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中医教你调理方法
月经量少中医教你调理方法
当归,能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泽颜润肤、生肌强体、延年益寿。从南北朝的时候它就被视为珍品,在保护女性健康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于血虚造成的月经过少,当归有很好的补血活血功效。
当归不仅能补血、活血,还能润泽皮肤、养血生肌,是最适合女生的好药材之一,将当归切成薄片,取5~10克,再拿两三个桂圆,去壳去籽,和当归一起放入杯中,用热水冲泡10分钟以后就行了,桂圆也是补血的好东西,泡出来的茶,不仅可以改善月经过少,还能美容养颜呢。
理论上桂圆有安胎的功效,但是孕妇大都阴血偏虚,阴虚则生内热。中医主张胎前宜凉,而桂圆性热,因此,为了避免流产,孕妇应慎食。
月经量少中医辨证
1、辨证立足 肾虚血亏
对于月经后期,月经量少,传统理论认为辨证当分虚实,虚有肾虚,血虚,阴虚,阳虚。实有寒凝,气阻,痰凝。长期的临床经验余认为月经后期,月经量少虽有虚实之分,但以虚为主,肾虚血亏,冲任不调是其主要病机。
2、治疗调肾益精治其本
养血益气培其源。针对上述病机辨证,余依据“调肾乃调经之本”,“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是血脉运行的动力”拟订调肾益精,温润添经,养血益气为主的治疗方法,以调经基本方加减组方。
3、融会贯通,排卵还当祛痰除湿,活血通络
月经后期,月经量少,现代医学多认为与卵泡发育不良或无排卵有关,因此,促排卵是调经治疗的主要环节,治疗除以理肾益精,养血益气为基础方外,余认为还应根据患者体质因素加减用药,融会贯通,辨证使用通络之品以促排卵,若形体肥胖多痰,或多毛,当合化痰药加减以祛痰除湿通络;痰湿化热或外感湿热之邪,当适当加清热除湿通络之品;若素性抑郁易怒,则加疏肝通络之品;对于活血通络之品可用于月经中期或贯穿始终。
中医教你调理内分泌
中医艾灸疗法调理内分泌系统,以取关元穴为主。关元穴为任脉上的主穴,主治泌尿、生殖器官的疾病,如遗尿、尿频,又如女性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不孕等。
另外,艾灸关元穴的同时,艾灸肾俞、命门等穴,调理内分泌系统效果更佳。
艾灸疗法不仅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精力下降、肥胖(减肥)、消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因为这些问题都与内分泌的调节有关。
取穴:关元、肾俞、命门。
工具:艾条、三眼艾灸盒、四眼艾灸盒、四罐艾灸罐。
方法:将三眼或四眼艾灸盒、四罐艾灸罐绑在腰部和腹部,覆盖关元、肾俞、命门进行艾灸。
时间:灸关元,时间在30分钟左右;灸肾俞、命门,时间为15~20分钟。你可逐渐体会热度,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中医教你调理宫寒
1、月经期间调养:用红糖、艾叶煮水喝,以暖宫散寒祛瘀。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红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的让月经排除干净,也活气血,暖宫。
2、日常进补:枸杞子、核桃、龙眼肉、大枣、桑椹子、当归、鸡血藤、生姜和鸡肉或者羊肉煲汤,汤水具有温肾助阳、填精养血之用。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枣、花生,让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来补足,不用担心上火,宫寒体质属于火气不足,不容易出现火大体热的症状。
3、茶饮调养:红姜茶,取红糖50克,去皮生姜4片,温火煮四到五分钟。月经来时坚持喝几天。平时一周左右喝一次。长期坚持,宫寒症状就会减轻。也可用黄芪、大枣、或者当归泡水喝或者煎服,补气调血,使得气血双盈,这样也是有效驱除宫寒的方式。
4、中药泡脚:艾叶、肉桂、花椒煮水,用以浸泡双脚,具有温肾散寒、温经通络之功。
5、艾灸疗法:艾灸神阙、百会等穴位以调理奇经、暖宫散寒。或灸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和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每日熏烤30分钟,坚持下来也有效。
6、日常运动:“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老中医教你调理
世间万物都是由阴、阳组成的。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早在数千年前就发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它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另外,还归纳出属于阳性的多为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
而阴性则是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认识阴阳其实并不复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阴阳的存在,如男属阳、女属阴。而男女各自的体内又是一个阴阳交替的世界,并且互相平衡和消长。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出现也是阴阳的体现,白天温暖即为阳,夜晚寒凉即为阴。
最明显的例子是炎热夏天与寒冷冬天的交替。四季之中,春、夏季节因为温暖暑热而属阳,秋、冬季节由于寒凉清冷而属阴。虽然春、夏总体上属阳,但是春、夏的每一天也有阴阳之分;一天中的阴阳根据阴阳气的多少,还可以划分为阳中之阳、阳中之阴和阴中之阳、阴中之阴。比如,上午整体上属阳,而且是阳气逐渐增加的过程,所以是阳中之阳;下午虽然总体上属于阳,但是由于阳气处于逐渐减少的过程,所以属于阳中之阴。阴阳是不断变化的,不会总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
阴与阳之间的互相转化往往是阴消阳长,或者阳消阴长,而且量变逐渐积累会发生质变。阴与阳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而且还不断地相互消长、转化。
导致宫寒的原因有哪些
妇女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出现的下腹坠胀,疼痛,得热则缓和,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为主要症状,就是宫寒。中医学中的子宫更西医中所指的子宫不相同,中医中的范围更大,包括了子宫、卵巢等多个器官。宫寒的症状并不单一,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且色黑,有血块,甚至月经停闭不行;月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热敷后疼痛可得到缓解;白带清稀量多;严重的可造成不孕,或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等等。专家提醒:养巢暖宫,驱除宫寒危害>导致宫寒的原因 有哪些呢? 临床上认为导致女性宫寒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跟个人体质和生活习惯有关。
导致宫寒的原因有哪些呢?
临床上认为导致女性宫寒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跟个人体质和生活习惯有关。中医教你:女性宫寒应该如何调理
1、体质
平时就非常怕冷,手脚容易冰冷的女性,更容易有宫寒的现象。
2、生活习惯
特别爱吃冷饮,或者夏天喜欢过分的依赖空调,并且经常性的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或者在寒冷的冬天里,为了漂亮,穿着也非常的单薄等。这些不良的习惯都会因为寒冷,邪气入侵,导致宫寒现象。
中医教你调理白带异常
白带异常怎么调理?
1、温热型
临床表现带下量多、色黄白、质粘腻、有臭气、或带下色白质粘如豆腐渣状、阴痒等,纳食较差,小便黄,舌苔黄腻厚,脉弦数。
食疗药膳
白果豆腐煎:白果10个(去心),豆腐100克,炖熟服食。
三仁汤:白果仁10个,薏苡仁50克,冬瓜仁50克,水煎,取汤半碗,每天1料。
藕汁鸡冠花汤:藕汁半碗,鸡冠花30克,水煎,调红糖服,每日服2次。
2、脾虚型
临床表现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气、绵绵不断,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精神疲倦、纳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缓。
食疗药膳
鱼鳔炖猪蹄:鱼鳔20克,猪蹄1只,共放砂锅内,加适量的水,慢火炖烂调味食,每日1次。
鸡肉白果煎:鸡肉200克(切块),白果10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淮山30克,茯苓15克,黄芪30克,煮汤,去药渣,饮汤食肉。每日1料。
扁豆止带煎:白扁豆30克,淮山30克,红糖适量。白扁豆用米泔水浸透去皮,同淮山共煮至熟,加适量红糖,每日服2次。
胡椒鸡蛋:胡椒7粒,鸡蛋1枚,先将胡椒炒焦,研成末。再将鸡蛋捅一小孔,把胡椒末填人蛋内,用厚纸将孔封固,置于火上煮熟,去壳吃,每日2次。
3、肾虚型
临床表现白带清冷、量多、质稀、终日淋漓不断,腰酸如折、小腹冷痛,苔薄白,脉沉迟。
食疗药膳
附桂鸡蛋汤:肉桂5克,附子10克,鸡蛋1枚。将肉桂、附子水煎后,去渣,打人鸡蛋,熟后食蛋饮汁,每日2次。
莲子芡实粥:莲子(去心)100克,芡实100克,鲜荷叶50克,糯米50克,煮粥,熟后加砂糖适量调食,每天1料。
白带异常也是有不同的类型的,中医在治疗白带异常的时候也是讲究对症下药的,以上为大家介绍了不同类型白带的调理方法,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白带异常的症状有哪些?
1、泡沫性白带
症状:除白带增多以外,往往伴有外阴、阴道的瘙痒,如果还有化脓性细菌的结合并感染,则白带为黄脓样,且有泡沫。
预警:滴虫性阴道炎。
2、豆腐渣样白带
症状:白带中混有豆腐渣样的白色块状物,有时这种白色物质会附着在阴道壁上,不易脱下,常常伴有奇痒。
预警:霉菌性阴道炎。
3、无色透明黏性白带
症状:白带突然增多,与鸡蛋清相似,或稍显混浊,除感到腰酸外,很少有其他症状,常被忽视。
预警:这种白带多见于慢性宫颈炎、颈管炎以及应用雌激素以后。
4、血性白带
症状:即白带内混有血液。
预警:有可能是恶性肿瘤、宫颈癌、宫体癌等。有些良性病变也有可能出现这种白带,如宫颈息肉、黏膜下肌瘤、重度慢性宫颈炎及宫内节育器所引起的副反应。
5、白带减少
症状:若白带明显减少或缺乏,则会出现阴道干涩、灼热疼痛、性欲减退、性交不适或困难等症状,还可伴有头晕耳鸣、下肢酸软无力、烦躁不安等。
预警:卵巢功能失调或减退,性激素水平降低,身体可能出现慢性疾病。
6、脓性白带
症状:白带色黄或色绿,有臭味,这多是生殖器官发生感染所致。炎症渗出物,脓细胞、坏死的上皮细胞等,加上细菌的作用,使白带呈现上述改变。
预警:滴虫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或宫腔积脓等。
痛经量少中医看法
血虚治法:养血和营调经。方药:八珍汤加味。党参12克 黄芪12克 茯苓12克 炒白术10克 大白芍12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熟地12克 仙灵脾9克 山茱萸9克 鸡血藤12克加减:脾虚食少者,加砂仁3克(后下)、陈皮6克;经期者,宜加红花6克、川牛膝9克、路路通10克;四肢不暖者,加桂枝6克;下腹隐冷者,加文叶9克、乌药9克。
肾虚治法:补肾养血调经。方药:归肾丸加减。菟丝子12克 杜仲10克 枸杞子12克 山茱萸9克 当归9克 熟地10克 淮山药12克白茯苓10克 巴戟天10克 仙灵脾10克 补骨脂9克加减:经期加莪术12克、香附9克;畏寒肢冷者加桂枝6克、熟附片9克、乌药9克。
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调经。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9克 红花6克 当归10克 川芎6克赤芍9克 生地9克 香附9克 失笑散9克(包煎)乌药9克 泽兰叶12克 京三棱9克加减:瘀久化热者加丹皮9克、炒山桅10克;腹胀者加枳壳9克、木香9克;经少不畅腹痛者加桂枝6克、莪术12克、王不留行籽9克;气滞血瘀者加木香9克、小茴香6克。
中医认为:痛经量少,是气血不足引起的,所以,采用活血理气的中药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月经会恢复正常。 由于女同胞生理特点,容易缺血。而中药逍遥调经贴就能很好的调理气血。逍遥调经贴对女性月经不调等有极好的效果。它以疏通人体经络,通过人的脉络对阴阳平衡进行调解,补肾健脾益肝,从而使女性胞宫生命力旺盛。并且此膏药活血化瘀,去寒凝、除湿气,加速女性胞宫的血液循环,让行经期经血顺畅,使月经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