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拿天警惕热伤风
桑拿天警惕热伤风
酷暑天得的感冒,老百姓叫热伤风,中医称为暑湿感冒。热伤风多发生于夏至以后,尤其是闷热潮湿的“桑拿天”,暑热蒸动湿气,湿热氤氲,留恋不解,容易侵犯人体,阻滞气机,造成身体失调,引发热伤风。
热伤风的主要症状
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热伤风就是一种夏天的普通感冒。夏季的感冒通常是体内存有内热(通常人们所说的“上火”也属于一种内热)然后又感受了风邪的感冒。夏季的感冒多有暑湿的情况。
热伤风的内因,包括由于太热,消耗过大、天气热睡不好觉、嗓子疼什么也吃不了、活动太少,受事物影响导致的生气上火等。再来看看有哪些外因包括冲凉水、空调过低、睡觉不盖被子、长时间吹风扇等。
热伤风的基本表现主要有:发热、恶寒、无汗或有汗、鼻塞流涕、头痛或头胀、咽痛、咳嗽、恶心、食欲不好、小便黄、关节酸痛、全身无力。
热伤风没有传染性。但是热伤风可以诱发一些疾病的发作,比如慢性气管炎、哮喘等。门诊中大多数病人病情的急性发作都有一定的诱因,比如受凉、劳累、情绪因素等,和热伤风有一定的关系。
贪凉成热伤风的帮凶
在记者走访的几家医院,上午的门诊几乎家家爆满,呼吸科门诊前也同样坐满了候诊的病人。医生介绍说,入伏以来,不仅热伤风的病人明显增多,还有一些人因为感冒治疗不及时而诱发了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不得不到医院来求诊,这部分病人人数也在呈上升趋势。
小林是一家星级宾馆的大堂经理,日前一天从外大汗淋漓地回到宾馆,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空调底下一阵猛吹,尽管当时清洁工陈阿姨看到了小林此举并竭力反对,可小林就是不听。过了两天,小林开始觉得头昏沉沉的,鼻子也开始流涕不止,到医院一查,原来是得了热伤风。
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苑惠清介绍说,像小林这样的病人不在少数。门诊病人中大约有30%左右是来看热伤风的。夏季感冒与冬春季感冒有所不同,大部分人在夏季感冒都是因为身体突然着凉,使血液受到冷却而反射性引起鼻子和喉咙的一时性缺血,使抵抗力减弱,感冒病毒趁虚而入的。而且夏季感冒有一个特点,除了一般的感冒症状以外,还有口渴心烦等内热现象,所以,许多老百姓称夏季感冒为“热伤风”。
张先生是一家外企部门的经理,工作时需长时间坐在办公室内批阅文件,前些日子感到喉咙不适,以为是空调房内过于干燥所致,便没有太在意。几天后喉咙越来越痛,张先生也只是买了些润喉片对付,终于在一周后,张先生感到胸口闷、胸痛并伴有发热症状,此时才到医院诊治,最后确诊为热伤风引发肺炎。就此张先生不仅必须请假回家休息,还被要求不能吹空调和电扇,苦不堪言。
苑惠清认为,出现咳嗽、呼吸不顺畅或高烧不退的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尤其是小孩、老人、体弱多病或生活不规律的白领人士,感冒不及时治疗易引发其他疾病并加重病情。
暑湿风热关键是祛湿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潘俊辉教授介绍,热伤风患者本身体内热毒多,加上感受外邪,形成“寒包火”,所以感觉非常辛苦,会打喷嚏、鼻塞、怕冷、头痛、高热等。中医在临床上把热伤风分为风寒证、风热证、暑湿证三种不同类型,其中外感暑湿后病情最难缠,即指病程延长,病势比较难控制。风寒证会持续地打喷嚏、咽喉痛、恶寒重、舌脉红、舌苔白,用药出汗后多数能退热。而风热患者怕吹风,尤其是怕冷,如果外感暑湿后,不仅有发热、咽喉痛,还有胸闷、呕吐,舌苔厚腻,甚至有腹泻、大便粘滞、小便不利等。惹到湿邪,病情就难缠,即使出汗也不退烧,吃感冒药往往也不容易解决问题。
相当一部分热伤风早期阶段以病毒感染为主,使用抗生素不起作用,感冒药只能缓解打喷嚏、流鼻涕等某些症状,解决不了热伤风引起的肌肉酸痛、胸闷等,这时候可辅以中药或中成药进行治疗。南方热伤风多湿多暑,多主张清热化湿解表。发热、烦躁、头痛时可以使用三仁汤、抗病毒口服液等治疗,抗病毒口服液中有广藿香、板蓝根、生地黄、连翘、石膏等,具清热解毒且祛湿之功。病情较重时,可在医嘱下使用清开灵静脉点滴或服安宫牛黄丸等。
什么是热伤风
热伤风病名。伤风有热象者。证见咳嗽咽痛,鼻塞吐痰,面热。《赤水玄珠》卷一:“热伤风,咳嗽喉疼,面热,此素有痰火郁热在内,热极生风或为风寒所束不得发越。此热为本,寒为标。”治宜清热散寒,用二陈汤加桔梗、天花粉、玄参、薄荷、酒芩、前胡。《类证治裁·伤风》:“热伤风,咳而咽痛,鼻塞吐痰,消风散加减。因感冒有伤风、冒风、伤寒、冒寒、重伤风等名称,一般所说的伤风既是感冒,热伤风即感冒表现有热象者。
老百姓所说的“热伤风”指的是夏天的普通感冒。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热伤风就是一种夏天的普通感冒。
夏天警惕热中风
炎热的夏天,人体出汗较多,老年人容易脱水,血液黏稠度增加。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这无异于“火上加油”,输向大脑的血液受阻变缓,发生中风的概率自然增高。
“热中风”是盛夏季节的一种常见病,与外界气温高使用空调不当关系甚大。若装有空调的房间温度调得太低,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频繁出入房间,忽冷忽热,会使老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脑中风。专家研究发现,夏季易发生“热中风”,除了气温高的原因外,较低的气压也是诱病的因素,当气压降到一定程度时,最容易发生“脑中风”,又称“脑卒中”。
预防“热中风”,首先要补充水分,中老年人要做到“不渴时也常喝水”;其次,有过中风史的病人,其家属要时时观察病人的症状,一般来说,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无力、频频打哈欠等都是中风前的预兆,这些症状明显时,一定要速去医院求诊,切不可视为一般的感冒或疲劳;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以防止血液浓缩,出现血栓,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引发缺血性脑中风;饮食结构要科学合理,“保驾”药物要有备无患。
另外,使用空调,室温应调在27℃为宜,室内与室外温差不应超过7℃。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最好不使用空调,以手摇扇取凉为好。老年人尽量减少进出空调房间次数,避免一冷一热对人体血管尤其是脑部血管反复舒缩而发生意外。
夏天容易得什么感冒
蒸笼一般的“桑拿天”固然让人痛苦,而比“桑拿天”更痛苦的是在这种天气患上感冒。人们大多笼统地把暑天感冒叫做“热伤风”,认为发发汗、吃点感冒药就行了,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暑天感冒并不等于“热伤风”,更不应该盲目用药或发汗。
根据中医辨证对感冒的理解,夏季感冒一般分为暑湿感冒和暑热感冒,二者均因感受暑气而生,但又有“是否夹湿”的区别,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因此治疗方法各有不同。
什么是热伤风
酷暑天得的感冒有何不同
在酷暑天时锁患的感冒,也就是夏季的感冒,通常老百姓们管它叫热伤风,而中医则称它为暑湿感冒,但是它却比正常的冬天的感冒要严重的多。
首先,季节不同
热伤风多发生于夏至以后,尤其是闷热潮湿的“桑拿天”,暑热蒸动湿气,湿热氤氲,留恋不解,容易侵犯人体,阻滞气机,造成身体失调,引发热伤风。而普通的感冒多发生于春季或冬季,一般是风邪或寒邪侵犯人体所致。
第二,典型症状不同
其一,热伤风患者虽然自觉身体发热,但摸额头、腋窝等部位却不觉得发烫,量体温也不高,在正常范围,中医称之为“身热不扬”,但普通感冒不同,发热患者的上述部位往往滚烫;其二,热伤风患者觉得口干,却不想饮水解渴;而普通感冒则不同,患者发热口干,喜欢冷饮;此外,典型的热伤风还有少量汗出,但常有汗而不解,头重身困,胸闷恶心,肢体酸重、食欲不振等症状。患者在进行自我诊疗时,把握了热伤风的上述几个特点,就基本上能够进行诊断了。
气象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湿热天
胃肠道显得“最激动”
“闷热潮湿的天气里,胃肠道恐怕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器官了。”天津医院和平院区(原天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瑞红介绍说,每年入夏之后,尤其是闷热难耐的桑拿天,都是胃肠道疾病就诊人数猛增的时候,除与食物霉变有关的急性胃肠炎外,还有很多“不知缘何”胃肠感觉不适的患者。而她在了解病史时发现,绝大多数非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不适,在于人们“贪了凉”。
“胃肠可是对环境冷热反应都很敏感的器官。”她进一步解释说,气温较高,胃肠道活动和消化液分泌会相应减少,再加上闷热天很多人休息、睡眠欠佳,食欲便差了许多。此时如果贪凉,吃冷食喝冷饮,或是将室内空调温度调得过低,待在空调房的时间过久,都有可能对胃肠造成伤害,让人出现胃胀、胃部不适、大便稀软甚至腹泻等症状。
没食欲
冲杯“盐姜茶”试一下
保卫胃肠道,适宜的温度非常必要,比如在凉凉的空调房里休息,腹部盖上条薄毯或毛巾被,用温热的茶水代替冷饮冷食,饭前饭后喝上一小碗汤。
如果胃口不好,可以尝试喝些盐姜茶。张主任说,盐姜茶可以补回损失的氯化钠和水溶性维生素,而且生姜中含有挥发油和姜辣素,具有健胃和帮助消化的作用。盐姜茶做起来很简单,将一小撮绿茶、1克食盐和一小块用刀拍松的生姜放在大杯沸水中浸泡片刻就可以了。喝时注意别太热,也别冷藏或加冰,水温在20℃至30℃最好,一次不要喝太多,先试试看是否对自己的茶饭不思有帮助,而且没有出现“上火”等症状。
桑拿天
胸闷憋气当心“心血管病”
小暑节气刚过,桑拿天的感觉让人们酷热难耐。受到影响的不只是胃肠道,稍不注意调养,心血管也会出现问题。记者从本市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日因连日高温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加,近50%患者表现为血压波动、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中年人成了发病的主力军。
一些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病史的中年人,也不要过分自信,如果不注意饮食习惯和生活细节,也很容易让心血管的健康亮起黄灯,尤其是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等健康隐患的人群,一旦发现胸闷、憋气症状,应立即就诊。
贪凉快
暴饮冰水容易伤血管
第四中心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主任医师张善春提醒说,夏天保养血管除了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外,还要注意别暴饮冰水,尤其血管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炎热的桑拿天里短时间内喝进大量冰凉饮料,血管万一经受不住这种骤然温差刺激,容易引起血管收缩,易诱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有吸烟史的患者,一旦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冠心病,避免其发展为心肌梗死。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并定期检查,一年一次,以防出现无痛性心绞痛,延误治疗。长期高负荷、连续工作且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的青壮年,也应该在桑拿天里警惕心脏病,以免出现无任何先兆的突发性心肌梗死。
热伤风的原因
1、热伤风原因之贪图凉爽
比如有的人热得满头大汗用冷水冲头或洗冷水澡;有的人睡觉时对着电扇吹个不停,醒来就容易发生感冒。当然,目前空调器在家庭的逐渐普及,人们贪图凉爽将空调开得过久,加上室内外温差太大,人体一时不能适应,这些都是引起夏季感冒发生的因素。
2、热伤风原因之过敏因素
接触花粉、霉菌等导致过敏,也可使呼吸道免疫力下降发生热伤风;当人体出汗较多时,消耗大,食欲减退,营养摄入不足也容易发生热伤风。
3、热伤风原因之气候因素
酷暑天人们总是不经意间就感冒了,老百姓管这种感冒叫热伤风,中医称为暑湿感冒。热伤风多发生于夏至以后,尤其是闷热潮湿的“桑拿天”,暑热蒸动湿气,湿热氤氲,留恋不解,容易侵犯人体,阻滞气机,造成身体失调,引发热伤风。
4、热伤风原因之内在因素
热伤风的内因,包括由于太热,消耗过大、天气热睡不好觉、嗓子疼什么也吃不了、活动太少,受事物影响导致的生气上火等。再来看看有哪些外因包括冲凉水、空调过低、睡觉不盖被子、长时间吹风扇等。
热伤风没有传染性。但是热伤风可以诱发一些疾病的发作,比如慢性气管炎、哮喘等。门诊中大多数病人病情的急性发作都有一定的诱因,比如受凉、劳累、情绪因素等,和热伤风有一定的关系。
热伤风喝霍香正气水能治吗
中医将感冒分为三种:风寒型、风热型和暑湿型。一般冬天天冷得上的感冒大多是风寒型的感冒,夏天大多是暑湿型感冒,只有风热型感冒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大多地方天热时有冷气,在夏天得上原本冬天才会得的风寒型的感冒也是很多见的。
藿香正气是根据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中藿香正气散制成,方剂学里将其归类于“祛湿剂”,其功用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症候者。例如,暴雨之后的闷热天气,或者长时间的“桑拿天”,这时环境湿度往往超过60%,人们会觉得胸闷、恶心、头昏、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用藿香正气比较合适。
藿香正气不适宜治疗风热型感冒。因为风热型感冒为风热之邪侵犯人体,多表现为发热汗出、头痛目赤、口干咽痛及咯痰黄稠等症状,对其治疗应该是清热解表、疏风散热,可选用银花、连翘、黄芩、薄荷等辛凉宣散之品。而藿香正气片由辛温散寒的药物组成。
上面就是对热伤风霍香正气水能治吗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藿香正气水对热伤风的治疗效果不是特别的明显,患有感冒一定要对症下药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其中藿香正气水对中暑的治疗是有很好的效果的。
夏季感冒发烧怎么办
在夏季这种桑拿天感冒分成2种类型,一是暑湿感冒,二是暑热感冒。暑湿感冒就是平常我们说的“热伤风”,这种感冒会让我们有明明已经出汗了但依旧很闷热的感觉,而暑热感冒则会影响情绪,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的症状。
暑湿感冒治疗:不能发汗要清湿热
暑湿感冒就是我们提到的不能用“捂汗”来治疗的感冒,专家表示,根据暑湿感冒的病症,用发汗的方法来医治它是不可行的,治疗暑湿感冒的第一原则是“消暑祛湿”。
当我们患上暑湿感冒的时候可以吃薏米、冬瓜、红豆等祛湿、利尿的食物来调理,也可选择藿香正气丸、祛暑丸等中成药来治疗。
暑热感冒治疗:主要是清热生津
上文我们也提到,暑热感冒的人容易口干舌燥,治疗暑热感冒应该以滋阴生津为主,平常我们会用到的清热感冒颗粒这个时候是起不了治疗作用的。
治疗暑热感冒推荐多喝水来清暑热,也可以多吃绿豆粥消暑,另外可以用暑热感冒冲剂、清凉冲剂等药物来治疗。
专家认为,治疗夏季感冒的最正确做法一定是要多休息、多喝水,饮食方面要以清淡的流食为主,这样做可以加强身体的抵抗力,也不会触碰到不同感冒的禁忌,若是你已经感冒好几天,休息之后得不到明显的改善,那么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男性准备怀孕的方法
1.运动,但要适度:健康阳光的运动男,当然可以期待他的精子质量与他的皮肤、心脏和肌肉一样优秀,但是,运动绝不是越多越好。有研究显示,运动狂男的身体会释放更多的类固醇激素,而这可能会影响受孕。
2. 警惕热水浴和桑拿:睾丸产生精子需要比正常体温低1 ~ 1.5 摄氏度。高温对睾丸的生精过程有抑制作用,虽然只是暂时的。
3. 保持他的营养均衡:没有原料,再好的精子工厂也造不出优质产品来。专家发现缺乏叶酸和锌元素会导致精子数量不足。平时注意摄入瘦肉、鱼类、牛奶、蔬菜,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对健康的精子制造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4. 给他吃有机食物:食物中残留的杀虫剂可能会影响精子的质量,一天当然没什么关系,但是长期积累的效果可就难说了。家中天天消费的米、面、油、蔬菜,尤其值得多花些钱买有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