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烧艾灸哪里
发烧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烧艾灸哪里
风热感冒症状:咽喉肿痛,发烧咳嗽,四肢酸楚,微恶风寒,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施灸穴位:大椎,曲池,合谷,鱼际,如有咽痛加少商。
感冒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大椎穴
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用艾灸温和灸颈后大椎穴20分钟,配穴可选择风门穴,艾灸3到5分钟。
大椎穴位置:当低头时,脖子后方最突出的,左右转动时,随头选择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主治发热、感冒症状。
风门穴:在大椎穴往下数两个脊椎处,棘突旁开1.5寸。风门穴是风邪进出的门户,艾灸这个穴位,可以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
合谷穴
合谷穴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的时候艾灸合谷穴能够有效缓解鼻塞流清鼻涕的症状。
艾灸的时候要注意,如果是左边鼻塞则艾灸右手合谷穴,如果是右边鼻塞,则艾灸左手,每次艾灸五分钟即可。
风池穴
人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的时候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个部位即是风池穴,左右各有一个,这个穴位是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艾灸此穴位,可以解表散寒,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颈部酸痛等症状。
风府穴
顺着后脑勺向下摸到凹陷处,这个部位就是风府穴,这个穴位是人体督脉上的重要穴道,感冒的时候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眩晕,颈项强直等症。
艾灸的烟有毒吗
艾灸是简单易行而切实有效的养生方法之一,中国人燃艾以治病的历史,早于用中草药的历史。很多人在家里也会选择艾灸方式,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少量“烟”无害!
无论什么物体产生的烟雾都含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气体,艾灸产生的烟雾也不例外,对人的肺部不利,不适合长时间大量的吸入,但只要不是长期吸入,危害是可以忽略的。
“如果非要说艾灸时产生的烟有什么有害物质,那就是艾条经过燃烧会产生醛和酚类物质对人体有害,不过吸入量小的话也是没关系,习惯做艾灸的人就要注意艾灸时排烟。总之,艾灸产生的烟只要不是长期大量吸入,是不会对人体有实质性伤害的。”乔志强解释。
“香烟”保健反有效!
其实,艾灸产生的烟对人体是利大于弊的,“艾烟”有特殊香味,古人以之辟邪。现代研究认为“艾烟”含有几十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能对人体各个系统产生良好的治疗作用,同时能够杀菌消毒从而清洁空气,预防感冒,仅仅是短时间的接触是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在某种程度上,艾条燃烧产生的烟雾和味道,甚至有某些治疗保健作用,虽然产生的具体作用尚不明确,但至少产生的烟雾没有明显的危害,这个和香烟是不同的,可以放心使用。虽然 艾烟 少量没有坏处,但一定要注意通风,特别在房间里,吸入过量会头晕脑涨,引起喉咙不适。”乔志强提醒。
替代品疗效减
艾条燃烧时产生特殊的短红外线,不仅穿透力是普通红外线的3到4倍,而且能激发人体细胞免疫激活素,激活细胞生命能量,此外,其燃烧生成物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当然,如果无法忍受艾灸的烟味或者对艾条的烟过敏的人,可以使用暖宝宝、红外线治疗仪,甚至电吹风的温热作用替代艾灸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疗效肯定比不上艾灸的效果。
发烧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发烧可由很多原因引起,常见有感冒,感染性疾病等,感受外邪,如风热,暑热,疫毒引起的发热,可用穴位艾灸法治疗,而阴虚发热所致长时间低烧一般不宜使用艾灸方法治疗。
发烧具体可以艾灸以下穴位:
大椎穴:取坐位,在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即为第7颈椎,它的下缘凹陷处即为大椎穴。
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90度时,肘横纹外侧端凹陷中即是曲池穴。
合谷穴:以一只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置在另一手拇指,食指指间,手背第1,2掌骨间,在拇指尖下即为合谷穴。
鱼际穴: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在第1掌骨中点掌后白肉隆起的边缘,赤白肉际处。
内庭穴:足背第二,三趾的趾蹼正中略后一些(约半横指)的凹陷处。
商阳穴:取坐位,伸指伏掌,沿食指指甲底部与桡侧缘两引线的交点处,距指甲角0.1寸处。
曲泽穴:伸肘仰掌,肘部稍弯曲,在肘湾里可以摸到一条大筋,即肱二头肌腱,在其内侧,肘横纹上可触及一凹陷,即为曲泽穴。
外关穴:抬臂,从腕背横纹中点直上量约2横指处,在前臂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与内关相对即为外关穴。
内关穴:伸肘仰掌,微屈腕,从腕横纹上量约2横指处,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即为内关穴。=
风池穴:头部,枕骨下斜方肌与胸锁乳突之间的凹陷中即为风池穴
委中穴:取俯卧位稍屈膝,在大腿后面,即可明显露出股二头肌肌腱和半肌肌腱,在其中间,按压有动脉搏动处即为委中穴。
陷谷穴:足背第2,3跖骨间结合部之前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陷谷穴。
百会穴:在头部,两耳尖连线中点,按压后有凹陷处即为百会穴。
劳宫穴:屈指握拳,在第2,3节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以中指,无名指之间切于掌心横纹,中指尖处即为劳宫穴。
涌泉穴:卷足时,在足底部掌心前面凹陷处,约在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的凹陷处。
施灸方法:
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处皮肤2到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众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即清除艾炷,一般灸3到10壮,适宜于慢性顽固性病症。
艾炷隔姜灸:穴位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到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一次,7到10天为一疗程。
发烧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暑热犯内引起发烧艾灸穴位
暑热犯内症状:高烧发汗,口渴喜饮,心烦不安,肌肤灼热,神志昏迷,舌红干,脉洪数。
艾灸穴位:大椎,曲池,曲泽,十二井穴。神昏加人中,百会,劳工,涌泉;头晕恶心加内关,太阳,风池。
发烧可以艾灸吗 温热内侵引起发烧艾灸穴位
温热内侵症状:面红耳赤,高热汗出,口渴饮冷,咳嗽胸痛,大便干燥,舌苔黄燥,脉洪数;若温热内侵营血,则见高热,烦躁不安,渴而不欲饮;或身起斑疹,便血,吐血,舌红绛,脉细数。
艾灸穴位:大椎,曲池,内庭,委中,商阳,曲泽,神志昏迷者加点按人中,斑疹加血海;便秘加天枢。
宝宝可以艾灸吗 小儿艾灸保健的作用
第一清热泻火,消肿散结
孙思邈的医案中记载着用灸法给儿童清热。我们知道儿童容易发烧,发烧是我们身体的本能,用发热的方法来驱逐我们身体受到的寒气。(操作时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操作,咨询chenssjun微信互动平台,也可以接受专业培训指导)
中医认为,发烧是机体感受外邪之后,正邪对抗过程中的一种表现。人体的气机是循环无息的,当外邪进入人体后,阻滞了气机的正常运行,郁积而化热,化热的同时,艾灸可以帮助将外邪排出体外。
秋冬季节是感冒伤风的高发期,儿童容易流鼻涕、打喷嚏,这时候坚持用艾灸调理,很快就会发现鼻涕不流了,喷嚏不打了,手也暖了。
到了夏天,这个时候很多儿童爱吃冷饮,伤了脾,造成脾不运化,身体长了湿疹,此时用艾灸祛湿效果好,见效快。
我们用艾灸最主要来防病保健、增强体质,艾灸是历代以来人们所推崇的保健养生之法。
第一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大椎穴在人体的督脉上,人体手足三阳之气与督脉的阳气,在此汇合后上行头颈。因为穴内阳气充满、坚实如椎,所以名为大椎,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
小儿常灸大椎穴可提高免疫力,能够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有利于儿童长高。
第二身柱穴
身柱穴位于人体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小儿脏腑娇嫩,功能尚未健全,特别是肺,脾二脏较弱,因此小儿易患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泻、消化不良等,艾灸身柱穴就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身柱穴在日本医学界被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儿童们艾灸身柱一个月,大多数儿童食欲和体重都有明显增加,精神气色也更好。
艾灸身柱穴常用于调理:儿童消化不良、吐乳、小儿泄泻、腹胀、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夜不安神、夜啼、感冒、惊风、发育不良等。
神阙位于肚脐,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气出入的门户。艾灸神阙可以调理儿童虚损症状。脾特别虚的儿童,更要经常灸一灸神阙穴。
艾灸神阙穴常用于调理:夜尿、拉肚子、便秘、疳积等。
公孙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脾为后天之母,公孙穴是脾经联络各脏的穴位,艾灸此穴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祛湿温阳等作用,能够改善儿童先天虚寒、虚弱的体质。
现在的儿童容易吃的太多、太杂,脾的气容易瘀滞,经常艾灸公孙穴,可以使得脾经的气血充盈、补益脾胃。
尤其是那些不爱吃饭的儿童或者吃完容易腹胀、咳嗽的儿童,家长可以灸这个穴位,这个穴位对改善儿童脾虚、积食有非常好的作用。
1.儿童保健艾灸效果很好,而且方法简单方便容易操作,儿童没有痛苦,无副作用,非常适用于家庭使用。
2.可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施灸,一般要坚持1-6个月,直至儿童健壮为止。
3.儿童天性好动,故在施灸时要格外小心。
4.艾灸最好在空气流通,清洁干燥的房间中进行。
发烧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发烧艾灸的施灸方法
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处皮肤2到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众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即清除艾炷,一般灸3到10壮,适宜于慢性顽固性病症。
艾炷隔姜灸:穴位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到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一次,7到10天为一疗程。
艾灸的烟味对呼吸道有害吗
一般情况下,只要通风效果好,艾灸的烟气对人体基本没有不良影响,但是哮喘患者如果对此反应较大,最好停止艾灸。
艾叶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穿透皮肤,直达深部经久不消,起到温通经脉驱散风寒的作用。药理试验证明,艾灸烟对细菌和真菌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可用于空气消毒,且对腺病毒、鼻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等有抑制作用。所以我们在选择艾灸的时候,无论是烟还是灸火都有各自的治疗效果。
艾灸的烟味去除方法
1、选择合适的艾条
艾绒宜选用陈年艾,陈艾不伤阴不伤血,灸时不痛。陈艾的艾色土黄者为佳,发绿的为当年艾;陈艾气味芳香,当年艾则有一股青草味;燃烧时,陈艾烟气轻柔,袅袅而上,燃烧后留灰白色的灰,当年艾则是一条线笔直而上。最重要的是,陈年艾火不急不燥,柔和通透不烈,使人感觉舒服。
2、房间通风
做艾条灸要注意房间通风,有抽油烟机一定要打开。注意空气流通。还有就是艾灸完毕后用空气清晰剂净化空气。
3、精油去除烟味
艾灸时固定一件衣服艾灸,艾灸完后换掉。衣服上的烟味用白醋浸泡既可去掉,清洗干净后,用橘子精油滴上2-3滴在盆里,衣服来回的多搓几下,烟味就去掉了。
艾灸烟大怎么办 艾灸的怎么做法
材料:桂圆肉、花椒、艾绒
做法:把炒菜的锅烧热、关火,把花椒放进去,不断翻滚,直到锅底的热量把花椒烤干为止,然后放进用砸蒜的蒜臼子,把桂圆肉撕碎也一起放进去。拿砸蒜的锤子使劲搅合,把桂圆肉和花椒面均匀混合在一起,如果比较干,就少加几滴凉白开水,最后再加一小撮艾绒,搅均匀。中间如果干燥还可以添加几滴凉白开水。然后拿出来,在手里搓成丸。抠出一点就可以用了,剩下的可以放到玻璃瓶里留着以后用。
用法: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放在肚脐里,能够自然贴服不会掉,也可用创可贴封住,早晨起来后取出,如果皮肤没有不适,白天也可以继续。
功效:此方可以调理肠胃,尤其适用于手脚冰凉的人群,还可以调理宫寒、寒性便秘等。老年人用了可得长寿。本方可长期使用。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使用前先将肚脐内消毒。
材料:艾绒、白酒
做法:将适量艾绒+白酒,和在一起捣成1厘米厚,直径2-3厘米的圆糊饼状,贴在穴位上。
功效:艾叶理气逐寒,通过白酒助力,能把寒气驱散,恢复元气。贴在肚脐上不过十来分钟,本来患有鼻窦炎闻不到香气的鼻子就闻到了香味。贴在足三里和风池穴就开始发涨,接着腰眼发涨发热,二十分钟后全身舒服,真的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注意事项:皮肤溃破或敏感的慎用;
材 料:艾叶60克、生姜15克、生葱2-3棵、烧酒适量
用 法:前3味药捣烂,用布包好。然后,将其蘸热酒,涂擦患处。一般腰疼病患者,涂上一两次,就再也不疼了。
效 果:使用2次就不痛了。适用于因风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
材料:粗盐(大盐)和艾绒
做法:将粗盐和艾绒在锅内炒热进行初步融合(或者将艾叶精油滴洒在粗盐中),装入厚棉布袋中缝制成艾盐温灸袋。最好是双层布,用隐形拉链。
功效:借助温热将盐的强肾壮骨和止痛散寒功能,与艾叶的通窜力相结合更是相得益彰。具有温通经脉、祛风寒湿痹、行气活血、温煦气血、升阳举陷等诸多功效。
艾盐温灸法既保留了艾叶的功效,又避免了艾叶的烟熏味儿,尤其适合面积较大的部位,例如颈、肩和腰肌及腹部等处,直接热敷患处(冷、痛、酸、胀等部位)即可。
方形温灸袋:可用于后腰、脘腹、颈椎等处,对脘腹冷痛、胃寒、脾虚腹泻、肾虚腰痛、肩周炎、落枕、颈椎病、痛经、慢性盆腔炎症、宫寒不孕、阴冷腹痛、月经不调,以及男性病均有特效。尤其是对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症也有很好的效果。
长条形温灸袋:可以用于身体督脉和膀胱经沿线、身前任脉沿线、后腰等处,还可以将两端缝上粘贴条,裹在膝关节等处热敷,关注脉脉艾灸,每天都有新技能送给你,对于风湿关节痛、风寒咳嗽感冒、腰背和脘腹冷痛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注意避免烫伤,开始可在患处和温灸袋之间垫一层毛巾,等温灸袋不烫的时候再直接接触患处,再把毛巾覆盖在温灸袋上。
很多人知道用热水泡脚对身体非常好,如果用艾叶泡脚,那更是胜吃补药。
1、祛虚火,寒火
艾叶泡脚具有祛寒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
2、祛实火
艾叶泡脚还有引火下行的作用,那么这个作用对我们艾灸人特别好。更何况现在冬天天气干燥,你做艾灸处理不当,容易上火,这时,你泡泡脚,再搓搓脚,效果就很好。
3、镇咳、祛痰,抗过敏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艾叶中含有的挥发油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及抗过敏作用。所以艾叶煎液熏洗双脚能止咳的原因之一,就是口鼻吸入了艾叶的挥发气体,同时人的足底经脉丰富,肝、脾、肾等经络均循布足部,用艾叶煎液熏洗双足,循经脉入肺肾,温驱寒邪、肺气得宣、气得纳、咳喘得止。
4、治感冒
艾叶泡脚还能很好的治感冒哦。当受凉感冒、流清水鼻涕、咽喉疼痛、浑身酸疼或伴有发烧时,都可以用艾叶水泡脚,要泡到身体发汗,可以有效治疗小儿感冒等症状。
5、去黑眼圈
中医认为,肝肾阴虚是导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而滋阴补肾、清降虚火是除黑眼圈最好的方法。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地去除体内虚火,起到去黑眼圈的作用。
很多女性朋友罹患阴道炎后,特别烦恼,治起来麻烦不说,还容易反复,特别是霉菌性阴道炎。其实,咱们古老中医里有一个小偏方,很管用,一招就能治好阴道炎,对尿道炎也有效,可惜年轻的姑娘们都不知道。
方法:干艾叶一把放入水中,旺火煮开换中火煮15分钟,关火后把艾汤倒入盆或桶中(艾叶剔出),熏蒸阴部20分钟。最后用已经温凉的艾汤洗外阴、擦干净即可。
艾汤薰洗阴部,对于各种阴道炎的调理效果都非常好,快则当场不再瘙痒,慢则三天见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不要同房;低血糖、贫血、睡眠不好的人请注意,毕竟蒸的时候人体会出汗,蹲时间长了起来后会头晕哦。
吹空调感冒能吃麻黄吗 吹空调感冒要怎么办
生姜红糖水有发汗解表,温胃散寒、解毒的三大功效,所以对于吹空调引起的感冒可以多喝点红糖生姜水,这样可以使感冒快速治愈。
在喝完红糖水以后,可以洗个热水澡,这样可以促进人体汗液的排出,热水淋浴也会使人感到轻松。
注意:在洗完热水澡以后,不要再吹空调或风扇,否则可能加重感冒的症状。
三物香薷饮
材料:香薷10克,白扁豆、厚朴各5克。
方法:先将香薷、白扁豆、厚朴冲净,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清水浸泡20分钟;大火烧开,继续煮5分钟,关火。将药液取出,冷却后服用。
功效:此饮可解表、祛署、化湿、和中,适于暑期感冒、发热、腹泻等症,能有效防治空调病。
功效:艾灸可以疏风散寒,化湿通络,治疗空调病非常有效。尤其对于风寒、署湿效果尤佳。
1.艾灸风池穴
艾灸方法:用点燃的艾条对准风池穴,距离皮肤3~5厘米固定灸10~15分钟。
位置: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左右各1个。
2.艾灸大椎穴
用点燃的艾条对准大椎穴,距离皮肤3厘米平行反复回旋灸10~15分钟。
大椎穴位置: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3.艾灸合谷穴
用点燃的艾条对准合谷穴,距离皮肤3~5厘米固定灸10~15分钟。
合谷穴位置:在手背,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左右各1个。
4.艾灸外关穴
用点燃的艾条对准外关穴,距离皮肤3厘米平行反复回旋灸10~15分钟。
外关穴位置: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左右各1个。
1.紫苏粥
配方:紫苏叶15g,大米100g,红糖25g。
功效:疏风敝寒。适用于风寒感冒吞季食用。
制作:
1.将紫苏叶洗净,切碎;大米海洗干净;红糖切碎。
2.将紫苏叶、大米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院,再用文火素35分钟,加入红糖即成。
2.桂枝红枣茶
配方:桂枝20g,红枣6枚,红糖15g。
功效:解表敞寒。适用于风寒感言春季饮用。
制作:
1.将桂枝洗净,切2cm长的段;红枣洗净,去核。
2.将桂枝、红枣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流,文火煮25分钟,加入红糖即成。
3.生姜拌莴苣
配方:生姜25B,莴苣300g,盐2p,昧精18,醋lg,白糖、芝麻油各10g。
功效:解表,散寒,止呕。 活用于风寒感冒、呕吐者春季食用。
制作
1.将生要洗净,切片;莴苣洗净,去皮,切薄片。
2.将生姜、莴苣放入盆内、加入盐、味精、醋、白糖、芝麻油拌匀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