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现场如何急救
车祸现场如何急救
措施一:止血
止血是现场急救者首先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在这里首先来了解一下各类血管的出血特征。
1毛细血管出血
这种情况下出血缓慢,出血量少。如擦破伤,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地止血。
2.动脉出血
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流猛急,呈喷射状。
3.静脉出血
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动脉出血或静脉出血经过止血处理后,尽快送医院进行治疗。
根据伤者的出血状况判断出血情况后,就要根据情况采取具体的止血方法,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较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 包括以下几种
1.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迭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血。
3.头部压迫止血法
压迫耳前的颈浅动脉,适用于头顶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时,压迫下颌骨角前下凹内的颌动脉。头面部较大的出血时,压迫颈部气管两侧的颈动脉,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
4.手部压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指的两侧指动脉。
5.足部压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时,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方法二:加垫屈肢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是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的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于肘窝或国窝内放纱布、棉花、毛巾作垫,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置。
方法三: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1.止血带结扎法
橡皮止血带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带、后头约16cm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两指挟,顺着肢体往下拉,前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带止血,而现场又无橡胶止血带时,可在现场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带、线绳或麻绳等。用布止血带止血时,放平入环,拉紧固定。用线绳或麻绳止血时,可绞紧固定。
2.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5)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置,防止出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
措施二:包扎
包扎的主要目的是简易止血、保护伤口和固定。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绷带、三角带等,如无上述物品,可以用清洁的毛巾、围巾、衣物替代,包扎时力量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准。包扎过程中,如发现伤口有骨折端外露,切忌将骨折端还纳,否则可导致深层感染。腹壁伤致肠管外露时,应使用清洁的碗等物扣住外露肠管,达到保护目的,严禁将流出的肠管还纳。
如何正确实施急救
1.乱掐“人中”。“人中穴”位于鼻唇沟的中点,但许多人并不十分清楚“人中”的准确位置,慌忙乱掐,起不到急救作用。温新华说,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判断昏迷者是否有意识,可以通过呼喊、拍打、刺激痛觉的方式来叫醒昏迷者,若发现昏迷者没有脉搏和心跳,应当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2.不敢实施心肺复苏术。碰到溺水或心脏骤停情况,身边的人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解开患者领口,保持呼吸畅通,双手重叠,十指交叉相扣,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垂直向下按压,下压深度至少5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每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做2次人工呼吸。现代医学表明,在患者心脏骤停的4~6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有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3.草率移动车祸伤者。车祸发生后,不要随意移动伤者,若伤者只是肢体创伤,应当及时止血包扎,固定受伤肢体。若发现伤者耳鼻出血,可能是颅内出血,此时不能止血或堵住患处,应当让出血部位朝下,使血液流出,以免造成颅内压增高或颅内感染。若是伤者脊柱脊髓损伤,切记不可乱动,要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的急救人员到来处理。
4.食物中毒盲目催吐。误食有毒液体或者食物中毒时,不能盲目催吐。患者神志清醒时,可灌服300~500毫升水,抵住舌根,刺激咽部,促使有毒物呕出。当患者失去意识时,不能口服洗胃,否则会引起窒息,应立即送往医院。强酸强碱性液体误食后,决不能催吐,否则有毒液体上涌,返回食道,会对食道黏膜和咽喉黏膜造成二次伤害。
5.突发心梗判断失误。心肌梗死与多种疾病有关,一旦发作需要先判断原因。有些情况下,可嚼服阿司匹林以防止血栓形成,但若有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史或是夹层动脉瘤,则不能用阿司匹林,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车祸现场对伤者急救的方法和步骤
1、车祸现场要做好组织工作
临时组织救护小组,统一指挥,避免慌乱,要立即扑灭烈火或排除发生火灾的一切诱因,如熄灭发动机、关闭电源、搬开易燃物品,同时派人向急救中心呼救。指派人员负责保护肇事现场,维持秩序。开展自救互救,做好检伤分类,以便及时救护。
2、车祸现场要根据伤者病情分类抢救
分轻重缓急进行救护,对垂危病人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意识丧失者宜用手帕、手指清除伤员口鼻中泥土、呕吐物、假牙等,随后让伤员侧卧或俯卧。对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如发现开放性气胸,进行严密封闭包扎。伴呼吸困难张力性气胸,条件许可时,可在第二肋骨与锁骨中线交叉点行穿刺排气或放置引流管。骨折处进行固定。对呼吸困难、缺氧并有胸廓损伤、胸壁浮动(呼吸反常运动)者,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并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
3、车祸现场要正确搬运病人
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抢救人员特别要预防颈椎错位、脊髓损伤,须注意:
凡重伤员从车内搬动、移出前,首先应在草地放置颈托,或行颈部固定,以防颈椎错位,损伤脊髓,发生高位截瘫。一时无颈 托,可用硬纸板、硬橡皮、厚的帆布,仿照颈托,剪成前后两片,用布条包扎固定。
对昏倒在坐椅上伤员,安放颈托后,可以将其颈及躯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然后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
对抛离座位的危重、昏迷伤员,应原地上颈托,包扎伤口,再由数人按脊柱损伤的原则搬运伤员。动作要轻柔,腰臀部托住,搬运者用力要整齐一致,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
4、现场急救后伤员根据轻重缓急由急救车运送。
千万不要现场拦车运送危重病人,否则由于其他车辆缺乏特殊抢救设备,伤员多半采用不正确半坐位、半卧位、歪侧卧位等而加重伤势,甚至死于途中。
脊柱骨折或致瘫痪
骨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意外情况,指的是身体的骨骼由于受到了外力伤害,或者患有骨质疏松疾病,而出现局部或全部断裂的病症,脊柱作为支撑身体的重要骨组织,一但由于高空坠落,车祸,等因素导致骨折之后,很容易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走到半途会特别疼痛,而且会看到明显的皮外伤,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大出血,而且还会伤害极度神经,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很容易导致瘫痪。
由于脊柱中的椎管中有脊髓,我们都知道脊髓是连接大脑的,而且还是与身体的各种组织有很大的联系,其实简单点说将大脑发出的命令传达至全身,也可以将身体各组织的信息传递给大脑,脊髓对身体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因为脊柱骨折而导致脊髓断裂,就会将大脑和身体完全割裂,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脊柱一旦骨折之后会导致患者瘫痪。
脊柱出现骨折情况,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救治,受伤之后患者已经无法挪动自己的身体了,救援人员也千万不要随意挪动患者身体,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一定要做一下紧急处理,比如,及时止血,还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让专业的医生进行治疗,脊柱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手术,而且还要注意急救要点,千万不能盲目。
医生可以在现场做好骨折患处的固定,最好使用担架,将患者抬上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脊柱骨折的患者,过程中千万不能背或者抱,而且在护送途中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患者做完手术之后,也要做好日常护理,一定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直到骨折的患处完全愈合,饮食方面也要多注意,可以多喝一些大骨头汤,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汽车落水自救工具
驾车出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轨迹,但也增加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在车上准备一定的安全设施用品,在关键时刻能帮上大忙。便捷刀具 瑞士军用求生刀,手柄后方设计有安全带钩,发生车祸时可用来切割安全带。车用救生手电筒 可用来照明,两边内侧有利刀,可在危急时候割掉安全带。电筒头部有两割尖锥状榔头,可敲碎破汽车玻璃。车载灭火器 车辆发生自燃或撞车后着火时,针对冒烟部位可有效进行补救。五米以上强度足够的绳索 野外车辆出现意外或故障时,可用来拖车自救。毛巾 事故中大量出血时可用毛巾止血。救生锤 一旦发生意外,可敲碎玻璃。充气式救生衣 平时可存放在座椅后,一旦发生落水事故,能有效挽救不会游泳的被困者。
转移遇难伤员先固定脖子
生活中意外伤害很常见,最主要的是车祸。这些伤害往往会导致脑外伤、颈椎和脊髓受伤,以及肢体骨折、胸骨骨折、骨盆骨折等。其中脑外伤、颈椎和脊髓受伤,很容易损伤神经,严重时可造成截瘫甚至“植物人”。遇到这种情形,在急救车赶到之前,大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急救措施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急救中心急救科主任罗怡。
罗怡主任说,意外伤害,如车祸,最容易导致人的颈部以及脊椎受伤。车祸发生前,由于人体跟随车一起高速运动,但车停止时,人的下半身已经停止运动,但头和颈部仍然在高速运行,非常容易发生“鞭梢式”损伤。轻则人会觉得自己闪了一下,脖子有点不舒服;严重时,颈部会发生骨折。
很多人的颈部受伤、腰椎受伤,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罗怡主任告诉记者,创伤发生后,采取什么样的急救措施,对伤者的病情发展,预后恢复都很重要。在抢救伤员时,不能不顾后果,盲目行动;措施不当,不但不能减轻伤者的痛苦,反而会加重病情。因此,在救护时有3点最基本要求:一是不要让伤者再次受伤;二是尽量保持伤者病情稳定;三是要维持伤者生命体征的平稳。
搬运颈部受伤者时,可用棉布包张报纸。
意外发生后,应该把伤者搬离受伤现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但在搬运、拖曳伤员时,要特别注意保护伤者的颈部、胸和腰。最好是两个人一起抬,不要让伤者左右运动,上下起伏,身体旋转,尽可能地让其保持稳定的状态。如果拽伤者的肩膀,很容易导致受伤。
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棉布包张报纸,围绕伤者的脖子绕一圈,搬运时托住颈部、腰部,让其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在医务人员到来之前,不要改变伤者的状态。
围绕伤者的脖子系好,起到固定作用。徐默画
对于脑外伤,罗怡主任认为,由于只能看出其表面状况,具体的病情必须由专业医生根据其脉搏、血压等数据来判断,因此最重要的是马上叫急救车。如果有出血症状,可以针对情况进行止血。如果伤者发生昏迷,要将头偏向一侧,有条件的也可以侧身,同时清理口腔内的异物,这有利于保持呼吸通畅。
在车祸现场的急救方法与步骤
1、首先就是判断生命的体征是否变化
(1)、瞳孔是不等大的,或者就是扩大的表明是有严重性的脑部的损伤。
(2)、呼吸如果是不规则的、呼吸困难或者是呼吸停止的现象,那么就表明是有脑损伤或者高位的颈椎损伤的、胸部外伤或者呼吸道梗阻的伤害。
(3)、脉搏弱,或者是摸不到的话,就是表明出血是多的,可能就是损伤比较严重的了,就会是处于休克的状态的。
(4)神志不清的话就是会表明是有脑损伤或者是休克的,病情就是比较危重的了。
2 、交通的意外现场的急救方法:
(1、)需要的就是要正确的来判断伤情和受伤的部位的。
(2)、要注意正确得搬动伤员的方法,是要保护身体的脊柱和骨折的肢体的。
(3)、需要是按先救命,后救伤得重要原则,先是心肺的复苏,后是处理受伤的部位。
(4)、受伤的一定是要进行迅速的止血,来包扎伤口和固定骨折的部位。
车祸时抢救受伤人员的基本急救办法
1、如何急救伤员
2、观察是否有大出血或呕吐,并观察神志、呼吸、脉搏。
(1)观察神志
可以高声呼叫,讲一些安慰的话,轻拍伤员面颊,用拳头在伤员胸骨柄上来回刺激。若没有反应,即轻拧伤员或轻压伤员的手指。如仍没有反应,可以增加拧或压的力量,确定是否昏迷。切不可以用力乱拖伤员的身体,也不能将伤员扶起或拉着伤员走动。
(2)判断是否存在呼吸
可以用右耳贴近伤员口鼻,静听伤员呼吸气流通过的声音,用面部感觉伤员呼吸道有无气体流出。同时用两眼观察伤员胸腹部有无起伏,应观察5秒钟左右。如果听不到气流音,感觉不到气体流动,看不到胸廓活动,即为呼吸停止。
(3)观察脉搏
应用食指和中指触摸手腕外侧桡动脉搏动,在喉节外侧方的组织凹陷处触摸颈动脉搏动,或在大腿腹侧根部中央触摸股动脉搏动。
3、意识丧失
操作如下:左手置于病人前额,使头后仰;右手食、中指置于下颌两侧方,抬起下颌。目的是解除舌根后坠引起的气道梗阻。
如果伤员昏迷但有自主呼吸,应让伤员采用昏迷体位,具体做法如下:
(1)右上肢上举,左膝向上屈曲90度。抢救员一手推其左肩,另一手推其腰,使伤员向右翻转。
(2)伤员头部枕在自己的右肘上,以其左手腕部支持下颌。应注意使昏迷伤员保持安静并保暖,不能给伤员饮水和进食。
4、伤员神志清晰
应用语言安慰鼓励伤员,取最舒适的体位,注意使其安静,并注意保暖。原则上禁食。若一定要进食,则应少量多次地喝些饮料,一次可喝1/3杯水或饮料。
5、呼吸心跳停止
应进行现场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心肺复苏术要:判断迅速,方法正确,掌握要领,连续抢救不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