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癣用什么药
脚癣用什么药
【1】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任选一种研末备用,洗净脚后撒于患处。适用于糜烂型。
【2】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对水疱型或有感染时应用有良好效果。
【3】白凤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选—种,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后,于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连续治疗7天,对角化型有良效。
【4】白鲜皮40克,苦参、黄柏、苍术各30克,防风20克,荆芥穗、枯矾各10克,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各50克,葱白4枚。上药加水约3000毫升煮沸,待温时将双脚浸泡在温液中lO—15分钟,每日2次。
【5】白醋500克浓缩至250克,加去皮大蒜头、花椒各30克浸泡2天,用醋液浸泡患处,日2次,1次10分钟,7天即可。
【6】含有芍药、木通、地肤子、藿香、槟榔的足.净.膏
【7】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任选一种研末备用,洗净脚后撒于患处。
【8】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
脚癣的危害有哪些
不少人认为脚癣是区区小病,往往不屑一顾,发痒时抓几下算了。殊不知患了脚癣,除了在脚趾间、脚底、脚底边缘处会出现许多小水泡,皮肤变得粗糙脱屑、糜烂渗液,同时有剧痒外,真菌还能传染到身体其他部位,引起甲癣、体癣、股癣等。而且脚癣被感染后还会引发一些严重的急性炎症。
急性淋巴管炎 浸渍糜烂型或水疱型足癣在感染化脓时,易引起急性淋巴管炎。开始时,在足癣病灶处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并会有一条红线沿小腿自下而上发展,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同时,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丹毒 是由溶血性链球菌经脚癣患处的破损皮肤侵入,引起皮下网状淋巴管及淋巴管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丹毒起病急骤,表现有脚面红肿、灼热、疼痛、周身畏寒发热等症状,同时患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丹毒一次发病后,易在原部位反复发作,往往绵延数年之久,致使患处淋巴管肿胀阻塞,皮肤增厚变硬。
急性蜂窝组织炎 是一种发生在足癣病灶处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可波及到深部组织。病变处皮肤明显红肿,压痛,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同时患者有高热、畏寒、乏力等症状。一般一周左右形成脓肿,也可引起急性淋巴管炎,甚至发生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可见患了脚癣要赶快治。有的人认为脚癣不用治,治疗也断不了根,这是不对的。只要坚持治疗,保持脚部和鞋袜的清洁,注意防止再感染,脚癣是能治愈的。也有少数人听信错误传说,说脚癣是排泄湿毒的,治好了脚癣身体内会发生其他疾病,更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无稽之谈。
治疗脚癣,可以应用各种癣药水或癣药膏外涂。常见的达克宁霜主含咪康唑,皮康王主含酮康唑,均为抗真菌药,外用治脚癣效果较好。其他如新脚气膏、脚癣一次净等外用药也可选用。如果脚部皮肤增厚粗糙或有裂口,可配合外涂尿素软膏。如果有炎症,要应用抗生素药物作抗感染治疗。平时,要注意保持鞋袜的干净,以免再感染。
脚癣用药分门别类
脚癣俗称“香港脚”,是由真菌侵犯脚趾、足底、足背等皮肤的表层,引起感染部位的瘙痒、灼烧及刺痛感,是最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皮肤病。临床上常分为5种类型。可根据不同类型的皮肤损害正确选用癣药水、癣药膏局部用药。如果久治不愈或严重者,可适当选用口服抗真菌药物,继发细菌感染者可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以下介绍各种类型脚癣的用药治疗方法。
(1)水疱型:在急性阶段,皮肤可出现急性发红的渗出性水疱损害,多为散状分布,如果有糜烂,常可继发细菌感染。当水疱小而未破溃时,可搽益康脞、克霉脞癣药水或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20分钟,每天2~3次。如果疱大可刺破放出疱液,再搽复方雷琐辛搽剂或加用湿气灵药粉。如果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可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待感染控制后再上药。
(2)浸渍型:往往表现为趾蹼裂痕,伴有表皮剥脱及潮湿浸渍,剧痒,易感染。可用湿气灵药粉或复方雷锁辛搽剂、克霉脞癣药水、益康脞癣药水。待渗液减少后再用湿气灵软膏、癣敌膏、咪康脞软膏等治疗。
(3)鳞屑角化型:由于足底、足缘发生过度角化而发生广泛性脱屑。夏天常出现群集的水泡分布,冬天则干裂疼痛。可用复方苯甲酸软膏、克霉脞软膏或与癣药水交替使用。夏天可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每晚1次,每次约15分钟。
(4)湿疹样癣菌疹:足部霉菌感染引发手指和手掌的侧面及屈侧甚至全身发生成群的瘙痒性水泡损害。这是机体对癣菌的过敏所致。因此首先应抗过敏治疗,如口服酮替芬、扑尔敏,严重者可肌注去炎松混悬液400毫克,抑制皮疹的发生直至致病的病灶被控制。同时外用3%硼酸水湿敷或搽复方咪康脞软膏、肤轻松软膏等。湿疹消退后再用湿气灵、癣敌药膏或益康脞、克霉脞等癣药水涂擦。
(5)脚癣感染:由于脚癣瘙痒难忍,抓破后可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脓疱、丹毒或淋巴管炎。此时应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并以0.5%高锰酸钾溶液浸足后涂以红霉素软膏等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外用克霉脞癣药水或益康脞癣药水等治疗。
怎么样治烂脚丫呢
1.湿疹样癣菌疹:足部霉菌感染引发手指和手掌的侧面及屈侧甚至全身发生成群的瘙痒性水泡损害。这是机体对癣菌的过敏所致。因此首先应抗过敏治疗,如口服酮替芬、扑尔敏,严重者可肌注去炎松混悬液400毫克,抑制皮疹的发生直至致病的病灶被控制。同时外用3%硼酸水湿敷或搽复方咪康脞软膏、肤轻松软膏等。湿疹消退后再用湿气灵、癣敌药膏或益康脞、克霉脞等癣药水涂擦。
2.浸渍型:往往表现为趾蹼裂痕,伴有表皮剥脱及潮湿浸渍,剧痒,易感染。可用湿气灵药粉或复方雷锁辛搽剂、克霉脞癣药水、益康脞癣药水。待渗液减少后再用湿气灵软膏、癣敌膏、咪康脞软膏等治疗。
3.鳞屑角化型:由于足底、足缘发生过度角化而发生广泛性脱屑。夏天常出现群集的水泡分布,冬天则干裂疼痛。可用复方苯甲酸软膏、克霉脞软膏或与癣药水交替使用。夏天可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每晚1次,每次约15分钟。
4.脚癣感染:由于脚癣瘙痒难忍,抓破后可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脓疱、丹毒或淋巴管炎。此时应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并以0.5%高锰酸钾溶液浸足后涂以红霉素软膏等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外用克霉脞癣药水或益康脞癣药水等治疗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对于怎么样治烂脚丫呢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很好的答案了呢?我们已经在上文中向大家说明了此方面的问题,所以如果大家烂脚丫了,可以根据上文中解决方法,及时的去解决,病还是早治早好,希望在这里能够帮到大家。
脚癣的中医疗法是什么
对汗疱型或急性期有水疱糜烂及分泌物时,宜每天早晚用土大黄或黄精或马齿苋煎水,5%明矾水作湿敷,或用马齿苋60g,黄柏20g,苦参20g煎水浸泡,每天2~3次,每次1~2h。夜间外用10% 碱式没食子酸铋(代马妥,次没食子酸铋)氧化锌油调匀外涂。待炎症消退,腐烂完全平复后,每天选涂土槿皮酊或中药醋剂。
对轻度鳞屑角化型者,先用苍肤水剂(苍耳子15g,地肤子15g,土槿皮15g,蛇床子15g,苦参15g,百部15g,枯矾6g,水3000ml),煮沸20min后待温浸泡15~20min,每天1~2次,或于洗脚水中加入适量食醋浸泡,然后外用市售一般脚癣药膏。对手足多汗者,应于局部损害减轻后(无糜烂、渗液及明显的角化鳞屑)每天用5%明矾或干葛水剂(干葛30g,明矾15g,水1000ml,煎水洗泡),或黄柏、生地榆等量煎水洗泡,每天1次。足癣治愈后,仍应坚持每周搽药1~2次,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平时应勤洗脚(特别应注意洗到每个趾间),勤换鞋袜,使其经常保持干燥。足汗较多者可在鞋内撒些枯矾粉、乌洛托品等粉剂以起到止汗作用,如患者同时患有甲癣则应一并治疗。
上面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脚癣的中医疗法是什么,通过上面介绍的方法,我们了解到,治疗脚癣的方法有很多,而且一般情况下,中医疗法都比较有效,但是,中医治疗的时间比较长,所以需要患者有耐心,坚持长时间的中医治疗,这样就可以彻底根治脚癣。
烂脚丫的类型和治疗
1、水疱型
在急性阶段,皮肤可出现急性发红的渗出性水疱损害,多为散状分布,如果有糜烂,常可继发细菌感染。当水疱小而未破溃时,可搽益康脞、克霉唑癣药水或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20分钟,每天2~3次。如果疱大可刺破放出疱液,再搽复方雷琐辛搽剂或加用湿气灵药粉。如果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可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待感染控制后再上药。
2、浸渍型
往往表现为趾蹼裂痕,伴有表皮剥脱及潮湿浸渍,剧痒,易感染。可用湿气灵药粉或复方雷锁辛搽剂、克霉脞癣药水、益康脞癣药水。待渗液减少后再用湿气灵软膏、癣敌膏、咪康脞软膏等治疗。
3、鳞屑角化型
由于足底、足缘发生过度角化而发生广泛性脱屑。夏天常出现群集的水泡分布,冬天则干裂疼痛。可用复方苯甲酸软膏、克霉脞软膏或与癣药水交替使用。夏天可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每晚1次,每次约15分钟。
4、湿疹样癣菌疹
足部霉菌感染引发手指和手掌的侧面及屈侧甚至全身发生成群的瘙痒性水泡损害。这是机体对癣菌的过敏所致。因此首先应抗过敏治疗,如口服酮替芬、扑尔敏,严重者可肌注去炎松混悬液400毫克,抑制皮疹的发生直至致病的病灶被控制。同时外用3%硼酸水湿敷或搽复方咪康脞软膏、肤轻松软膏等。湿疹消退后再用湿气灵、癣敌药膏或益康脞、克霉脞等癣药水涂擦。
5、脚癣感染
由于脚癣瘙痒难忍,抓破后可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脓疱、丹毒或淋巴管炎。此时应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并以0.5%高锰酸钾溶液浸足后涂以红霉素软膏等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外用克霉脞癣药水或益康脞癣药水等治疗。
烂脚丫怎么治疗
糜烂型:先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雷佛奴尔溶液浸泡,然后外涂龙胆紫或脚气粉,每日2次,待收干后再外搽脚气灵或癣敌药膏,每日2次。
水疱型:每日用热水泡脚后外搽克霉唑癣药水或复方水杨酸酊剂一次。皮干后再搽脚气灵或癣敌膏。
角化型:可外用复方苯甲酸膏或与复方水杨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涂药后用塑料薄膜包扎,使药物浸入厚皮,便于厚皮剥脱。
2、糖尿病脚为什么会烂呢
一些外部诱因是糖尿病足烂脚的原因:除了内部血糖的影响以外,还有非常重要的外部因素约有50%是由于鞋不合适,20%由于病患自己对脚的护理不当造成的。吸烟可加重糖尿病足的发生与发展。
血糖控制不稳定也是糖尿病足烂脚的原因:糖尿病人容易烂脚是由于血糖控制不佳造成的,血糖过高就会使皮肤瘙痒,正常的反应就是用手去挠,如果挠破了而伤口不易愈合进而导产生感染,这是常见的糖尿病足烂脚丫的原因之一。
3、糖尿病脚烂治疗方法
抗感染。糖尿病足的溃疡和坏疽处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染,因感染面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快速发展造成截肢,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控制局部感染是非常重要的,我院采用局部中药液泡敷,能快速控制感染。
改善微循环。通过改善周围血管微循环、营养神经,提高机体组织供血,减少缺氧状态,促进神经修复及毛细血管再生,改善糖尿病足下肢的血液循环。
脚气烂脚丫吃什么治疗呢
脚气病患者饮食方法:
脚气饮食治疗方法:葱头100克、萝卜籽50克。加水煮1小时,取原汤1碗,顿服。治疗脚气食疗方法本方用治脚气肿痛,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
葱头(捣烂)1根、生姜(捣烂)45克、艾叶60克。上药用布共为1包,蘸热烧酒擦患处,以痛止为度。本方主治因湿气而两脚两腿作痛。
大蒜头5只、龟1只。龟洗净切块,蒜头微捣烂,放入锅中,清炖乌龟,每天服1次。本方对脚气病引起的肿胀有消退作用,对老年人更为适宜。
花生仁、赤小豆、大蒜头去皮及红糖各200克。治疗脚气食疗方法上药煮烂食之,每天服1次,不可加盐,否则无效。本方可治疗脚气病之足背浮肿,延至脚踝,甚则小腿也微感不适者。如肿过膝至股部,则生命垂危,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脚气饮食治疗方法:干姜、木香、陈酒各4克、李子2克。上药加水400毫升,煎至半量,此煮汁为1日份,3次服饮。本方可预防脚气冲心症。此外,宜摄取稍多的的维生素B1,对于治疗脚气病有益。
烂脚丫分类治疗
水疱型:在急性阶段,皮肤可出现急性发红的渗出性水疱损害,多为散状分布,如果有糜烂,常可继发细菌感染。当水疱小而未破溃时,可搽益康脞、克霉脞癣药水或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20分钟,每天2~3次。如果疱大可刺破放出疱液,再搽复方雷琐辛搽剂或加用湿气灵药粉。如果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可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待感染控制后再上药。
浸渍型:往往表现为趾蹼裂痕,伴有表皮剥脱及潮湿浸渍,剧痒,易感染。可用湿气灵药粉或复方雷锁辛搽剂、克霉脞癣药水、益康脞癣药水。待渗液减少后再用湿气灵软膏、癣敌膏、咪康脞软膏等治疗。
脚癣感染:由于脚癣瘙痒难忍,抓破后可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脓疱、丹毒或淋巴管炎。此时应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并以0.5%高锰酸钾溶液浸足后涂以红霉素软膏等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外用克霉脞癣药水或益康脞癣药水等治疗。
出现了烂脚丫怎样治呢
现在有很多的人出现了脚气,脚气就特别容易造成烂脚丫,烂脚丫对于脚部的健康,危害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当出现烂脚丫,意味着脚气比较严重,要引起患者的重视,尽早的治疗,才能让自己尽快康复,那么出现了烂脚丫怎么治呢?为了你能尽快治好,下面就做了解答,你可以具体来了解一下治疗的方法。
烂脚丫的发病原因是由于表皮鲜菌、毛癣菌或足趾毛癣菌侵犯趾。红色毛癣菌抵抗力强,不易控制,与卫气津液博结。聚而不散,导致皮肤干燥湿润所致。烂脚丫是引角质层厚、皮脂缺乏、汗腺丰富、出汗较多、足部潮湿,利于霉菌生长繁殖而起,使用公共浴池、公用拖鞋、脚盆、毛巾时也易相互感染。
一、水疱型:在急性阶段,皮肤可出现急性发红的渗出性水疱损害,多为散状分布,如果有糜烂,常可继发细菌感染。当水疱小而未破溃时,可搽益康脞、克霉脞癣药水或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20分钟,每天2~3次。如果疱大可刺破放出疱液,再搽复方雷琐辛搽剂或加用湿气灵药粉。如果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可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待感染控制后再上药。
二、鳞屑角化型:由于足底、足缘发生过度角化而发生广泛性脱屑。夏天常出现群集的水泡分布,冬天则干裂疼痛。可用复方苯甲酸软膏、克霉脞软膏或与癣药水交替使用。夏天可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每晚1次,每次约15分钟。
三、脚癣感染:由于脚癣瘙痒难忍,抓破后可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脓疱、丹毒或淋巴管炎。此时应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并以0.5%高锰酸钾溶液浸足后涂以红霉素软膏等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外用克霉脞癣药水或益康脞癣药水等治疗。
出现烂脚丫治疗的方法比较多,而且在治疗时,还要根据烂脚丫的病情进行治疗,因为烂脚丫病因比较多,建议要想通过治疗尽快让自己康复,最好是到医院全面的检查一下,通过检查确定到底是怎样一种病因造成烂脚丫,然后通过正确的方法治疗,才能通过治疗,尽快治愈自己烂脚丫,保障自己的健康。
脚气是不是脚癣呢
生活中,许多人因为分不清什么是脚癣,什么是脚气,往往把脚癣也说成是脚气,以致“脚气”、“脚癣”两词混合、错用的情况很普遍。其实“脚气”、“脚癣”是两个不同的病种。
脚气病是一种由于人体缺乏维生素B1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根据发病症状可以分为:四肢感觉异常、过敏、迟钝,触觉、痛觉减退,肌肉酸痛,肌力下降,行走困难,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炎为主要表现的“干型”;以四肢、全身和内脏水肿及浆液渗出为主要表现的“湿型”。多数病人呈亚急性发作,病情较轻。这种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或注射维生素B1。
脚癣,又名香港脚,是一种传染性脚部皮肤病,发作时很痒,甚至裂开化脓转为疼痛、糜烂,这种病较顽固,病程较长。目前患有脚癣的人很多,预防脚癣的最佳方法就是要避免接触病人的脚或病人沾染过的物品。病人用过的鞋、袜、洗脚盆以及澡堂的地板等处,都可能有致病的真菌,应该引起注意。脚癣治疗不及时,还可能漫及其他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脚癣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抗真菌药物。在治疗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坚持用药。脚癣是一种慢性感染,真菌寄生在角质层中生长繁殖,需长期用药才能杀死它。
二是不要乱用药。用药要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破溃处不能用酊剂,皮肤变厚、裂口子应该使用软膏。有人用肤轻松等皮质类固醇药膏来治疗脚癣,结果是越治越扩散。破烂出水时应该到医院,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治疗,千万不要自行处理。有人将阿司匹林片压成粉末状撒在糜烂的足趾间,结果形成了溃疡,长期疼痛不愈。
三是脚癣发生继发感染时,局部出现急性炎症,就不能按一般的脚癣来治疗,应该先处理继发感染。可以局部应用消炎药,必要时还要全身应用抗生素,并应该适当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