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盐误区你中了吗
亚硝酸盐误区你中了吗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排行榜当中最红火的角儿,当属它——亚硝酸盐。隔夜菜不能吃,因为含亚硝酸盐;腌制品不能吃,因为含亚硝酸盐;隔夜的银耳不能吃,因为含亚硝酸盐;香椿不能吃,因为含亚硝酸盐;千滚水不能喝,因为含亚硝酸盐;放置久的水不能喝,因为含亚硝酸盐。最近甚至网民表示,在家水中检测出了亚硝酸盐,连自来水都不敢喝了!
天啊,亚硝酸盐大呼表示很忙!也很冤枉!权威专家辟谣:不能脱离剂量谈毒性。剂量小,不超标,就没有害。水和食品中的亚硝酸盐一般都不会超标。是否超标,需要检测。对于亚硝酸盐的误解,只因为大家对亚硝酸盐的认识不够全面。您有众多疑问?来,专家一次过解答!
疑问一:亚硝酸盐是什么东西?
答: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包括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主要是指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结晶,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易溶于水。广泛存在于日常食物和饮水中,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各种火腿、酱卤肉、熏肉和油炸肉类食品中,作为防腐剂和护色剂。
疑问二:食物中有亚硝酸盐就是添加剂吗?
答:这是片面的观点,也是大多数人对亚硝酸盐闻风色变的误区之一。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因此在日常饮食中摄取亚硝酸盐非常普遍。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有些是天然存在,有些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属于合法的食品添加剂。
事实上,我们日常吃的大米、蔬菜、肉品里面几乎都含有亚硝酸盐。一方面,亚硝酸盐可以说是天生的。植物生长时会利用自然界的氮合成氨基酸,在这一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生成硝酸盐,而植物体内的一些还原酶会把一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因此,所有的植物中都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那么我们日常所有的饮食都不可避免地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有数据显示,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80%来自于蔬菜。
另一方面,食品中也有人工添加进去的,它属于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因为亚硝酸盐有发色,有防腐的作用。亚硝酸盐在腌肉、香肠、熏肉、鱼干、虾皮、鱿鱼丝等动物性食品中含量较高。应用亚硝酸盐或含有亚硝酸盐的嫩肉粉、肉类保水剂、香肠改良剂来制作肉制品,让肉制品色泽粉红,口感变嫩,不易腐败,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厨师的不传之秘。国家对食品当中可含有的亚硝酸盐的含量规定十分严格,也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疑问三:为什么水也有亚硝酸盐?!
答:通常是由硝酸盐转化而来或水体被污染。可是自来水的硝酸盐含量很低,即便上升两三倍,也不至于达到有毒的程度。除非水被严重污染,否则远不至于达到有毒的程度。与蔬菜和加工的肉制品对比,生活饮用水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很低,微不足道。
疑问四:亚硝酸盐的“毒”从何来?
答:事实上,亚硝酸盐本身并无致癌效应,它被吸收入血之后,在血液中存在的半衰期只有1-5分钟,亚硝酸盐本身因为已经分解,谈不上‘蓄积中毒’的问题。
亚硝酸盐的毒性在于它会生成致癌物亚硝胺。在胃中的酸性环境下,亚硝酸盐易与氨基酸的分解产物胺类发生亚硝化反应,产生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包括N-亚硝胺和N-亚硝酰胺两大类。但遇到维生素C、维生素E就无法生成了。再说胺也不是那么常见的,只有在蔬菜捂着、沤着发出臭味时氨基酸才转化成胺。
疑问五:摄入多少的亚硝酸盐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答:摄入多少量,对人体产生危害,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营养学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能撇开剂量谈毒性。在食品自身的营养成分中,除了蛋白质、脂肪、淀粉没有毒性,其他营养成分都可能有毒:维生素不可缺,但是过量就会有毒;矿物质不可缺,过量也有毒;盐多了、糖多了都可能有毒性。
举几个例子来说,绿叶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高,含量大约为每公斤4毫克。人体对亚硝酸盐的一次性安全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2毫克,如果你体重50公斤,那么一次性摄入10毫克亚硝酸盐是安全的,换算成吃蔬菜,一次性吃2.5公斤是安全的,一般人都吃不了这么多。对于水来说,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亚硝酸盐含量不超过1毫克/升,如果你一次性饮水不超过10升那么就是安全的。可是有谁能喝那么多水呢?
疑问六:生活中,难以确定食品是否亚硝酸盐超标,该怎么预防?
答:首先,亚硝酸盐中毒原因主要是饮用含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苦井水,食用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因此,国家对食品和饮水中的亚硝酸盐残留制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只要不超标,就是安全的。
生活中的预防,可采取以下措施:
1、尽量多吃新鲜的蔬菜和肉类;
2、少食用含亚硝酸盐高的加工肉类制品、酸菜、咸菜等;
3、需要保存的蔬菜,洗净包好放到冰箱里,可以减少携带的细菌,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并尽量减少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的保存时间。
4、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大蒜素、酚类、黄酮类植物活性物质有一定的阻断亚硝基化反应的作用,而适量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E坚果,以及大蒜、茶叶等食物,有利于抑制亚硝酸盐和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亚硝酸盐的来源
1)新鲜的叶菜类,如菠菜、芹菜、大白菜、小白菜、圆白菜、生菜、韭菜、甜菜、菜花、萝卜叶、灰菜、芥菜等含有硝酸盐,但一般摄入量并无碍,如大量摄入后,在肠道内由于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也可转化为亚硝酸盐。因此新鲜蔬菜煮熟后若存置过久,或不新鲜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明显增高。
2)刚腌不久的蔬菜(暴腌菜)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尤其是加盐量少于12%、气温高于20℃的情况下,可使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第7~8天达高峰,一般于腌后20天降至最低。
3)苦井水含较多的硝酸盐,当用该水煮粥或食物,再在不洁的锅内放置过夜后,则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
4)食用蔬菜过多时,大量硝酸盐进入肠道,对于儿童胃肠机能紊乱、贫血、蛔虫症等消化功能欠佳者,肠道内细菌可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且由于形成过多、过快而来不及分解,结果大量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导致中毒。
5)腌肉制品加入过量硝酸盐或亚硝酸盐。
6)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应用。
亚硝酸盐的物理性质
白色至浅黄色粒状、棒状或粉末。有吸湿性。加热至320℃以上分解。在空气中慢慢氧化为硝酸钠。遇弱酸分解放出棕色三氧化二氮气体。溶于1.5份冷水、0.6份沸水,微溶于乙醇。水溶液呈碱性,pH约9。相对密度2.17。熔点271℃。有氧化性,与有机物接触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过氧化氮和氧化氮的气体。中等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80mg/kg[2] 。
亚硝酸盐中毒的治疗
亚硝酸盐中毒西医治疗
(一)治疗原则
催吐、洗胃、导泻、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剂,对症治疗。
(二)治疗措施
1、发现中毒后立即催吐、及早洗胃,洗胃后由胃管注入活性炭悬液吸附,然后将活性炭悬液抽吸干净,再由胃管注入硫酸镁20~30g(加水200ml稀释)导泻。
2、特效疗法
1%美蓝6~10ml(每公斤体重1~2mg),加入25%葡萄糖液20~40ml中,于10~15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如1~2小时内未见好转或有反复,可于2小时后重复一次全量或半量,治疗中同时给予葡萄糖液和维生素C静脉滴注可增强疗效。轻症患者仅使用葡萄糖和维生素C静脉滴注即可恢复。
3、对症治疗
吸氧,休克时给与抗休克治疗;呼吸衰竭者给予吸氧及呼吸兴奋剂,必要时应用机械通气,惊厥者给予镇静剂如安定,水合氯醛,苯巴比妥等;经美蓝,维生素C治疗后发绀仍明显者,可输新鲜血或行换血疗法。
亚硝酸盐中毒中医治疗
1、涌吐排毒法
(1)甘草,瓜蒂,玄参,地榆,水煎服,以催吐排毒。
(2)绿豆汤洗胃。
2、中和解毒法
(1)甘草、绿豆适量,煎汤服
(2)生黄豆,生绿豆,共捣碎,加入米泔水服下,2次/日。
3、泻下排毒法
(1)玄明粉,冲服。
(2)番泻叶,泡水服。
4、利尿解毒法
(1)车前草、白茅根各,煎水服。
(2)绿豆、白糖适量,煎汤服。
亚硝酸盐中毒症状
亚硝酸盐中毒主要是由于摄入过多或误服工业用亚硝酸盐而致,前者相对来说病情较缓和。如为后者引起的亚硝酸盐中毒则不但病情重,且起病快,一般来说,亚硝酸盐摄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亚硝酸盐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生休克甚至死亡。
亚硝酸盐中毒的潜伏期长短不等,视摄入亚硝酸盐的数量、浓度而定。长者有1~2天,短者仅10分钟左右。通常中毒的儿童最先出现症状,表现为发绀、胸闷、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头晕、头痛、心悸等。中毒严重者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变慢、心律不齐、烦躁不安、血压降低、肺水肿、休克、惊厥或抽搐、昏迷,最后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对近期有饱食青菜类或吃过短期腌制菜类而出现上述症状,皮肤黏膜呈典型的蓝灰、蓝褐或蓝黑色,应高度怀疑为亚硝酸盐中毒。
亚硝酸盐的应用
色层分析。点滴分析用以定汞、钾和氯酸盐。重氮化试剂。亚硝化试剂。土壤分析。肝功能试验中测定血清胆红素。
丝绸、亚麻的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钢材缓蚀剂;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实验室分
析试剂,在肉类制品加工中用作发色剂、防微生物剂,防腐剂。在漂白、电镀和金属处理等方面有应用,被称为工业盐。
腊鱼危害因子亚硝酸盐
腊鱼 -危害因子 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对改善肉制品的品质起到积极作用,但过量使用会造成亚硝酸盐中毒。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亚硝酸盐可在胃中转化合成强致癌物亚硝胺类。此外,肉品种的含氮物质可通过细菌的胺化和硝化作用转化成亚硝酸盐。鲜鱼在传统的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亚硝酸盐,主要是因为在腌制过程中,腌腊鱼中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等细菌具有强的还原能力,能将鱼体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同时,鲜鱼中的蛋白质等含氮物质发生分解,产生三甲胺等胺类物质将会对亚硝酸盐进一步形成亚硝胺类物质,此类物质为易引起人体致癌的物质。
腊鱼
亚硝酸胺是在酸性环境下,由亚硝酸盐或氮氧化合物与含氮物质(如胺类、氨基酸等)经亚硝化反应化合形成的。主要的亚硝胺是:N一二甲基亚硝胺、N一二乙基亚硝胺和亚硝基毗咯烷。大量的研究表明,酸菜类、肉类、鱼类等食品中含有较多的N一亚硝基化合物。新鲜的鱼类本身不含有挥发性的N一亚硝基化合物,而腌制鱼类中常检测出此类物质。主要是因为在腌制过程中,腌腊鱼的蛋白质分解产生大量的胺类物质,腌制所用的粗盐中可能含有亚硝酸盐,在适宜的条件下,胺类与亚硝酸盐反应,导致腌制食品中含有较多的亚硝基类化合物,长期食用腌制食品,这类物质不断在人体内积累,可以导致鼻咽癌、食道癌、胃癌及膀肤癌等。
分解产物
鱼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水分,由于细菌和酶类的分解作用,蛋白质的过度分解会造成鱼体中蛋白质的腐败变质。在细菌蛋白酶、肤链内切酶等的作用下,鱼体中的蛋白质会分解产生蛋白陈和多肤,肤链的断裂使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再由于相关酶的脱拨和脱氨作用,生成大量的挥发性盐基氮、组胺、三甲胺、氨、胺类、硫化氢、叫噪、甲基叫噪等,而导致鱼体的腐败变质。
腊鱼
腌制对鱼体的蛋白质具有一定的影响。在腌制过程中,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受到破坏而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和结构变化,主要是肌动球蛋白的二级结构受到食盐的影响,食盐浓度越大,机动球蛋白的CaZ+~ATP酶活性越低,鱼肌肉中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转变温度就会向低值方向移动。肌纤维蛋白CaZ书ATP酶失活速率随之增加。
腌制时间、腌制温度和盐水浓度对鱼肉中盐卤中可溶蛋白含量和氨基态氮含量以及氯化钠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腌制温度与盐卤中氨基态氮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鱼肉中氯化钠含量呈显着正相关;随着盐水浓度的提高,盐卤中可溶性蛋白和氨基态氮含量明显降低,鱼肉中氯化钠含量却显着增加。增加食盐用量时,腌腊鱼中挥发性盐基氮含量降低:提高腌制温度时,腌腊鱼的TBA值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均增加;降低食盐用量,提高腌制温度和延长腌制时间可提高腌腊鱼中某些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腌制可以促进腌腊鱼特征风味的形成,不同盐水浓度腌制的腌腊鱼中挥发性成分差异显着。此外,低温干燥的腌腊鱼风味较佳。
在腌腊鱼加工过程中,鱼体的各种成分会发生变化,研究发现,在腌制结束后,腌腊鱼中可溶性钙明显增加,为鲜鱼的16.67倍:亚硝酸盐含量很少,为0.141二g/kg;蛋白质的含量由开始的63.33%减少到61.86%;脂肪含量由原料中的19.18%下降到了17.35%。在干燥阶段,腌腊鱼中蛋白质和脂肪会发生明显的降解和氧化反应,其中,蛋氨酸、丝氨酸、撷氨酸、谷氨酸、苏氨酸含量和TBA值会明显增加。
脂类氧化
鱼体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组织,在腌腊鱼加工和贮藏等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鱼体会产生不愉快的哈喇气味,并且还会出现变黄和发粘等现象。这是鱼体中表面的微生物、光线、氧气、湿度、温度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腊鱼
脂肪的腐败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脂肪水解,另一个是脂肪的氧化,一般情况下,这两个过程同时存在,造成食品的腐败变质。脂肪的水解产生的低分子脂肪酸主要为蚁酸、辛酸、醛酸、醋酸、壬酸、壬二酸等,具有不良的气味。脂肪氧化的最终产物主要是短链碳基化合物,造成食品的不良风味。在多数情况下,这些产物对人体是有害的。
微生物等
腊鱼
腌腊制品加工中的优势菌只要有:乳酸菌、酵母菌、微球菌、葡萄球菌和霉菌等。研究表明,在加工过程中,腊鱼中的乳酸菌、酵母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会大量生长繁殖。在腌腊鱼中可分离鉴定出20株乳酸菌,其中H株为香肠乳杆菌(乳杆菌属),为腌腊鱼加工中优势乳酸菌。乳酸菌主要有5种,分别为:食品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弯曲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其中乳酸片球菌的粗蛋白酶活力和低温高盐耐受性优于其他菌株,适用于加工腊鱼。
水产品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等,可以引起人类的肠道疾病;发酵肉制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有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梭菌、李斯特菌等。假单胞菌、产碱杆菌、微球菌和链球菌等会引起肉的发粘,这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挥发性的甲酸、乙酸、丙酸和丁酸,而产生异味。为了控制腌腊鱼制品微生物的污染,可以采取控制原辅料的初始菌数、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和温度等措施。另外,也可对产品进行紫外线杀菌、 高压杀菌和微波杀菌等高效的杀菌技术,从而保证腌腊鱼产品从原料到终端消费者的质量和安全。
豆腐乳含亚硝酸盐吗
豆腐乳含亚硝酸盐吗?豆腐乳是腌制的调味品,口感非常好,也具有营养,但是不少人好奇豆腐乳有没有含亚硝酸盐,吃了会不会对身体有害呢?
腐乳是以大豆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豆制品。通过发酵,去除了大豆原有的豆腥味、胀气因子及抗营养因子,产生了多种具有美味和香味的醇、酯、有机酸及氨基酸。
事实上,腐乳不像腌菜那样含有亚硝酸盐问题。大豆中硝酸盐含量本来就很低,长达几个月的发酵也不会带来大量的亚硝酸盐,为此,吃了对身体影响不大。
糖醋蒜含有亚硝酸盐吗
没有。
糖醋蒜主要是由大蒜、白糖以及食醋等食材泡制而成的,其中并不含有盐分,也不属于腌制品,所以一般是不会产生亚硝酸盐的,适量食用也并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糖醋蒜中一般是不含亚硝酸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