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阑尾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阑尾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1.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

(1)腹腔脓肿:是阑尾炎未经及时治疗的后果。在阑尾周围形成的阑尾周围脓肿最常见,也可在腹腔其他部位形成脓肿,常见部位有盆腔、99卞或肠间隙等处。临床表现有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症状、压痛性包块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等。b超和ct扫描可协助定位。一经诊断即应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冲洗或置管引流,或必要时手术切开引流。由于炎症粘连较重,切开引流时应小心防止副损伤,尤其注意肠管损伤。中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有较好效果,可选择应用。阑尾脓肿非手术疗法治愈后其复发率很高。因此应在治愈后3个月左右择期手术切除阑尾,比急诊手术效果好。

(2)内、外瘩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如未及时引流,少数病例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破,亦可向膀胧、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瘩或外屡,此时脓液可经屡管排出。x线-钡剂检查或者经外屡置管造影可协助了解屡管走行,有助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3)化脓性门静脉炎(pylephlebitis):急性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可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化脓性门静脉炎症。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肝肿大、剑突下压痛、轻度黄疽等。虽属少见,如病情加重会产生感染性休克和脓毒症,治疗延误可发展为细菌性肝脓肿。行阑尾切除并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有效。

2.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

(1)出血: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引起系膜血管出血。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关键在于预防,阑尾系膜结扎确切,系膜肥厚者应分束结扎,结扎线距切断的系膜缘要有一定距离,系膜结扎线及时剪除不要再次牵拉以免松脱。一旦发生出血表现,应立即输血补液,紧急再次手术止血。

(2)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在化脓或穿孔性急性阑尾炎中多见。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提高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此并发症已较少见。术中加强切口保护,切口冲洗,彻底止血,消灭死腔等措施可预防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术后2-3日体温升高,切口胀痛或跳痛,局部红肿、压痛等。处理原则:可先行试穿抽出脓液,或于波动处拆除缝线,排出脓液,放置引流,定期换药。短期可治愈。

(3)粘连性肠梗阻:也是阑尾切除术后的较常见并发症,与局部炎症重、手术损伤、切口异物、术后卧床等多种原因有关。一旦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应早期手术,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可适当预防此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病情重者须手术治疗。

(4)阑尾残株炎:阑尾残端保留过长超过1 cm时,或者粪石残留,术后残株可炎症复发,仍表现为阑尾炎的症状。也偶见术中未能切除病变阑尾,而将其遗留,术后炎症复发。应行钡剂灌肠透视检查以明确诊断。症状较重时应再次手术切除阑尾残株。

(5)粪屡:很少见。产生术后粪痰的原因有多种,阑尾残端单纯结扎,其结扎线脱落;盲肠原为结核、癌症等;盲肠组织水肿脆弱术中缝合时裂伤。粪屡发生时如已局限化,不至发生弥漫性腹膜炎,类似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表现。如为非结核或肿瘤病变等,一般经非手术治疗粪屡可闭合自愈。

阑尾炎的并发症有哪些呢

(1)腹腔脓肿:是阑尾炎未经及时治疗的后果。在阑尾周围形成的阑尾周围脓肿最常见,也可在腹腔其他部位形成脓肿,常见部位有盆腔、99卞或肠间隙等处。临床表现有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症状、压痛性包块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等。b超和ct扫描可协助定位。一经诊断即应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冲洗或置管引流,或必要时手术切开引流。由于炎症粘连较重,切开引流时应小心防止副损伤,尤其注意肠管损伤。

(2)内、外瘩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如未及时引流,少数病例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破,亦可向膀胧、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瘩或外屡,此时脓液可经屡管排出。x线-钡剂检查或者经外屡置管造影可协助了解屡管走行,有助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急性阑尾炎给患者带来的影响

急性阑尾炎在外科疾病当中非常常见,居各种急腹症之首,转移性右下腹痛以及阑尾炎点压痛、反跳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情通常变化多端。阑尾作为细长的管道,仅仅通过与盲肠相通,一旦发生梗阻,就可能会使得腔内的分泌物积存,内压增高。

急性阑尾炎给患者带来的影响

1、腹膜炎

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是急性阑尾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发展与阑尾穿孔密切相关。穿孔发生于坏疽性阑尾炎但也可发生于化脓性阑尾炎的病程晚期,多数在阑尾梗阻 急性阑尾炎镜下部位或远侧。有人统计1000例急性阑尾炎中,穿孔占21%。其中7%病例可并发弥漫性腹膜炎。在机体有一定的防御能力时,大网膜、附近的肠系膜和小肠袢可迅速黏附穿孔处,使之局限。若病人缺乏此种能力时,阑尾穿孔所致的感染扩散即可弥漫及全腹腔。婴幼儿大网膜过短、妊娠期的子宫妨碍大网膜下降、老年体弱和有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症的病人,缺乏局限感染的能力,都是易于在阑尾穿孔后出现弥漫性腹膜炎的原因,必须重视。

2、内、外瘘形成

阑尾周围脓肿如未及时引流,则可向肠道、膀胱或腹壁突破,形成各种内瘘或外瘘。

3、化脓性门静脉炎

阑尾静脉内的感染性血栓可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门静脉炎,进而可形成肝脓肿。

4、脓肿形成

是阑尾炎未经及时治疗的后果,在阑尾周围形成的阑尾脓肿最常见,也可在腹腔其他部位形成脓肿常见部位有盆腔、膈下或肠间隙等处。临床上表现有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症状,压痛性包块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5、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

急性阑尾炎并发脓毒血症还可见于严重感染经阑尾静脉侵入门静脉而成化脓性门静脉炎或多发性肝脓肿时,虽属少见,但有极高的死亡率。

阑尾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现在很多人都得过阑尾炎这一疾病,阑尾炎是发生于我们的小腹部处。而且阑尾炎的症状一般是吐泻,还伴随小腹疼痛的情况。一般急性阑尾炎都需要手术治疗,切除阑尾。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阑尾术后还可能伴有并发症。那么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阑尾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尽早行阑尾切除术。早期手术系指阑尾炎症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就手术切除,此时手术操作较简易,术后并发症少。如化脓坏疽或穿孔后再手术,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会显著增加。急性阑尾炎的相关并发症包括疾病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

一、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 1.腹腔脓肿:是阑尾炎未及时治疗的后果。在阑尾周围形成的阑尾周围脓肿最常见。也可在腹腔其他部位形成脓肿,常见部位有盆腔、膈下或肠间隙等处。临床表现有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症状,压痛性包块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等。阑尾脓肿非手术疗法治愈后其复发率很高。因此应在治愈后3个月左右择期手术切除阑尾,比急诊手术效果好。 2.内、外瘘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如未及时引流,少数病例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破,亦可向膀胱、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瘘或外瘘,此时脓液可经瘘管排出。 3.门静脉炎:急性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可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门静脉炎症。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肝肿大,剑突下压痛,轻度黄疸等。虽属少见,但如病情加重会产生感染性休克和脓毒症,治疗延误可发展为细菌性肝脓肿。

二、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 1.出血: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引起系膜血管出血。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关键在于预防,阑尾系膜结扎确切,系膜肥厚者应分束结扎,结扎线距离切断的系膜缘要有一定距离,系膜结扎线及时剪除不要再次牵拉以免松脱。—旦发生出血表现,应立即输血补液,紧急再次手术止血。 2.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在化脓或穿孔性急性阑尾炎中多见。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提高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此并发症已较少见。 3.粘连性肠梗阻:也是阑尾切除术后的较常见并发症。与局部炎症重、手术损伤、切口异物、术后卧床等多种原因有关。早期手术、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可适当预防此并发症。

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的区别 病因区分

阑尾是位于盲肠和回肠之间细长弯曲的盲管,宽度约0.5-0.7公分,多数人阑尾位于右下腹,少数人在左下腹。

慢性阑尾炎:当阑尾发炎并有反复发炎的时候就是慢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当阑尾发炎并感染,周围已形成脓肿就是急性阑尾炎了。


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 腹膜炎

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腹膜炎,腹膜炎与阑尾穿孔密切相关,可发生于化脓性阑尾炎病程晚期。

当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时。需积极治疗引发腹膜炎的病因,并且在没有休克的情况下应取半卧位,便于引流处理,要经常活动双下肢,改换受压部位,防止静脉血栓和压疮。


阑尾炎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1.急性阑尾炎

(1)梗阻阑尾为一细长的管道,仅一端与盲肠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内分泌物积存、内压增高,压迫阑尾壁阻碍远侧血运。在此基础上管腔内细菌侵入受损黏膜,易致感染。梗阻为急性阑尾炎发病常见的基本因素。

(2)感染 其主要因素为阑尾腔内细菌所致的直接感染。阑尾腔因与盲肠相通,因此具有与盲肠腔内相同的以大肠杆菌和厌氧菌为主的菌种和数量。若阑尾黏膜稍有损伤,细菌侵入管壁,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

(3)其他 被认为与发病有关的其他因素中有因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功能障碍引起内脏神经反射,导致阑尾肌肉和血管痉挛,一旦超过正常强度,可以产生阑尾管腔狭窄、血供障碍、黏膜受损,细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症。此外,急性阑尾炎发病与饮食习惯、便秘和遗传等因素有关。

2.慢性阑尾炎

临床上大致可分为反复发作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两大类。前者多由于急性阑尾炎发作时病灶未能彻底除去残留感染,病情迁延不愈而致。多有明确急性阑尾炎病史,此后反复发作,但临床表现较急性阑尾炎为轻,由于病史明确,诊断容易。后者没有急性阑尾炎发作史,症状隐晦,体征也多不确切,有时出现另外点压痛,可能与另外慢性梗阻有关。

急性阑尾炎患者取仰卧位时,用右手压迫左下腹,再用左手挤压近侧结肠,结肠内气体可传至盲肠和阑尾,引起右下腹疼痛为阳性。取左侧卧位,使右大腿后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说明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盲肠后位或腹膜后位。患者取仰卧位,使右髋和右大腿屈曲,然后被动向内旋转,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靠近闭孔内肌。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特点:病情发展较快而且严重,早期即出现高热和呕吐。右下腹体征不明显,但有局部明显压痛和肌紧张。穿孔率高,并发症和死亡率也较高。

诊断慢性阑尾炎并不容易,其确诊必须首先排除一切可以引起右下腹疼痛和压痛的疾病。对曾有急性阑尾炎发作史,以后症状体征比较明显的反复(间歇)发作性阑尾炎患者,诊断并不困难;对于无急性阑尾炎发作史的慢性(梗阻性)阑尾炎,钡灌肠检查帮助较大。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早期诊治,病人多可短期内康复,死亡率极低(o.1%一0.2%);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有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都是基本表现。阑尾炎是阑尾的炎症,是最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

阑尾微创手术后遗症有哪些

阑尾炎的术后并发症有肠粘连,肠梗阻,刀口感染,阑尾残株炎,腹腔感染等,发生率很低,但急性阑尾炎极易穿孔,造成腹膜炎,一般常见于刀口感染或肠粘连,建议硫酸镁局部热敷,同时口服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必要时青霉素治疗,平时注意休息。

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在化脓或穿孔性急性阑尾炎中多见。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提高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此并发症已较少见。术中加强切口保护,切口冲洗,彻底止血,消灭死腔等措施可预防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术后2-3日体温升高,切口胀痛或跳痛,局部红肿、压痛等。处理原则:可先行试穿抽出脓液,或于波动处拆除缝线,排出脓液,放置引流,定期换药。

出血,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引起系膜血管出血。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关键在于预防,阑尾系膜结扎确切,系膜肥厚者应分束结扎,结扎线距切断的系膜缘要有一定距离,系膜结扎线及时剪除不要再次牵拉以免松脱。一旦发生出血表现,应立即输血补液,紧急再次手术止血。

粘连性肠梗阻也是阑尾切除术后的较常见并发症,与局部炎症重、手术损伤、切口异物、术后卧床等多种原因有关。一旦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应早期手术,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可适当预防此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病情重者须手术治疗。

阑尾炎的并发症有哪些呢

1.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

(1)腹腔脓肿:是阑尾炎未经及时治疗的后果。在阑尾周围形成的阑尾周围脓肿最常见,也可在腹腔其他部位形成脓肿,常见部位有盆腔、99卞或肠间隙等处。临床表现有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症状、压痛性包块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等。b超和ct扫描可协助定位。一经诊断即应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冲洗或置管引流,或必要时手术切开引流。由于炎症粘连较重,切开引流时应小心防止副损伤,尤其注意肠管损伤。

(2)内、外瘩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如未及时引流,少数病例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破,亦可向膀胧、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瘩或外屡,此时脓液可经屡管排出。x线-钡剂检查或者经外屡置管造影可协助了解屡管走行,有助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2.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

(1)出血: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引起系膜血管出血。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关键在于预防,阑尾系膜结扎确切,系膜肥厚者应分束结扎,结扎线距切断的系膜缘要有一定距离,系膜结扎线及时剪除不要再次牵拉以免松脱。一旦发生出血表现,应立即输血补液,紧急再次手术止血。

(2)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在化脓或穿孔性急性阑尾炎中多见。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提高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此并发症已较少见。术中加强切口保护,切口冲洗,彻底止血,消灭死腔等措施可预防切口感染。

阑尾炎手术并发症

1.切口感染

是最常见的阑尾炎手术的并发症。在化脓或穿孔性急性阑尾炎中多见。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提高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此并发症已较少见。术中加强切口保护,切口冲洗,彻底止血,消灭死腔等措施可预防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术后2-3日体温升高,切口胀痛或跳痛,局部红肿、压痛等。处理原则:可先行试穿抽出脓液,或于波动处拆除缝线,排出脓液,放置引流,定期换药。短期可治愈。

2.粘连性肠梗阻

这种阑尾炎手术的并发症与局部炎症重、手术损伤、切口异物、术后卧床等多种原因有关。一旦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应早期手术,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可适当预防此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病情重者须手术治疗。

3.出血

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引起系膜血管出血。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关键在于预防,阑尾系膜结扎确切,系膜肥厚者应分束结扎,结扎线距切断的系膜缘要有一定距离,系膜结扎线及时剪除不要再次牵拉以免松脱。一旦发生出血表现,应立即输血补液,紧急再次手术止血。这种阑尾炎手术的并发症是比较严重的。

4.阑尾残株炎

阑尾残端保留过长超过1cm时,或者粪石残留,术后残株可炎症复发,仍表现为阑尾炎的症状,同样属于阑尾炎手术的并发症。也偶见术中未能切除病变阑尾,而将其遗留,术后炎症复发。应行钡剂灌肠透视检查以明确诊断。症状较重时应再次手术切除阑尾残株。

相关推荐

阑尾炎最好医院是哪家

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施行阑尾切除术(appendecto-my)。早期手术系指阑尾炎症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充血水肿时就手术切除,此时手术操作较简易,术后并发症少。如化脓坏疽或穿孔后再手术,不但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会明显增加。术前即应用抗生素,助于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切口一期缝合。条件的单位,也可采用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行阑

阑尾炎的分类

(1)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占急腹症的首位。病情变化多端,诊断时很困难。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常伴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发病初期除低热、乏力外,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2)慢性阑尾炎大多数慢性阑尾炎由急性阑尾炎

阑尾炎症状

1、小儿慢性阑尾炎:小儿慢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小儿慢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慢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慢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2、老年

阑尾炎的治疗方法

1、单纯性急性阑尾炎采用非手术疗法,慢性阑尾炎通腑阑尾方保守治疗,多数病人可治愈,但遗慢性炎症或管腔狭小者易于复发,所以急性阑尾炎一旦诊断明确,仍应急诊手术将病变的阑尾切除。妊娠期因盆腔充血,阑尾炎症发展更快,所以也应及时手术。2、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施行阑尾切除术(appendecto-my)。早期手术系指阑尾炎症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充血水肿时就手术切除,此时手术操作较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治疗原则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条件允许时可先行中西医相结合的非手术治疗,但必须仔细观察,如病情发展应及时中转手术。经保守治疗后,可能遗留阑尾腔的狭窄,且再次急性发作的机会很大。2、化脓性、穿孔性阑尾炎;原则上应立即实施急诊手术,切除病理性阑尾,术后应积极抗感染,预防并发症。3、发病已数日且合并炎性包块的阑尾炎:暂行保守治疗,促进炎症的尽快呼吸,待3-6个月后如仍症状者,再考虑切除阑尾。

三种特殊人群的阑尾炎症状介绍

1、老年急性阑尾炎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所增加。老年人常患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2、小儿急性阑尾炎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

阑尾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小儿急性阑尾炎: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2、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

急性阑尾炎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最近几年以后患急性阑尾炎的人数越来越多了。如果发现患急性阑尾炎,立即采取治疗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与此同时,做好相关的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急性阑尾炎需要做哪些检查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1.血常规急性阑尾炎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约占病人的90%,是临床诊断中重要依据,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

阑尾炎一定需要手术吗

实验结论:72.7%的患者可用保守治疗在JAMA所报道的这份研究中,实验表明:手术治疗的273人中,只1人手术失败;参加抗生素治疗组的257例患者中,70人在随访期间又做了阑尾切除手术,不过,手术的拖延并没带来不好的结局;186人不需要手术,占了所进行抗生素治疗病人的72.7%。对这项研究,“JAMA”的副主编,Edward Livingston博士也发表点评:即使手术切除仍是最终的选择,但

急性阑尾炎的检查

1、血常规急性阑尾炎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约占病人的90%,是临床诊断中重要依据,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病人,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与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多形核细胞数也增高(约80%),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仅中性多形核细胞比数明显增高(>80%),具同样重要意义,当病情正在发展,症状恶化,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