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服药过量怎么办呢
婴儿服药过量怎么办呢
如果孩子出现服药过量的反应的是,需要马上送孩子到医院,如果你家去医院比较远,最好还是拨打急救电话120。当孩子服药过量时,本来治病的药物也可能变成毒药,所以,必须在第一时间将孩子送到医院治疗,不要给他吃那些能帮助呕吐的糖浆,这类药物已经不再被推荐使用。同时,将孩子所吃的药也带到医院,以便医生对症治疗。
药都有毒性。
婴儿身体各方面都未发育完善,解毒功能比较差,与成人相比对药的耐受力差得多。
因此,儿科医生在给孩子用药时,总是要根据孩子的体重进行一番计算,才能决定该用多少剂量;不能多用,也不能少用,多用则易于中毒,少用则没有疗效。
如果孩子超量用抗生素,容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等;过量用解热止痛药,则可发生大汗而虚脱;过量应用利尿药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对某些副作用强的药物,如果剂量服用过大,更容易发生事故。总之,婴儿用药一定要遵医嘱,切不能过量服药。
通过了解大家对于婴儿服用药物的功效详细了解了一些,特别是对于药物来说有很多毒性,如果不小心的话,婴儿会很容易造成生命威胁的,所以平时在给孩子服药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医嘱来进行,千万不要用药过度,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还是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处理。
癫痫患儿应该怎么合理用药
1、选择合适的药物:小儿癫痫发作的类型较多,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发作类型,选择不同的抗癫痫药物,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强直阵挛发作型,应选用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等药物;失神小发作型可选用丙戊酸钠、氯硝基安定等药物;婴儿痉挛型,选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或泼尼松等药物。
2、缓慢增减用药剂量: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应先由一种药物开始,对顽固的、难以控制的癫痫发作,可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如果一开始就使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一定很好,而且会加重患儿的负担。用药时,还应注意患儿的个体差异及年龄。应从小剂量开始用药,然后逐渐增加,直到癫痫发作得到控制。若想更换剂量需咨询相关医生。
3、定期检测血药浓度:不同患儿服用相同剂量的同种药物,所取得的疗效也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于每个患儿体内的血药浓度不同所致。因此为了保证药物的疗效,对服药治疗的患儿,必须定期检测血药浓度。当联合用药、药效不佳、怀疑有药物毒副作用等情况时,应立即检测患儿的血药浓度,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品种和用药剂量。
4、要按时服药:癫痫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儿一定要坚持服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服药方法,会使药物在血中达不到有效的浓度,从而起不到抗癫痫的作用,甚至有人认为无规律地服药还不如不服药。
5、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由于每个患儿的个体差异很大,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不同,少数患儿可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患儿在服药过程中,要定期进行体检,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等,有条件的还应定期检测血药浓度和脑电图。如发现有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用药的剂量和种类。看了这些,相信你对小儿癫痫如何合理用药没有疑问了。
婴儿补锌过量
补锌过量造成锌中毒,常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疼痛、精神萎靡,严重者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锌是微量元素,对小儿而言,锌间接对代谢起调节作用,尤其是对蛋白质的合成、生长因子的产生和分泌等。 婴幼儿缺锌,可使含锌酶活力下降,造成生长发育迟缓、食欲不振,甚至拒食。当孩子出现上述症状而怀疑缺锌时,应请医生检查发锌、血锌,确诊缺锌后,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锌制品。但有些家长误把锌制品当作营养品给婴儿长期大量服用,殊不知补锌过量,同样会带来危害,如减弱免疫功能,影响铁的利用造成贫血等。 日常生活中最好的补锌办法是通过食物补锌。据测定,动物性食物中含锌较丰富(3~5毫克/100克),而且吸收率高达50%左右。植物性食物中含锌不多(1毫克/100克)而且吸收率仅10%~20%。
由此可见,要防止缺锌,应鼓励孩子多吃瘦肉、猪肝、蛋黄等动物性食物,并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良好习惯。一旦发生缺锌也不必紧张,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吃一些硫酸锌或葡萄糖酸锌,便可纠正缺锌,食欲明显增加,生长发育逐渐加快,整个疗程应坚持服药2~3个月。
盲目补锌对孩子有害,过多的锌对肝造成损害,严重者会有黄疸性肝炎的表现。
削弱免疫功能:锌在镁离子的作用下,可以抑制吞噬细胞的活性,降低其趋化作用和杀菌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这种作用会被血清蛋白质和钙离子所抑制,所以,低钙者和佝偻病患儿服锌过多,会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抗病能力减弱;
影响铁的利用:减少体内血液、肾脏、肝脏内的含铁量,导致发生缺铁性贫血; ⑶使胆固醇代谢紊乱,导致锌与铜的比值增大,产生高胆固醇症,由此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如何让你宝贝不抗拒吃药
依从性又称顺从性、顺应性,指患者对药物的接受程度。小儿患者因不懂得治疗的重要性,不能自觉地克服用药过程中给身体带来的异常口感或疼痛等不适,小儿常常哭闹、挣扎,而造成药物摄入量不足或其他意外发生,另外,患儿心理也带来一些损伤,一上医院或一见到医护人员有一种恐惧心理,而拒绝治疗和配合服药过程,提高小儿用药依从性,除需考虑小儿机体对药物吸收、代谢及器官发育弱等特点,选择安全、高效、价廉的药品外,可从以下几点来提高小儿用药的依从性。
首先,精神上要激励小儿患者,如称赞他勇敢、聪明等,也要说明不配合治疗带来的不良后果,让小儿患者主动要求配合用药,达到战胜疾病的积极性,自觉接受药物治疗。同时家长也应避免带小孩多家医院、诊所诊疗,造成用药品种多,用药方案不一,同样难以遵循医嘱,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不依从性。
其次,以适用能口服的药剂来替代注射制剂,注射用药所带来的疼痛往往让小儿患者惧怕甚至恐惧。小儿用成人剂量时有许多不便,要对成人剂量折算成小儿剂量,折零易造成药物污染和药物剂量上的不准,建议选择专供小儿服用的药剂。
再者,针对小儿喂药、服药困难,应选用适用小儿服用的糖浆及含糖颗粒剂,以除去化学药物的苦味和异味,还有一些除加糖外,还加上一些水果香料,这样就大大改善药物的口感,也可用滴剂、混悬剂、咀嚼片或泡腾片,使患儿易于接受或主动要求接受,从而提高了小儿用药的依从性。
吃什么药不能喝酒 抗结核药
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过量饮酒会会损伤肝细胞,而抗结核药本身也会不同程度损伤肝脏,两者合用会增加肝脏毒性。
许多药物服药期间都最好不能饮酒,以上只是总结一些常见药,我们服药期间最好避免饮酒,一定要喝的话请事先咨询医生。
过量服用甘草片的危害
1.甘草片易造成阿片中毒
复方甘草片是一种含阿片粉的复方制剂,若给1岁内婴儿服用复方甘草片,每次仅需1/4片。
阿片中毒的危险性在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尤其对呼吸中枢最显著,可导致呼吸衰竭,抢救不及时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在对幼儿使用复方甘草片治疗咳嗽时,务必向医和询问清楚每次用量和每日次数,严格按医嘱服药,防止幼儿过量服用而致不良反应及生命危险。
2.过量服用甘草片影响男性性功能
最近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过量服用被用于医疗或食品添加剂的甘草,会对男性的性功能造成损害。研究者指出,过量服用甘草会使男性荷尔蒙的分泌减少,从而导致性欲减退等性功能障碍。为此,欧盟发表研究报告,明确建议人们每天的甘草酸摄入量不要超过100毫克,服用甘草片时应遵医嘱,不可过量服用,以免影响男性性功能。
宝宝吃药9诫
吃药是为了治愈疾病,但也有的时候,父母用药的方式是错误的,反而损害了孩子的健康。
想想看,当孩子的身体有点不舒服时,比如咳嗽或者肚子痛,你是不是会和其他很多父母一样,赶快拿出家里的小药箱,找一种对症的药给他吃,因为你们自己就经常这样找药吃。而且,心里还在想,既然可以在药店轻易买到药,何必费周折去医院呢,反正是非处方药,不会有大碍。
如果你们做的一切都很正确没有差错还好,可有多少父母是专业医生呢?这些非专业的“父母医生”,很可能在给孩子吃药时因为某种疏忽或错误,反而耽误了孩子疾病的治愈速度,甚至加重了病情。
下面有几种常见的错误用药方式,是父母应该避免的:
错误一:用茶匙给孩子喂药
如果父母每次都是用茶匙给孩子喂药,那么将冒两种风险——用药过量或用药不足。用药过量会损害健康,而用药不足又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如果一个茶匙可以量出5毫升的药,那么在你给孩子喂
药时,就可能量出4到9毫升之间的任一剂量。
正确做法:用带有标准刻量的用具给孩子喂药。小婴儿不会吞咽时,可以用喂药滴管,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喂药器或专门给孩子用的药匙。这些东西在药店可以买到。
错误二:没有遵循“用前摇匀”的指示
如果在药瓶的标签上写着用药前摇匀,那一定是因为需要在使用前分散有效成分,否则,没有摇匀就直接服用,最先服用的2/3的药液会比规定的浓度要淡,药性不足,而剩下的1/3又太浓,服用后会有损孩子的健康。
正确做法:遵循药瓶标签上的指示,每次服用前先摇匀。
错误三:不必要地用药
很多时候,孩子喉咙痛、流鼻涕或咳嗽是不需要服药的,即便你给孩子吃了非处方药,它也只能对付表面的症状,却去不了病根。例如孩子因为身体的某个器官感染细菌而发烧,你给他吃退烧药也只能让他身体舒服一点,却不能治愈感染。
有的非处方药还会带来副作用,比如治疗感冒的药物就常常引起孩子磕睡,与其漫无目的地用药,还不如只针对困扰孩子的某种症状用药。而且在给孩子同时服用几种药物前要仔细阅读说明,假如他们含有相同的成分,一定要小心不要使孩子因为服用几种药物而造成某种成分的过量吸收,这可能带来身体的伤害。
正确做法:对症用药,减少不必要的用药
错误四:没有按孩子年龄用药
给婴儿和给幼儿用的药物浓度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扑热息痛,如果你给幼儿服用婴儿剂量,孩子服用的药物有效成分就不足,反之,如果给小婴儿服用了幼儿用剂量,药物的有效成分就过量了。一两次这样的错误或许问题不大,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就会带来肝脏的损害。
正确做法:每次给孩子服药前,都要非常仔细地检查瓶贴上的剂量指示,严格按照年龄和体重计算服药量,而且,不要随便把成人用药给孩子服用。
错误五:给婴儿服用治疗痢疾的药物
随便给婴儿服用治疗痢疾的药物可能又造成便秘,2岁以内的孩子服用此类药物还可能带来其他问题,所以要谨慎使用。另外,换一个角度想,腹泻可以把消化系统内的霉菌排出体外,而治疗痢疾的药物可以对付胃肠感染,却又可能导致霉菌在体内停留。
正确做法:如果孩子轻微腹泻,尽量给他吃流食,若有必要也可以服用电解液。在最开始的8到12小时内,先暂停食用奶制品,代之以清淡食物,腹泻很快就会好转。
错误六:服用过期药物
有些药物比其他药物的有效期要短,更新更快。服用已经过了有效期的药物,很难把握它的作用,也许失效不起作用,也许药性更强了,这都对身体不利。
正确做法:为安全起见,每3个月检查一次家里的药箱,把那些已经过期或拿不准的药物及时清理掉。
错误七:在孩子睡前使用解充血药
使用此类药物的一种副作用是使孩子烦躁不安,不易入睡。
正确做法:如果孩子流清鼻涕,保持屋内湿度或洗一个淋浴都能让他感到舒服。采用这种物理的而不是药物的方式就不会带来副作用。
错误八:将药品放进其他容器内
不要把一种药放进其他的瓶子或小盒里,如果在新的容器上你做的标注不清楚,比如名称、服用剂量、有效期、副作用等等信息写得不明白,很可能造成在使用的时候犯错误。如果你给孩子服错了药物,或者用量不足或过量,后果是很难预料的。
正确做法:保持药物原来的包装。
错误九:持续服用不见效的非处方药
很多父母在扮演医生的角色时,总是希望孩子吃了药就会好,但如果在给孩子服用了一种非处方药两三天后还是没有缓解或好转,就不要再耽搁了,你需要带孩子去看医生。还有,孩子发高烧或剧烈腹泻或呕吐,都需要及时去医院,由医生来诊断并开处方。
正确做法:如果你给孩子服用的非处方药不能缓解他轻微的症状,带他去看医生。
狼毒的功效 狼毒的副作用
误服狼毒或服药过量后会引起口腔、食道粘膜发麻,有灼痛感,继之有口干舌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表现外,还有头晕、头痛、乏力、面色苍白,身出冷汗,胸闷心慌,抽筋以至发生休克,严重者可致命。
如何日常养肝 用药不当
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可引起肝衰竭,造成肝细胞大面积坏死或严重损害,总体病死率高达50%以上。研究发现,国内最常见的伤肝用药行为是:同时吃多种感冒药(造成扑热息痛过量)、乱服中草药(过量或错误服药、轻信不靠谱的偏方)、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