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剖宫产术降低盆腔粘连发病
新式剖宫产术降低盆腔粘连发病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3月~2007年10月间,剖宫产术后因妇科疾病而再次开腹手术患者共120例。其中新式剖宫产术60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60例为对照组。120例患者年龄20~38岁,两次剖宫产间隔年限: <2年5例(4.2%),~3年45例(37.5%),~5年50例(54.2%),>5年20例(16.7%)。观察组与对照组前次剖宫产指征差异无显著性,手术过程顺利, 切口均1期愈合。
观察组手术方式参照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报道的方法: ①选择下腹部耻骨联合上2~3 cm处为切口部位,常规消毒手术野皮肤,铺巾,在切口部位做一个横直切口,长约12~13 cm; ②横形切开皮肤全层,正中切开皮下脂肪及筋膜层2 cm,向两侧钝性分离脂肪层及筋膜层与皮肤等长,剪开腹直肌前鞘;③用血管钳自正中分离腹直肌。术者与助手各用双手食中二指向两侧钝性拉开松解腹直肌,切口上端腹膜薄而透明,一般在此打开腹膜,提起腹膜用刀切开一小口,用食中二指向两侧撕开扩大腹膜切口,估计胎儿能娩出大小,暴露子宫下段。剖宫取胎方法同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④可吸收线连续单层缝合子宫肌层,相同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筋膜层及皮下组织层, 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皮肤层,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切口后,用2 cm宽的双层无菌酒精纱布覆盖切口,一次性敷料贴覆盖固定刀口。术后留置导尿管24 h,静脉滴注抗生素3 d,以预防感染。腹部刀口3 d换药一次, 5 d出院刀口不拆线。对照组手术方式按苏应宽主编《妇产科手术学》常规操作方法。区别在于:①下推膀胱。②缝合脏壁层腹膜。③缝合膀胱子宫反折腹膜。麻醉方式: 连续硬膜外麻醉。
2 结果60例观察组中,盆腔粘连20例(33.3%)。其中有8例患者的腹壁与膀胱子宫切口严重粘连,分离过程中损伤膀胱。60例对照组中,盆腔粘连8例(13.3%)。主要是以子宫体及大网膜、腹壁粘连为主,膀胱腹膜反折与腹壁粘连不明显。膀胱不易损伤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新式剖宫产术是1996年以色列医生Stark改良。该法采用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筋膜、腹直肌、子宫肌层,使行走其间的血管、神经借助于本身的弹性完整地保留下来, 不剪开反折腹膜, 不推开膀胱, 减少对膀胱的损伤,不缝合脏壁层腹膜, 关腹时筋膜及皮下脂肪间断缝合3针, 使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减少术后患者疼痛、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一般手术后预防腹腔粘连最基本的方式是尽量使组织腹膜化,以减少粘连的存在。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新式剖宫产术后因妇科疾病而再次剖宫产术的病例,却发现与国内陆续报告的新式剖宫产术后显示膀胱腹膜反折与腹膜愈合良好的论点不同,本文通过对比发现新式剖宫产术较既往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明显增多且较严重。观察组20例盆腔粘连中有8例患者的腹壁与膀胱子宫切口严重粘连,分离过程中损伤膀胱。
盆腔粘连的形成与腹膜纤维蛋白沉积和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有关,在手术过程中脱落的纤维、滑石粉、手术缝线会导致腹膜炎症反应,而渗出物中丰富的纤维蛋白在腹腔内形成纤维蛋白黏附, 在没有经过纤维蛋白溶解时就会发生有机变化形成含有胶原、弹性纤维和血管的纤维状条索,导致粘连形成。
新式剖宫产术虽无缝合腹膜异物反应及缺血、缺氧, 但当子宫膀胱反折腹膜及前壁腹膜不缝合时, 裸露的组织粗糙面于腹膜爬行愈合前就可能粘合。动物实验表明,即使大块腹膜缺损, 5~6 d腹膜即可再生完毕,自然关闭腹腔。盆腔粘连是盆腔疼痛的原因之一, 盆腔粘连改变盆腔解剖结构, 影响输卵管运动,导致输卵管阻塞或阻止卵泡破裂而引起不孕。对妇女健康危害很大。因此, 手术者应该不断改进手术方法, 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为此需要预防盆腔粘连:①降低剖宫产率。对产妇实行人性化服务, 如分娩镇痛。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②药物治疗。术中发现腹腔有明显充血或者羊水污染严重者可用庆大霉素和甲硝唑等抗生素冲洗腹腔。③手术时减少腹腔及盆腔粗糙面,使用可吸收肠线连续“W”形缝合腹膜层, 以避免体内异物产生, 将手术的创伤减到最低, 从而减少腹壁、盆腹腔粘连的机会。
新式剖宫产术降低盆腔粘连发病
降低盆腔粘连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3月~2007年10月间,剖宫产术后因妇科疾病而再次开腹手术患者共120例。其中新式剖宫产术60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60例为对照组。120例患者年龄20~38岁,两次剖宫产间隔年限: <2年5例(4.2%),~3年45例(37.5%),~5年50例(54.2%),>5年20例(16.7%)。观察组与对照组前次剖宫产指征差异无显著性,手术过程顺利, 切口均1期愈合。
观察组手术方式参照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报道的方法: ①选择下腹部耻骨联合上2~3 cm处为切口部位,常规消毒手术野皮肤,铺巾,在切口部位做一个横直切口,长约12~13 cm; ②横形切开皮肤全层,正中切开皮下脂肪及筋膜层2 cm,向两侧钝性分离脂肪层及筋膜层与皮肤等长,剪开腹直肌前鞘;③用血管钳自正中分离腹直肌。术者与助手各用双手食中二指向两侧钝性拉开松解腹直肌,切口上端腹膜薄而透明,一般在此打开腹膜,提起腹膜用刀切开一小口,用食中二指向两侧撕开扩大腹膜切口,估计胎儿能娩出大小,暴露子宫下段。剖宫取胎方法同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④可吸收线连续单层缝合子宫肌层,相同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筋膜层及皮下组织层, 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皮肤层,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切口后,用2 cm宽的双层无菌酒精纱布覆盖切口,一次性敷料贴覆盖固定刀口。术后留置导尿管24 h,静脉滴注抗生素3 d,以预防感染。腹部刀口3 d换药一次, 5 d出院刀口不拆线。对照组手术方式按苏应宽主编《妇产科手术学》常规操作方法。区别在于:①下推膀胱。②缝合脏壁层腹膜。③缝合膀胱子宫反折腹膜。麻醉方式: 连续硬膜外麻醉。
2 结果60例观察组中,盆腔粘连20例(33.3%)。其中有8例患者的腹壁与膀胱子宫切口严重粘连,分离过程中损伤膀胱。60例对照组中,盆腔粘连8例(13.3%)。主要是以子宫体及大网膜、腹壁粘连为主,膀胱腹膜反折与腹壁粘连不明显。膀胱不易损伤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新式剖宫产术是1996年以色列医生Stark改良。该法采用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筋膜、腹直肌、子宫肌层,使行走其间的血管、神经借助于本身的弹性完整地保留下来, 不剪开反折腹膜, 不推开膀胱, 减少对膀胱的损伤,不缝合脏壁层腹膜, 关腹时筋膜及皮下脂肪间断缝合3针, 使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减少术后患者疼痛、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一般手术后预防腹腔粘连最基本的方式是尽量使组织腹膜化,以减少粘连的存在。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新式剖宫产术后因妇科疾病而再次剖宫产术的病例,却发现与国内陆续报告的新式剖宫产术后显示膀胱腹膜反折与腹膜愈合良好的论点不同,本文通过对比发现新式剖宫产术较既往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明显增多且较严重。观察组20例盆腔粘连中有8例患者的腹壁与膀胱子宫切口严重粘连,分离过程中损伤膀胱。
盆腔粘连的形成与腹膜纤维蛋白沉积和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有关,在手术过程中脱落的纤维、滑石粉、手术缝线会导致腹膜炎症反应,而渗出物中丰富的纤维蛋白在腹腔内形成纤维蛋白黏附, 在没有经过纤维蛋白溶解时就会发生有机变化形成含有胶原、弹性纤维和血管的纤维状条索,导致粘连形成。
新式剖宫产术虽无缝合腹膜异物反应及缺血、缺氧, 但当子宫膀胱反折腹膜及前壁腹膜不缝合时, 裸露的组织粗糙面于腹膜爬行愈合前就可能粘合。动物实验表明,即使大块腹膜缺损, 5~6 d腹膜即可再生完毕,自然关闭腹腔。盆腔粘连是盆腔疼痛的原因之一, 盆腔粘连改变盆腔解剖结构, 影响输卵管运动,导致输卵管阻塞或阻止卵泡破裂而引起不孕。对妇女健康危害很大。因此, 手术者应该不断改进手术方法, 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为此需要预防盆腔粘连:①降低剖宫产率。对产妇实行人性化服务, 如分娩镇痛。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②药物治疗。术中发现腹腔有明显充血或者羊水污染严重者可用庆大霉素和甲硝唑等抗生素冲洗腹腔。③手术时减少腹腔及盆腔粗糙面,使用可吸收肠线连续“W”形缝合腹膜层, 以避免体内异物产生, 将手术的创伤减到最低, 从而减少腹壁、盆腹腔粘连的机会。
慢性盆腔炎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
(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慢性盆腔疼痛中是最常见的病因。因不孕症患者有生育要求,应该采取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即尽量去除病灶,保留子宫,根据不同病情可选用不同的病灶处理方法。
(2)盆腹腔粘连:许多学者一致认为盆腔粘连是诱发慢性盆腔痛的病因之一,因而倾向于对患有严重粘连的患者要采取粘连松解术。采用粘连松解术治疗慢性盆腔痛的原理就是切除体内异常的粘连组织,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术前要清洁灌肠,术中要认清解剖关系,顿锐结合分解粘连,要注意尽量避免脏器的损伤。为防止术后再次形成粘连,术中可在创面放置右旋糖酐、透明质酸钠、生物蛋白胶等防止粘连的药物。目前对于松解粘连是否能缓解慢性盆腔痛患者的疼痛仍然存在不少争议。1992年,Peter的一项随机对照结果表明,采用开腹粘连松解术与患者不手术相比,患者的疼痛缓解并无显著差异。也有学者解释,严重粘连的慢性盆腔痛患者,在施行了松解粘连的手术以后,其慢性盆腔疼痛的症状明显缓解。另外对于不孕患者来说,采取手术即使不能缓解疼痛,但是术后解剖关系恢复却可以受孕。
(3)子宫器质性病变:对于子宫有器质性病变的不孕症患者,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慢性盆腔痛的较常用的方法。但是往往患者不能接受。慢性盆腔痛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指征包括子宫腺肌症;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无生育要求者可行半根治或根治性手术;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
(4)慢性盆腔炎:当有感染灶、严重盆腔疼痛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中要彻底清除病灶。
(5)子宫神经切除术(LUNA):女性盆腔器官的神经支配属于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子宫的神经沿子宫骶骨韧带到达子宫颈,进而分布到整个子宫。手术方式一般采取在子宫骶骨韧带与宫颈连接处,进行横断或切除骶骨韧带,这样操作可阻断绝大部分官颈的感觉神经纤维。作为疾病治疗来讲是有帮助的,但目前的水平还无法确定是否能达到妊娠目的或者妊娠后产生什么后果。
(6)腹腔镜下骶前神经切除术(LPSN):骶前神经的分支通过痛觉传入神经分布于官颈、子宫及输卵管。手术切除骶前神经丛可以阻断这些部位的痛觉神经传入,有效缓解盆腔疼痛。适用于盆腔疼痛严重而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
目前治疗CPP的手术方案腹腔镜手术虽为“微创”,但还是属“有创”,而非“无创”手术,加之腹腔镜手术视野局限,器械功能较单一,而且操作较为繁琐,稍有不慎很容易发生意外损伤甚至并发症。因此,腹腔镜检查与手术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腰疼的原因有哪些
1、慢性盆腔炎
该病是女性腰痛的最常见原因。多为女性在接受剖宫产术、卵巢囊肿切除术或阑尾炎术后发生急性盆腔炎症。
未能及时治疗而造成,以腰痛、下腹部阵阵坠痛、白带增多三大症状为特点。腰痛是因炎性渗出物增多,致使盆腔粘连所致,严重影响生活和健康。因此,平时应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尤为重要。
2、子宫位置异常
正常子宫位于轻度前倾前曲位,周围的韧带活动自如。当子宫后曲或后倾,则因子宫及周围发炎造成粘连,引起牵引性腰痛,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频繁人流、多产或其他子宫手术之后。
子宫下垂、脱出或高位粘连于腹腔等,可牵拉韧带,造成腰痛的发生。此种腰痛无特殊方法治疗,矫正子宫脱垂,改变体位可缓解症状。
关于剖宫产有哪些并发症
产妇并发症
出血 剖宫产是较大的腹部手术,腹壁和子宫切口均可发生明显出血,通常剖宫产术要比阴道分娩出血约多300~500毫升。出血过多不仅延缓产后康复,而且还会影响子宫复旧、切口愈合及产后乳汁分泌。
感染 剖宫产的子宫切口位于子宫下段,靠近阴道,容易受阴道内致病微生物的侵犯致子宫切口感染、开裂,引起产褥期大出血及休克,危及产妇生命安危。为抢救产妇生命,常需切除子宫。
子宫内膜异位症 术中,子宫内膜可因手术操作,发生迁移,种植于盆腔、子宫肌层及腹壁等器官,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
栓塞病 孕产妇血液呈高凝状态。剖宫产术后,由于腹部切口痛苦,限制了产妇的活动,容易发生静脉血栓症,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危。
此外,剖宫产术还可能发生术后盆腔粘连、腹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有时还可能发生后果凶险的羊水栓塞症。产妇常因病发突然、病情进展急骤,来不及抢救而丧命。
婴儿并发症
剖宫产儿综合征 这是剖宫产儿较常见的呼吸道严重并发症,它可引起新生儿严重呼吸困难,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杀手。
新生儿产伤 在胎膜早破、羊水过少时,会因子宫壁紧贴胎头或胎臀,在切开子宫壁时,偶有切伤胎头皮肤的,尤以胎臀先露时更易误伤。
由此可见,剖宫产术的并发症不仅多,而且不少并发症的后果十分严重,而阴道分娩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分娩方式。需不需要剖宫产,应根据产妇的实际需要,由医生决定,千万不要盲目进行剖宫产术。
剖腹产疤痕粘连
一、术后疤痕粘连是怎么回事
任何手术都有可能发生粘连,而剖宫产手术造成的粘连主要集中在两处,手术切口和腹壁之间、膀胱与腹壁之间。“甚至严重者会影响肠道,造成肠管粘连,”专家指出,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下观察,粘连组织与其他身体组织无异,除了开腹凭肉眼鉴别,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提前预知产妇腹中粘连情况。
二、哪类人群容易出现粘连
高龄产妇(愈合慢)、疤痕体质、慢性盆腔炎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接受过卵巢和输卵管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粘连松解术的患者。
顺产是女性生产首选方式,若不得不剖宫产又有生二胎的意愿,在首次剖宫产就要做好预防措施,提高重视度。
粘连预防,除了依靠临床医生精湛细致的手术技术,还可以通过辅助性的措施来最大化减少粘连发生的风险。妇科腔镜协会2012年出台的“妇科手术粘连预防共识”中指出,高危人群要在术前被告知粘连的风险,建议术中使用辅助的防粘连屏障。
女人腰疼是什么病
1、慢性盆腔炎
这是女人腰疼最常见的原因。多为女性在接受剖宫产术、卵巢囊肿切除术或阑尾炎术后发生急性盆腔炎症,未能及时治疗而造成的,腰痛、下腹部阵阵坠痛、白带增多为三大典型症状。腰痛是因炎性渗出物增多,致使盆腔粘连所致,平时应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2、盆腔肿瘤
多见于中年期女性。常见的如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卵巢囊肿等,由于肿瘤压迫神经或癌细胞浸润盆腔结缔组织而发生腰痛。肿瘤本身对腹膜的牵拉也会引起腰痛。
3、腰肌劳损
很多人腰部酸痛,第一反应想到的可能都是腰肌劳损。人由于长时间维持一种姿势,如长期站立、长期背负重物等,使得腰部肌腱、韧带伸展能力减弱,局部积聚过多的乳酸,会使腰部肌肉的正常代谢活动受到抑制,导致腰肌劳损而引起腰部酸痛。
4、风湿病
一些患有风湿病、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的妇女,由于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也会导致腰痛。
女性腰痛警惕这些妇科病
1.慢性盆腔炎
该病是女性腰痛的最常见原因。多为女性在接受剖宫产术、卵巢囊肿切除术或阑尾炎术后发生急性盆腔炎症,未能及时治疗而造成,以腰痛、下腹部阵阵坠痛、白带增多三大症状为特点。腰痛是因炎性渗出物增多,致使盆腔粘连所致,严重影响生活和健康。因此,平时应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尤为重要。
2.生殖泌尿系统感染
由于解剖和生理上的特点,女性易患泌尿系统感染,如急慢性肾盂肾炎、淋病、宫颈炎、宫颈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