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如何掌握操作技能
宝宝如何掌握操作技能
初生的小宝宝生来就有某些无意识的行为反射,所以宝宝们在掌握操作技能之前,必须解除宝宝的这些“行为习惯”。
初生的婴儿具有一种抓握反射,这是人类从生活在树上的类人猿进化而来后残留的一种本能。这种抓握的力量很强,甚至可以承受婴儿的体重。必须先解除她的这种本能,这样她才能学会有意识地去抓握小东西。
幼小的婴儿起初主要用她的嘴作为感觉器官,渐渐地,指尖取而代之。一岁后,她抓东西的能力提高了,不再把东西握在手掌中了,而是用大拇指和其他手指来抓。这一特点的成就将我们和其他物种区分开来。除了人类,没有任何其他动物具有如此高级的操作能力。
当宝宝能很轻易地放开手里的物体时,她就又前进了一大步;现在,控制放手的肌群已学会如何对付控制抓握的肌群,这两种相对立的肌群已能一起工作了。
通过下面的活动,你能帮助你的宝宝获得和完善这些技能。它们在每天的吃饭、穿衣和玩耍中都用得上,这对于培养她的自理能力极为重要。
关于抚摸生殖器官
婴儿通常在快到1岁时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生殖器官,但此时抚摸生殖器官并没有明显的快感。这种抚摸久而久之会带来快感,使之更像真正意义上的手淫。大多数男女婴儿都有手淫行为,这是非常普通的行为。爱抚他们的生殖器官并不会使孩子变得精神错乱或变成同性恋。
没有理由去阻止这种行为或表示不赞成,因为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变得遮遮掩掩,毫不坦率。如果手淫行为在公共场合发生,最好的处置方法是设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不是指责或非难。
新生儿
宝宝大部分时间都把手紧紧地握着;她会牢牢地抓住你的手指。
辅助措施
你可以让她抓着你的手指,不断测试,看看抓握的力量是如何日复一日地减弱的,也可测测看你能把她的手指抬得离床垫有多高。
测测她的抓握反射
让她抓着你的手指,看看你能把她的手指抬得离床垫有多高。一个星期后,她的握力会减弱。
4周大
宝宝的抓握力减弱些了,但他仍然把手握着。
辅助措施
和他玩数手指的游戏,把他的手指一根根地拉开,帮助他放松手指。
一次拉开一根手指
和他玩数手指一类游戏的时候,展开和分离他的手指。对他的脚趾也可以这么做。
周大宝宝的的手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张开的。
辅助措施
继续和她玩游戏,并用柔软多毛的东西轻逗她的手掌和指间,使她意识到自己的手,还可以轻柔地按摩抚摸她的手。
使她意识到自己的手轻轻地按摩和逗弄宝宝的手和手指。如果可能的话,用不同质地的物品摩擦她的手。
8周大宝宝的双手已能很放松地张开了,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手。
辅助措施
用各种触觉的刺激增强他对自己的手的意识,最好是使用质地不同的物体;在往宝宝的手掌里放东西的.
智力障碍儿童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直观、具体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似或相应的情境进行教学,做到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境交融,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将学生带人实际生活的场景中,实践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技能,教师就学生在实践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反复练习正确的操作技能,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学生的规范行为。”社会适应课程中的情境教学强调的是儿童真实的生活情境,是真实情境教学法。教学活动就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考虑每一个学生自然的作息和具体的活动环境。例如,在买午餐的教学课程,我们会在学生正常午餐的时间,到他们经常去的快餐店中教学,使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实践操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操作和实践,使智力落后儿童掌握一些生活常识、物品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形成有用的生活技能等。例如,在学习使用DVD机时,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他们自己去操作。社会适应课程的实践操作学习,也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实施的,而且他们在每一次实践后,都会得到一个自然的结果来强化。例如,在休闲活动中,让学生操作DVD机,打开影碟,这样他们就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社会适应课程在教学中强调活动的完整性.
例如,购物活动是从预算、准备袋子、选择商店、选购物商品、付款到最后核对和取走商品的连贯过程。与一般功能性课程教学不同的是,社会适应课程不会把它们分割成几个课时(如学习计算钱币、学习选择商店、学习购物流程等),而是学生在每一次的学习活动中都经历了整个购物过程。因此,支持或辅助性教学策略的采用,是社会适应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例如,学生L重点是掌握到超市购买毛巾的流程,但他还不会计算价钱,那么在这个环境里,教师可以为他提供支持或协助,以使他可以完成整个购买毛巾的活动。
儿童水杯什么时候开始用
虽然6个月被公认为宝宝从奶瓶过渡到水杯的最佳时间,但是宝宝总要有个学习适应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宝宝5个月时,爸妈就可以有意识地让宝宝熟悉训练性杯子,为用杯子喝水作准备。到了6个月时,可以试着让他用杯子喝水。刚开始可以让宝宝双手端着杯子,爸妈帮着往嘴里送。当宝宝拿杯子较稳时,成人可逐渐放手让他自己端着杯子往嘴里送,要注意杯子中的水量要由少到多。到8个月时,宝宝就能自己用杯子喝水了。
6-12个月宝宝
带握手器的奶瓶杯其实这只是变形的奶瓶,妈妈可以使用普通奶嘴也可选用“鸭扁嘴”奶嘴。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抓握能力,却还停留在吮吸阶段,还不会“喝”,要让他们从吮吸转向喝,首先要训练他们将杯子递送到嘴边的准确度。
1-1.5岁宝宝
软嘴饮水杯 一岁后,宝宝可以尝试用正式的杯子了,刚开始时可能把握不要递送的力度,并且还未必可以一下就掌握“喝”的能力。为防止宝宝柔软的嘴唇收到伤害,且不至于把杯里的东西洒得到处都是,妈妈应该选择软嘴的饮水杯,一定要注意防漏哦,魔术杯或“不滴落”水杯就停不错的。
1.5-2岁宝宝
吸管杯 由于宝宝喜欢啃咬吸管,所以刚开始最好选用软管杯子,选购时最好注意选择安全无毒、可高温消毒的材质为好。宝宝妈妈就会掌握吸而不漏的技巧了。
2岁以后宝宝
任何可以消毒的杯子 一般两周岁一号的宝宝在掌握喝水的技能上已与成人无异了,这个时候如不及时给宝宝提供正真的杯子,可是延误了大好时机啊!原则上,任何一种可以清洗的杯子都适用于宝宝,但最好是有手柄、带刻度的杯子,既便于冲奶粉,也便于宝宝抓握。
三个月宝宝发育指标
生理指标
男婴
身高55.3-69.0cm;体重4.69-9.37kg;头围36.7-44.6cm。
女婴
身高54.2-67.5cm;体重4.40-8.71kg;头围36.0-43.4cm。
智力发育概述
1.身体运动与控制
俯卧时,宝宝能用前臂和手肘支撑,头和肩抬起,胸可以离开床面。
2.探索与操作
宝宝能用双手一起去抓东西。
3.语言
突然有声音发出时,宝宝能够用眼神寻找声源。
4.社会适应
宝宝看到大人吃饭或喝东西时,他也会小嘴一张一合,显出想要吃的样子。
能力发展
宝宝的能力发展主要是指大运动、精细动作、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语言、情绪、社交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是每个宝宝各个月龄重点稍有不同,这也和宝宝的自身发育特点有关系,3个月宝宝的基本技能表现包括以下几种。
应该掌握的能力
能够认出你的脸和气味;可以稳当地抬着头;眼睛可以追视移动的物体。
宝宝必须掌握的6个基本技能
用勺子吃饭
掌握此项技能的平均年龄:15~18个月
开始引导学习的标志:宝宝吃饭的时候喜欢拿食物当玩具,舌头能够自由活动,在大人喂饭的时候宝宝经常伸手抓勺子,或者自己用手抓着食物往嘴里塞。
引导方式:给宝宝喂饭时,准备两把婴儿勺。家长先拿起一把,做用勺子盛饭后送到嘴里的动作。如果宝宝见状伸手抓你手里的勺子或者拿起自己的小羹匙,那么就放手让他/她自己去实践。不要用汤、果酱等食物做启蒙道具,因为等孩子把勺子放到嘴里的时候,勺子里的实质内容恐怕已经丧失殆尽了。如果宝宝的动作不对,家长可以把着他/她的手来完成这个动作。把着孩子的手将勺子送到离嘴巴三厘米远处,放手,由宝宝独立完成“吃到嘴里”的这个动作。
引导失效的原因:
如果孩子只有12月大,那么就算他表现出想要自己拿勺的愿望,也没有足够的控制力独立完成这个动作。
上下楼梯
掌握此项技能的平均年龄:18个月
开始引导学习的标志:
宝宝可以拉着你的手下楼梯,在迈向下一个台阶时知道首先屈膝做好准备。在没有家长帮助的时候,知道如何一步一步用屁股蹭着下楼梯。
引导方式:对宝宝来说,突然要求他/她独立从高高的楼梯上下来无疑是一件相当恐怖的事儿。所以,对孩子的引导要从简单任务开始,尽量选择阶数少的楼梯或者楼梯的最后三、四阶练起。
父母应站在宝宝的前面,谨防孩子摔倒。
鼓励宝宝用手扶着楼梯扶手,每走一步缓一口气。
2岁到2岁半的宝宝在下楼梯时可能会要求家长放开手。当宝宝不抓扶手上楼或者双手拿着玩具上楼时,家长可以用手轻轻托着孩子的臀部,鼓励宝宝把动作独立做完。
学习之初,宝宝通常都等两条腿都站在同一级台阶上后,再迈下一步。随着年龄增长(3岁左右),他会自然而然学会一步一阶的走法。
引导失效的原因:如果孩子感到紧张,家长应该加强鼓励他多作尝试。放弃不是好办法,恐惧心理不克服只能带来更多失败。
接球
掌握此项技能的平均年龄:2岁
开始引导学习的标志:宝宝不害怕你抛出的皮球,而且能够理解你的指示。
引导方式:
首先让孩子学会听懂你的指令,当你说出“手臂准备好”的时候,要求宝宝将两只手伸向前做好接球的准备动作。开始的时候不要离孩子太远,60厘米足矣。做到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个年龄的宝宝肢体反应还不够敏捷,如果等皮球抛出来以后才做准备动作,接球的时机就太晚了。
等孩子学会了这个动作,家长在发出第二个指令“接住”的同时,将皮球轻轻抛进孩子的前臂。这时,宝宝便会自然产生想要把皮球抱住的想法。有的孩子可能因为紧张,在球抛过来的瞬间闭上眼睛、扭过头,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还没有能力学习这一技能。
引导失效的原因:如果皮球太小,宝宝便很难接住皮球。
穿衣服
掌握此项技能的平均年龄:4岁
开始引导学习的标志:对于穿衣服,宝宝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比如主动要求穿某件衬衫或者提出夏天自己要成为班里第一个穿裙子的女生。
引导方式:
在帮孩子穿衣服时,将每个步骤分解开来,一边做动作一边讲解,让宝宝对其基本程序有所了解。如“现在我们开始穿上衣,首先我们穿上袖子……很好!穿上一只了,现在穿另外一只……”这样做还有助于锻炼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
指导孩子穿衣服的顺序:首先是内衣、袜子,然后是上衣,最后穿裤子或裙子。父母可以把各类衣服画成图片,作为孩子的穿衣指导。头一天晚上将孩子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准备好,按照穿衣顺序放在宝宝枕边。内衣、袜子在最上面,然后是上衣和裤子。
引导失效的原因:别给孩子提供太多选择,否则小家伙会因挑花了眼而犹豫不决。
洗淋浴
掌握此项技能的平均年龄:7岁
开始引导学习的标志:孩子表现出希望自己洗澡的愿望,并且已经学会自己打肥皂、用洗发精。
引导方式:
从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开始让他适应淋浴,比如去海边、游泳和度假的时候等等,哪怕宝宝还只能被抱在怀里和妈妈一起淋浴也没关系。这样的经历可以减轻水流从莲蓬头喷出时宝宝心中的恐惧,而且和爸爸妈妈一起洗澡对宝宝来说也是一种快乐。让孩子自己拿喷头,用手体验水流的感觉,然后再鼓励他将水尝试着喷到自己的脸上和身体的各个部位。
让淋浴变得更加有趣。比如,晚间淋浴时,给孩子一把牙刷,让他在洗澡的时候同时刷牙;不需要洗头的时候,给孩子戴上彩色浴帽;或者让他使用动物或卡通外形的浴液和洗发水,这些都能激发孩子淋浴的兴趣。
最后,告诉孩子哪些地方需要特别仔细清洗:脖子、腋窝、后背等等。
引导失效的原因:在孩子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将孩子拉到喷头下,其结果只能是给自己找麻烦。
系鞋带
掌握此项技能的平均年龄:6~7岁
开始引导学习的标志:
宝宝能够正确区分左右。
引导方式:
尽管现在不少鞋商都热衷于设计按扣式童鞋,但宝宝还是很有必要学会并掌握这个传统且经典的技巧。
首先,制作一根一半蓝色、一半红色的鞋带,不同的颜色有助于孩子区分左右。用成人鞋带做练习,因为此种鞋带较长,孩子容易掌握。
分解打结动作:首先将鞋带的两端拉起来,交叉形成一个X,然后将鞋带的一端从X底部穿过,拉紧。打完第一个结,将鞋带长出来的部分分别对折,然后再按照上面的方法再打一个结。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就完成了。
引导失效的原因:把所有步骤一次说出来,只能让孩子感觉摸不着头脑。
拉玛泽呼吸是什么
面对分娩,几乎每一个女性都会感到紧张害怕,不少产妇正是因为心理素质差而导致分娩难度加大。因此,想要顺利生出宝宝,妈妈们就要做好产前准备。而拉玛泽呼吸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助产法,它通过调节呼吸、做助产体操来放松心情、减轻阵痛,让产妇将注意力转移到呼吸的控制上。掌握了呼吸技巧的产妇可以做到舒缓全身,保持镇定,更加自信,因而能够让宝宝安全快速地出生。
宝宝拉肚子热敷的做法 加上小儿推拿效果更好
宝宝如果是由于着凉引起的拉肚子,那么在热敷前后,对宝宝进行一番推拿,效果会更好。
位置: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
操作方法:医者左手握患儿左手,使手心向下,将无名指,小指屈曲与掌面呈90度角,使穴位显出,以拇指螺纹面左右揉之,揉10~15分钟
位置: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
操作方法:从拇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胃经按摩,每次要按摩100次左右。
位置: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条线。
操作方法:用试纸和中指两个手指,沿手机内侧由手腕推向手肘。
婴儿发烧按摩退烧穴位图示 水底捞月推拿法
操作方法:宝坐位或仰卧位,操作者坐其身前。用一手握捏住患儿四指,将掌面向上,用冷水滴入患儿掌心,用另一手拇指罗纹面着力,紧贴宝宝掌心并作旋推法,边推边用口对其掌心吹凉气,反复操作3~5分钟。
功效: 清心、退热、泻火,本法大凉,用于调理一切高热神昏、热入营血,烦躁不安,便秘等实热病症。
2岁4个月宝宝能力发展
1、词汇和句子的增长。这一阶段,宝宝月平均新增词汇200个左右,多数宝宝掌握了100-200个口头用语,半数宝宝掌握了400-500个左右的口头用语,多数宝宝词汇量可达100-700个左右,半数宝宝能够说出包含7个字以上的句子。
2、能正确复述3-4个字的话,能重复你说出的3个以上的数字。
3、能用脚尖较自如地在一条线上走,拐弯时能保持平衡不摔倒。
4、能从最后一级台阶上跳下来,也能双脚同时做立定跳远。
5、宝宝可能会把一只脚先向后伸,然后向前使劲对准球把球踢出去。
如厕训练,准备好了吗? 男宝宝女宝宝区别对待
让宝宝先学坐便,不必分大便还是小便,这样宝宝更容易掌握,只要是排便,他直接去卫生间脱下裤子坐到便盆上,自己搞定。等宝宝完全掌握坐着大小便以后,爸爸再教儿子站着小便。
由妈妈教宝宝,从模仿开始,通常女宝宝比男宝宝能更快掌握如厕技能。
1、裤子要易脱。如厕训练时,裤子要易脱,而不要太过追求美观。宝宝通常会憋到不得不尿尿时,才去卫生间,如果关键时刻裤子却怎么也解不开,那肯定会尿湿,打击宝宝的自信心。
2、练习坐便盆。妈妈带宝宝来到便盆旁,示范脱下裤子,让宝宝照着做,把裤子脱到小腿位置,坐到便盆上。这可以当作游戏来玩,随时练习,只要宝宝坐上去,妈妈就要夸宝宝学得快。
3、练习擦拭。一开始,妈妈要为宝宝擦屁股。等宝宝稍大一些后,要训练宝宝自己擦干净,妈妈要从一开始就教会孩子,一定要从前往后擦,让宝宝养成习惯,尤其是大便后,以防尿路感染。
想要孩子聪明过人多做五种小动作
一、拼图
拼图是培养宝宝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拼图可以提高宝宝运用小肌肉进行精细运动的空间技能和能力,培养宝宝的短时间记忆和长时间记忆。但是从发展宝宝的运动技能方面来讲,拼图图案不是越复杂越好,数量也不是越多越好,建议使用大块简单的拼图就好。
二、拉拉链、扣纽扣
孩子的精细动作在日常穿衣住行中都能够得到锻炼,比如家长可以有意识的让宝宝多穿需要系鞋带的鞋子、扣纽扣的衣服或者带拉链的上衣等,锻炼宝宝小肌肉的同时还是能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可以给宝宝买一些可以穿小衣服的大玩具、布娃娃等。
三、接球和拍球
多练习接球和拍球可以锻炼宝宝基本的手眼协调反应技能,建立肌肉动作和大脑反应之间的记忆联系,所以爸妈不要抱着“不要求宝宝以后当个运动员”的思想而忽略了这些日常的小运动哦。
四、握笔,用剪刀
虽然宝宝上幼儿园后,老师会教他们练习握笔写字和画画,但是有的宝宝反应较慢,需要花更多精力来学习。因此,家长可以在平时多给宝宝做一些用镊子夹豆子的有趣练习,或是拿剪刀剪些小花小草的,通过这一系列的锻炼帮助宝宝掌握写字画画等复杂的感觉和记忆技能。
五、走直线、练平衡
爸妈可以通过让宝宝在家里练习走直线、踮着脚尖上楼梯及一动不动站在一个点上练习金鸡独立等,让宝宝锻炼平衡感,这是发展运动技能的重要内容,久而久之,宝宝定会取得一定的进步,并且在和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中处于平衡优势,5、6岁的小孩子这时候还会互相比较下谁的的平衡感比较好呢。
给宝宝剪指甲要掌握的技巧
1.选用工具。
指甲钳:对于新手妈妈来说,婴儿指甲钳是个不错的选择。这种指甲钳专门针对婴儿的小指甲而设计,安全实用,而且修剪后有自然弧度。尤其适合3个月以内的宝宝。
指甲剪:对已经能灵活使用指甲钳的前辈妈妈,我们建议选用专用婴儿指甲剪。这些指甲剪灵活度高、刀面锋利,可一次顺利修剪成型。顶部是钝头设计,即使宝宝突然动作,也不用担心会被戳伤。
2.具体操作。
正确的姿势:让宝宝平躺床上,妈妈支靠在床边(用胳膊固定,保证手部稳固),握住宝宝靠近你这边的小手,要求最好能同方向、同角度(这样不容易剪得过深而伤到宝宝)。
妈妈坐着,把宝宝抱在身上,使其背靠妈妈,然后也是同方向地握住宝宝的一只小手。
握手的方式:分开宝宝的五指,重点捏住其中一个指头剪。剪好一个换一个。最好不要同时抓住一排指甲剪,以免宝宝突然一排手指一起动起来,力大不易控制,而且也容易让剪刀误伤其他指甲。
修剪的顺序:先剪中间再修两头。因为这样会比较容易掌握修剪的长度,避免把边角剪得过深。
修圆的工作:两次修剪过后可能会把指甲剪出尖角,务必要把这些尖角再修剪圆滑,避免此尖角长后成为抓伤宝宝的"凶器"。妈妈可用自己的手指沿宝宝的小指甲边摸一圈,进行一次检查,发现尖角就及时清除。
肉刺处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宝宝指甲边出现的肉刺。千万不能直接用手拔除,以免拉扯过多,伤及周围皮肤组织。请仔细用剪刀将肉刺奇根剪断。
避免"嵌甲":指甲两侧的角不能剪得太深,否则长出来的指甲容易嵌入软组织内,成为"嵌甲"。嵌甲会损伤指甲周围的皮肤,造成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引发甲沟炎或其他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