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的宜忌
藿香的宜忌
①《本草经疏》:"阴虚火旺,胃弱欲呕及胃热作呕,中焦火盛热极,温病热病,阳明胃家邪实作呕作胀,法并禁用。"
②《本经逢原》:"其茎能耗气,用者审之。"
藿香正气水能空腹喝吗 喝藿香正气水的注意事项
1.藿香正气水是以酒精作为溶剂,因此,这中东西不能多喝,以免出现酒醉现象。
2.在服用藿香正气水时要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3.服用藿香正气类感冒药时,最好不要吃甜食,包括水果、饮料等。因为甜食有生湿作用,而藿香正气类感冒药是解湿的,两者作用相互抵消,药效会降低。
便秘能吃藿香吗
众所周知一个人如果连续三天没有排便就应该视为便秘了,因此便秘患者在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少食或禁食辛辣刺激食品、应吃易消化食品、少吃零食以及膨化食品等。藿香具有和好的药用功效,那么便秘患者能否食用藿香呢?一起看看下文关于藿香的简单介绍。
藿香的功效与作用
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芳香升散;具有祛暑解表,化湿脾,理气和胃的功效;主治外感暑湿、寒湿、湿温及湿阻中焦所致寒热头昏、胸脘痞闷、食少身困、呕吐泄泻,并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口臭,鼻渊,手足癣。
藿香的制作技巧
1.可用于湿阻中焦、运化失调引起的脘腹痞满、大便溏泄等,常配苍术、厚朴、陈皮同用;
2.为治疗呕逆的常用药,可与苍术、厚朴、陈皮、半夏等配伍;
3.治疗感冒夹湿引起的胃口差、腹胀,常配苏叶、白芷等;
4.祛暑解表宜生藿香叶,理气和中宜藿香梗。
藿香的食用禁忌
阴虚火旺、邪实便秘者禁服。
以上几点就是关于藿香药用价值的简单介绍,相信通过以上几点的简单介绍大家对藿香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便秘患者能食用藿香,但是藿香并不能缓解便秘的症状。因此,便秘患者应该以改善饮食习惯为主,多食用新鲜果蔬,适度运动等。
藿香正气水的副作用
1、在服用藿香正气水时要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 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个别患者服用藿香正气水后出现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以及心动过速等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者使用本药时要注意用药安全。
5、藿香正气水中含有40%-50%的乙醇,驾车出行或正处于室外高危险工作(入高空作业)者,此时不宜服用藿香正气水。
食用藿香的注意事项
其实藿香只对阴暑有效,也就是对“乘凉饮冷太过”导致的“外感风寒、内伤湿冷”更有效。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藿香正气水也不例外,临床报道表明,个别患者服用本品后出现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以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虽然藿香正气水属于非处方药,可以在药店自行购买,但也要注意安全用药的问题,特别是有过敏体质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本药。
注意忌口服用藿香正气类感冒药时,最好不要吃甜食,包括水果、饮料等。因为甜食有生湿作用,而藿香正气类感冒药是解湿的,两者作用相互抵消,药效会降低。同时,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藿香食用方法
藿香的食用方法:
藿香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鲜者加倍,不宜久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含漱,或浸泡患部;或研末调敷。
藿香用药禁忌:
1、阴虚火旺、邪实便秘者禁服藿香。
2、阴虚者禁服藿香。
3、阴虚火旺,胃弱欲呕及胃热作呕,中焦火盛热极,温病热病,阳明胃家邪实,作呕作胀,法并禁用。《本草经疏》
藿香姜枣饮
功效:本饮具有益脾和胃止呕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呕吐、胸脘痞闷、食欲不佳等病症。
材料:藿香嫩叶25克,姜片5克,红枣5枚,白糖适量。
制法:将藿香叶、姜片、红枣分别洗净;锅内加水适量,放入姜片、红枣煮沸20min,再加藿香煮10min,调入白糖搅匀即可。
藿香二陈汤
功效:治妊娠恶阻。证见胸闷痰多,恶心呕吐,神疲乏力,脉弦滑,苔薄腻。
组成:藿香梗9克,陈皮、半夏、老苏梗各6克,砂仁3克(冲)。
按语:本方为祖传验方,主要治疗脾虚妊娠恶阻重证。恶阻本属妊娠早期反应,轻者不需治疗,若禀体不足,脾胃虚弱,孕后冲气挟而上逆,呕恶甚者,则需用本方。方中藿香梗醒脾和胃;陈皮、半夏顺气和胃,降逆调冲;砂仁、苏梗顺气安胎;党参、白术、川断、桑寄生健脾滋肾而固胎。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化生气血,滋肾固腰,充养冲任之效。至于妊娠便燥,乃脾肾阴亏,气机失畅所致。治宜略参润养,使精神充沛,腑气自调,切忌苦寒滑泄之品以防伤胎。
如何调理脾胃
在饮食上,宜吃清淡食物,忌过于辛辣;饮酒宜选低度酒,少沾烈性酒;宜新鲜蔬果,忌多食油炸及熏烤类食物;饮食有节,忌暴饮暴食。不妨多煲汤、喝粥等;家中还很有必要准备一些太极藿香正气液,胃肠有点儿不舒服就可以喝上一支。
胡萝卜大米粥:大米100克,胡萝卜50克,大米煮成粥后加入胡萝卜,煮熟烂后食之,有健脾温胃的功效。
藿香正气水注意事项
方中以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兼表解是主药。以紫苏叶、白芷发表解汗,并增强藿香理气散寒之力为辅药。佐苍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陈皮,生半夏行气降逆,和胃止呕;配桔梗开胸膈;用茯苓、甘草健脾利湿,加强运化功能。各药配合,使风寒得解,湿滞得消,气机通畅,胃肠调和。共奏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效。
不良反应服用藿香正气水有发生药症、紫癜的个别报道。
药品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吐泻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6.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7.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8.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9.对本品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0.本品性状发生变化时禁止服用。