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六种治疗湿疹的土方法
推荐六种治疗湿疹的土方法
1、苦参研末,紫皮大蒜掐烂成泥外敷患处,1日3次。冶慢性湿疹效佳。
2、乌贼骨适量研细粉,散敷湿疹处,每日数次,适用于有渗出者。
3、紫草油:紫草9克,用香油适量炸焦,待油成紫色捞出紫草即可,每日数次,用油涂患处 。
4、青黛、滑石粉、赏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细末,用麻油调糊状,外涂患处,1日3次。治疗急性湿疹有良效。
5、枯矾10克,炉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参15克,共研细末备用,外敷患处,1日2次,治疗阴囊湿疹有良效。
6、蒲黄研末,将粉直接撒在湿疹处,外用纱布包扎,1日1次。
中医治湿疹有秘方 湿疹食疗方推荐
做法:绿豆30g,薏苡仁30g,佩兰10g,水煎汤,放砂糖。
功效:适用于急性湿疹皮肤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等症。
做法:芹菜200g,红枣50g,煲汤,分次服。
功效有清热利湿作用。适用于湿疹伴有高血压、慢性肝炎、膀胱炎。
做法:白木耳50g,百合30g,莲子15g,水煎服食,加糖或细盐。
功效:适用于湿疹瘙痒,夜寐不安,低热,虚烦,咳血。
做法:菊花30g,放茶壶内,用开水泡浸片刻,加糖;亦可直接放入开水中略滚,取汁加糖,代茶饮。
功效:适用于伴有结膜炎或小溲短赤。
做法:山药50g,薏苡仁20g,赤豆30g,放锅内,加水煎至豆烂放糯米(或粳米)50g,煮粥,加白糖,随意服食。
功效:适用于湿疹伴有脾虚大便时溏,脾胃虚弱,胃纳不佳。
做法:红萝卜200g(洗净切片),红枣10个,加水3碗煮1碗,1日内分2~3次饮。
功效:适用于急慢性湿疹伴有口干津少,脾虚纳少。
土豆治湿疹吗
土豆真是介好东西,不仅美味热量促,还有极佳的药用价值,现在我要向大家推荐的,是它在治疗湿疹上的作用,把土豆切成薄片敷在湿疹处,每天敷擦几次,湿疹很快可以好转。土豆又称马铃薯,原产美洲,清代引进我国,被广泛栽培。土豆营养价值很高,被赞誉为“十全十美的食物”。中医认为它性平,味甘,善于和胃消食,解毒消肿,内服可治疗各类胃病,外用则可治疗疮疡中毒、湿疮等病,将其切片外敷治疗湿疹,的确有根有据。土豆含丰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抑制某些蛋白水解酶,并有抗癌、抗菌作用。将其外用于皮肤可增加皮肤营养,清除一些微生物,促进皮肤修复。不过湿疹是一种复杂的、易反复的过敏性疾病。土豆外敷虽然可以作为不错的辅助治疗手段,但也仅仅是辅助手段,即使见效也不宜就此放弃其他治疗方案。
治疗湿疹的3种土方法
1、七星凉茶
有用煲的,有用冲剂冲。退疹效果快又好,可以排毒泻火解热气,对便秘疗效也很好。有时会引起腹泻,食欲不振,特别是用煲的那种七星凉茶。适量适时饮用,退疹效果好,又可避免不良反应。大概每周喂1-2次,每次半包。最好不要饮用煲的那种七星茶,冬季、天气突然转冷时不宜饮用七星茶。
2、金银花水或苏花水
有退疹作用。但很容易打乱胃肠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引起食欲不振,慢性腹泻或便秘。应屏弃这种陋习,更不要经常给宝宝喝。
3、土茯苓煲龟
土茯苓50克、薏米30克、草龟1只、生姜3片。先将土茯苓、薏米洗净,稍浸泡;龟置盆中淋入热水,使其排清尿,洗净,宰杀去头、爪和内脏,但龟甲同用。把浸泡过的土茯苓和薏米连水一同放进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煮约半小时后再放入龟和生姜熬1.5小时,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食用。
婴儿湿疹最佳治疗方法
1.使用中成药治疗
要是孩子的湿疹情况比较严重时,我们还是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可是宝宝的肌肤比较稚嫩,根本承受不住一些药物的刺激。因此,药物的选择至关重要。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中成药治疗宝宝的湿疹。中成药是不含任何激素的,其中的主要成分是中药。一般也是外用。这种纯天然的中药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威胁。刺激性小,且不用担心有副作用的出现。
不仅如此,一般这种治疗湿疹的中成药都有凉凉的感觉,能够缓解湿疹引起的肌肤瘙痒症状。中成药治疗湿疹能够提高宝宝的体质,最主要是能够防止复发。
2.保持肌肤清洁,远离药过敏源
想要治疗宝宝的湿疹情况,除了要选择药物治疗外。在肌肤的清洁护理方面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父母要及时的帮助宝宝进行肌肤的清洁,经常帮宝宝洗手,剪好指甲。这样才能防止宝宝去抓挠瘙痒的肌肤,肌肤被抓破引发感染。
除了宝宝的清洁护理外,还要让宝宝远离过敏源。孩子会出现湿疹的现象,很多湿疹的引发都是由于孩子接触了过敏源。我们要让宝宝远离过敏源,这样才利于治疗。新生儿还处于母乳喂养阶段,妈妈的饮食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因此,妈妈不要吃鱼虾类的食物。这一类的食物容易引起过敏,也要注意让宝宝远离粉尘。
3.母乳喂养缓解湿疹情况
妈妈们都在寻找治疗湿疹的方法,其实有一种方式是比较实用的治疗方式。那就是实行母乳喂养。有营养专家表示母乳喂养能够缓解宝宝的湿疹情况。
4.食疗法治疗宝宝湿疹
当新生儿出现湿疹情况时,我们可以选择食疗的方式。新生儿的消化能力比较差,要是选择食疗的方式,一定要选择容易消化的饮食,比如一些粥类或者是汤类。我们推荐可以食用粳米荷叶粥或者是薏米粥。荷叶和薏米都是清热利湿的好食材,当孩子出现湿疹情况时,特别适合食用这一类的食物。但是关键是要需要将这些粥弄成泥状,宝宝才容易进食消化。
此外,我们也是可以选择一些茶让新生宝宝喝。比如茵陈陈皮茶也是治疗宝宝湿疹的好良方。主要的配料选择是茵陈和陈皮以及少许的糖,这种茶利于清热解毒,健脾胃,也是治疗宝宝湿疹的好方法。
治疗湿疹最好的食疗方法推荐
一、绿豆苡仁汤
方法:绿豆、薏苡仁各30克,白糖适量。先煮绿豆、苡仁至烂熟,加入白糖调味,一天内分几次食完。每天1剂,连服5-7剂。
二、绿豆海带汤
方法:绿豆30克,海带10克,鱼腥草10克,白糖适量。先洗净海带、鱼腥草,将鱼腥草加适量的水煎20分钟,去渣取汁,然后加入绿豆、海带煮熟,加入白糖调味饮用,每天1剂,连服5-7剂。
三、鲜马齿苋汁
方法:鲜马齿苋250-500克,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煮取汁饮用。每天一次,连服7天。
四、桑葚百合汤
方法:桑椹40克,百合40克,大枣10枚,青果9克,共同煎服。每天一剂,连服10-15。
五、薏米小豆粥
方法: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玉米须15克,三味一同煮熟,喝粥,食薏米、红小豆。每天一剂,连服7-8剂。
湿疹治疗的注意事项
一,湿疹患者注意规范用药。很多患者在进行湿疹治疗时会选择一些外用药物。其实,很多外用西药只能暂时控制病情,是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治疗的。患者在选择湿疹治疗药物时,最好选用没有副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二,湿疹患者要早发现早治疗。湿疹尚且处于湿疹发病初期,发病范围小,病变程度低。因此,湿疹的治疗只要方法选择得当,病情是很容易得到较好的临床治愈的,且长久不复发的。所以建议湿疹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切不可拖延耽误病情,使病情恶化,难以治疗。
三,湿疹患者治疗时要选择正规医院。随着湿疹发病的提高,各种治疗湿疹的大小机构也如雨后春笋,络绎不绝,患者治疗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只有选择正规的医院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四,湿疹患者注意保持乐观的心态。治疗湿疹应坚定治疗信心,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湿疹发病、复发加深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社会和家庭对患者的关爱,患者本人对疾病乐观积极的心态与热爱生活的态度,也是湿疹康复的良药。
治疗过敏性湿疹的偏方
过敏性湿疹在湿疹中算是比较严重的,因为过敏性湿疹必须要找到过敏源才能彻底的治疗湿疹,所以过敏性湿疹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下面介绍几种偏方治疗过敏性湿疹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把土豆洗净,切碎捣烂,敷患处,用纱布包扎,每昼夜换药2~3次。 长期坚持会有一定的效果。
2.将柴胡、香仁、白菊花、连翘、甘草和青黛放在一起研磨,杏璞霜乳膏,直接上药涂擦,清热利湿凉血。适用于慢性湿疹干裂和感染者。
3.将文蛤打成细块,炒至金黄,入川椒同炒至黑色,以起烟为度,入密封罐内封存。第二日加入轻粉,共研细末。香油调搽。坚持使用会有一定的效果。
4.用香油把适量紫草炸焦,待油成紫色捞出紫草即可,每日数次,用油涂患处。
5.把鸡蛋煮熟后取出蛋黄备用,在锅内放麻油,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黄呈焦糊状即可,取油频涂患处。
偏方不一定对每个过敏性湿疹患者都有效果,但是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要不要用偏方进行治疗。切忌盲目治疗。小编给您推荐一种治疗过敏性湿疹比较好的湿疹膏--杏璞霜。用户评价很好。
土豆泥治湿疹吗
其实,土豆不仅在食用这一方面很有价值,它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可以作为一种中药,可以治疗烫伤等方面,现在还有些医生说土豆泥治湿疹,对于一些湿疹患者,湿疹已经困扰了他们好久,那么,土豆泥到底能不能治疗湿疹呢?下面我就来告诉大家。
土豆泥能治湿疹。土豆泥能治湿疹的,湿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面部、手足、小腿等暴露部位及腋下、阴囊、女阴、肛周等。可用马铃薯100克,洗净,去皮,磨成泥状,贴敷患处0.5厘米厚,纱布包扎,日换3次。敷药7天,对治疗渗透性湿疹效果尤佳。
湿疹的特点是易反复发作,尤以冬季多发。且伴剧烈瘙痒或加剧有渗出倾向。它与日常饮食不当,情绪波动,气候环境突变及物理因素或皮肤表面的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湿疹总是让人不舒适的,那么有什么有效的方法能缓解治疗湿疹症状呢?湿疹用土豆真的可以治愈吗?
土豆治疗湿疹的方法:可用马铃薯100克,洗净,去皮,磨成泥状,贴敷患处0.5厘米厚,纱布包扎,日换3次。敷药7天,治愈率达100%.对渗透性湿疹效果尤佳。
另外除了土豆外,家庭可用盐水擦拭皮肤也可以缓解湿疹的症状,你不记也试试。
湿疹患者不要吃发物,如鱼虾海鲜类食品,香菜,辣椒等。千万不要用皮炎平等激素药,长期使用会导致皮肤变黑,更不要用手去挠。
其实土豆泥就是一种以土豆为原材料的食品,制作方法也极其简单,营养价值确实很高的,有些家长就给他们的小孩子吃土豆泥作为食物,土豆泥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是一种不错的食物,可以自己在家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