呼吸功能损害者,不宜手术。对反复大咯血而不能耐受手术,经行支气管动脉造影确定血管病变后,可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以止血。

支气管扩张能好吗

支气管扩张患者想要有好的治疗效果首先就要保证气道的通畅,每天应做体位排痰,痰液排出可减少感染机会,减轻咳嗽症状,下面看看要怎么控制这个病。

(1)控制感染:根据病情或参考痰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抗菌药物急性感染发作或合并肺炎时,可选用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 丁胺卡那霉素、庆霉素等;严重感染者可用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或联合氨基糖甙类药物。在慢性支气管感染期,可服复方新诺明 2片,每日2次,或羟氨苄青霉素0.25克,每日3~4次,或红霉素、麦迪霉素0.3克,每日3次。全身用药配合局部用药,可增强杀菌 效果,通常用庆大霉素4~8万单位,于体位引流后雾化吸入,每日3次。

(2)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减少继发感染及减轻全身中毒症状。常用的方法:①祛痰剂:可服氯化铵0.3~0.6克,或 必嗽平8~16毫克,每日3次;也可用胰脱氧核糖核酸酶5~10万单位,稀释后雾化吸入,每日2~3次。②体位引流:体位引流有时较 抗菌治疗重要。其方法是利用体位的变化,使肺中病灶处于高位,其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由于重力的关系痰液易于顺体位流至气 管而被咳出,每日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体位引流时,间断作深呼吸后用力咳痰,同时用手掌轻叩患部,可提高引流效果 。

肺脓肿的抗生素治疗

(1)急性期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药物。可静脉注射或应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脓腔局部给药。效果很好用药剂量要够大,疗程在1~2个月,一定要持续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胸部X线检查见脓腔及炎症完全消失,仅留下少量纤维索条阴影。如好转慢,要考虑耐药菌的问题,反复痰培养及药敏试验,更换适当药物。

(2)体位引流:及时把脓腔脓液排出,可明显减轻中毒症状。根据脓的多少,每天体位排脓数次,每次15~30min,根据病变所在部位采取适当的体位,也可进行纤支镜检查明确脓的来源。体位引流可与雾化吸入疗法结合进行,大咯血者暂不宜体位引流,因有导致再咯血的危险。

(3)对症及支持疗法:应用支气管解痉剂、祛痰剂等,增加营养,必要时输血,特别在有明显贫血及准备手术前。

经过内科治疗后大部分急性病人可以痊愈,2~3个月后不愈者转为慢性后考虑手术治疗。

支气管扩张病人的护理

护理支气管扩张病人要注意下述几个方面:

一旦发病应卧床休息;大量咯血者应绝对卧床。

居室内保持一定的温、湿度,亲属及他人不在其卧室内吸烟,定时通风,以保持居住环境的空气新鲜。

让病人多进含铁饮食,以利于纠正贫血;服用维生素a、c、e等,提高支气管粘膜的抗病能力。

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及时给予雾化吸入,利于排痰和控制炎症。

严密观察痰液的性状、色泽、气味和量,并详细记录,供复诊时医生参考。

正确使用体位引流,使痰液借重力顺体位引流由支气管咳出。体位引流每日二到三次,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钟。

出现咯血时,护理者应保持镇定,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窒息和意外的发生。

相关推荐

支气管扩张的保养护理办法

支气管扩张病人多有慢性咳嗽、咳脓性痰和反复咳血等症状。发病者大多是壮年或中老年人,而病根多是他们在幼儿期留下的,这类病人在幼小时均患有麻疹、百日咳后的支气管炎,由于反复感染形成慢性炎症,破坏了支气管结构,使之管腔扩张和变形。这些诱发病在当时应及时治疗并彻底治愈。一旦发病应卧床休息;大量咯血者应绝对卧床。居室内保持一定的温、湿度,亲属及他人不在其卧室内吸烟,定时通风,以保持居住环境的空气新鲜。让病人

慢性支气管扩张都有哪些治疗方式

清除痰液:①体位引流 排痰作用有时较抗生素治疗更为明显,常作为首选方法。扩张的支气管因缺乏弹性和纤毛上皮脱落,因而自动排痰困难,一般多采用体位引流。使病侧肺处于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可使痰液顺体位引流至气管而咳出,每天做2-4次,每次15-30min,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或蒸气吸入可使痰液变稀,同时做深呼吸后用力咳痰,并用手轻拍患 处亦利排痰;②使用祛痰剂,氯化铵、必嗽平、鲜竹沥、碘化钾、α-糜

支气管扩张能治疗好吗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较好常见的呼吸道慢性化脓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可由多种病因引起。由于支气管末端长期有痰液积存,不能完全排出,而痰液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给细菌的培养提供了好的基地,因此,支气管扩张患者易于反复感染,经常发作。它的反复发作给患者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那么,支气管扩张可以彻底治好吗?其实,支气管扩张虽然难以彻底治好,但完全消除症状,带病生存,不影响生存质量和寿命还是可以做到的。支气管

支气管扩张怎么护理

1. 清除痰液,控制感染:(1)湿化呼吸道,促进排痰。(2)指导有效咳嗽,协助拍背排痰每日4次(咯血者除外)。(3)体位引流引流时使病肺处于高处,其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每次15-30分钟,每日2-3次,宜在饭前进行。(4)控制感染:是急性感染时的主要治疗措施,全身用药配合局部雾化吸入可提高抗菌效果,有利于减少支气管分泌物的产生。2. 增加营养,维持体力,促进身心休息:(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

支气管扩张的症状与体位引流的护理

支气管扩张的症状支扩男多于女,发病多在儿童期,到手术治疗时多已为青壮年。支扩的症状依其病因及病变是局限还是弥漫性的,其临床表现不同。最常见的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咯血和反复肺部感染,临床症状的轻重与支气管病变的轻重和感染程度有关。1、咳嗽咳嗽是炎症刺激所致,主要为了排痰,当清晨排痰或体位引流时有阵咳,取患侧在低位的侧卧位,咳嗽即减轻,病变恶化痰增加时咳嗽加剧。2、咳痰咳痰与病变轻重、范围与支气管引

支气管扩张护理措施

支气管扩张是指由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所导致的支气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管腔形成不可逆性扩张、变形。本病多数为获得性,患者多有童年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多数患者在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的病史,以后常有呼吸道反复发作的感染。主要发病因素为支气管-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感染引起管腔粘膜的充血、水肿,使管腔狭小分泌物易阻塞管腔,导致引流不畅而加重感染,支气管阻塞引流

支气管扩张咳痰怎么办

1,一些病人得了支气管扩张会出现痰多,医生会开些祛痰剂帮助病人把痰液排出去,但是很多人要是想自己买要吃又不知道该买什么样的祛痰剂,下面就来看看祛痰剂吧,主要的祛痰剂有痰液稀释药:氯化铵,黏痰溶解药:乙酰半胱氨酸我们一般叫痰易净,还有溴乙新。2,有些人吃药的话也不会让症状得到缓解,如果病人是青年,可以使用体位引流进行排痰,向病人说明体位引流的目的及操作过程,消除顾虑,以取得病人的合作。依病变部位不同

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方法

1、前述慢性鼻窦炎的症状。2、耳鼻喉科医生的鼻腔检查。鼻部检查可有以下的表现:病变以鼻腔上部变化为主,可见中鼻甲水肿或肥大、或者有鼻息肉。有的有多发性息肉。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及下鼻甲表面有粘脓性分泌物附着,后组鼻窦炎可见嗅沟及中鼻道后部存有粘脓液。3、体位引流。医生如果怀疑有慢性化脓性鼻窦炎而中鼻道或嗅沟无脓液存留时,还会要求病人进行体位引流检查。4、上颌窦穿刺冲洗术。上颌窦穿刺部洗既是对上颌窦

鼻窦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1、鼻腔检查:鼻腔粘膜充血肿胀,尤以中鼻甲、中鼻道及嗅裂等处为明显。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积脓,后组鼻窦炎可见嗅裂积脓,或脓液自上方流至后鼻孔。2、. 辅助检查1)鼻内镜检查:鼻腔内可见脓液,鼻腔粘膜充血水肿。2)体位引流:如疑为鼻窦炎,鼻道未查见脓液,可行体位引流试验,以助诊断。3)X线鼻窦摄片:X线鼻颏位和鼻额位摄片有助于诊断,急性鼻窦炎时可显示鼻窦粘膜肿胀,窦腔混浊、透光度减弱,有时可见液平面

鼻窦炎如何治疗比较好 体位引流

先给患者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点鼻。如患者是上顿窦积脓,取侧卧低头位,健侧向下,若双侧均积脓,于15或30分钟后再做另一侧;如患者是额窦或筛窦有积脓,取正坐位低头引流法。另外,捏鼻闭口吸气动作,使鼻腔成负压,有助于体位引流,便于窦内脓液较快地排入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