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防治肺炎球菌肺炎发生

如何防治肺炎球菌肺炎发生

肺炎球菌肺炎为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是由肺炎球菌或肺炎链球菌所引起。肺段或肺叶呈急性炎性实变,患者有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和血痰等症状。那么,应该怎么预防肺炎球菌肺炎呢?

如何防治肺炎球菌肺炎发生?

须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加强耐寒锻炼;避免淋雨受寒、醉酒、过度疲劳等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慢性心肺疾病、慢性肝病、糖尿病和口咽部疾病等,可预防肺炎的发生。

接种疫苗:常用的疫苗是沛儿,疫苗价格较高。如果孩子本来就体质比较弱,容易患呼吸道疾病,需要考虑下。如果孩子身体一向很好,体质也不错,也可以不打。

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决定。而且疫苗也有可能造成一定副作用。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些孩子对此则比较敏感。

但是相对于所要预防的疾病所导致的危险而言,疫苗是非常安全的,且副作用很小。严重的并发症很少发生。家长不要过分迷信疫苗也不要过分担心而不给孩子打疫苗。最好咨询医生后决定。

温馨小贴士:肺炎球菌肺炎严重且可能导致死亡的并发症为进展性肺炎,有时伴有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或)脓毒性休克。

宝宝肺炎危害多大

宝宝出生后100天左右(3-5个月)时,免疫力降至最低点。这时,宝宝会很容易遭受疾病的干扰,而肺炎就是其中之一。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发展中国家每年有超过1亿5千万的5岁以下儿童患肺炎,全球每年超过150万的儿童因为肺炎失去生命。而在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中,肺炎是第二位死因,其中重症肺炎中约50%源于肺炎链球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通常藏匿在人体的鼻咽部,不表现出任何疾病征象,却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他人。任何地方的儿童都可能感染肺炎球菌疾病。肺炎链球菌不仅可以引起肺炎,还可引起中耳炎、脑膜炎等疾病,严重者可导致瘫痪、耳聋、癫痫、智力低下,甚至死亡。肺炎球菌疾病的主要受害者是儿童,而且年龄越低发病率越高。中国每1分钟就约有3名5岁以下儿童发生肺炎球菌性疾病,每17分钟就约有1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球菌性疾病。

肺炎球菌肺炎

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为共同的临床表现,是儿童非常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患儿的24.5%- 65.2%,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约50%重症肺炎是因肺炎球菌引起的。不同年龄的儿童感染肺炎球菌后表现并不相同,年长儿多见大叶性肺炎,表现为疾病急剧,突发高热、胸痛、纳差、疲乏和烦躁不安、咳铁锈色痰等症状。婴幼儿则常见支气管肺炎,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咳嗽、痰多、气促、口周发绀等症状。不论年长儿还是婴幼儿,严重病例均可能出现惊厥、谵妄、昏迷等中毒性脑病表现。肺炎幸存儿童还可能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病,可能影响其成年后的健康状况。

肺炎链球菌如何传播

传染源头:病人和健康带菌者

病人是指已经感染肺炎球菌的病人。带菌者是指肺炎球菌通常藏匿在人们的鼻咽部,而不引起感染。这些携带肺炎球菌而未发生感染的健康人被称作带菌者。肺炎球菌广泛存在,我国约1/4 健康儿童携带肺炎球菌。这些带菌者并没有疾病的表现,人们往往对其疏于防范,因此,高带菌率大大增加了肺炎球菌传播和感染的几率。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和自身转移

呼吸道传播:肺炎球菌可以通过病人或带菌者在咳嗽、打喷嚏、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其他人。

自身转移:带菌者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凉、感冒),肺炎球菌往往会乘虚而入,引起带菌者自身感染。

肺炎球菌肺炎怎样预防

肺炎球菌肺炎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肺炎球菌疫苗是用来预防5岁以下儿童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包括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由于肺炎的严重危害,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需要“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肺炎球菌疾病。肺炎球菌疫苗全程接种一共要打四针,包括三针基础免疫和一针加强免疫。整个接种过程应该是:在三月龄、四月龄、五月龄分别进行一次基础免疫,然后在12~15月龄之间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科室常见病症

肺炎杆菌肺炎、急性肺脓肿、 肺炎球菌肺炎、 哮喘、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肺曲菌病 、肺念珠菌病、 肺泡蛋白质沉积症 、疱疹性咽峡炎 、病毒性肺炎 、矽肺 、肺放线菌病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阻塞性肺气肿 支气管扩张、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 、免疫缺陷者肺炎 、特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呼吸性细支气管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

肺炎球菌性肺炎是怎么引起的

肺炎链球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多呈双排列或短链排列。除引起肺炎外,少数可发生菌血症或感染性休克,老年人及婴幼儿的病情尤为严重。

肺炎链球菌肺炎以冬季与初春多见,患者常为原先健康的青壮年[1]或5岁以下小儿和60岁以上老人。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上症状轻或不典型病较为多见。小儿可通过疫苗进行预防。目前可接种的肺炎球菌疫苗有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岁以下婴儿只能接种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支气管肺炎病因

细菌感染(30%):

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为黏液所阻塞等。在此年龄阶段免疫学上也有弱点,防御功能尚未充分发展,容易发生传染病,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疾患。这些内在因素不但使婴幼儿容易发生肺炎并且比较严重,1岁以下婴儿免疫力很差,故肺炎易于扩散融合并延及两肺,年龄较大及体质较强的幼儿机体反应性逐渐成熟,局限感染能力增强,肺炎往往出现较大的病灶,如局限于一叶则为大叶肺炎。

病原菌 (30%):

凡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均可诱发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但以细菌和病毒为主,其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RSV最为常见。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普遍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因而流感嗜血杆菌所致肺炎已明显减少。一般支气管肺炎大部分由于肺炎球菌所致占细菌性肺炎的90%以上,其他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大肠埃希杆菌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则较少见。肺炎球菌至少有86个不同血清型都对青霉素敏感。所以,目前分型对治疗的意义不大较常见。肺炎球菌型别是第14、18、19、23等型有毒力的肺炎球菌均带荚膜含有型特异性多糖因而可以抵御噬菌作用,而无症状的肺炎球菌致病型的携带者在散播感染方面起到比肺炎病人更重要的作用,此病一般为散发。但在集体托幼机构有时可有流行β溶血性链球菌,往往在麻疹或百日咳病程中作为继发感染出现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小儿重症肺炎的常见病原菌但白色葡萄球菌肺炎。近几年来有增多趋势流感杆菌引起的肺炎常继发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或败血症,3岁以前较为多见。大肠埃希杆菌所引起的肺炎主要见于新生儿及营养不良的婴儿。但在近年来大量应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此病与葡萄球菌肺炎一样可继发于其他重病的过程中肺炎杆菌肺炎及铜绿假单胞菌肺炎较少见,一般均为继发性间质性支气管肺炎大多数由于病毒所致,主要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麻疹病程中常并发细菌性肺炎,但麻疹病毒本身亦可引起肺炎,曾自无细菌感染的麻疹肺炎早期死亡者肺内分离出麻疹病毒间质性支气管肺炎也可由于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草绿色链球菌中某些型别及肺炎支原体所引起。

肺炎球菌肺炎

肺炎链球菌肺炎症状 肺炎链球菌肺炎症状

.症状 起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病毒感染史,多数有上呼吸道前驱症状,起病多急剧。突发高热、寒战,肌肉酸痛,纳差、疲乏和烦躁不安。体温可高达40~41℃。呼吸急促达40~60次/分,呼气呻吟,鼻扇,面色潮红或紫绀。可有患侧胸部疼痛,放射至肩部或腹部,患儿多卧于病侧。最初数日多咳嗽不重,无痰,后可有痰呈铁锈色。早期多有呕吐,少数患儿有腹痛,有时易误诊为阑尾炎。幼儿可有腹泻。轻症者神志清醒,少数患儿出现头痛、颈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重症时可有惊厥、谵妄及昏迷等中毒性脑病的表现,常被误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病例可伴发感染性休克,甚至有因脑水肿而发生脑疝者。较大儿童可见唇部疱疹。

2.胸部体征 早期只有轻度叩诊浊音或呼吸音减弱。病程第2~3日肺实变后有典型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及管性呼吸音等。消散期可听到湿罗音。少数病例始终不见胸部异常体征。确诊须靠X线检查。

3.X线检查 早期可见肺纹理加深或限局于一个节段的浅薄阴影,以后有大片阴影均匀而致密,占全肺叶或一个节段(图24-8),经治疗后逐渐消散。可见肺大泡。少数病例出现胸腔积液。值得指出,在肺部体征出现之前,即可能用X线透视查出实变。多数患儿在起病3~4周后X线阴影消失。

4.自然病程 大多在病程第5~10日体温骤退,可在24小时内下降4~5℃,低到35℃左右时,可见大汗及虚弱,类似休克状态。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者可于1~2日内退热,肺部体征约1周左右消失。

呼吸内科的介绍

呼吸内科为现代西医中一个科室。常见病症有肺炎杆菌肺炎、急性肺脓肿、 肺炎球菌肺炎、 哮喘、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肺曲菌病 、肺念珠菌病、 肺泡蛋白质沉积症 、疱疹性咽峡炎 、病毒性肺炎 、矽肺 、肺放线菌病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阻塞性肺气肿 支气管扩张、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 、免疫缺陷者肺炎 、特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呼吸性细支气管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

肺炎到底有哪些危害

肺炎也许每天都在各家医院发生着。一般来说,严重的肺炎球菌感染可在一生中的任何时候发生。但是年幼的儿童(尤其是两岁以下的小童)及60岁以上的老人,因抵抗力较差成为罹患严重的肺炎球菌疾病的高危人群。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约160万条生命遭到肺炎球菌的疯狂吞噬,其中包括100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而肺炎球菌肺炎死亡中的约9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亚太地区每小时就有49名儿童死于肺炎球菌性疾病。

在我国,肺炎球菌同样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据广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邓力介绍,肺炎球菌是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约有50%的小儿肺炎由肺炎球菌引起。这种细菌通常寄居于健康儿童及成人的鼻咽部,因正常人呼吸道有多种防止肺部感染的保护机制如咳嗽反射﹑纤毛运动﹑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等,故一般肺炎球菌并不引起发病。邓教授提醒,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下降时,肺炎球菌会趁虚而入,从呼吸道或血液侵袭器官,引起各种感染。轻微的会引起中耳炎、鼻窦炎等,严重的会引起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危险生命的感染。

相关推荐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因

好发因素(35%):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为黏液所阻塞等,在此年龄阶段免疫学上也有弱点,防御功能尚未充分发展,容易发生传染病,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疾患,这些内在因素不但使婴幼儿容易发生肺炎,并且比较严重,1岁以下婴儿免疫力很差,故肺炎易于扩散,融合

肺炎链球菌的危害

1、肺炎球菌也称“肺炎链球菌”。肺炎球菌疾病是由肺炎球菌感染造成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是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2、儿童患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里面最为严重的问题,呼吸道传染病死亡数大于艾滋病加麻疹加疟疾等疾病之和,其死亡率非常大。3、有数据显示,全球发展中国家有超过1亿5千万的5岁以下儿童患肺炎,其中有超过150万儿童因为肺炎而死去。4、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其肺炎死亡率也非常高,全球有40%以上

支气管肺炎病的病因

支气管肺炎大多由细菌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等支气管肺炎的发病常与上述细菌中致病力较弱的菌群有关它们通常是口腔或上呼吸道内的常驻菌其中致病力较弱的4610型肺炎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当患传染病或营养不良恶病质昏迷麻醉和手术后等状况下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受损这些细菌就可能侵入通常无菌的细支气管及末梢肺组织生长繁殖引起支气管肺炎

肺炎球菌肺炎的主要护理诊断

宝宝感冒后,一般以干咳为主,这多半因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喉部粘膜炎病导致充血刺激未梢神经感受器而咳嗽.因此,父母在护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应少量多次喝水,水温不宜太热,以免刺激咽部;2,婴儿剧烈咳嗽时,最好将其抱起,使他的上身呈45度角,同时用手轻轻宝宝的拍背部,使粘附在气管上的分泌物得以松劲,利于咳出;3,保持空气温度,温度和洁净度十分重要.室温最好保持20-26℃左右,定时通风,室内

肺炎有哪些种类

1、细菌性肺炎 如肺炎链球菌(即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2、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 如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3、病毒性肺炎 如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4、肺真菌病 如白念珠菌、曲霉、隐球菌、肺孢子菌等。5、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如立克次体、弓形虫、寄生虫(如肺包虫、肺吸虫、肺

肺炎易感人群

成人肺炎的细菌感染,以肺炎链球菌最常见,其他病原体包括厌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和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等很多种。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人们之间的接触,或者通过人和物的接触传播,但是哪怕感染了这些病原体,只要自身免疫力健全,就不会得肺炎。往往是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原体才会乘虚而入,使人发病。传染过程:有传染性的肺炎比较少,如“非典”、炭疽、肺鼠疫,这类肺炎由

肺炎球菌肺炎食疗吃什么好

1.芹菜熘鲤鱼:鲤鱼250克,鲜芹菜50克,淀粉、姜丝、蒜丝、酱油、白糖、醋、精盐、味精、黄酒、泡酸辣椒、菜油适量。 将鲤鱼切成丝,芹菜切段,把酱油、白糖、醋、味精、黄酒、盐、淀粉,上汤调成汁。炒锅置旺火上,下油烧至5成热,放人鱼丝熘散,沥去余油,放姜丝、泡酸辣椒。芹菜段炒出香味,而后烹入芡汁,放人亮油,起锅即可。功效:鲤鱼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咳下气等功效;芹菜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养神益气等

生百部的功效与作用 杀菌

生百部还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其浸出液对肺炎球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以及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肺炎杆菌、鼠疫杆菌等多种病菌都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肺炎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肺炎的原因很多,如细菌(肺炎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真菌(白念珠菌、曲霉、放射菌等)、非典型病原体(如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弓形虫、原虫等)、理化因素(放射性、胃酸吸入、药物等)。按解剖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肺炎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肺炎的原因很多,如细菌(肺炎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真菌(白念珠菌、曲霉、放射菌等)、非典型病原体(如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弓形虫、原虫等)、理化因素(放射性、胃酸吸入、药物等)。按解剖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