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甲型肝炎疫苗多少钱
一般甲型肝炎疫苗多少钱
甲肝疫苗有两种,一种是国产疫苗,另一种是进口疫苗。甲肝疫苗价格也截然不同。
两种疫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疫苗的类型不同,国产甲肝是活疫苗,而儿童的进口甲肝疫苗是死疫苗。甲肝疫苗价格也截然不同。
2、接种的程序不同,国产甲肝疫苗只需接种一次;进口甲肝疫苗则需接种两次,接种完第一针后相隔六个月时还需接种第二针。甲肝疫苗价格也截然不同。
3、抗体维持的时间不同,据说前者可以维持5-10年;而后者则可以维持到20年。甲肝疫苗价格也截然不同。
4、保存疫苗所要求的温度条件不同,前者需置于零下20度的温度保存,而后者只需在摄氏2-8度的环境下保存即可。甲肝疫苗价格也截然不同。
5、甲肝疫苗价格不同,国产疫苗只需花上几十元即可接种,而进口甲肝全程接种下来则要花上百元元左右。
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强吗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的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包括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丙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丁型肝炎及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戊型肝炎。作为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病毒性肝炎传染是肯定的,但他们确有各自不同的传播方式。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污染手、水、食物和食具等经口感染,一般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大部分为隐性感染。甲型肝炎的预防,重点在于搞好水和粪便的管理、饮食和个人卫生。对于流行季节和高危人群,可接种甲型肝炎疫苗进行特异性预防。
乙型肝炎传播较为复杂,可通过血液、精液、月经和阴道分泌物等传染,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3种:围产期的母婴传播、经输血和医源性传播以及性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对乙型肝炎的预防,目前采取以接种乙肝疫苗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成效显著。对于HBsAg阳性的孕妇及其新生儿、意外受感染者,可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接种。
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其次是注射毒品者及不洁的注射,性传播、围产期传播、医源性传播发生的频率较低。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对献血员及血制品管理,减少输血及使用血制品,防止注射毒瘾及医源性传播。丙肝疫苗正在研制中。
丁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也是输血和应用血制品,日常生活接触也有可能,围产期传播少见。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需嗜肝DNA病毒协助才具有传染性,故从未感染乙肝者不会单独感染丁型肝炎。预防的重点是预防乙型肝炎感染,接种乙肝疫苗是主要的措施,其次是防止HBsAg阳性者再感染丁型肝炎:尽量少输血、少用血制品。丁肝疫苗尚未研制成功。
戊型肝炎主要见于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流行为水型流行,多发生于雨季及洪水季节后,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仅次于水型传播的第二危险因素。本病老人及孕妇病死率较高。预防基本同甲型肝炎,重点是水源和粪便的管理、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目前戊型肝炎疫苗尚未在临床上使用。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方法是什么
1、甲型肝炎
HAV主要通过污染手、水、食物和食具等经口感染,一般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大部分为隐性感染。甲型肝炎的预防,重点在于搞好水和粪便的管理、饮食和个人卫生。对于流行季节和高危人群,可接种甲型肝炎疫苗进行特异性预防。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病人和亚急性临床感染者,甲型肝炎病毒(HAV)主要从肠道排出,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进口传染。甲型肝炎潜伏期为2-6周,平均一个月。
2、乙型肝炎
HBV传播较为复杂,可通过血液、精液、月经和阴道分泌物等传染,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3种:围产期的母婴传播、经输血和医源性传播以及性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对乙型肝炎的预防,目前采取以接种乙肝疫苗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成效显着。对于HBsAg阳性的孕妇及其新生儿、意外受感染者,可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接种。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以及病毒携带者,急性病人从潜伏期末至发病后66-144日,其血液内多具有传染性,由于传染期短,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如慢性肝炎病人和病毒携带者大。乙型肝炎病毒(HBV)通过输血、血浆、血制品或使用病毒污染的注射针头、针灸用针、采血用具、血透仪等血源传播,也可通过母婴和性接触传播。乙型肝炎潜伏期为6周-6个月。
3、丙型肝炎
HCV主要是通过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其次不洁的注射,性传播、围产期传播、医源性传播发生的频率较低。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对献血员及血制品管理,减少输血及使用血制品,防止注射毒瘾及医源性传播。丙肝疫苗正在研制中。丙型肝炎传染源是慢性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或抗HCE阳性无症状携带者,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而引起,目前共用注射器而多见,丙型肝炎的潜伏期(输血后)30-83天,平均52.1天。
4、丁型肝炎
主要传播途径也是输血和应用血制品,日常生活接触也有可能,围产期传播少见。HDV是一种缺陷病毒,需嗜肝DNA病毒(如HBV)协助才具有传染性,故从未感染乙肝者不会单独感染HDV。预防的重点是预防HBV感染,接种乙肝疫苗是主要的措施,其次是防止HBsAg阳性者再感染HDV:尽量少输血、少用血制品。丁肝疫苗尚未研制成功。
丁型肝炎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丁型肝炎病人和丁型肝炎(HDV)、HBV携带者,实验动物模型如黑猩猩、土拨鼠等也可作为传染源。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似,主要是输血和血制品,日常生活接触也有可能被传染。急性丁型肝炎由HDV与HBV同时感染所致,潜伏期为6-12周。
5、戊型肝炎
主要见于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流行为水型流行,多发生于雨季及洪水季节后,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仅次于水型传播的第二危险因素。本病老年及孕妇病死率较高。预防基本同甲型肝炎,重点是水源和粪便的管理、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目前戊型肝炎疫苗尚未在临床上使用。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为戊型肝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戊型肝炎病毒经口感染。潜伏期一般为15--75天,平均约6周。
6、庚型肝炎
庚型肝炎由庚型肝炎(HGV)及GBV-C病毒引起,HGV及GBV-C是同一种病毒的不同分离株。庚型肝炎传染源主要是HGV/GBV-C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与HBV、HCV相似,常合并感染HBV和HCV,主要经血和肠道途径传播,也可经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儿童注射甲肝疫苗后发烧怎么办
甲肝疫苗是用于预防甲型肝炎的疫苗,目前在中国已经成为儿童接种的主要疫苗之一,儿童甲肝疫苗的注射方法如下分析。
儿童甲肝疫苗的注射方法: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1次。
灭活疫苗:
1、1-18岁每剂0.5ml,不少于720elisa单位,19岁及以上每剂1.0ml,不少于1440elisa单位。
2、基础免疫为1年剂量,在基础免疫之后6-12个月进行一次加强免疫,以确保长时间维持抗体滴度。
3、成人和儿童均于三角肌肌内注射,绝不可静脉注射。
4、可与许多疫苗同时接种,例如:乙型肝炎疫苗、霍乱疫苗、破伤风类毒素、黄热病疫苗、白喉类毒素、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口服或肌注)、狂犬病疫苗等。但应注意,必须在不同部位用不同的注射器具。切不可将不同的疫苗在注射前混合。
目前在国内市场使用的预防甲型肝炎的疫苗可分为两种: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进口的甲型肝炎纯化灭活疫苗。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接种方便,价格也便宜,国产甲肝疫苗只需接种一次。进口甲肝疫苗是死疫苗,则需接种两次,接种完第一针后相隔6个月后还需接种第二针
接种甲肝疫苗后8周左右便可生产很高的抗体,获得良好的免疫力。抗体阳性率可达98%~100%,具有良好的免疫持久性,免疫力一般可持续5~10年。5~10年后补种一针,可以保持对甲肝病毒的免疫能力,获得长期的持续保护。
注射疫苗后少数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红肿,全身性反应包括头痛、疲劳、发热、恶心和食欲下降。一般72小时内自行缓解。偶有皮疹出现,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孩子打甲肝疫苗后发烧怎么办
预防针后发烧是正常现象,因疫苗本身就是一种减低了活性的病毒,接种后必然会起一定的副反应。要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多休息,还可以用薄薄的生土豆片贴在针眼上吸收肿块。注意观察若高烧38.5度以上,请去医院诊治。
洗澡对于因环境温度过高引起的低热可能会起到降温的效果,但打预防针后最好不要洗澡,至少4小时内不要洗澡,可以擦身。
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的一个特征就是反复发烧。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怎么样预防肝炎
1.疫苗:
肝炎能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目前已经正式使用的肝炎疫苗为甲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的疫苗。
①乙型疫苗在我国已经列入儿童计划免疫的内容之中,注射乙肝疫苗,能使孩子获得对乙型肝炎的免疫力,可以免受乙型肝炎的传染。
②甲型肝炎的疫苗这些年来也在逐步推广中,对预防甲型肝炎有较好的作用。
③丁型肝炎是继乙型肝炎后跟上来的肝炎,所以预防了乙型肝炎便也就预防了丁型肝炎。
2.戒酒:
戒酒是保肝的一大重要因素。
3.限脂:
可以通过控制饮食预防,如控制含糖类食品的摄入。另外还可以通过运动来消耗掉体内多余的脂肪。已经患了脂肪肝的人,如果能控制饮食、坚持体育锻炼,就能消耗体内热量,控制体重增长,而肥胖减轻之后,肝脏中的脂肪也会随之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无需药物治疗。
4.清洁:
由于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是经消化道传染的,所以预防的方法主要是: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
经过上面的一些讲解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一些预防肝炎的知识,那么我们就要在平时多注意一些,做好肝炎的预防。
放射性肝炎预防
1、疫苗:肝炎能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目前已经正式使用的肝炎疫苗为甲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的疫苗。
①乙型疫苗在我国已经列入儿童计划免疫的内容之中,注射乙肝疫苗,能使孩子获得对乙型肝炎的免疫力,可以免受乙型肝炎的传染。
②甲型肝炎的疫苗这些年来也在逐步推广中,对预防甲型肝炎有较好的作用。
③丁型肝炎是继乙型肝炎后跟上来的肝炎,所以预防了乙型肝炎便也就预防了丁型肝炎。
2、戒酒:戒酒是保肝的一大重要因素。
3、限脂:可以通过控制饮食预防,如控制含糖类食品的摄入。另外还可以通过运动来消耗掉体内多余的脂肪。已经患了脂肪肝的人,如果能控制饮食、坚持体育锻炼,就能消耗体内热量,控制体重增长,而肥胖减轻之后,肝脏中的脂肪也会随之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无需药物治疗。
4、清洁:由于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是经消化道传染的,所以预防的方法主要是: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
甲型肝炎如何预防
(一)管理传染病
早期发现患者并予以隔离,隔离期自发病日算起共3周,患者隔离后对其住室及活动地方进行终末消毒,托幼机构发现甲型肝炎后,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45日。
(二)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水源,饮食,粪便管理,尤其要管理好甲型肝炎患者粪便,可控制甲型肝炎流行,对共用餐具,饮水器具均应消毒,实行分餐制,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三)保护易感人群
对有与甲型肝炎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可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或人胎盘丙种球蛋白进行预防注射,用量为0.02~0.05ml/kg,以注射为好,在接触后2周以内,预防甲型肝炎流行的根本措施是广泛开展疫苗接种,国内应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培养,低温连续传代,获得HAV H2和和LA-1减毒疫苗株,并研制成减毒活疫苗,初步应用证明安全能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但产量有限,成本较高,国外对HAV灭活疫苗已批准广应用,国内对灭活疫苗及重组疫苗均进行了研究,在基因工程甲肝疫苗方面研制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1、被动免疫:甲肝免疫球蛋白。
2、主动免疫:甲型肝炎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此类型疫苗仅中国采用)。
甲肝灭活疫苗(此类型疫苗为世界各国普及使用的品种,得到国际公认)。
如何警惕肝炎的发生
1、控制传染源
包括对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隔离、治疗和管理,以及观察接触者和管理献血员。病人从起病后可隔离3周,以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①推行健康教育制度;②加强血源管理,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对医疗器械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制”等。③搞好饮食、饮水及个人卫生,搞好粪便管理、食具消毒等。
3、保护易感人群
(1)主动免疫
①甲型肝炎:甲型肝炎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苗;
②酵母乙肝疫苗,高危人群可每次l0~20μg,0、1、6个月注射;新生儿在首次接种(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后1个月和6个月再分别接种1次疫苗,健康母亲的新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儿和儿童用10μg/ml;20μg/ml用于阻断乙型肝炎的病毒围生期母婴的传播。
(2)被动免疫
①在暴露于病毒之前或在潜伏期的最初两周内,肌肉注射正常人免疫球蛋白,可防止甲型肝炎早期发病,或减轻临床症状免疫,但对戊型肝炎无效。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是怎样的
(1)控制传染源:疫情报告和登记,对各型肝炎病人均应在急性期予以隔离治疗,对慢性病人及肝炎病毒携带者应进行卫生宣教。加强饮食行业人员和保育员、献血员肝炎患者的管理。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不生吃水生贝类食物,生吃蔬菜要尽量洗净。加强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保护好水源,防止甲型和戊型肝炎传播。严格执行餐具、食用消毒制度。防止医源性肝炎传播,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
(3)保护易感人群:加强甲、乙型肝炎疫苗人群免疫接种工作,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率。接触甲型肝炎病人的易感儿童可预防性注射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可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用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饮食、生活规律,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免疫状态是预防肝炎的根本措施。
病毒性肝炎种类多
1、甲型肝炎:HAV主要通过污染手、水、食物和食具等经口感染,一般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大部分为隐性感染。甲型肝炎的预防,重点在于搞好水和粪便的管理、饮食和个人卫生。对于流行季节和高危人群,可接种甲型肝炎疫苗进行特异性预防。
2、乙型肝炎:HBV传播较为复杂,可通过血液、精液、月经和阴道分泌物等传染,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3种:围产期的母婴传播、经输血和医源性传播以及性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对乙型肝炎的预防,目前采取以接种乙肝疫苗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成效显著。对于HBsAg阳性的孕妇及其新生儿、意外受感染者,可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接种。
3、丙型肝炎:HCV主要是通过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其次是注射毒品者及不洁的注射,性传播、围产期传播、医源性传播发生的频率较低。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对献血员及血制品管理,减少输血及使用血制品,防止注射毒瘾及医源性传播。丙肝疫苗正在研制中。
4、丁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也是输血和应用血制品,日常生活接触也有可能,围产期传播少见。HDV是一种缺陷病毒,需嗜肝DNA病毒(如HBV)协助才具有传染性,故从未感染乙肝者不会单独感染HDV。预防的重点是预防HBV感染,接种乙肝疫苗是主要的措施,其次是防止HBsAg阳性者再感染HDV:尽量少输血、少用血制品。丁肝疫苗尚未研制成功。
5、戊型肝炎:主要见于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流行为水型流行,多发生于雨季及洪水季节后,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仅次于水型传播的第二危险因素。本病老年及孕妇病死率较高。预防基本同甲型肝炎,重点是水源和粪便的管理、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目前戊型肝炎疫苗尚未在临床上使用。
肝病的预防
1、疫苗接种
国家控制小儿肝病的主要策略是对儿童进行肝炎疫苗免疫。可以给小儿接种甲肝和乙肝疫苗。甲型肝炎疫苗主要用于幼儿、学龄前儿童及其他高危人群。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接触甲型肝炎病人的易感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则主要用于阻断母婴传播和新生儿预防及其他高危人群。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严格按照谁接生,谁负责接种第一针”的原则和乙肝疫苗免疫程序的要求,确保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2、阻断母婴传播
儿童可经垂直传播被肝炎病毒感染,这一点与成人感染肝炎的途径有所不同。如果母亲是肝炎病毒携带者,其新生儿的感染率为85%左右。因此,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妈妈在受孕前要检查身体,如果发现得了乙型肝炎必须待痊愈后才能怀孕。而身为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孕妈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用于母婴传播的阻断。
3、日常生活预防
家长要教育孩子做好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让孩子喝生水,不买小摊小贩的零食吃,不共用茶杯、餐具、牙刷等,不咬手指和手指甲,以免病从口入。
学校、幼儿园要定期消毒门窗、墙壁、地面以及孩子容易接触到的地方,家庭用的餐具要经常进行高温消毒。家长带孩子去公共场所要教育孩子不要乱摸扶手等细菌堆积处,外出就餐时要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
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孩子的体质。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尽量避免给孩子使用血制品,打针、输液(血)要到正规的医院。
急性肝炎的治疗注意事项
1、戒酒:要保肝就一定要戒酒,如果长期大量饮酒则必定难逃肝病的厄运。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际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喝酒便成了交际的重要手段,而且各地都有各地的“酒文化”。
2、清洁: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经消化道传染,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生食小水产食品就有传染甲型或戊型肝炎的可能,最好不吃。
3、限脂:脂肪肝是近年来明显增多的肝脏病,常与肥胖症、糖尿病共存。要远离肝炎,应从调节饮食入手。控制脂肪饮食当然是必需的,但含糖类食品的总量也应该控制,包括米饭面条,因为过多的糖类食品在人体内也能演变为脂肪。
4、疫苗:肝炎既然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就和其他一些病毒性疾病一样,能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目前已经正式使用的肝炎疫苗为甲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