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尿病前期有什么症状 “三多一少”症

糖尿病前期有什么症状 “三多一少”症

1、多尿:因血糖过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量越多,排糖亦越多,如此造成恶性循环。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以饮水来作为补充。因此排尿越多,饮水亦会增多。

3、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

4、体重减轻: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消耗过多,体重下降,出现形体消瘦。


糖尿病前期有什么症状表现 尿液发白

糖尿病前期可能还会出现尿液呈现出白色,有甜酸的气味的症状,这是因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并且尿液中有糖成分。


糖尿病前期能逆转吗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实际上在这个过程当中,患者的胰岛功能是在缓慢衰减的。因此在这个时期,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是能够可以完全逆转,不发展为糖尿病,而成为正常人的。

合理的饮食主要是要控制每天的主食的摄入量,第二营养要均衡,进餐时间、数目应该维持一定的稳定性,要进行严格的糖尿病饮食控制,配合合理的运动就可以逆转。

经常低血糖也要警惕糖尿病

“嘿,怎么又饿了?”老高这段时间总觉得自己身体不对劲,明明早饭吃得挺饱,可是上午还不到10点,就觉得又饿了。有时还会出现心慌、手抖、出虚汗等低血糖症状。老高去医院检查,被医生的话吓了一跳。“糖尿病前期?都说糖尿病人吃多、喝多、尿多和变瘦,我没有啊!而且身体还发胖了呢,怎么就……”

“‘三多一少’只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和较晚期的表现。”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潘长玉教授告诉记者,“而在糖尿病的早期,患者的症状可能是反应性低血糖,就像老高这样。”

其实,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在正常状况下会通过一套自动化“系统”来调节血糖,胰岛素就是这套“系统”中的关键。人吃完饭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升高。这时,人体就会产生反应,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人体细胞的“大门”,让葡萄糖进入细胞,被储存或者利用。当血液中的葡萄糖减少到一定程度后,人体又会发出指令,减少胰岛素分泌,关上细胞的“大门”,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

然而,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胰岛细胞出现了异常,对人体血糖的变化反应迟缓。当餐后胰岛素应该分泌增多时,它分泌较少,引起了高血糖;而过高的血糖又会刺激胰岛细胞大量分泌胰岛素,使得患者的血糖在下顿饭前就降到了低谷,从而饥饿难忍。经常吃馒头、米饭等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食物者,更容易出现反应性低血糖。“也就是说,胰岛素分泌与血糖浓度之间的不匹配,导致了反应性低血糖的发生。”潘长玉说。

除了反应性低血糖,糖尿病前期患者常见症状还有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不过,糖尿病前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所以我们更希望大家关注导致糖尿病的各种危险因素。”潘长玉强调。

潘长玉说,确诊糖尿病前期,唯一的方法就是糖耐量试验,即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定时检测血中葡萄糖水平。如果血糖高于正常人,而又没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即为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不高别盲目乐观 还应筛查口服糖耐量试验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的标准,正常人的血糖应该是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服7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如果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口服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浆血糖≥11.1毫摩尔/升可诊断为糖尿病。

由此可见,在正常血糖水平与糖尿病诊断标准之间尚有一段距离。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之间的状态属于“糖尿病前期”。

因此,“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高枕无忧了”的看法是错误的。大量研究显示,如果忽略了餐后血糖,仅检查空腹血糖可能会有一半左右血糖异常的患者漏诊。所以,对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仅筛查空腹血糖远远不够,应同时做口服糖耐量试验。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4年版),应该参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1.年龄≥45岁,超重或肥胖,以往曾有血糖异常 史;2.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群;3.血脂异常者;4.患高血压和(或)心脑血管疾病者;5.年龄超过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分娩体重 大于4公斤婴儿者,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6.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者;7.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上述人群筛查后,如果糖耐量检查结果正常,应在一年后复查;如果检查结果为糖尿病,则应立即开始治疗;若检查结果属于糖尿病前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甚至药物干预。

女性患糖尿病早期的特有症状

糖尿病的发病对象是没有年龄、性别之分,男女老少都可以受害。近几年来,糖尿病的发病趋势逐渐趋向于低龄化。不过,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女性糖尿病的早期常常会出现一些男性病人没有的症状,值得警惕注意。早发现早治疗是稳定糖尿病病情最重要的措施。

特有症状之一:阴部瘙痒

糖尿病病人,尤其以2型糖尿病病人为主,会在发病前期出现阴部瘙痒症状。这是由于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尿液中的糖含量增高。经过尿道排出时会给阴部的病菌创造繁殖增生的机会,进而出现一系列的炎症、瘙痒的产生。

特有症状之二:生出巨大胎儿

很多怀孕之前已有糖尿病的孕妇会生出巨大胎儿,是由于糖尿病孕妇血中葡萄糖升高,葡萄糖可以轻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胎儿体内的胰岛素大量合成。胰岛素的作用之一是使胎儿的脂肪和蛋白质合成增加,加速胎儿生长发育,故会有巨大胎儿的产生。

特有症状之三:性功能障碍

主要原因是糖尿病女性患者在长期体内高血糖的影响下,导致支配阴道的相关神经纤维病变或神经传导功能发生障碍,使女性在性生活中得不到愉悦感。

糖尿病前期有什么症状 手脚麻痹发抖

糖尿病患者前期会经常出现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


糖尿病前期能治好吗

如果是已经确诊为糖尿病了,即便是患病时间不长,处于糖尿病前期,也是不能彻底治愈的,只能通过药物、饮食、运动来长期控制。

但是如果只是高血糖,还没有达到诊断为糖尿病的程度,通过饮食控制、加强锻炼,基本都能稳定血糖,有所恢复。


经常低血糖也要警惕糖尿病

经常低血糖更要留神糖尿病

“嘿,怎么又饿了?”老高这段时间总觉得自己身体不对劲,明明早饭吃得挺饱,可是上午还不到10点,就觉得又饿了。有时还会出现心慌、手抖、出虚汗等低血糖症状。老高去医院检查,被医生的话吓了一跳。“糖尿病前期?都说糖尿病人吃多、喝多、尿多和变瘦,我没有啊!而且身体还发胖了呢,怎么就……”

“‘三多一少’只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和较晚期的表现。”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潘长玉教授告诉记者,“而在糖尿病的早期,患者的症状可能是反应性低血糖,就像老高这样。”

其实,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在正常状况下会通过一套自动化“系统”来调节血糖,胰岛素就是这套“系统”中的关键。人吃完饭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升高。这时,人体就会产生反应,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人体细胞的“大门”,让葡萄糖进入细胞,被储存或者利用。当血液中的葡萄糖减少到一定程度后,人体又会发出指令,减少胰岛素分泌,关上细胞的“大门”,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

然而,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胰岛细胞出现了异常,对人体血糖的变化反应迟缓。当餐后胰岛素应该分泌增多时,它分泌较少,引起了高血糖;而过高的血糖又会刺激胰岛细胞大量分泌胰岛素,使得患者的血糖在下顿饭前就降到了低谷,从而饥饿难忍。经常吃馒头、米饭等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食物者,更容易出现反应性低血糖。“也就是说,胰岛素分泌与血糖浓度之间的不匹配,导致了反应性低血糖的发生。”潘长玉说。

除了反应性低血糖,糖尿病前期患者常见症状还有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不过,糖尿病前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所以我们更希望大家关注导致糖尿病的各种危险因素。”潘长玉强调。

潘长玉说,确诊糖尿病前期,唯一的方法就是糖耐量试验,即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定时检测血中葡萄糖水平。如果血糖高于正常人,而又没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即为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不高别盲目乐观 还应筛查口服糖耐量试验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的标准,正常人的血糖应该是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服7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如果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口服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浆血糖≥11.1毫摩尔/升可诊断为糖尿病。

由此可见,在正常血糖水平与糖尿病诊断标准之间尚有一段距离。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之间的状态属于“糖尿病前期”。

因此,“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高枕无忧了”的看法是错误的。大量研究显示,如果忽略了餐后血糖,仅检查空腹血糖可能会有一半左右血糖异常的患者漏诊。所以,对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仅筛查空腹血糖远远不够,应同时做口服糖耐量试验。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4年版),应该参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1.年龄≥45岁,超重或肥胖,以往曾有血糖异常 史;2.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群;3.血脂异常者;4.患高血压和(或)心脑血管疾病者;5.年龄超过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分娩体重 大于4公斤婴儿者,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6.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者;7.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上述人群筛查后,如果糖耐量检查结果正常,应在一年后复查;如果检查结果为糖尿病,则应立即开始治疗;若检查结果属于糖尿病前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甚至药物干预。

相关推荐

糖尿病的遗传性指的是什么

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大多与遗传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身体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少动等因素关。所谓糖尿病遗传指的不仅仅是糖尿病本身的遗传,而主要是指糖尿病患者易感性的遗传。因此,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更易出现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糖尿病前期主要表现为糖耐量受损和空腹血糖受损当一个人的血糖水平介于正常和异常之间时,我们可称其处在糖尿病前期。处在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可表现为糖耐量受损(igt)和

糖尿病的早期哪些 糖尿病早期-视力下降

很多糖尿病患者早期还会表现出视力下降、视物变得模糊不清,视力疲劳等。这是因为人体内的高血糖会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

糖尿病的 糖尿病早期-多饮

多饮是糖尿病早期临床之一,糖尿病早期会经常容易口渴,口舌发粘,不断的喝水。这是因为肾脏重吸收功能降低,排尿增多,人体水分缺失刺激大脑中枢反应出口渴的指令,使得糖尿病病人处于口渴老想喝水的状态。

早期糖尿病

首先需要知道糖尿病什么,你才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它。的人自我感觉是健康的。比如说体重下降,他觉得钱难买老来瘦,能吃能喝身体好,可能就完全耽误了。实际糖尿病的大概是两大块。一块叫做三多一少,三多是什么意思呢?叫做尿得多,吃得多,喝得多。都比正常人或比原来的情况要多。同时又体重和体力下降。体重和体力下降叫做一少。不见得是消瘦,多数糖尿病人不见得消瘦。就是体重比最重的时候下降一点。只要你发

糖尿病前期是什么 糖尿病检查什么项目

糖尿病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小便,看小便里面的尿常规,尿常规里面一项是葡萄糖,如果尿葡萄糖明显增加,那么对诊断糖尿病参考作用。第二个是静脉抽血测血糖,一般可以静脉抽空腹血糖或餐后两小时血糖,来诊断是否存在糖尿病,或者评价服用药物以后血糖控制如何。第三是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也是抽血检查,它是评价最近两到三个月之内患者的平均的血糖水平。第四个,就是比较少用的一些检查项目,比

什么样的状态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指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指机体的“血 糖调节组织”如胰岛卩细胞和胰岛素、肝脏、肌肉和脂肪细胞等对血糖代谢的 调节能力已由正常转向调节受损状态,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是糖尿 病的预警信号。

糖尿病早期

糖尿病早期常见的三大:1、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当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视界变窄,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或以前没的老花眼现象等,要立即进行眼科检查。2、饥饿和多食:因体内的糖份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会常常感到异常的饥饿,食量大增,但依旧饥饿如故。3、手脚麻痹、发抖:糖尿病人会

糖尿病 糖尿病早期-体重减少

虽然三餐按时吃饭甚至每天吃四餐,但是体重一直呈下降趋势,身体开始日渐消瘦。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体机能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的能量,只能消耗人体本来存在的脂肪和蛋白质,体重便开始下降,日渐消瘦。

了解什么是血糖高

当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即为高血糖。高血糖也是通常大家所说“三高”中的一高。另外“两高”分别是高血压和高脂血。空腹血糖正常值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如果高于这一范围,称为高血糖。高血糖和糖尿病是着密切联系但又非常不同的两个概念,应当注意两点。1.高血糖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只是一种血糖监测结果的判定,血糖监测是一时性的结果,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去

糖尿病前期如何逆转正常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实际上在这个过程当中,患者的胰岛功能是在缓慢衰减的。因此在这个时期,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是能够可以完全逆转,不发展为糖尿病,而成为正常人的。合理的饮食主要是要控制每天的主食的摄入量,第二营养要均衡,进餐时间、数目应该维持一定的稳定性,要进行严格的糖尿病饮食控制,配合合理的运动就可以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