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的妙用 洗脚水中加点盐——可以除脚气
食盐的妙用 洗脚水中加点盐——可以除脚气
不少人都有脚气的困扰,涂了很多药膏也不见好转。其实不妨在洗脚时加点食盐,也可以用食盐在脚上揉搓一下。
食盐本身就有杀菌抑菌的作用,可以防止真菌和细菌的滋生,防止脚气。另外,有了脚气脚部会瘙痒,经过抓挠而出现脱皮和裂口时,洗脚水中也可加点盐,能对破口起到保护作用。
轻微脚气怎么治疗效果好
1、白糖可治脚气
脚用温水浸泡后洗净,取少许白糖在患脚气部位用手反复揉搓,搓后洗净,不洗也可以。每隔两三天一次,3次后一般轻微脚气患者可痊愈,此法尤其对趾间脚气疗效显著。
2、花椒盐水治脚气
可放花椒10克、盐20克,加入水中稍煮,待温度不致烫脚了,即可泡洗,每晚泡洗20分钟,连续泡洗一周即可痊愈。用过的花椒盐水,第二天经加温,可连续使用。已溃疡感染者慎用。
3、韭菜能治脚气
鲜韭莱半斤洗净,切成碎末放在盆内,冲入开水。等冷却到能下脚时,泡脚半小时,水量应没过脚面,可同时用脚中揉搓。一个星期后再洗一次,效果很好。
4、黄豆水治脚气
黄豆150克,水约1公斤,用小火约煮20分钟,待水温能洗脚时用来泡脚,可多泡会儿。治脚气病效果极佳,脚不脱皮,而且皮肤滋润。一般连洗三四天即可见效。
5、米醋治脚气
米醋一斤,将醋倒入盆内,浸泡或浸洗,每日两次,每次约一小时,消炎杀菌,可治脚化,又简单,见效又快,轻者四天根治。
以上五种小妙招对付脚气很管用的,不知您记住了没?如果您每天还在被脚气所困扰不妨试一下今天小编教您的这几个小妙招,肯定会帮您一下从根源去除脚气,以后再也不会受脚气的困扰。最后小编要说脚气易传染,请做好自我卫生。
盐水泡脚的功效和作用
1、用盐水泡脚有什么好处
用盐水泡脚能杀菌消毒,预防脚气,同时还能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还能对治疗感冒有一定的作用,而且经常性的泡脚能使人的睡眠得到改善,也能增强人的记忆力,使得人的头脑轻松,利用盐水洗脚一般都是在木桶中加入半盆热水后在加入半调羹的盐。水温不能过低,同时如果脚上有伤的话一定不能用盐水泡脚,有伤如果用盐水泡脚会导致疼痛感剧烈。
2、盐水泡脚的功效与作用
每天晚上用盐水泡脚不仅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感还能促进睡眠质量,而且盐水有很好的杀菌作用,所以对于脚气的预防就有一定的作用,另外盐水泡脚还能有去角质,对于盐水泡脚增强体质、增强心肺功能。预防感冒也有一定的作用,如果在泡脚的时候再配合一些按摩的手法,那么可以让自己的心情更加放松,同时不仅盐水泡脚有好处,很多中药材可可以进行泡脚。
3、用盐水泡脚可以减肥吗
用盐水泡脚对于减肥是没有什么效果的,盐水泡脚一般对于增强睡眠质量、防止脚气、预防感冒、促进血液血液循环、抗疲劳等等作用,但是要用盐水减肥的话效果微乎其微,如果要想减肥只有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合理的膳食,均衡营养,不要吃油腻的食物,没有要多喝水,多运动,这样对减肥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同时要有明显的效果一定要坚持下去。
4、盐水泡脚治百病
盐水泡脚的作用是比较多的,但是也不是神丹妙药,在晚上的时候用盐水泡脚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感,同时能让睡眠的质量得到改善,同时盐水有比较好的杀菌作用,这样对治疗脚气也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对于用盐水泡脚可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等,但是如果错误的利用粗盐泡脚的话,那么可能对肾有一定的伤害,所以说一定要辩证的对待用盐水泡脚这个问题。
脚气热水泡脚有用吗
防治脚气最好的办法就是热水勤泡脚,保持脚部的清爽干燥。据介绍,双脚因为长期束缚在鞋子内,再加上运动量大,汗腺分泌严重,这就为脚气真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所以钦泡热水脚,保持脚部的清爽干透可以预防脚气。
最安全最有效的治疗办法就是采用中医学上的“热水泡脚,加点中药”与按摩穴位相结合。
蛇床子、天麻、苦参、明矾、甘草等中草药自来就是治疗脚气的泡脚良方,都具有很好的去湿止痒、抑制真菌、燥湿杀虫的功效。若将这些中药按科学比例调配之后还能将其去湿止痒、杀菌免疫的功效发挥的更大。
治脚气小窍门
1、将脚放在50-60℃的热水中多烫几次,每次15分钟,每日1-2次。
2、用重物将丝瓜络压平做成鞋垫,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
3、葛根15克、研成细末,加白酒15克、再加适量水,煎后洗脚,每日1次,1周后,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
4、洗脚时,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调匀后,将双脚浸泡15分钟左右,每日1次,连续3-5天,脚臭即可消失。
5、洗脚时,在热水中加50克白矾,浸泡10分钟左右,可除脚臭。
6、每晚临睡前,用棉球或布头蘸小许酒精,均匀地抹在刚脱下的胶鞋、球鞋内,待第二天早晨干燥后再穿,坚持两周。
7、土霉素治脚臭 :不少人因脚臭而觉得苦恼,将土霉素研成末,涂在脚趾缝里,每次用量1--2片,半月左右不再有臭味。
上文中介绍了一些可以治疗脚气的作用,而且我们也得到了结论,使用热水泡脚是可以治疗脚气的,而且对身体的好处是很多的。所以如果有脚气的人,应该每天坚持使用热水泡脚,同时在泡脚的时候还可以添加一些中草药,比如醋、艾草、鱼腥草、枸杞等等。都可以消毒杀菌。
用什么方法去除脚臭
韭菜洗脚除臭
取一把新鲜的韭菜,洗净切碎,倒在脚盆里,再冲入开水。待水温下降至不烫脚时,双脚放入盆中,慢慢加热水至水漫过脚面,然后双脚互相按摩,一周按此法洗三次。数周后见效。
食醋洗脚除臭
每晚洗脚时,取家中食用的陈醋2汤勺,倒入脚盆与洗脚热水稀释,然后双脚搓洗15分钟,一周即可见效。
袋泡茶洗脚除臭
超市购买一盒袋泡茶,每晚洗脚时,先取2包袋泡茶放入脚盆用开水冲开,带茶叶水泡开后,取出茶包,然后双脚搓洗15分钟,一周即可见效。
其它辅助方法
爽身粉撒脚除臭
每晚洗好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爽身粉(痱子粉),撒在脚上,特别是脚趾缝里。这样可以快速吸收脚汗,同样也起到除臭的功能。
小贴士:洗完脚后,脚一定要洗干净,特别是脚趾缝里一定要用洗脚布擦干。
食盐洗袜除臭
脚臭一方面来源于脚汗,同时袜子吸收脚汗后也易发臭。因此,洗袜子时可以在袜水中放半勺食盐(具体时袜子的多少而定)和袜子一起浸泡15分钟左右,然后用洗衣液洗净即可。
小贴士:脚臭的人,一定要勤换袜,否则脚会越来越臭;脚臭严重的人,可以身边备几双袜子,随时随地换上。当然,脚臭严重的人很可能就是脚气所致,除了勤换袜外,可以再备点速效脚气液,解除脚臭脚气效果会更好。
柠檬汁喷鞋窝除臭
买几个新鲜柠檬,回家切开后,挤汁与水稀释后,倒入喷雾瓶,出门前10分钟,将稀释的柠檬汁往鞋窝里喷数下,可有效除臭。
小贴士:脚臭的人每天要换鞋,同时换下的鞋要及时通风吹干。
如何根除脚癣
脚气、足癣是发生于脚趾头之间或脚掌的皮肤癣,
脚气有干脚气、湿脚气之分。湿脚气中又有寒湿脚气、湿痰脚气、湿热脚气、湿毒脚气等。
脚癣无法根除,在西医看来是因为真菌感染。
然而,真菌在大自然中很常见,为什么别人没有感染!
混用洗脚盆,使脚气传染,然而被传染的人有的涂药好根除了,有的人却反复发作?
那是因为体内有湿!
根除脚气需内服调理,建议每天吃薏苡仁做的稀饭,2月可根治。
注:不能吃大米做的稀饭,大米做的稀饭湿气很重。
盐水泡脚加多少盐
准备一个盆,倒入半盆水,盐只要半勺即可。
水温不能太低,需要稍微高一点,浸泡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过一段时间身体就会慢慢发热,还会有一点汗液出现。我们在浸泡的时候,需要用一只脚搓另一只,加速脚部的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按摩脚心的涌泉穴,按摩一段时间可以促进我们的睡眠质量,还能延缓皮肤的衰竭速度。
手脚干燥裂口是怎么回事 几种治疗裂口的小妙方
秋冬季皮肤分泌的皮脂减少,从而导致皮肤干燥粗糙,手脚裂口,严重的裂出血,中老年人出现的更多。一个很好用的小妙方:吃完的桔子皮3-5个,放入盆里加开水泡2分钟,先洗手再泡脚至水不热为止,每天晚上洗一次,连洗3-4天,干裂粗糙就消失了,比什么膏霜都管用,不妨试试。
妙方第2招:嘴唇干裂这个很好用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嘴唇发干,起皮,教你一招:抓银耳一把,取红枣10枚,放冰糖煮开。早晚喝一次。 几天后起皮,发干自然消失。
秋冬季皮肤瘙痒是血燥的表现,除了多喝水还要多吃降燥滋养的食物,白萝卜,大白菜、柚子橙子都是不错的。
妙方第4招:熬夜多吃山药
妙方第5招:近视小妙招
经常用电脑,手机或者近视眼,常喝枸杞菊花茶。枸杞适量多些,泡开后将枸杞吃了。每天清晨洗脸时,用半干不湿的热毛巾敷于前额和双眼,眼睛轻闭,头稍仰,毛巾凉后再重新更换,持续一分钟,长期坚持,你会发现神奇就在你身边。
妙方第6招:肩周炎用大盐粒热敷
妙方第7招:落枕一招搞定
将你的脚抬起来,把大脚拇趾掰开,按顺时或逆时的方向慢慢地按摩旋转,则你的落枕将获得最大修复。如果发觉脚拇趾肌肉紧绷,那表示您的脖子扭伤了,得要上医院看医生。记住,左脚管左边,右脚管右边,经常按摩,将直接或间接疏缓颈项的肌力,有助于预防脖子的伤害。
妙方第8招:增强记忆力
每日清晨取新鲜鹅蛋一只,打入容器内依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白糖搅匀后放笼上清蒸,空腹食用,有清脑益智功能,对增强记忆力有特效,可经常食用。
妙方第9招:十秒钟停止打嗝
不停打嗝,用按摩法治打嗝,两手拇指同时按两个鱼腰穴(眉毛中点处),由下向上按压,用力由轻到重,有酸胀感。按摩时,要用力憋气,再用力呼出,反复二三次,即可停止打嗝。
妙方第10招:牙周炎轻松解决
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不用其他方法2天就好。
妙方第11招:便秘轻松解决
用大米、小米各2~3两,加红薯4~7两,熬成红薯稀饭,晚饭前后食用,翌日早上,大便即可缓解,收效之速,胜过医药,且可常食,无副作用。吃一段时间的红薯,便秘可以消失。
妙方第12招:伤口不留疤
创伤愈后容易留下疤痕。如果在刚脱痂时,马上用鲜姜片轻轻擦磨疤痕疙瘩,日擦3次,每次2-3分钟,连续用鲜姜擦两三次,可以阻止其肉芽组织继续生长,伤口不留疤痕,皮肤表面光洁如初。
天气渐冷,在保暖御寒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