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脉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申脉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申脉穴在足外侧部,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与跟骨之间凹陷中。
该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归属足太阳膀胱经,通于阳跷,阳跷为病,阳缓而阴急,本穴故有通经络,祛风寒,利关节之功;再者,膀胱经经于脑,脑为元神之府,故有宁心安神,化痰定志之功。长期坚持刺激申脉穴,可以矫正外八步态,还有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癫痫,项强等症的作用。
带脉的准确位置图
带脉穴为带脉之所过,又主治带脉及妇人经带疾患,脉穴同名,故称带脉。
带脉穴位置:在侧腹部,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肝经章门穴下1.8寸处;侧卧取穴。
冲脉的准确走向位置图
冲脉共有三条:第一支沿腹腔前壁,挟脐上行,与足少阴经相并,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咽喉,环绕口唇;第二支沿腹腔后壁,上行于脊柱内;第三支出会阴,分别沿股内侧下行到足大趾间。
冲脉是沿着这14个穴位走向的:会阴(任脉)、气冲(足阳明经)、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足少阴经)、阴交(任脉)、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具体穴位如图所示)
任脉的准确位置图
任脉穴属于奇经八脉穴,起于小腹,交会于督脉,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止于眼眶,交于足阳明胃经。
申脉的准确位置图 申脉的作用
申脉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归属足太阳膀胱经,通于阳跷,阳跷为病,阳缓而阴急,本穴故有通经络,祛风寒,利关节之功;再者,膀胱经经于脑,脑为元神之府,故有宁心安神,化痰定志之功。长期坚持刺激申脉穴,可以矫正外八步态,还有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癫痫,项强等症的作用。
冲脉的准确位置图片
冲脉循经上至头,下至足,后行于背,前布于胸腹,可谓贯穿全身,分布广泛。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之类,与督脉相通。其外行者经大腿上端内侧部(气街)与足少阴经并行,沿着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口唇。
申脉的准确位置视频 申脉的准确位置
申脉穴在足外侧,踝下方的凹陷处,是踝关节屈伸着力的地方。
简单取穴法
1.位于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1厘米的凹陷处。
2.侧坐位,在踝区,从小腿外侧高骨(外踝尖)垂直向下可触及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3.侧坐位,在外踝尖下0.5寸,前后有筋,上有踝背,下有软骨,处于两者之间。
冲脉的准确位置图
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并在此分为三支:一支沿腹腔前壁,挟脐上行,与足少阴经相并,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咽喉,环绕口唇;一支沿腹腔后壁,上行于脊柱内;一支出会阴,分别沿股内侧下行到足大趾间。
瘛脉的准确位置图 瘛脉的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
简易取穴:在耳后,先找到翳风穴,再找到角孙穴,在两穴之间,做环耳郭连线,在其连线下缘1/3处即是瘛脉穴。
申脉在哪个位置图片 申脉的治疗用法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申脉穴5—20分钟,每天一次,可改善头痛、眩晕。一般艾炷直接灸3—5壮,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刮痧疗法: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申脉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治疗下肢痿痹。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按揉申脉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缓解治疗目赤肿痛、失眠;也可以用手指去按压穴位,微微感到酸胀的感觉,同时尽量的深呼吸,维持几分钟,可以稍作放松。持续一段时间这种治疗方法,心情会有所改变,耐性也就回归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