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主要症状
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主要症状
1、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这是婴儿青光眼的症状中比较典型的,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出现这些症状时,家长朋友们应及时带孩子应作进一步检查。
2、角膜增大,前房加深:当婴儿的眼压升高时,角膜上皮会出现水肿症状,外观也会失去光泽。有的患儿会出现后弹力层膜破裂,最后可能会形成不同程度的角膜浑浊。
3、眼压升高、房角异常:青光眼性视盘凹陷及眼轴长度增加,这些症状对于婴儿青光眼的诊断十分重要,但常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检查,才能充分确认。
青光眼有哪些症状
问: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我国由于青光眼导致双目失明的患者占16%,达80多万人,导致单眼失明的患者占17%,那么青光眼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会导致失明?
孙乃学:青光眼导致的失明是不可逆的,如图,眼球剖面图,包括:睫状体、红膜、角膜、前房、前 房角、后房、晶状体、玻璃体、视神经。眼球内容物对球壁的压力叫做眼内压或眼压,房水不断的生成,经循环从房角排出,形成动态平衡,如果排出障碍,眼内压就会升高,压迫视神经乳头,外界看到的图像通过视神经传导大脑,当其受压、萎缩后,就会导致失明。如图,正常房水循环示意图,房水从后房经瞳孔到前房,循环后通过房角排出,如果房角的正常排出道不通畅,就会导致眼压升高,正常的眼压为11-21毫米汞柱。如图,闭角型青光眼房水循环障碍图,房水从后房形成后,由于瞳孔处循环过程中发生障碍,从而向前推压红膜,引起房角的关闭、房水引流不畅,导致眼压的升高。如图,开角型青光眼房水循环障碍图,房水从后房经瞳孔到前房,房角是开放的,但由于引流系统的异常,引起房水不能正常排出,导致眼压的升高。
佘华宁:还有继发性和先天性的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的症状不太典型,而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则比较典型,青光眼的基本类型:青光眼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闭角型分为急性闭角型和慢性闭角型;先天性青光眼分为婴幼儿型、青少年型、伴有其它先天异常。
问:患青光眼后病人有哪些症状?
孙乃学:不同类型青光眼病人的症状也不同,像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就比较急,但也有一部分青光眼患者在早期没有症状,待病情发展到晚期时会出现视野缺损,视功能障碍包括视野缺损。
问:下面让我们来听听患者的话:
这病刚发时眼睛看东西不清楚,看灯光时也是模糊的、有红圈圈、头痛、恶心、眼睛流泪,到这来看医生说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问:视野是什么呢?
孙乃学:视野是看目标的空间范围,也就是余光,青光眼患者的视野非常小,晚期患者只能看到一个目标点,也就是管状视野,严重影响了生活,如图。目前认为视力低于0.05就属于盲,视野半径小于10度也属于盲。
问:继发性青光眼是怎么回事?
佘华宁:由于其它眼病引发的青光眼就是继发性青光眼,如色素膜炎,炎症引发的大量渗出物堵塞了房角,引起房角粘连、红膜后粘连,这样房水的循环就发生了障碍,导致眼压升高。
问:先天性青光眼是怎么回事?
佘华宁:房角发育异常引起的青光眼就是先天性青光眼。
问: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小患儿家长的话:
患儿母亲:孩子刚生下来时眼珠子特别大、黑眼球多、怕光、总低着头不敢看人,我以为是害羞,抱出去以后人家都说这个孩子和别人不一样,我这心里头也觉得有点毛病,就找我们当地医院的大夫去看了,大夫说长长就好了。
孙乃学:这个孩子就是先天性青光眼患者,他的角膜直径大于12毫米。
问:是不是眼压升高就一定是青光眼?
佘华宁:高眼压是发生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但也不是高眼压就一定会发生青光眼,也可能是高眼压症,但有10%的高眼压症患者最终会发展为青光眼,而且还有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正常的眼压应该是不损伤视神经的。
问:烟台王女士 眼睛胀痛,有往外拱的感觉,看不清东西,是青光眼吗?
佘华宁:可能是青光眼,建议测一下眼压,也可以自己摸摸,正常的眼压应该与鼻尖的软硬度差不多,如果眼压与额头硬度差不多,就说明眼压高,如果眼压与面颊软度差不多,就说明眼压低。
问:哈尔滨宋先生 眼睛发胀,看东西发花,请问是青光眼吗?
孙乃学:建议到医院检查一下眼底、测测眼压。
问:山西马女士 儿子20岁,诊断为青光眼,右眼已失明,我们家没这种病,儿子为什么会得?另一只眼睛将来会看不到吗?
佘华宁:这属于发育性青光眼,只有10%的家族史,他已经有一只眼睛失明了,建议应注意保护另一只眼睛,应该定期到医院测眼压、查眼底。
问:哪些因素会诱发青光眼?
佘华宁:青光眼的危险因素:高眼压;进行性近视、远视;青光眼家族史;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眼外伤;糖尿病(青光眼发生率为12.6%)。
问:治疗青光眼是吃药好还是点药好?
佘华宁:药物治疗的目的就是降低眼压,控制青光眼病情的发展,药物有眼药水、口服药和静脉注射药物,应该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像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就应该用点药脾露卡露品,口服药醋氮酰氨,静脉注射20%的甘露醇,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开角型青光眼,可以用β受体阻滞剂的眼药水,如塞玛酰氨等,注意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青光眼的用药时间一般都较长,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青光眼每一代都遗传吗
现有的研究证明,青光眼有多种类型,其遗传方式也各不同:
1、原发性青光眼是指有遗传因素的青光眼。如: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由于解剖的因素,眼轴短、房角比较狭窄。若在光线较暗的地方工作或看电影,瞳孔散大,虹膜组织堵塞房角,房水不能排出,便引起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在开角型青光眼,虽然房角比较宽,但房水排出受阻于前房角的小梁网-Schlemm管系统,可使房水排出阻力增加,由于房水排出不畅而导致眼压升高。
2、继发青光眼多由于外伤、炎症、出血、肿瘤等引起,其破坏了房角的结构,使房水排出受阻而导致眼压升高。还有一类先天性青光眼,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前房角发育异常,使得小梁网-Schlemm管系统不能发挥有效的房水排出功能,而使眼压升高。从总体来讲,青光眼是由于眼内生成的水,不能正常的排出而引起。
闭角型青光眼,呈现家族聚集性,因而家族史是此种类型青光眼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开角型青光眼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目前已知至少有8个染色体位点与其发病有关;在先天性青光眼患者中,大约百分之十的患者有明显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青光眼发病具有遗传性,常常在一个家族中有多人发病,并且可以遗传给后代。因此,青光眼患者的亲属应该尽早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自己有眼胀、头痛等不正常现象,必须及时到医院检查,并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有青光眼家族史,以得到医师及时的诊治。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预防、尽早治疗,避免视功能发生不可挽救的损害。
青光眼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青光眼的种类主要有四种: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各种类型的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各不相同,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先天性青光眼
根据发病年龄又可为婴幼儿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30岁以下的青光眼均属此类范畴。先天性青光眼形成的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眼前房角发育异常,致使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
(1)婴幼儿性青光眼 一般将0~3岁青光眼患儿归为此类,此型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见者,母体内即患病,出生后立即或缓慢表现出症状。一般是双眼性病变,但却不一定同时起病,部分患儿单眼发病。临床表现为出生后眼球明显突出,颇似牛的眼睛,故称“牛眼”,可有怕光、流泪、喜揉眼、眼睑痉挛、角膜混浊不清、易激动哭闹、饮食差或呕吐、汗多等到全身症状。此型的预后关键在于及时正确地诊断,因小儿眼球壁正处于发育阶段,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患儿的预后。
(2)青少年性青光眼 发病年龄3~30岁之间,此型临床表现与开角型青光眼相似,发病隐蔽,危害性极大。近年来此型多发生于近视患者,且有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90%以上的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
2.原发性青光眼
根据前房前角的形态及发病缓急,又分为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等: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是由于眼内房角突然狭窄或关闭,房水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房水涨满,眼压急剧升高而造成的。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占90%,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为1:4,来势凶猛,症状轻剧,发病时前房狭窄或完全关闭,表现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血压升高,如得不到及时诊治,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无光感,此时称“暴发型青光眼”。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对疼痛忍受性较强,仅表现为眼眶及眼部不适,甚则眼部无任何症状,而转移至前额、耳部、上颌窦、牙齿等疼痛,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实则是因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反复迁延而来。
(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发病年龄30岁以上。此型发作一般都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激动、视疲劳、用眼及用脑过度、长期失眠、习惯性便秘、妇女在经期,或局部、全身用药不当等均可诱发,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虹视、头昏痛、失眠、血压升高,休息后可缓解。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即可失明,检查时眼压可正常或波动,或不太高,20~30mmhg,眼底早期可正常,此型最易被误诊。如此反复发作,前房角一旦粘连关闭,即可形成暴发型青光眼。
青光眼的症状有哪些
先天性青光眼根据发病年龄又可为婴幼儿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30岁以下的青光眼均属此类范畴。先天性青光眼形成的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眼前房角发育异常,致使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1)婴幼儿性青光眼 一般将0~3岁青光眼患儿归为此类,此型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见者,母体内即患病,出生后立即或缓慢表现出症状。一般是双眼性病变,但却不一定同时起病,部分患儿单眼发病。临床表现为出生后眼球明显突出,颇似牛的眼睛,故称“牛眼”,可有怕光、流泪、喜揉眼、眼睑痉挛、角膜混浊不清、易激动哭闹、饮食差或呕吐、汗多等到全身症状。此型的预后关键在于及时正确地诊断,因小儿眼球壁正处于发育阶段,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患儿的预后。(2)青少年性青光眼 发病年龄3~30岁之间,此型临床表现与开角型青光眼相似,发病隐蔽,危害性极大。近年来此型多发生于近视患者,且有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90%以上的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
青光眼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
青光眼是目前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而且这种疾病正在想年轻患者伸出魔掌,目前,青光眼的病因还不是非常明了,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青光眼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的疾病,今天小编就来帮大家介绍一下,青光眼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
现有的研究证明,青光眼发病具有遗传性,常常在一个家族中有多人发病,并且可以遗传给后代。因此,青光眼患者的亲属应该尽早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预防、尽早治疗,避免视功能发生不可挽救的损害。
青光眼有多种类型,其遗传方式也各不同:闭角型青光眼,呈现家族聚集性,因而家族史是此种类型青光眼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开角型青光眼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目前已知至少有8个染色体位点与其发病有关;在先天性青光眼患者中,大约10%的患者有明显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因此,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自己有眼胀、头痛等不正常现象,必须及时到医院检查,并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有青光眼家族史,以得到医师及时的诊治。
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得知:从儿童到老人,所有年龄人都可能发生青光眼,年龄超过35岁或40岁以上的人,高度近视者,患糖尿病者,以及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得青光眼的机会比正常人会多一些。
以上这些就是小编从各位眼科权威专家那里得出的结论,也是目前青光眼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希望可以对广大青光眼患者有所帮助。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
先天性青光眼:根据发病年龄又可为婴幼儿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30岁以下的青光眼均属此类范畴。先天性青光眼形成的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眼前房角发育异常,致使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25-80%的病人半年内显示出来,90%的患儿到一岁时可确诊。10%的病人在1-6岁时出现症状。
1. 婴幼儿型青光眼:一般将0-3岁青光眼患儿归为此类。此型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见者。母体内即患病,出生后立即或缓慢表现出症状。一般是双眼性病变,但却不一定同时起病,也有25-30%患儿单眼发病。临床表现为出生后眼球明显突出,颇似牛的眼睛故称“牛眼”,怕光、流泪、喜揉眼、眼睑痉挛,角膜混浊不清、易激动哭 闹、饮食差或呕吐、汗多等到全身症状。此型的预后关键在于及时正确诊断,因小儿眼球壁正处于发育阶段,查眼压,可能正常,而眼底检查不好配合,所以缺乏青光眼丰富俅簿。
2. 青少年型青光眼:发病年龄3-30岁之间。此型临床表现与开角型青光眼相似,发病隐蔽,危害性极大。近年来此型多发生于近视患者且有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90%以上的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详细检查才知道是青光眼。有的患者查出来青光眼,但自己错误的认为,我现在又没有什么感觉,视力也可以,不可能象大夫说的那么严重,真正失明了,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在黑暗中痛苦的渡过终生
青光眼患者吃什么好
青光眼患者吃什么好?青光眼是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分为原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这四种。这四种青光眼的临床症状表现都是不同的,只能对疾病有所了解才知道应该怎么治疗,同时也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青光眼患者的饮食一般来说,是不需要特殊忌口,但要做到合理饮食。
第一,青光眼患者的饮食要有规律,不暴饮暴食,进食不宜过饱,速度宜慢,这对稳定血管、神经和内分泌系统都有益处。
第二,青光眼视力损伤多与视神经的血液供应有关,因此,患者的饮食宜清淡些为佳,要避免高脂肪、高糖等食物,少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不要吃容易口渴的油炸食物。
第三,应增加富含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A、B、C、E的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适量猪肝、鱼、肉、粗粮、植物油等;多吃枸杞子、花生、核桃、豆浆等补益肝肾的食品。
第四,如果青光眼患者的血糖正常,可服用蜂蜜、西瓜、丝瓜等,因为这些食品具有利尿的作用,可加快眼内房水的吸收、减少房水的生成,有利于降低眼压。
青光眼疾病的治疗的时间的讲解
一、眼内引流:
主要是指虹膜周边切除术,它在前后房之间的周边虹膜上造成一个通道,缓解瞳孔阻滞造成的后房压力增高和前房角阻塞,降低眼压。适用于房角开放大于1/2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和缓解期,以及早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二、眼外引流:
通常称为“滤过性手术”,是抗青光眼手术中最常用的方式,包括:小梁切除术、巩膜灼滤术、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等,通过手术形成的新通道将房水引流至结膜下形成“滤过泡”,再经周围组织将房水吸收,即将眼内的房水引流至眼外,降低眼压。这类手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开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大于1/2的闭角型青光眼、大多数继发性青光眼以及晚期先天性青光眼。
还有一种在眼睛上植入一根带阀门的管子引流房水的手术方式,称为减压阀植入术,它是通过一端插入前房的管子将房水引流至穹隆部的结膜下,来降低眼压。这通常用于视功能较差的一些难治性青光眼,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无晶体或人工晶体青光眼等。
三、破坏性手术:
指睫状体冷凝术,它与睫状体光凝术一样,是利用物理治疗的手段破坏部分睫状体上皮细胞,使房水生成减少来降低眼压。这类手术并发症较多,且手术效果预测性较差,一般用于已经无光感的绝对期青光眼和多次其它抗青光眼术后失败眼压仍然很高者,是为解决眼压高带来的疼痛,对视功能没有改善作用。此外,在年龄偏小的先天性青光眼患者,可选择小梁切开术或前房角切开术。
但较晚期的青光眼患者,通常需要行眼外引流手术(最常用为小梁切除术)。但在手术前应使用药物尽量将眼压降到正常水平。对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一旦明确诊断就应该治疗,可先用药物或激光治疗。当视野或视神经的损害加重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对于未明确为青光眼的病例,当眼压超过30毫米汞柱时,因为其患青光眼的可能性非常高,不必等到视野或视神经的损害出现就可以开始治疗。婴幼儿一旦确诊为先天性青光眼,首选手术治疗,药物只能作为手术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