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用什么穴位
鼻出血用什么穴位
1、按揉迎香、巨髎
这两穴都位于鼻翼旁。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巨髎穴在瞳孔直下,鼻唇沟外侧,与鼻翼下缘相平。按摩时将双手食指指腹放于左右穴位,对称地进行按揉。先迎香,后巨髎,每穴5分钟,早晚各1次。还可以把按摩范围扩大,将两手食指或中指的指腹面放在鼻翼的两侧,沿鼻梁向上摩揉,可以到两眉之间,向下可以到鼻翼旁。注意按压要适度,最好由轻渐重。这样每天来回摩擦50次,有预防感冒、宣通鼻窍、防止鼻出血的作用。
2、揉上星、神庭
此两穴都位于人体中轴的督脉上。神庭在前发际线直上半寸(同身寸,即每个人自身大拇指的宽度为1寸,下同),上星在前发际线直上1寸。可以用一手的拇指按压在穴位上,有酸涨感后向一个方向按揉,每穴5分钟,早晚各1次。
荆芥有什么功效 收敛止血
荆芥具有止血作用,实验证明荆芥炒黑成炭后,能缩短出血和凝血的时间。可以用来治疗出血,用荆芥炭止血,要配其他止血药,例如配槐花炭治疗大便下血,配茅根治鼻出血。
止流鼻血小儿推拿 小孩治疗鼻出血常用推拿穴位
百会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两耳尖连线中点。推拿时用两手拇指指腹匀速回旋按揉百会穴。
迎香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推拿时用中指指腹点按迎香,力度由轻到重。
合谷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推拿时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合谷穴。
肺经位于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推拿时用拇指指腹由无名指指尖推到指根,反复操作。
太冲位于足背侧第1,第2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中,推拿时用拇指指腹用力旋转按揉穴位。
大敦位于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推拿时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穴位。
喉炎的针灸治疗方法介绍
体针法
(1)取穴;常用穴:廉泉、合谷、扶突、少商、足三里。
备用穴:天突、商阳、列缺、内庭、中脘、曲池。
(2)操作:一般仅取常用穴,每次3~4穴,如为喉阻塞,酌加备用穴。廉泉、扶突均深刺使针感到达咽喉部,合谷透劳宫,少商点刺出血,足三里深刺,针感向上或向下放射。备用穴除商阳泻血外,均深刺得气。上述穴位,一律采用疾进缓出,提插结合捻转的凉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或直至阻塞解除)。如小儿不肯配合,可针入后略作捻转出针,不按闭穴位。每日针3~4次。
盐水的作用与功效 自然止血
1止胃出血。胃出血停止吐血后,体内急需补充大量生理盐水,在未到医院救治之前,可饮盐水1—4杯,以补充体内血量不足。
2止鼻出血。鼻出血后,可用药棉浸湿盐水塞进鼻孔中,同时饮用盐水1杯,即可起到止血的功效。
3止小出血。口腔内部若发生小出血,用盐水漱口后可以促进血液凝固,起到自然止血的作用。
注意:配制“盐水”时(精盐、细盐均可)先用开水冲调,待食盐溶化后,再加入少许冷开水,使之成为“温盐水”即可饮服。饮服盐水后,能起到暂时止血的效果。病情严重者还需到医院就诊。
孕妇鼻子出血怎么办
如果孕妇只是偶尔一次鼻子出血,用不着过分紧张,可以参照以下的步骤进行止血。
1、可把出血侧的鼻翼向鼻中隔压紧或塞入一小团洁净的干棉花压迫止血。
2、如果是双侧鼻出血,可用拇指和食指捏紧两侧鼻翼部以压迫出血区,再在额部敷上冷毛巾,促使局部血管收缩止血。
3、用冷水洗脸特别是鼻部,也可以使鼻部血管遇冷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
如果上述办法仍不能止血,就请医生处理。鼻出血时要冷静处理,因为紧张、慌乱会使血压增高而加剧出血。血液如果流到口咽部,一定要吐出来,不可咽下去。
孕期反复多次鼻出血,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特别是同时合并身体其他部位出血者,更应排除全身其他疾病的存在。
孕妇鼻出血用药指导
1、血量不多的止血方法
孕妇鼻出血一般都是鼻子一侧出血,并且出血量不多,或仅鼻涕中夹杂血丝。对此不必紧张,可立即用拇指和食指紧紧捏住两侧鼻翼的根部,持续5-10分钟,再在额鼻部外敷用冷水浸透的毛巾以使血管收缩,大都可以止住。
2、鼻出血的原因
如孕妇反复出鼻血,中医认为是肺热与胎火相乘,上扰鼻窍,灼动血络,血热唐妄行所致。因为“鼻乃肺之窍”,可用清肺降火止血的方法治疗妊娠鼻出血。
3、治疗的中药方
可用南沙参12克、黄芩9克、桑白皮9克、麦冬9克、炒生地9克、荆芥炭9克、茜草炭9克、侧柏炭9克、茅花6克,每日一剂,煎服两次,一般连服7天即可使鼻出血不再出现。
另外,也可用中药配合饮食治疗孕妇鼻出血。如:藕节炭30克、绿豆100克,水煎频服;或以茜草根30克、猪蹄2只、红枣5枚,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吃肉喝汤。以上两种食疗方效果均佳,不妨一试。
老人秋季为什么会鼻子出
老人秋季为什么会鼻子出血?
老年人各组织器官处在进行性衰退中,血管也逐渐老化,鼻黏膜中小动脉肌层,被胶原组织取代后,弹性较差,秋冬季气候干燥,原本分泌减少的老年鼻腔就显得更为干燥,加上外力如鼻干时用手揉鼻部、挖鼻孔等,容易引起鼻出血。老年人鼻出血不仅是局部症状,多数还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凝血机制障碍等全身疾病的征兆。
鼻出血多数发生于鼻中隔前下部位,该处有扩张的血管形成血管丛,称为鼻中隔易出血区,少数病例出血部位在鼻腔后方或其他部位。鼻出血大多数为一侧性,出血量可以很少,亦可为动脉性大量出血,甚至发生休克。
老人秋季鼻子出血注意事项
1、一旦发生鼻出血,不要紧张。可用手指轻轻捏鼻5分钟,或用冷毛巾敷于前额和颈部,同时用热水泡脚,引血下行,往往能自行止血。
2、如果仍不能止血,可服用维生素K3、维生素K4或三七片等药物。
3、若运用这些方法都不能止血,则属鼻腔后部较大血管破裂出血,应及时到医院急诊处理,以免发生意外。
4、保持鼻腔卫生。鼻腔干燥发痒时,切忌用手揉搓,可用淡盐水滴鼻腔。
5、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以增强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
6、注意防寒保暖。早晨外出时可戴口罩,减轻冷空气对鼻黏膜的刺激。
7、烟酒会加重呼吸道黏膜干燥,所以要戒除烟酒。
8、老人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高血压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降压药,不能随便减量或停药。
9、生活规律,睡眠充足,起卧时动作缓慢。
10、平素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尤其头部不能用偏烫的热水冲洗。
11、保持心情愉快,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尤忌暴怒。
12、秋冬季空气干燥,注意保暖,早晨外出时应戴口罩,减轻冷空气对鼻黏膜的刺激。
13、鼻黏膜干燥,可涂黄芩油膏或金霉素眼膏,也可用棉签蘸麻油少许涂鼻腔每日3次,用温开水蒸汽熏蒸,或使用加湿器,保持鼻粘膜湿润。
14、平时不要用力擤鼻、挖鼻等,防止机械性损伤。
15、一旦发生鼻出血,用手指紧捏两侧鼻翼,同时要平卧镇静,给予前额和后颈部冷敷,以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16、鼻子流血时,只要自己两只手的中指互相一勾,即可在数十秒内止血。幼儿不会用双手中指互勾,大人可用自己两中指勾住幼儿的左右中指。
17、肩井穴位于大锥与肩峰连线中点,患者取坐位,术者用食、拇指掐捏,挤压穴位中心,将肩部肌肉向上提起3-5秒钟,反复3回为1次,每次间歇两分钟,发作时连接3次。5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孕妇忌用此法。
18、常流鼻血的时候,可以在每晚睡前,用棉蘸点香油,涂于鼻孔内壁,涂时好慢慢涂向鼻后部位,尤其是鼻中隔处必须涂到,由于此处血管丰富,黏膜很薄易出血。
19、常流鼻血的人,可以用冷水清洗鼻腔,再用两中指在鼻侧上下推拿20次左右,天天1~2次,坚持一段时间后,效果明显。
20、头部应该保持正常竖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压迫出血侧的鼻前部软鼻子处,似一般以手夹鼻子的做法,直接压迫约五至十分钟。大部份病人都可以此种方法简单地来止血。
鼻出血时用热毛巾敷前额 穴位治疗
针刺与耳针也是处理鼻出血时不错的方法,但是由于每个人出血原因不同,一般可分为肺热、胃热、肝阳上亢、阴虚火旺等,应在专业中医医生经过辨证论治判断后指导进行相关穴位治疗。
治疗截瘫的最好办法
体针加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断面九针穴、伏兔、足三里、阳陵泉、绝骨、解溪;2、肾俞、次髎、血海、三阴交、髀关。
配穴:调理二便加气海、中极、秩边、天枢、上 、中 、下 。
断面九针穴位置:上穴为损伤平面上一个棘突,下穴为腰椎5(L5)棘突,中穴为上下穴连线之中点,加上、中、下三穴之两旁夹脊穴,共为九穴。
治法
药液: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混合注射液(维生素B1100毫克/2毫升加维生素B12100微克/毫升)。
每次主穴两组分别取2~5穴。配穴据症取2~3穴。主穴第一组为毫针刺,第二组为穴位注射。血用穴则可针刺与穴注交替。毫针刺法:要求深刺,针深1~3 寸,用较大幅度提插捻转,中强刺激强度,使背部穴针感传向麻痹平面以下,腿部穴尽量激发针感。血用穴可用中弱刺激,但要求任脉穴针感传至阴部,秩边斜向内刺,使针感传至小腹,天枢穴传至腹股沟。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1小时。
穴位注射法:上述药液任选1种,亦可交替选用。上下各取1~2穴,用5号齿科针头,深刺并作反复提插后,以较快速度推入药液,每穴1~2毫升。隔日1次,穴位交替轮用。
体针10次为一疗程,穴位注射5次为一疗程,隔3~5天后继续下一疗程。
按什么穴位可以防止鼻出血
流鼻血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若时常流鼻血,切勿轻视,在接受医生治疗的同时,自我尝试穴位健康疗法通过简单的按摩穴位来预防治疗流鼻血。
首先通过指压头部的巨髎。巨髎穴位于人体的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该穴位在进行穴位按摩时食指上涂抹一些金牌一条根药膏,两指指心相对微微擦热,将食指压在巨髎穴上慢慢施加压力,给予2到5公斤的力量,持续3到5秒。其次是后头骨正下方凹处的天柱穴,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揉6秒,如此反复10次。
然后是手臂上温溜、合谷穴。合谷穴位于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间,该穴位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按摩合谷穴可以使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按摩的时候注意不是从上面往下压,而二是侧面朝尾指方向用力指压。温溜穴取穴时保持侧腕屈肘,在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阳溪上5寸处就是该穴。用食指在穴位上面画小圈轻轻揉捏半分钟即可。
在流鼻血时,切勿慌乱,在进行指压的同时做以下的处理:活动身体会使血压上升,当然鼻血也会不断流出,因此必须躺下或坐下,保持安静头要放低。以棉花塞住鼻孔,领带或硬领须松开,进行局部冷敷。
对于经常流鼻血的人来说,按摩穴位预防流鼻血的发生比吃药要来的有效,此外按摩穴位时,使用金牌一条根双珠百草药膏将其涂抹在穴位上可以通筋活血增加按摩的功效。
冬天鼻子干燥出血怎么办 穴位按摩法
取穴:肩井穴(位于大锥与肩峰连线中点)治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用食、拇指掐捏,挤压穴位中央,将肩部肌肉向上提起3-5秒钟,反复3回为1次,每次间歇两分钟,发作时连接3次。5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孕妇忌用此法。
需要注意的是,鼻出血不一定是气候干燥引起的,有鼻子局部的原因,也有全身的原因,尤其是反复出现的鼻出血。如果鼻子经常出血,可能是鼻子局部的问题,也可能是某种严重疾病中的一个表现。因此经常鼻子出血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孕妇春天鼻子充血怎么办
先制压出血点
a.如果孕妇只是偶尔一次鼻子出血,用不着过分紧张,可把出血侧的鼻翼向鼻中隔压紧或塞入一小团洁净的干棉花压迫止血。
b.如果是双侧鼻出血,可用拇指和食指捏紧两侧鼻翼部以压迫出血区,再在额部敷上冷毛巾,促使局部血管收缩止血。
冷水洗脸
孕妈妈可以用冷水洗脸特别是鼻部,也可以使鼻部血管遇冷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
使用小磨油
若孕妇鼻出血,一般不用止血药,轻微的在家可以用棉球蘸点小磨油塞鼻孔,就能止血。小磨油:因以芝麻为原料,故称“芝麻油”“麻油”。小磨油对软化血管和保持血管弹性均有较好的效果,其丰富的维生素E,有利于维持细胞膜的完整和功能正常,也可减少体内脂质的积累。
泡水喝
对内热较大的鼻出血孕妇,可适当用些清热凉血的中草药栀子、金银花、菊花、黄芩,泡水喝或煎煮都可以。
遵医嘱
若孕妇有严重的鼻腔感染,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抗生素治疗,因为感染本身也会影响胎儿发育,青霉素、头孢类抗菌素对孕妇和胎儿是安全的。
冷静处理
孕妇鼻出血时要冷静处理,因为紧张、慌乱会使血压增高而加剧出血。血液如果流到口咽部,一定要吐出来,不可咽下去。孕妇切忌抠鼻子,或使劲揉鼻子,以免引发鼻炎。孕妇应多吃苹果、梨、西瓜等滋阴的水果,少食辛辣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可每天用热水泡脚,凉水洗脸,预防鼻出血。
孕期鼻子出血原因
孕妇鼻子出血怎么回事孕妇鼻子出血一般都很让家中亲人担心,其实引起孕妇鼻出血常见的原因是鼻中隔偏曲、空气干燥,局部刺激与外伤等。
孕妇体内会分泌出大量的孕激素使得血管扩张充血。同时,孕妇的血容量比非孕期增高,而人的鼻腔黏膜血管比较丰富,血管壁比较薄,所以容易破裂引起鼻出血。尤其是当孕妇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起床后,体位发生变化或擤鼻涕时,就更可能容易引起鼻出血。
此外,孕妇有以下情况也容易导致鼻出血:如鼻及鼻窦部的外伤、骨折、手术、颅底骨折等,鼻粘膜受刺激或损伤;如挖鼻、剧咳、打喷嚏、用力换鼻、鼻腔异物等;炎症、感染,如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及特殊性感染;高血压,如持发性高血压、粒状肾、慢性肾炎、动脉硬化等均可导致一时性动脉血压升高而发生鼻出血。
孕妇鼻子出血怎么办如果孕妇只是偶尔一次鼻子出血,用不着过分紧张,可以参照以下的步骤进行止血。
1、可把出血侧的鼻翼向鼻中隔压紧或塞入一小团洁净的干棉花压迫止血。
2、如果是双侧鼻出血,可用拇指和食指捏紧两侧鼻翼部以压迫出血区,再在额部敷上冷毛巾,促使局部血管收缩止血。
3、用冷水洗脸特别是鼻部,也可以使鼻部血管遇冷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
鼻出血拔罐治疗方法是什么
治疗方法:治法一•取穴:一组大椎、肺俞穴;二组身柱、胃俞穴。操作:每次选用1组穴位,2组交替使用,采取留罐法,先用应急方法止住鼻出血,然后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日。治法二取穴:一组大椎、涌泉、委中穴;二组肺俞、肝俞、胃俞穴。操作:每次选用1组穴位,2组交替使用,采用刺络拔罐法,对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用消毒的三棱针点刺出血,用闪火法将大小适宜的火罐吸拔在点刺部位,留罐10-15分钟,以出血1-2毫升为宜。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