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换药要注意什么
伤口换药要注意什么
用黄菊花水清洗,可洗去腐臭之分泌物,并有消炎解毒作用。碘酒刺激性较强,不要用它洗伤口。碘酒也不能与红药水同用,以免产生碘化汞,引起中毒反应。
在清洗伤面时。在伤面周围皮肤的边缘上常可看到一圈灰白色的东西,这是新生的上皮组织,应避免损伤它。清洗伤面周围的皮肤时,应由伤口边缘向外擦,而不要向里擦,以免把脏东西带进伤口。
伤口、伤面清洗之后,可根据医嘱,敷上敷料(如凡士林纱布)。在换药过程中,如看见伤面渐渐缩小,肉芽组织红润、有光泽、平整较硬,说明生长良好。如发现肉芽组织暗淡无光,好象水泡似的,说明肉芽长得不好,有水肿现象,这就应当去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冬天手术伤口愈合很慢?术后护理很重要
很多在冬天做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后最常问的问题就是:“伤口多久能够愈合”。“能不能打止痛针”。术后伤口护理是非常专业的事,除了医生和护士的护理之外,作为患者也需要了解一些伤口愈合的知识和护理的技巧。
手术当天,麻醉过后,伤口疼痛程度最重,如果是神经末梢分布多的部位,可能更明显。疼痛的程度也和患者的意志力和耐受性有关。疼痛并不会直接影响到伤口的愈合,但是对于患者的睡眠和食欲影响很大,间接的影响到伤口的恢复。可以询问医生的情况下,使用‘止痛药’。一般来讲,这种疼痛感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两三天之后就基本不疼了。
手术后,要注意的是伤口的部位保护。例如是背部的伤口的话,可采取侧仰卧位,利用体重压迫止血。需要注意的是,要隔段时间就翻身活动,以免形成褥疮。四肢的手术,要将肢体抬高,帮助静脉回流,也减轻出血和水肿。
手术之后的两三天,伤口一般会出现有些水肿,缝线出发红,这是正常的伤口恢复反应。在手术之后会有轻度的发热状态。不要惊慌,这是手术时受损伤组织被身体吸收的正常反应。一般在5天以后体温就恢复正常。如果超过这个时间,疼痛感加重,体温还出现持续性升高的话,就需要告知医生和护士,有可能是伤口出现感染了。
在清洁伤口时,如果没有引流物,也没有出血、污染或者感染的迹象的话,手术后不必换药。有些时候,为了看伤口的愈合状态,患者或者家属自行打开敷料,看伤口的大小和缝针情况;或者在医生和护士换药的时候,也凑过来看,这容易就造成了伤口的污染。如果出现了感染的情况,就要及时的和护士说明,进行更换。有些患者要求常给换药,在伤口上涂抹或者撒些药粉之类,对伤口生长有好处。其实,换药就是更换敷料,一般伤口除了用酒精消毒以外,并不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只有在伤口感染或有肉芽创面的时候,医生才会根据病情需要,使用高渗盐水、“生肌散”或凡士林纱布等。换药的次数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根据伤口渗出、生长情况而定。不必要的“上药”,过勤的换药,反而成为不良刺激,抑制伤口的愈合。有时,为了预防感染,减轻不良反应,医生要在病人的伤口内放有引流条,将淤血引流出来。敷料上有较多的渗血,需要及时更换。一般在术后1~2天,出血就会基本止住,便可拔除引流条。
尤为注意的是,在伤口愈合时,新生的神经纤维长入疤痕,很容易收到刺激,并伴有瘙痒的感觉。我们要避免挠抓,避免再次出现伤口出血和感染。一般这种痒的感觉会在三天后消失。另外,在伤口拆线之后,还要注意的是,在保护两三天。在医生的建议之下,进行洗澡等活动。也不要再包着捂着,让伤口透气,才会好的更快。
总结的来说,作为患者,我们要做到以下的7点:
1. 注意保持术口位置的清洁,避免污物污染。如:洗澡时沾湿辅料,大小便时被大小便污染。
2. 注意伤口辅料覆盖是否完好。在术后的活动或锻炼过程中术口敷料的固定物容易出现松动或脱落,导致伤口的外露。这时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处理。切勿自行覆盖或处理。
3. 有些伤口会留置引流装置,在活动时需注意避免扯断或扯出引流装置。如出现上述情况需即刻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4.部分伤口术后会出现渗血渗液情况,如发现伤口敷料已被渗出物湿透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5.在治疗后期伤口已无明显疼痛等不适症状后切勿根据自己的判断予以拆除敷料或予以拆线等处理。需严格按照医护人员的医嘱执行。
6.伤口换药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医疗活动。没有医学专业培训的病人切勿图方便而自行伤口换药。
7.伤口处出现不适,如瘙痒、疼痛、发热等,需及时告知或咨询医护人员,切勿自行打开伤口观察或处理。
总的来说就是严格按照医护人员医嘱或咨询医护人员来护理伤口。只有这样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才能使伤口更好的痊愈,从而健康的生活。
外翻脚型怎么办
出血治疗:有时,你将会注意到伤口有少量血从绷带渗出。这种足外翻术后症状在术后经常发生。如果血液持续渗出或将衣服浸湿,请看医生。当您手术后或回到家时,应该休息。可以坐在椅子或床上,并使足部垫高。足的位置应高于心脏的水平。用几个枕头垫高足对减轻足部肿胀是有帮助的。
活动调理:要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锻炼、尽量避免长期卧床休息。患者可以在术后的两周内进行室内活动,之后可以逐渐的增加活动的时间,并且可以根据自身的恢复状况,进而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但是要尽量的减轻足部的负重。
药物治疗:足外翻术后采用活血化瘀、壮骨补骨的中药服用,以促进骨折愈合;拆掉绷带后,可用活血化瘀、消肿的中药外洗,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足部功能的恢复。
伤口治疗:包扎固定和换药很重要,故应由有经验的医生复诊、换药。一般术后3~6天打开切口换药,如伤口愈合,可每隔2周包扎固定1次,直至截骨临床愈合,大概为5~6周。
顺产侧切伤口多久不疼 侧切伤口疼怎么办
每天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会阴,每日早晚各1次。有杀菌、消炎、镇痛作用。注意冲洗时勿使液体进入阴道。每次大小便后也应冲洗。勤换卫生垫,若伤口浸泡在湿透的卫生垫上,此时伤口容易发生感染,影响愈合进程。
朝伤口对侧方向侧卧(如伤口在会阴左侧,产妇就向右侧卧),使伤口保持高位,从而避免恶露浸渍伤口,缓解疼痛。同时,保持大便通畅,以免伤口裂开,排便时,最好采用坐式,并尽量缩短时间。
用红外线灯泡(也可用60W以上的普通灯泡),照会阴部,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利用灯泡散射热度,加热皮肤组织,有效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细胞组织的修复功能。注意避免烫伤。
侧切伤口疼痛时,要自行检查伤口,看伤口是否红肿、张利大。如触摸时感觉有块,疼痛难忍,要考虑是否有伤口血肿,应及时就医,一旦诊断明确需立即拆开伤口止血,重新缝合。如果会阴伤口疼痛,伴随发热,局部伤口有红肿热痛,甚至有波动感,要考虑会阴伤口感染。感染需切开引流,局部清创处理,每日伤口换药,同时用抗生素。
伤口缝和后的护理
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小伤小创时有发生。一般而言,伤口经医生缝合处理后,若无需住院观察治疗,就可在家中养伤,那么,作为患者应如何自我护理缝合后的伤口呢?
首先应遵医嘱定时服用消炎药品,保持伤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以防伤口化脓感染。如果伤口处发痒,只需隔着纱布轻按几下就能止痒。切勿隔着纱布或揭开纱布乱抓乱搔,以免引起伤口破损和出血。
再者还应注意伤口部位的活动不可过度,以免导致伤口的崩裂,影响愈合。若伤口在上肢,在缝合后应即将患肢悬吊在胸前;若伤口在下肢应尽量减少行走,更不易奔跑,多卧床休息并且抬高患肢。这样有利血液回流、加速伤口愈合。
在伤口缝合后的二、三天,伤口处往往会有点轻微疼痛,这是伤口自我康复过程的正常现象,一般适当服用去痛片即能缓解。如果疼痛为搏动性、并承持续状态,甚至在伤口周围出现红肿或发烫,这是伤口发炎的表现,应及时请医生查治。
由于伤者急于求愈的心理所致,不少伤者总认为伤口换药的次数越勤越好,上的药物越多越好。其实,在一般情况下,伤口每隔3天换一次药最好。如果是缝合的伤口,只要没有发生感染、化脓的情况,一般等到拆线时再换药就行了。伤口处的上药也不是越多越好,粉剂以能遮盖伤口为宜,油纱条的覆盖亦不宜过多,切勿将油膏类药物直接在伤口上涂敷,因为这样对伤口的正常愈合以及伤口清洁都不利。但如发现伤口有感染情况就应该每日去脓换药,促使伤口早日愈合。
伤口拆线的时间应由医生根据伤口所在的部位而定。拆线后的伤口仍须放置3——5天敷料,以保证伤口新生,避免外来刺激。伤口部位的活动,也须循序渐进,不要太剧烈,以防伤口出血和新的撕裂。
谈谈糖尿病足主要有哪十种原因
1、 组织修复能力减退: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使营养物质供应出现障碍,降低局部组织的修复能力。此外,因血糖升高造成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多和细胞代谢异常,造成伤口处纤维细胞功能减退,上皮增生时胶原沉积减少,伤口的抗张强度不足,当伤口愈合时,缺少一种来自血小板的生长因子,导致伤口愈合延期。
2、血管阻塞导致局部组织缺乏营养。
3、高血糖使得白细胞的杀菌力减弱,且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体内的抗菌物质(如抗体、补体等)减少,再上血管病变造的缺氧,提供有利于細菌繁殖的环境。而导致组织损伤后亦不易修复。
4、伤口换药方法不当大多数患者在换药过程中曾有过伤口扩大溃疡变深的现象。换药方法各中小医院都常存在普遍误区,大部分护士在选择伤口清洗溶液时带有任意性或心中无一定原则,如大量使用双氧水、碘伏湿敷等,造成新生的肉芽组织受损或上皮细胞再生受阻。有资料报告指出,碘伏对纤维细胞有毒性,会使肉芽加速老化导致伤口愈合缓慢,双氧水、的强氧化作用对细胞有较强的破坏,严重时会造成新生细胞的坏死。
5、伤口用药不当 常为用药不合理,用药时间过长,或使用对伤口刺激性过大的药物引起组织过敏、红肿热痛造成病情发展、反复。
6、特殊菌感染如:厌氧菌感染合并大肠杆菌感染
7、血糖居高不下或不稳定 糖尿病治疗和康复首要的是严格控制糖代谢。
8、而术后常规使用的广谱抗生素,又破坏了正常菌群,给真菌感染提供了机会,这也增加了伤口感染的几率。
9、足部制动不严格,溃疡引流不通畅或潜在窦道、骨髓炎等导致局部外科处理欠佳。
10、情绪抑郁 导致肝气郁结,使全身平衡紊乱导致伤口难以愈合。
痔疮手术后换药须知
健康导读:痔疮术后怎么换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痔疮肛肠常见疾病,痔疮术后换药要注意什么-术后痔疮病人第一次大便前应先用温盐水坐浴,使括约肌松弛,以减轻病人第一次排便所引起的肛门疼痛。第一次换药动作应轻柔,换药可采用凡士林油纱条、中药生肌玉红膏沙条或红粉纱条,塞入肛门内,以获消炎止痛,有利于创面引流之功效。
下面看下痔疮术后怎么换药:
纱条塞入肛门时应从正常的肛管皮肤处进入肛门。而不应从有创面的伤口进入,并且在将这些药纳入肛门前,应先在肛门处涂以马应龙痔疮膏、四黄膏等油剂,这样可以减轻病人换药时的肛门疼痛症状。另外,中弯钳进入肛门时,钳尖应指向肛门后侧,这样就顺应了肛管直肠的解剖结构,可以减轻病人疼痛感。
痔疮术后换药要注意什么-痔疮术后最好每日换药1次,换药次数过多,如每日2~3次,每次换药时盐水棉球反复涂擦创面,可使新生的幼嫩的肉芽组织被损坏,反而延长了创面愈合的时间,欲速则不达。换药次数过少或术后不换药,容易使创面形成假愈合,患者虽然痔疮被治愈,但又形成皮下瘘,需再次行手术治疗。
痔疮术后换药要注意什么-换药时,应注意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若肉芽组织生长过快过高,引起创面引流不畅,应剪除过多的肉芽组织,或用高渗盐水敷布于过高肉芽组织处,使创面引流通畅。
友情提示:痔疮术后怎么换药,看了以上介绍你对痔疮术后怎么换药有了了解吧!专家说,痔疮患者要多注意运动,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如果有了身体不适,立即去医院就诊!如有疑问,可以咨询在线的专家。
碘伏有保质期吗 消毒用碘伏还是酒精好
看情况而定。
碘伏和酒精都具有很好的消毒效果,但具体用哪个好还是要看情况而定,像手术过程中的话器械消毒和手术部位消毒选用的都是碘伏消毒。且像术后伤口换药或者是皮肤受损出现破损情况时则建议使用碘伏,因为酒精会对皮肤黏膜造成一定的损害。
但如果是完全闭合的伤口或者是日常用品的消毒的话则可以选择使用酒精。
烫伤后痒怎么办
烫伤的地方出现瘙痒的感觉也是较为正常的,烫伤的地方的组织正在生长,所以会有一些较为搔痒的感觉,这时候就不能够用手抓,如果感到痒的话可以适当的涂一些风油精或者止痒的东西,通过指压或者转移自己注意力的方法来缓解这样的感觉,吃好要注意在长伤口的时候不能够吃一些辛辣的东西,同时也可以通过涂抹一些芦荟等之类的清凉的东西让伤口痒的感觉缓解下来,也可以起到减轻疤痕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在被开水烫伤以后还起泡的话,最好是先将烫伤的部位用一些冷水清洗,这样可以很好的减轻高温继续对身体的伤害,用一些凉水将伤口洗干净以后,可以用消过毒的针将水泡刺破,然手在使用一些无菌棉将一些水分吸干,在上一些帮助消毒消肿的药物,平时的时候定期的对伤口换药,最好是不要将伤口触碰到水,以免引起感染那样就不容易恢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