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喘的定位及归经 定喘穴对症按摩疗法
定喘的定位及归经 定喘穴对症按摩疗法
用手掌的鱼际面按压定喘穴36-72次,然后再让被按摩者换为仰卧位,用掌根按揉被按摩者两胸中间的部位36次,以胸部有温热感为宜,此法可有效改善咳喘症状。
宝宝哮喘如何预防和治疗 宝宝哮喘的治疗方法
位置: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做法: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
作用:按摩此穴可以通经气、清肺逆、利咽喉,用于治疗宝宝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
位置: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
做法: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
作用: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用于治疗宝宝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症状。
位置: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
做法: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
作用: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用于治疗宝宝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
位置: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处即为此穴。
做法:用食指按揉两侧列缺穴各1~2分钟。
作用: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疏经通络,用于治疗宝宝咳嗽气喘、咽喉痛等症状。
位置: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即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用于治疗宝宝咳嗽、腹痛、咽喉肿痛、气喘等症状。
位置:此穴位于胸骨切迹上方正中凹陷处。
做法: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点按天突穴1~2分钟。
作用:按摩此穴能化痰利咽、宣肺理气,用于治疗宝宝咳嗽、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症状。
位置:从眉间中点起,直上至发际为天门。
做法:用两手拇指桡侧(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内侧为尺外侧为桡),交替自下往上直推为开天门,每次推30~50次。
作用:有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止咳定喘、加强机体代谢的作用。
1.百合粥:鲜百合20克,糯米50克,共煮粥,冰糖调服。有健脾补肺、止咳定喘之效。
2.杏仁粥:杏仁20枚去皮尖,粳米50克,一同熬煮成粥即可。
3.鸭梨粥:鸭梨1个去核切片,粳米50克,一同熬煮成粥即可,可清心润肺、止咳平喘。
定喘的准确位置 定喘穴对症艾灸方法
用如香烟粗细的小艾条悬灸定喘穴,注意艾条燃端距皮肤3厘米上下,灸3-5分钟,每周灸2-3次,可连灸数月。施灸时施救者要将自己的手指置于穴位两旁皮肤上,以感知艾灸热力强弱,防止烫伤皮肤。此法能宣通肺气,提高人体抗病能力。为小儿施灸的话,还能健全小儿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
妇科病按摩治疗图解 乳腺增生按摩治疗
本穴为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位于两乳中间,能行气解郁,可治疗乳腺系统疾病。主治产后少乳,乳痈,乳癖,咳嗽,气喘,胸痹心痛,心悸等症。
腧穴定位: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按摩方法:手握空拳,以不感到疼痛的力度敲击膻中穴,每次2分钟,每天2次。
本穴为足阳明胃经腧穴,有通乳化瘀,宣肺理气的作用。主治乳痈,乳癖,乳汁不足,胸痛,心闷等症。
腧穴定位:在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按摩方法:用食指指腹按揉两侧穴位,每次2分钟,每天2次。
本穴为足阳明胃经腧穴,有清热消肿,止咳平喘的作用,经常按摩此穴有助于缓解乳腺增生等乳部疾病。主治咳喘,胸胁胀痛,乳痈,肠炎,肋间神经痛。
腧穴定位:在胸部,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指腹按揉两侧穴位,每次2分钟,每天2次。
支气管炎咳嗽怎么办 按摩疗法
取穴方法: 俯卧位时该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定大椎穴,旁开0.5寸处。
操作方法:以拇指按压该穴位,当局部有酸麻感时,可见效果。
功效:该穴属于经外奇穴可止咳平喘,通宣理肺,主治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症。
取穴方法:在人体胸部正中线上,与第1肋间相平。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尖点按该穴位,待有酸胀感时,即可。
功效:该穴位于任脉,可吸收水湿,有止咳平喘、利咽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支气管炎咳嗽之症。
取穴方法: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操作方法: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揉,力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呼吸。
功效:按摩该穴可宽胸理气,化痰止咳、利咽喉等,对于支气管炎咳嗽有一定疗效。
定喘的定位及归经 定喘的归经作用
定喘属经外奇穴,具有宣肺清热,宁神镇咳,清肺定喘的作用,是治疗小儿咳嗽,气喘的特效穴位,也是治疗哮喘病的常用穴。若哮喘突发,喘息不止或因过敏刺激,呛咳不停时,按揉此穴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除了上述疾病,定喘穴对于支气管炎,百日咳,肩关节软组织损伤,落枕等病症也有较好的调理保健作用。
大人晚上立即止咳方法 按摩止咳法:10分钟
主治病症:咳嗽、气喘、咳血、盗汗、骨蒸潮热等。
取穴定位: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按摩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站在患者身后,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两侧穴位,力度由轻到重,每次5分钟。
功效解析:本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肺的背俞穴,通过肺俞调整肺脏功能,能够增强卫气的免疫功能,加强肺主气和宣发肃降的作用。
主治病症:咳嗽、气喘、胸部胀满、胸痛、肩背痛、肩周炎、手臂麻木、网球肘。
取穴定位: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按摩方法:用中指指腹按压穴位,每次3分钟,每天数次。力度由轻到重,以有酸麻胀痛感为宜。
功效解析:本穴为肺的募穴,肺、脾、胃合气于此穴,该穴可以泻除胸中烦热,是治疗支气管炎及气喘的特效穴。
主治病症:咳嗽、气喘、略血、咽喉肿痛;肘臂痉挛疼痛。
取穴定位: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端按压穴位,每次2分钟。力度适中,以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解析:本穴是手太阴肺经之合穴,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进入脏腑的部位。肺主气,司呼吸,刺激尺泽可激发肺经经气,调节呼吸功能,从而治疗各种肺系疾病。
中医按摩特效穴位有用吗
特效哮喘王治疗哮喘的偏方,效果会因人而异,最好根据医生指导用药治疗哮喘。中医对治疗哮喘的特效穴位,如定喘、膻中和天突进行适度按摩,也有缓解哮喘症状作用。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特效哮喘灵秘方使用海螵蛸(新瓦焙干为末),红糖等份;使用方法:大人每次15克,小儿每次6克,以红糖拌匀,沸水冲调后服。特效哮喘膏方使用白芥子96,白芷96,轻粉1.5,为末,用炼蜂蜜60拌匀,分作10个,用油纸摊成膏药;使用方法:将膏药贴在第3第4胸椎中间。贴药后哮喘症状会缓解。特效哮喘秘方治疗哮喘的效果,因人而异,最好根据医生指导用药治疗哮喘。
中医对哮喘的研究也是渊源流传,下面介绍中医对治疗哮喘的特效穴位,进行按摩,能有效缓解哮喘症状。
第一个穴位:定喘。俯卧位或正坐低头,定喘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定大椎穴,旁开0.5寸处。止咳平喘,通宣理肺。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
第二个穴位:天突。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主治咳嗽,哮喘。
第三个穴位:膻中。膻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常用于喘嗽等疾病。
定喘的定位及归经 定喘穴针刺操作方法
施行针刺前,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尽量固定好体味,以免刺入体内的针体因患者体位的改变,在肌肉的牵拉收缩下随之活动而损伤肺脏。进针时,应向内斜刺0.5-1寸,勿直刺或向外斜刺(因为穴区深面及外侧部肌肉较薄,针尖易经肋间隙刺穿胸壁而造成气胸)。施术手法不宜过重过强,有针感后即可出针。若针感不明显时可稍留候气,或用小幅度内捻转手法来激发针感。出针后要稍按压针孔片刻。
小儿支气管炎按摩怎么缓解
小儿支气管炎可以按摩以下穴位:
天门穴
本穴也叫攒竹穴,按摩天门穴有疏风解表,醒脑止痛,镇静安神的功效。
腧穴定位:两眉中间至前发际线成一直线,即额头的正中线。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力度适中,每次3分钟。
定喘穴
本穴是治疗咳嗽,肺炎,哮喘的特效穴,按摩定喘穴,能肃降肺气,定喘止咳。
腧穴定位:在脊柱区,横平第7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左右各一穴。
按摩方法:用食指,中指指腹分别按于两侧穴位,稍用力按压,每次3分钟。
天河水
本穴是儿童的专属特效穴,有清热除烦,通调周身气机的作用。
腧穴定位:在前臂掌侧正中,由腕横纹中点至曲泽穴成一直线。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部,称为清天河水,力度适中,推三分钟。
小儿支气管炎随证加减按摩
风热犯肺型
症见发热恶寒,汗少,头痛,口微渴,咳嗽气急,痰粘色白量少,胸胁隐痛,舌边尖红苔薄黄。按摩时采用常用手法,加推太阳30次,推三关300次,拿风池,肩井穴各10次。
痰热壅肺型
症见高热面赤,烦渴欲饮,咳嗽痰黄而黏,或夹血丝,或为铁锈色痰,胸闷气粗,胸痛,舌质红,苔黄腻。按摩时采用常用手法,加退六腑300次,清心经100次;加揉丰隆50次,揉中脘3分钟
按摩穴位可治病哪些手法靠谱
1头冷痛
网传:头部怕冷,可灸百会穴、上星穴。
解答:对。气血亏虚人群可按摩百会穴,缓解局部疼痛。而对产后引起的头痛,需要灸百会穴、上星穴两个穴位,最好配合针灸和艾灸治疗。
2头目昏沉
网传:精神不振,点揉后溪穴3分钟,可使人精神振作。
解答:错。后溪穴对缓解压力有一定好处,但不适合亚健康人群(头晕、眼胀、全身乏力。
3偏头痛
网传:为少阳胆经循环不良,取小腿外侧阳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拨法。
解答:对。偏头痛取少阳经穴位,有一定缓解作用,但最好要调整生活方式。
4视物不清
网传:病因为肝虚引起的症状,点揉太冲穴300次,对老年人尤其有效。
解答:错。中老年人视物不清,是肝肾亏虚引起的生理病症。按摩太冲穴意义不大,不如直接按摩睛明穴、太阳穴、承泣穴,再配合按太冲穴、小腿外侧光明穴,效果较好。
5声音嘶哑
网传:病因为感冒咳嗽起因咽痛,应强刺激大椎穴、定喘穴,天突穴用捏揉法。
解答:错。切不可强刺激,也不要在家按摩。可在商阳穴处放血(5~6滴);若感冒后出现咽炎,应在天突穴刮痧。
定喘的准确位置 定喘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8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支配。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斜方肌腱:由副神经及第3,4颈神经前支支配。
4.菱形肌:该肌由肩胛背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4,5颈神经组成。
5.颈夹肌:由第2,3,4,5颈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支配。
6.上后锯肌:由第1,2,3,4肋间神经支配。
7.竖脊肌(骶棘肌):由脊神经后支节段性支配,到穴区肌肉的神经主要是第8颈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第1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