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婴儿惊风推拿手法 叩掐人中

婴儿惊风推拿手法 叩掐人中

定位:位于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尖以每秒1次的频率有节奏的叩掐人中6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小儿受惊吓了怎么按摩

小儿受到惊吓哭闹不休时,通过对相关穴位推拿,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缓解小儿惊吓的作用,主要推拿手法有以下几个:

推心经

定位: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中指之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心经具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烦不宁,夜啼,五心烦热,高热神昏,身热无汗,失眠等症。

清肝经

定位: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食指指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清肝经具有熄风镇惊,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癫痫,发热,口苦,咽干,目赤等病症。

分推大横纹

定位:位于腕掌横纹处,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大横纹正中总筋处向两侧分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大横纹有行滞消食,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烦躁不安,腹胀腹泻,呕吐,痰涎壅盛等病症。

揉按小天心

定位:位于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内劳宫之下,总筋之上。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端揉按小天心60-1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推拿功效:揉按小天心具有镇惊安神,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小儿惊惕不安,惊风抽搐,夜啼,嗜睡,精神萎靡,小便短赤,斜视,发热等病症。

掐按山根

定位:位于两眼内眦中点与印堂之间的斜坡上。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端掐按山根30次,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

推拿功效:掐按山根具有醒目定神,疏通经络,开窍心脑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昏迷,抽搐,目赤肿痛,鼻塞不通等病症。

揉按百会

定位: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推拿手法:将手掌置于百会上,先以顺时针方向按揉5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揉按50次。

推拿功效:揉按百会具有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的作用,主治小儿头痛,失眠,焦躁,惊风,脱肛,遗尿,慢性腹泻等病症。

小儿惊吓推拿手法带图 分推大横纹

定位:位于腕掌横纹处,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大横纹正中总筋处向两侧分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大横纹有行滞消食,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烦躁不安,腹胀腹泻,呕吐,痰涎壅盛等病症。


小儿急惊风怎么推拿

小儿急惊风的具体推拿手法如下:

治法:外感惊风者,主以疏风清热,熄风镇惊;痰湿惊风者,主以消食导滞,涤痰镇惊;惊恐痉厥者,主以镇惊安神。

推拿处方:

开窍醒神:掐人中,拿合谷,掐五指节,端正,老龙,十宣,威宁,拿肩井,仆参。

止惊定搐:揉小天心,总筋,拿合谷,曲池,肩井,百虫,承山,委中。

熄风揉筋:清肝经,拿风池,肩井,推天柱骨,捏脊,按揉阳陵泉,拿承山。

导痰化痰:清肺经,推揉膻中,揉天突,中脘,丰隆,按摩肺俞,猿猴摘果法,按弦搓摩法。

消食导积法: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中脘,天枢,摩腹,脾俞,胃俞,丰隆。

清热泻火:清肝经,心经,肺经,清天河水,退六腑,捏脊,掐揉二扇门。

推拿方解:

急惊风有清热,熄风,化痰,镇惊四法。

其治:清热宣肺有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肺经,心经,捏脊,掐揉二扇门;

平肝息风有清肝经,拿风池,肩井,推天柱骨,捏脊,按阳陵泉,拿承山;

化痰导致,有清肺经,摩肺俞,推揉膻中,揉天突,中脘,丰隆,按弦搓摩,猿猴摘果法,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中脘,天枢,脾俞,胃俞。

镇惊定搐,有清心经,肝经,揉小天心,总筋,拿曲池,肩井,阳陵泉,承山,天柱骨,捏脊。

开窍醒神,有掐人中,拿合谷,掐五指节,端正,老龙,十宣,百虫,承山,委中。

宝宝受惊怎么推拿 揉按小天心

定位:位于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内劳宫之下,总筋之上。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端揉按小天心60-1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推拿功效:揉按小天心具有镇惊安神,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小儿惊惕不安,惊风抽搐,夜啼,嗜睡,精神萎靡,小便短赤,斜视,发热等病症。


小儿惊风推拿手法有哪些

掐天门,掐人中,掐十宣(十王),老龙,端正,二人上马,精宁,威灵,捣小天心,拿曲池,拿肩井,拿委中,拿昆仑;用上法时,不一定全部都用,视患儿惊搐停止即可。

急惊风者:加清心经,清肝经。退洗啊六腑,大清天河水,按天突,推天柱骨,推脊,按丰隆。

慢惊风者:加揉百会,补脾经,补胃经,清肝经,揉小天心,揉中脘,摩腹,捏脊,揉足三里。

小脑萎缩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推拿:

推拿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肢体或穴位和按摩,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使脑萎缩的肢体功能和其他功能的障碍得以恢复。

对于脑萎缩的患者来说,如果没有肢体功能障碍,推拿部位则以头面部为主。头面部采用的推拿施治手法主要有:开天门,推坎宫,分推额阴阳,揉运太阳,双揪铃铛,分推面颊,掐人中,点揉神庭、百会、前顶、后顶、脑空、脑户、风池等穴,五指拿头顶,三指拿颈项,扫散法,干洗头等。

若患者伴有肢体功能障碍,则同时要求做肢体推拿,上肢的推拿手法主要有拿上肢、滚上肢内外侧面,点揉曲池、手三里、内关、外关等穴,摇上肢肩、肘、腕、指关节,捻指,拔伸手指,搓上肢,抖上肢等;下肢的推拿手法主要有滚下肢内外侧面,拿下肢,点揉血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冲等穴,拔伸下肢,摇下肢髋、膝、踝关节,抖下肢等。腰背部可选用滚法,擦法,拍法,点揉背俞穴、华佗夹脊穴等手法。另外,对于小儿患者还可采用捏脊,推上三关,退下六腑,根据症候的虚实,选用脾经、肾经、心经、肝经、肺经的补泻手法进行对证施治。

推拿手法每天治疗1次,每次30分钟,每周治疗6次,休息1天,由推拿医师直接给患者操作。注意有骨质关节结核、骨髓炎症、按摩部位局部皮肤破损、妊娠期、出血性疾病、急性传染病及脓毒血症等推拿禁忌症者禁用推拿手法。

小脑萎缩按摩哪些穴位

1.开天门,推坎宫,分推额阴阳,揉运太阳,双揪铃铛,分推面颊,掐人中,点揉神庭、百会、前顶、后顶、脑空、脑户、风池等穴,五指拿头顶,三指拿颈项,扫散法,干洗头等。

2.推拿手法每天治疗1次,每次30分钟,每周治疗6次,休息1天,由推拿医师直接给患者操作。注意有骨质关节结核、骨髓炎症、按摩部位局部皮肤破损、妊娠期、出血性疾病、急性传染病及脓毒血症等推拿禁忌症者禁用推拿手法。

小儿急惊风外治疗法

1.鲜地龙捣烂为泥,加适量蜂蜜摊于纱布上,盖贴囟门以解痉定惊。用于婴儿急惊风诸证。2.牙关紧闭用生乌梅一个擦牙。

针灸疗法1.体针惊厥取穴人中、合谷、内关、太冲、涌泉、百会、印堂。高热取穴曲池、大椎、十宣放血,痰鸣取穴丰隆,牙关紧闭取穴下关、颊车。均采用中强刺激手法。2.耳针取穴神门、皮质下。强刺激。

推拿疗法高热,推三关、透六腑、清天河水;昏迷,捻耳垂,掐委中;抽痉,掐天庭、掐人中、拿曲池、拿肩井。急惊风欲作时,拿大敦穴、拿鞋带穴;惊厥身向前曲,掐委中穴;身向后仰,掐膝眼穴;牙关不利,神昏窍闭,掐合谷穴。

西医处理1.退热物理降温可用头枕冰袋,温湿毛巾擦身,40%-50%酒精擦浴。药物降温可用安乃近滴鼻或肌肉注射。2.止惊首选安定,0.3-0.5mg/LS,最大量不超过10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亦可用苯巴比妥8-lOmg/kS肌肉注射或5%水合氯醛50rog/kS保留灌肠。3.降低颅内压抽搐时间持续15分钟以上或反复惊厥患儿,可发生脑水肿。常用20%甘露醇1—26/ks,于20-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6-8小时重复1次。

宝宝受惊怎么推拿

推心经

定位: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中指之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心经具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烦不宁,夜啼,五心烦热,高热神昏,身热无汗,失眠等症。

清肝经

定位: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食指指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清肝经具有熄风镇惊,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癫痫,发热,口苦,咽干,目赤等病症。

分推大横纹

定位:位于腕掌横纹处,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大横纹正中总筋处向两侧分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大横纹有行滞消食,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烦躁不安,腹胀腹泻,呕吐,痰涎壅盛等病症。

相关推荐

小儿惊吓推拿手法带图 推心经

定位: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中指之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推拿功效:推心经具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烦不宁,夜啼,五心烦热,高热神昏,身热无汗,失眠等症。

宝宝受惊怎么推拿 揉按百会

定位: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推拿手法:将手掌置于百会上,先以顺时针方向按揉5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揉按50次。推拿功效:揉按百会具有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的作用,主治小儿头痛,失眠,焦躁,惊风,脱肛,遗尿,慢性腹泻等病症。

小妙招缓解产后酸痛

饮食调养法生姜20克,葱白2~3条,红糖适量。先将姜葱煎约15分钟后,加入红糖,趁热服,每天2次。或用母鸡1只,桑枝30克,共炖,吃鸡喝汤。用于外感风寒者(周身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怕冷,或肢体肿胀,得热则舒,舌淡苔白,脉浮缓)。推拿调养法1、拿肩井,揉手三里、外关;采用臂推拿法,拨络挠法,推背捏拿法,腿运捏法。适用于血虚型者。2、擦风池,揉尺泽、曲池、合谷、阴池,水沟,膊运关

人中的日常急救小常识

人中”在哪里人中是针灸学里的一个穴位,它的位置在人的鼻子下方,鼻唇沟中间靠上的部分。具体的位置是在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汇处,也就是在鼻唇沟的中间靠上的位置。什么时候“人中人中穴被用来抢救一些急症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开始时人中穴常被用于小儿惊风、中暑、中风等紧急状况的抢救。

宝宝上火推拿手法图解 清肝经

定位:食指末节掌面。推拿手法:拇指在患儿食指末节掌面,自掌侧向指尖直推100-300次。推拿功效:清肝经能平肝,泻火,镇惊。主治惊吓,夜啼,惊风抽搐等。

小儿急惊风小儿推拿 小儿急惊风推拿处方

治法:外感惊风者,主以疏风清热,熄风镇惊;痰湿惊风者,主以消食导滞,涤痰镇惊;惊恐痉厥者,主以镇惊安神。推拿处方:开窍醒神:人中,拿合谷,五指节,端正,老龙,十宣,威宁,拿肩井,仆参。止惊定搐:揉小天心,总筋,拿合谷,曲池,肩井,百虫,承山,委中。熄风揉筋:清肝经,拿风池,肩井,推天柱骨,捏脊,按揉阳陵泉,拿承山。导痰化痰:清肺经,推揉膻中,揉天突,中脘,丰隆,按摩肺俞,猿猴摘果法,按弦搓摩法

小儿推拿有没有副作用

推拿对人的身体很好,但是也有一个度,不能因为推拿而产生副作用,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给别人推拿的,会因为学位用的不对或方法没有用正确导致患者出现淤血,甚至是皮下出血,皮肤破损的问题,在平时需要特别注意。推拿虽然对身体好,但是也要有一个度,严重都会出现皮下出血,骨折等情况。推拿简便、安全、舒适,易被人接受,但如果对推拿方法、部位等不加以注意,也会使病人受到不应有的痛苦或造成施术困难。而其中最普遍的危害有出

小脑萎缩按摩哪些穴位

对于脑萎缩的患者来说,如果没有肢体功能障碍,推拿部位则以头面部为主。头面部采用的推拿施治手法主要有:开天门,推坎宫,分推额阴阳,揉运太阳,双揪铃铛,分推面颊,人中,点揉神庭、百会、前顶、后顶、脑空、脑户、风池等穴,五指拿头顶,三指拿颈项,扫散法,干洗头等。推拿手法每天治疗1次,每次30分钟,每周治疗6次,休息1天,由推拿医师直接给患者操作。注意有骨质关节结核、骨髓炎症、按摩部位局部皮肤破损、妊娠

一窝风的准确位置图 一窝风推拿方法

采用揉法,按法并作的手法,一手持小儿的手,掌心向下,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按揉本穴,揉100-300次,称揉一窝风。坚持每天推拿一窝风,可以缓解伤风感冒,小儿惊风等病症。

推拿次数过多的副作用

1、晕厥推拿时发生晕厥,主要可能是病人过于紧张、体质虚弱、疲劳或饥饿的情况下,因推拿手法过重或时间过长而引起。一旦病人出现晕厥,应立即停止推拿,让病人平卧于空气流通处,头部保持低位,经过休息后,一般就会自然恢复。如果病人严重晕厥,可采取人中、拿肩井、合谷、按涌泉等方法,促使其苏醒,也可配合针刺等方法。如属于低血糖引起的晕厥,可让受术者喝些糖水。2、破皮在使用擦法时,因操作不当有时可导致受术者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