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救援设备有哪些呢
地震救援设备有哪些呢
生命探测仪
生命探测仪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搜救及检测仪器,主要通过感应人体所发出的超低频电波产生的电场(由心脏产生)找出“活人”位置。人体发出的超低频电场可穿透钢筋混凝墙、钢板、木板、甚至水,因此,只要有生命迹象,不论其是否清醒、昏迷、身陷瓦砾堆或躲在集装箱中,均可用生命探测仪在最短时间内将其找到。生命探测仪空旷探测范围可达500米,可透过80厘米厚的普通钢板,探测到生命。而更加神奇的是,该生命探测仪只探测到人的生命,对其他动物的生命不起作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蛇眼”
到瓦砾深处救援的第一步是搜索。幸存者埋在瓦砾堆中,用手去一点点地挖开瓦砾显然太慢,用重型机械去移动又有可能伤着人。各种搜索仪器可以帮上忙。“蛇眼”就是一种搜索仪器,它的学名叫“光学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光反射进行生命探测的。仪器的主体非常柔韧,像通下水道用的蛇皮管,能在瓦砾堆中自由扭动。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类似摄像仪器,将信息传送回来,救援队员利用观察器就可以把瓦砾深处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很多博物馆和超市用的防盗装置就是这种光学探头加观察器的仪器。
热红外生命探测仪
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具有夜视功能,它的原理是通过感知温度差异来判断不同的目标,因此在黑暗中也可照常工作。王教授说,这种仪器有点像现在商场门口测体温的仪器,只是个头比那个大多了,而且带有图像显示器。
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
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靠的是识别被困者发出的声音。人类有两个耳朵,这种仪器却有3 —6 个耳朵,它的耳朵叫做“拾振器”,也叫振动传感器,它能根据各个耳朵听到声音先后的微小差异来判断幸存者的具体位置。说话的声音对它来说最容易识别,因为设计者充分研究了人的发声频率。如果幸存者已经不能说话,只要用手指轻轻敲击,发出微小的声响,也能够被它听到。关键是噪声的影响不能太大。
搜救犬
最“聪明”的搜索能手是搜救犬,它们是百发百中的搜索行家。
小气垫
小气垫可力撑数十吨重物。找到了幸存者就该施救了。这可是个力气活,有时要抬起沉重的楼板。很难想象一个小小的气垫就能完成这个工作。这种气垫比枕头大不了多少。没充气时瘪瘪的,只要有5 厘米的缝隙就能把它塞进去。然后用气瓶把里面的气压加到8 个大气压,“气鼓鼓”的垫子就能顶起楼板了。
气垫的材料相当讲究,最早人们用钢丝网添加橡胶来做,后来改用新型材料高强度芳族聚酰胺,这种材料非常坚韧,防暴警察用的手套也是用它做的,带上这种手套,警察就能面不改色地握住锋利匕首的刀刃。
液压钳张口咬断钢筋
如果现场钢筋交错,就要看液压钳的本事了。这种钳子的体积并不大,但是由于应用了液压原理,一把小小的钳子就能把钢筋一根根剪断,为营救工作赢得宝贵的时间。
月球灯
天色暗下来,但抢救不能停。月球灯的作用非常抢眼。月球灯由高达2000瓦的电力支持,据说,两个月球灯就能照亮一个足球场。
救援机器人
前不久,日本科学家研制了一种蛇形机器人,并称它不久就能在地震救援中发挥作用。这种机器人的原理类似于前面提到的“蛇眼”搜索仪器。跟“蛇眼”相比,蛇形机器人更灵活,它的每一个关节都有一个微型马达为其提供动力,活动更为便捷。
地震发生前有哪些征兆 气候反常
地震前几天或者地震那天气候会相对反常,出现高温或者暴风甚至是大雪等,如果气候突然变得格外异常就要引起注意,可能是要发生地震了,请准备有序逃生。
地震救援应注意什么呢
1. 对地震伤员进行抢救、搬运时,要注意避免脊柱损伤。凡发现、怀疑有脊柱骨折者,搬运应十分小心,防止脊柱弯曲和扭转,以免加重伤情。
2. 搬运时,绝不能用帆布担架及用绳索、衣服制成的软式临时担架,要用硬质硬板担架;严禁以人抱胸、一人抬腿等搬动方式,因此种方法极易造成脊髓损伤而致终身截瘫。
3. 正确搬运伤员的做法是,有3~4人托扶伤员的头、背、臀、腿部,抬放至平板(或其他硬质担架)上,然后固定运送。
4. 当开放性外伤伤口出血不止时,可用加压包扎止血。如无敷料,可选用干净的毛巾、内衣、手绢将伤口扎紧。
5.骨折的伤员应该用夹板或就地取材,如树枝、手杖、雨伞、木棍等予以固定。找不到固定物时,大腿骨折的固定可用健肢做固定,如左大腿骨折时用右大腿做固定,用带子缠绕。
6. 凡开放性骨折、断骨外露者,绝不能在现场随便整复将断骨还纳,这样会造成严重的感染。在现场只需做局部包扎固定,然后运送医院。
7. 有不少病人有明显的头部外伤,但也有一些人无明显的头部损伤,却有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甚至偏瘫、失语、昏迷,并有清水样液体自头部伤口或耳朵里流出,应想到有颅脑损伤。对此类伤员,头部要安稳固定,保持呼吸道通畅,外流的脑脊液(即清水样液体)要加厚包扎。如脑组织流出,不能将其还纳,以免造成严重的感染,可用干净的纱布垫保护。
8. 地震引起的火灾造成烧伤病人的处理是,在脱离险区除去着火衣服后,要立即对伤员采取防止休克和感染的措施。如现场条件较差,对创面不要做处理,不要乱涂药物,一般用纱布或清洁布类包扎后运送医院治疗。
地震发生时准妈妈如何自救
一、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尽快跑到门外,不要慌张。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因为一时慌了神而企图跳下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旁边,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二、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侧旁,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由于准妈妈行动较为不便,不建议采取蹲式,可采取跪式或坐式躲藏,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同时最好能找到东西护住肚子,以防意外撞击带来的严重后果。
三、不同场合的自保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准妈妈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如果在室内遇到地震,则要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如果是在车里,应将车停下,但不要急于跑出车外,待在车里等地震过后再出来,同时抓牢扶手,降低重心,以免摔倒或碰伤。
四、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我们的准妈妈在灾难发生后要保持冷静,不要大哭大叫,白白耗损了精力。另一方面,我们的情绪对肚子里的孩子来说影响非常大,巨大的精神刺激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害,努力保持乐观,为了自己,也为了肚里的孩子。
五、手机和充足点的电池放在身边备用
如果震前手上有手机的话,一定要将手机控制好,因为这是你与他人保持联系的最好工具。此外,如果地震发生时准妈妈是在人流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那么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待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地震搜救是如何进行的呢
首先要做的是开设行动基地。再紧急,这一步也是要做的,开设基地的位置会选在空旷、开阔,不宜受余震危害的区域,毕竟这里是大本营,所有队员要在这里集结、出发、食宿,所有装备要在这里维修、保养、充电、加油,被救人员会首先被带到这里进行先期治疗。基地开设的内容:设置指挥所,架设无线电指挥平台,设置装备准备、保养场地,设置医疗卫生场地,设置食宿场地等。
开设行动基地的同时,派出侦检搜索组。侦检搜索组的任务有两个,侦检和搜索(这句好像是废话)。侦检是指使用漏电检查仪、有毒有害气体探测箱等装备检查目标区域有无漏电、漏气、失火等危险情况,并进行危险排除、标记示意或警戒隔离。这一步是在目标区域行动的第一步,以确保后续救援队员的人身安全。搜索就是检查目标区域有无幸存者,方法有人工搜索、仪器搜索和犬搜索。这些搜索方式都是多措并举、相互补充的,以确保没有遗漏。举例说明:在目标区域通常会首先使用红外生命探测仪,它的原理是利用温度差检测有无人员幸存,优点是快速、便捷,缺点是无法准确定位;红外探测到大致方位后,会使用雷达生命探测仪,它和红外生命探测仪优缺点互补;探测到具体位置后,如无法肉眼直视,还会使用蛇眼生命探测仪,观察幸存者周边的具体情况。侦检搜索组在发现幸存者后,会向基地汇报,并在现场做出标记,这种标记是国际通用的,示意幸存者的位置、数量等。汇报、标记后侦检搜索组会接着往下履行自己的任务,营救任务由指挥所派专门人员开展。
担负营救任务的队员按照其装备配备,可划分为破拆顶撑组、高空救援组和工程机械组。指挥员会根据侦检搜索组的情况报告,视情派出一个或多个小组配合实施营救。破拆顶撑组可对混凝土墙、石板等实施凿破,对钢筋、铝合金、铁管等进行剪断,对打开的救援通道进行固定,主要配有凿岩机、液压剪断钳、千斤顶等几十种装备,以针对各种不同情况,这个组是救援行动的主力。高空救援组主要针对困在楼上或埋压在较高位置的幸存者实施营救,配备各类攀登和索降器材,营救的方法包括背负式、吊床式等等,其中吊床式是指将幸存者固定在担架上,利用绳索将担架以正常姿态降下。工程机械组,顾名思义,配有装载机、挖掘机和推土机,向灾区机动时用于打通道路,人员营救时用于上层、外围废墟的清理。
人员救出后,会第一时间送至行动基地进行医疗救护和心理疏导。我们队伍里也有专职人员,但主要还是要依靠救灾现场的流动医院和心理专家。
地震时如何逃生 地震被埋如何自救
如果地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应该稳定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所处环境,一方面可以试着寻找出路,但是注意不宜在废墟中大喊大叫,以免吸进粉尘,对呼吸道不利。此外要节省体力,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当听到外人经过时,再大声呼喊或发出敲击声来让人救援。
在耐心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寻找食物,维持机体所需能量。
地震发生前有哪些征兆
气候反常
地震前几天或者地震那天气候会相对反常,出现高温或者暴风甚至是大雪等,如果气候突然变得格外异常就要引起注意,可能是要发生地震了,请准备有序逃生。
地震自救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